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主力团为基干,消灭包立身的武装,而绍兴县只需要一个步兵营就足够了。
    而与金华府方面同时配合,台州方面也会派出两个步兵营和若干乡兵、基干民兵参战,配合主力夹击清军,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占领宁绍两府。
    不过大家在佩服柳畅极其明智的判断力之后,却发现一个消息,包村的第二号人物,居然是包立身的妹妹,叫包美英,也是个大脚姑娘,不过长得颇为俊俏。
    有些人恶意地想到,柳畅为什么会对包村的情形了如指掌,不会是对这个包美英有染指的意思,不然的话,他居然会比整个虹军的情报部门更了解包村。
    ……
    福建。福州。
    “我是焦头烂额!这个总督我不干了!”
    王馨德大声埋怨道:“不干了,十几道上谕,都是骂我按兵不动,不肯出兵浙江,可是这里让我们往火坑里跳!”
    也难怪王馨德怨气冲天,虽然现在闽浙边境上一片太平气象,可是闽军这几个月可是受到过两次重创。
    上一次是饶廷选援浙之军几乎全军尽没,损失了几千人,装具辎重军火几乎全失,红贼陆子云借机占据了处州全境,与福建直接形成了在省境上对峙的局面。
    接着,王馨德决定往处州省境派去援军,结果又吃了一个大亏,官军在闽省境内行军,十分大意,哪料想陆子云突然越过省境,一个奔袭折损千余人,新购买的洋枪四百杆甚至还没拆箱,就全部为陆子云夺去。
    自此之后,陆子云声势大壮,只不过他手上不过是三个步兵营的实力而已,守未必有余,更谈不上向福建省内,因此双方就在边境上保持着一种不战不和的场面。
    王馨德也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和平共处机会,一面购买洋枪洋炮,一面缓缓地在省境上增兵,同时每隔三五天就向中枢报一次大捷,到现在已经击毙陆子云部红贼七八万人了。
    只是他的老成持重,挨了咸丰帝的一次又一次痛批,都说是浙江危在旦夕,王馨德身为闽浙总督,既不出兵温州,亦不出兵处州,以至于红贼在浙江境内横行无忌,业已占去四府三十县之多。
    现在又一道上谕下来,气得王馨德直跳脚,就说要不干了:“说什么红贼在处州者,不过陆子云贼三营尔,多者六百,少者四百,又有土匪数百名,总数不过有两千有奇,闽省拥兵勇六七万,竟不敢抄袭红贼后路!可恨!”
    这说的大多是实情,只是稍稍有些出入,陆子云所部三个主力营,加上地方部队,现在勉强有三千来人,论兵力来说,与拥有六七万军队的福建根本不能比。
    可王馨德是知道实情的,红贼在处州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洋枪洋炮甚多,从外洋购买及自官军夺获之洋枪,总数不下一千六七百杆之多,又有洋炮若干,非少数闽军所能制者。
    何况处州府山岭崎岖,大部队不易展开,红贼守备十分方便,又可以从金华府、台州随时获得援军,只有贼军到时候增援步队三五营,处州府的战争形势就有可能逆转了。
    至于攻击温州,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温州府的红盗是瞿振汉一股,与柳绝户一股互不统属,现在出兵温州,说不定是帮了柳绝户的大忙,方便他鲸吞瞿振汉一股。
    在这种情况下,王馨德觉得虽然要援浙,可不是现在这么冒然跑去支援浙江,只是福建布政使庆端是满人,有些不同意见:“部堂大人,浙江告急,闽省恐怕非出兵不可!”
    虽然庆端不算是什么贤臣,可这毕竟是他们满人的江山,因此他这么一开口,旁边的福建巡抚吕佺孙虽然一向不大管事,却也说了一句:“庆藩台,切莫着急,部堂大人自有方略,现在上谕下来,出兵也是迟早的事!部堂大人,你说是吧?”
    吕佺孙这么一开口,王馨德也只能说明自己的谋略:“现在皇上急的是柳绝户兵进宁绍,宁绍有饷无兵,恐怕凶多吉少吧?”
    “宁绍若失,浙江已无凭障了!”庆端说道:“我兵必然早攻处州,袭其侧翼,迫柳绝户援处!”
    “那是我们福建替浙江火中取粟!”王馨德毫不客气地说道:“前番饶廷选兵败处州的教训忘记了?我闽省绿营,虽有能战之军,但是较之红贼柳绝户悍勇狡黠,还是欠了几分火侯,我们到时候攻打处州府,红贼主力龙枪、磐石、楠溪诸营蜂拥南下,庆藩台可有几成胜算?”
    一听王馨德这么分析,庆端就犹豫了,王馨德说得没错,饶廷选无论如何都是福建名将,可是在红贼兵威之下,连一天都坚持不到就大军溃灭,可见红贼之悍勇狡黠。
    而福建虽然号称有兵勇六七万人,但是真正能调出来攻击处州府的精竘,估计也就是两三万人而已,但是红贼倾力来援处州府的话,即使能占上风也是一场苦战。
    可是这两三万人若是再在处州损失大部,那么福建算是引火烧身了,把红贼柳绝户请进家门来。
    一想到这一点,庆端就犹豫起来:“那部堂有什么高见?”
    王馨德当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已经同向荣向欣然约好,大营已派邓绍良统兵援浙,我闽军与邓绍良同时发动。”
    “现在红贼据处金台三府,并窥视宁绍,实是一长蛇巨阵,前路已经逼至杭城,后路尚在闽境……”
    庆端虽然是满人,但能做到布政使这一级的满人,必是满人中的出类拔萃之辈,王馨德这么一点,已经明白过来了:“以长蛇阵而言,处州是长蛇之尾,最为薄弱,金华府是蛇腰,金处台温四府,皆赖金华连接其间,也可以说是蛇之七寸。”
    王馨德老于谋略,当即夸赞道:“英雄所见略同,长蛇阵,以金华府红贼往攻宁绍两府之师最为精锐,堪称蛇头,而台州府又是红贼柳绝户老巢,此为长蛇之毒牙!”
    “欲破长蛇者!”庆端已经明白过来了:“攻其尾,断其腰,宁绍可保!”
    “没错!红贼往宁绍发动,则金华府存兵无多,我闽军自处州抄击,邓绍良从浙西截断,两路并击,必然能迫使红贼回窜!”
    “此计大善!部堂果然是国之干城!”
    在这种情况下,红贼柳绝户肯定首先要解决截断金华府的邓绍良部,那么闽军可以放心解决处州府的陆子云部。
    以十倍之师往攻没有外援的处州府,自然是手到擒来的局面,不过王馨德的谋划还不在于此:“除此我闽省与浙江提督邓绍良同时发动之外,尚可请赣军驰援浙江,又有奇兵攻往台州府,诸路合兵,必能大捷!”
    赣军多半是湘军,虽然说今年二月湘军挫于九江,兵力被分割为水陆四支,于东南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但是还是能有余力调出一支部队援浙,更不要说这所谓攻往台州的奇兵,让庆端信心大增:“庆某是满人,一定向陛下力争,现在不宜发动!”
    以王馨德的谋略,即便不重创柳绝户主力也能把战事拖下去,只要拖下去,一切皆有办法。
    !@#
第二百七十八章 邓绍良
    第二百七十八章 邓绍良
    金陵城外。钟山之巅。
    在这里时不时能听到金陵城内传来的枪炮声,甚至时不时能看到大军厮杀的场景,只是在钟山之上的向荣居所,却毫无一丝戎马气息。
    兰竹遍地,清香扑鼻,倒象是位读书先生的居所。
    一个五十出头的精干老者扶着一位渐渐老去的老人在这兰竹之间慢慢徐行,只是走了三十余步,这老人就摇了摇头:“老了,老了,我向欣然不得服老!”
    这人就是向荣向欣然,无论是恨他还是赞他之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老者才是江南大营的顶梁柱,自从军兴以来,他便无役不从,到现在经手的银子即使没有四千万两,三千万两是早已经破了。
    但是京里省里的高官,没有一个人敢询问这些银子的去向,甚至连咸丰爷也从不询问这点钱的去向,光从这一点之上,就知道这位向荣确实是与大清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
    “向帅您不老!”旁边这个五十出头的老者说道:“您不过是比我大上几岁而已,说什么老啊!”
    “五十不惑,绍良你随我从军的时候,刚好是不惑之年吧?”
    “是的!”答话的这人正是浙江提督邓绍良,他回答:“我是咸丰元年跟随向帅平定发匪,至今已经有了五春秋了!”
    “五十五岁了,你也老了吧!”向荣点点头道,他找了个素净的石凳坐了下去:“这次援浙,可有什么信心没有?”
    “如今山河破碎,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这位邓绍良,在向荣的江南大营之中,也是一个要角了,甚至可以说是他只居于张国梁之后,可以说是大营的第二员战将,一八五零年就是他擒获李沅发,击破了道光以来最强的一股民变武装,咸丰元年又跟随着向荣南征北走,无役不从,虽有胜败,但确实是大营真正能打的一员战将,因功升浙江提督。
    只是向荣也苦笑了一声:“这次让你援浙,恐怕是让你受委屈,咱们大营用人,不是川人,就是广人,你一个湖南乾州人夹杂其间,可惜了……”
    向荣说这句“可惜了”,那是实情。
    江南大营一向分成两大系统,向荣自己是四川人,结果有一群四川老乡替他打天下,张国梁是广人,自然也有一批两广好兄弟,但是楚勇虽多,但形成不一个系统,邓绍良虽然是大营第二位能打的战将,甚至升到了浙江提督的位置,也还是改变不了这般冷酷的现实。
    “老夫老了!”向荣继续说道:“我这一辈子恐怕也见不到光复金陵的日子,现在走不动路,更不要亲上沙场了,只能为身后名声着想了,绍良!”
    邓绍良在一旁侍奉向荣,仿佛一位严师指导下的幼童一般:“向帅,小的在!”
    向荣确实老了,说话也慢:“这次援浙,你便专心转任浙江提督,不要回来了!”
    “向帅?”邓绍良吃了一惊:“向帅何出此言?”
    “我现在真有一般嫁女儿的感觉了!”向荣感叹道:“你这次援浙的班底,都是我赠与你的嫁妆,去浙江好好干,我当年可是跟着杨遇春打过好些硬仗……”
    他指了自己脸上一大块缺了脸皮的地方说道:“这就是当年随杨遇春大帅在滑县苦战留下来,一直没长出来!”
    邓绍良知道这事,当即应了一声,向荣继续说道:“现在你不必对我这般客气,你也是被人称为军门的人!”
    “向帅!”邓绍良给向荣跪了下来:“向帅大恩,绍良不知道如何感激才好?”
    向荣笑了笑:“你这次援浙带去的七千兵将,尽是大营精锐,又有洋枪洋炮,我若是早就去派你去援浙,而不是存了私心改派张玉良,何至有红贼之患,这都是我私心太重,误了大事!”
    邓绍良不敢回答,这位向荣的积威尚在,他只能在地上长跪不起,继续听着向荣说道:“如果你率七千精兵去了浙江,这大营的军务堪忧啊!”
    邓绍良当即说道:“待红贼平定,绍良一定立即赶回金陵助战!”
    向荣却是摇摇了头,他一辈子戎马厮杀,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战阵,但是从来不象一个军人,他带着几分老人特有的慈祥说道:“去吧,去吧!此去浙江,就不用回来了!我是把一个最好的女儿嫁给浙江,只望你与浙江不要负我!”
    “绍良宁有负浙江,绝不敢有负于向帅!”邓绍良当即说道:“等大帅放心便是!”
    “浙江本就不负于大营,若非如此,我何必遣你援浙!”向荣娓娓而谈:“浙江一月协饷六月,从来不缺少一丝一毫,是我大营饷源根本,想必你在浙江一日,这饷源也应当源源不绝。”
    “等向帅放心便是!绍良有生之日,绝不敢有负大帅。”
    “那好!”向荣淡然一笑:“那便在浙江好好干,浙江无将无兵,你援浙之后,这个浙江提督就名正言顺了,只待日后能与杨遇春大帅成就一番大事。”
    杨遇春是乾隆、嘉庆年间的第一位名将,声名赫赫,最后出任陕甘总督,要知道这个要职向来很少由汉人出任,邓绍良只能跪着地上受着向荣教训:“至于这次你入浙之后的方略,想必你也清楚!”
    邓绍良跪在地上说道:“小的早已知晓,要与闽省一齐出动,闽省侧击处州,我兵抄击金华,两轨齐下,必然迫红贼自宁绍回援!”
    “如此甚好!”向荣点点头说道:“只是向来阵前不算胜,先算负,你若是在浙江支撑不住,仍然可以回苏,要你准备的后路准备好了没有?”
    “已经派了五百兵协同赵景贤驻防湖城,又派了一千将兵进驻杭州,以掩护粮道!”
    向荣点点头,他虽然不在浙江,而且已经老朽,但是对于浙江的情形了如指掌:“湖州赵景贤那边,千万不可小视了,浙江团练,他经营最早,办得甚好!相对而言,王履谦在绍兴府办得都是什么货色啊!”
    绍兴府与湖州府这两个地方,可以说是浙江办团成绩的两个典型,只是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负面,邓绍良也是知晓内情:“赵景贤那边,办团办得甚好,最近又购到洋枪洋炮一大宗,我虽然驻兵五百名,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倒是杭州钱塘仁和两首县,防务堪忧。”
    虽然邓绍良在杭州府驻兵千名,但是他还是对杭州府的防务表示担忧,那边向荣也叹了一口气:“就看绍兴与宁波两府能坚持多久了?只能尽尽人事啊!”
    他早已经没有回天之志,只能能把现在的局面拖下去了,那边邓绍良当即回答:“绍良已经给绍兴府包立身送去抬枪、鸟枪六百杆,劈山炮二十尊,洋枪三十杆,希望他能支撑几日。”
    向荣又是悠悠一叹:“想不到我大清朝的气数,竟然悬于一个神枪身上,去吧!邓军门,我是嫁女的心情,你也是做父母的人,自然能知道我的心!”
    邓绍良却是小心侍奉着向荣:“向帅,我扶您回房休息!”
    ……
    “快!快!快!”
    八月下旬的金华府,已经是一副车水马龙的局面,原本屯集在金绍边境上的各个步兵营在得到了命令之后,当即分成了两路向绍兴府与宁波府进攻。
    龙枪团负责攻击宁波府,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