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大帝国-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东尼斯库这个数字也许会令人误会。以为德国向各国勒索而得的“占领费”只等于各国原来的本国军事费用负担。事实并非如此,即安东尼斯库所举的数字可靠,一兆兆罗元是代表罗国动员到顶点时地军费。无论如何。安东尼斯库地话足以证明:即是对德国“亲善”的各占领国亦须向德国纳贡,以买得德国的“保护”。
    德国在各占领国征收的占领费,超过德国驻军的实际费用甚大。例如,德国每年向法国征收地占领费六亿比国法郎。约等于比国未战败时非常军事预算所规定的军费。除征收占领费外。德国在各占领国又掠取军用物资,以公开或欺诈的方式,没收铁路车辆,将在各国发现地原料存货,加以侵占而运往德国。
    德国这种掠夺政策的一个结果。是1921年21日,法兰西银行报告德国驻军当局在该银行尚有五亿存款未用。322,维琪政府向法兰西银行借得1000亿法郎地无息贷款。交给德国当局作一部分占领费,在此次战前。法兰西银行地发行总额不过1300亿法郎。德国人用一部分这样取得的资金。大量购进法国工业的股票及法国支配地外国工业的股票,因而支配法国的各种企业。例如,德国人已经收购法国各大银行的百分之四五或百分之四九的股票。那个几乎垄断法国广告事业的哈瓦斯公司(Havasblicity)的遭遇亦如此。
    1921年3。德国又组织了一个德法合股公司,支配法国许多工业部门,这大公司的法国股东股票只略占多数。中立观察家相信法国的其他外国的“多数股东”既是分散的,德国人不难实行支配(见39美联社维琪讯)。如果德国将在法国实施的办法,推行于他处,——事实上,德国已经在那样做——战后欧洲的结构将受很大的影响(除非德国战败),德国用其掠夺政策,不仅获得当前的利益,并在把握将来欧洲生产的成果。德国名义上“付出”当地的通货,购买工业,但这些代价实际是挂账。
    所以,被占领的各国人民向德国人纳过数十年的捐税后,他们才可以从德国人那里收到他们“卖给”德国人的工业之“代价”。(意味德国由各国人民身上榨取金钱以付偿从他们手中夺去的工业。德国实未偿出一文。)
    在各占领国内,德国的横征暴敛造成当地的通货膨胀,而受影响最大的是工人及支薪过活的大众。股票被德国人收买的各股东欲从公款里获得补偿。德国除掠夺各国的经济资源外,又设法扩大其在欧洲的货币统治及金融统治。他们已在努力将欧洲大陆立刻一举而变为一个“德国马克集团”。在各被征服区,马克与当地通货同时法币。至于当地通货与马克的兑换率则由德国政府规定。德国又发行各种“占领马克”,在各占领区通用,其价值亦随德国马克而定。
    “占领马克”最先行使于波兰。当波兰被德军侵占后。全部信用机构随即崩溃。德国于是在波兰设立德国信托局,
    通货流通,供给信用贷款。这些办法后来又推广至区,但在西欧各占领区地德国信托局,任务较简单。主要只限于以一种货币供给各地的德国占领军。让他藉此招购军需及其他物资。“占领马克”随各占领区而异。德意志银行不予承兑。
    在各占领区,德国的货币办法不完全一致。在德国已经正式吞并的各区域,马克是唯一的法币。除法国外,所有其他占领国内,德国会将当地通货对马克的兑汇率略加提高,使超过占领前德国官价之上。德国行这政策,一半是为政治理由。一半是为经济理由:他们要藉此使各占领区内的工资与物价结构更配合德国的工资与物价结构。
    德国政府在荷兰与比利时地措置可以作例,证明德国如何操纵汇率,以图自私,而损害当地人民地利益。德国人侵入荷比两国时,即大量收购肉类,牛油,牲畜,及家禽。他们付给比荷当地农人地价格。表面上似乎不低。反正,比荷的农人非将其物产卖给德国人不可,因为德国已将他们海外禾粮来源切断。使他们无法继续养活其牲畜,大体上,德国方面是用清算协定的办法,收购比荷两国的农产品。
    结果,被占领他的本国政府用当地通货付价给农人,而德国方面付给各被占领地政府的却用占领马克信用款的记账。后者地清算账上,于是积存巨额的占领马克或马克信用。1920年7月22日德国政府突然将比国法郎的汇率贬低为每一比国法郎只值百分之八的德国马克。同时又将荷兰的通货贬值,只等于占领前对德国马克汇率的百分之一点三三。关于比国法郎贬低汇率事,德国官方的解释是说:占领开始时期规定的十个比国法郎等于一个马克是临时汇兑率,现在已经不符合德国马克与比国法郎地“内部关系”。
    柏林官方这一解释也有它地道理,但它并未说明造成比国法郎贬值的实际情形。上述的德国办法无异强迫比国膨胀通货,因为比国政府不得不增加钞票发行,对比国人民,为德国购货付款。在理论上,德国在比国有马克信用作清算存款,又有占领马克预支比国各银行,足以作比国通货增加之基础。
    但在实际上,德国或是不将德国商品运交比国,以维持两国间清算账目地平衡,或是延期交货,而占领马克又在德国不能通用。因这些原因,比国通货便真正膨胀了。德国于是对这种情形加以法律的承认,改变比国法郎与德国马克的兑换率,使马克的汇价增高。这不过是德国剥削整个外国民族之时髦方式的最后一着。德国所谓各国通货间的“内部关系”,听起来好像是个公正无私的科学名词,实际只是上述剥削异国的巧妙饰辩。
    在所有依赖德国市场的欧洲各国,德国政策的共同趋势是设法将马克最后变成欧洲的领导通货。例如,在占领保加利亚,征服南斯拉夫之前,德国已经在执行清算协定时,将德国马克对保南两国通货的兑换价值提高。对其他各国,例如匈牙利亦是如此。1920年11月以后,南,保,匈等国,依清算协定办法与德国方面抵账时,不得不增加他们通货对德国马克的贴水。
    除上述各种操纵别国的通货办法外,德国已完全统治各占领区的一切外汇。德国在每一占领区,设立一所“外汇保护局”,所有各银行及信用机构必须向外汇保护局详细呈报其一切外国资产,值钱的东西,珍珠宝石等。它的保险箱只有当外汇保护局代表到场时,方许开启。
    各国这类资财,究竟有多少被德国劫掠而运往德国,现时尚不知道。除对波兰与比利时外,德国对其他被征服国的银行及金融机构,尚未有根本的改变。就大体而言,德国维持原有的银行与金融机构,但在德国设立一个“领导银行”(Bankdirigent)将那些银行与机构,置于它的支配之下,并修改他们的规章法令,使其适合他们的体系。
    这些改变的重要特点为:(一)给德国政府以几乎无限制的借款权;(二)将现有黄金准备运往德国,而由德意志银行发给“黄金证书”执存。这一切德国措施的总结果是将那些国家的金融完全隶属于德国金融体系。它使德国征服者可以为政治或经济理由,任意操纵各国的金融。德国的私家银行与半私人银行,在各被征服国又大大扩展其营业,这更加重德国操纵各国金融的趋势。
    19214,德国劳工银行——劳工阵线设立并经营的——宣布在荷兰与比国设立分行,并准备在华沙与克拉考,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设立分行。劳工银行荷兰分行的资本定为300基尔顿(荷兰银币,平时约值美金一元)。其中三分之一由德国劳工银行负担。比国分行的资本定为1000万比国法郎。
    同时,德国的德瑞士德纳银行(Dresdner名为大陆银行,资本亦为1000万比国法。+4月20,纽约时报柏林电讯)。德国与各被征服国及各附庸国订立的清算协定,实与德国的通货政策,金融政策“占领费”有相当效果。在1921年已有12欧洲国家是通过柏林,而与挪威,荷兰,比利时,及波兰的“总政府”作经济往来。这12包括中立国如瑞士瑞典,及巴尔干小国如保加利亚,希腊,洛克谢,甚至轴心伙伴意大利。德国政策是使各附属国通过柏林而实行清算。这政策使德国能吸取各国的商业精华,加强马克做欧洲基本通货的地位,并加强有关各国对德国经济与德国友谊之依赖。
    经过了这些无耻的剥削之后,德国人的实力像吹气泡般的增强了。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十五章 临危上高楼
     更新时间:2008…9…27 22:07:51 本章字数:3115
    国对德国人民及其余全部欧洲的诺言只在三个条件下行。德国必须自己能够组织欧洲的经济生活,使其效率日益增进。他们必须保持欧洲的秩序与安宁。他们必须维持欧洲与其余全部世界的关系。德国所以能够在发展高度生产并消除失业,是由于他们实行军国主义的经济,而后者所以能实现,是由于他们采取国家筹款政策,实行政治压迫,并限制人民的消费。
    德国将来的问题,是他们能否对军事工业寻出适当的代替物,可以继续维持高度的生产,避免失业,因而阻止失业所引起对德国统治的危险,并扩大人民的消费。德国的欧洲经济发展计划即是他们对这问题的答案。这些计划准备:(一)更提高德国的工业化;(二)令欧洲的农业各国,用改良的方法,继续艰苦工作;(三)使欧洲各国与世界其它部分间贸易日益隆盛。德国认为这些计划准可以实现,而造成永久的工商繁荣。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无限的,资源是富厚的,组织运用的能力是现成的,而德国的“成功之意志”是坚强的。
    无疑的,德国创造了若干经济统治方法,这些方法是德国战后在技术上,仍有继续全部生产的可能。德国已经知道私人工业刺激公众消费的技术,大规模兴造公共工程的技术及奖励私人投资政府企业的技术。他们按这些方法,可以计划经济生活的拓张。如果他们能支配欧洲地经济与贸易活动。他们便能够在各附属国,施用那些技术。
    可是,同样无疑的,德国取得权力的方法和他们的政治社会思想,确实可以阻碍他们达成其目的。问题的焦点在德国的种族理论。这些理论使他们不能不在欧洲制造并维持经济及社会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必然会破坏他们自己地计划。
    德意志“主宰民族”必须有别于各低级民族——所以,后者地工作时间必须较长,工资必须较少。生活水准必须较低。将欧洲分化为工业地德国与其四周的农业各区。使可以实现德国的唯我独尊。如果这样。德国计划建立的庞大工业结构将缺乏充足的消费为其基础。诚然,德意志“主宰民族”将吸收很大一部分的生产品,但它的等级制度会使它非限制各低级阶层地消费不可。
    德国尽可建筑大的公共广厦,甚至建造雷博士常夸口的百艘游艇和百座海滨娱乐场。德国也许可以将整个欧洲满布大公路,如同德国的汽车大道并使欧洲的电车制度统一而扩展。公路上也许有几百辆“民众汽车”行使如梭。天空中也许有无数游乐飞机与滑翔机在往来翱翔。如果德国战胜,欧洲可以开始欣逢那样的战后繁荣。但是,那种繁荣依然缺乏继续的基础。
    正如外界一直认为的那样。德国缺乏为满足普通公民地平时需要而运用生产地能力,德国人可以生产出精密的大炮,但是生产不出美味的食品,也没法生产出足以媲美意大利地时装,所以在德国人的统治下,这些需要创造力的行业开始迅速萎0
    。德国既然准备降低欧洲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准,他们将来不免要破坏自己的计划之根基。德国的社会政治观念将阻碍并歪曲生产效率与力量之正常使用。维持欧洲秩序的问题既不简单,也不容易。在平时。东欧和东南欧。由南意大利到西班牙一带,为贫乏的农业区,而西南欧与西北欧如德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英国与荷兰,为较富足的工业区。
    在这种程度内,德国准备加诸欧洲的尖锐不平等差别将符合农业欧洲与工业欧洲的原有划分。但,德国将于此种经济不平等外,添加社会的与种族的歧视,及个人的与政治的压迫。例如,波兰工人只许乘标有“波兰人”字样的车辆,而他们工资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又被认为民族低贱的社会标记;波兰工人似难长此忍受下去。同样,捷克的,挪威的,荷兰的或其他各国的工人与农民也不能永远忍辱而不思反抗。德国如果战胜,当然会继续现行的扶植各国傀儡之政策,在各处制造一些与德国统治利益一致的集团。
    德国可以扩大在各占领
    的办法,将当地有政治野心或经济企图的集团,拉入而加以支配。这种策略并非新发明,在过去试用时,也会暂时成功。但这些政略必然造成阶级分化与政治仇恨,结果必引起冲突。所以,德国的伎俩徒足以加重各国的阶级斗争,而种下全欧内战的种子。德国要在此种情形下维持欧洲的秩序,必须建立大规模的警察及相当大的常备军。
    这种生活情形,即对于无征不服的“主宰民族”,亦有不快的意义。那就是说,成千成万的德国青年工人不能参与戏院与海滨娱乐所之建造与享受,而须消磨其一生的大部分光阴在异国作戍卒。至于那部分可以安居国内的“主宰民族”,亦需贡献其一大部分精力,为海外的青年戍卒——“文化维护者”——制造军器。除非德国能有一个长时期的和平,去消化他们胜利之果,他们将无法履行其诺言。
    威廉三世向欧洲各国厌战的人民大事宣传而颇收效的有利口号是允诺为大家造成一个长时期的和平。但是,正如前边所指出的,德国统治的内部与外部条件,使德国的征服决不能限于欧洲大陆。为了思想与经济理由,大德意志的扩展不会有止境的,即令它完全征服了或支配了欧洲,即德国扩大“生活空间”的要求所必需的非洲部分,小亚细亚部分及亚洲部分。
    德国自称愿意依完全平等的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