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家怎么敢信口开河。是小妹亲自跟奴家说的私房话,说她当初了救咱们回长安,才同意嫁给张瑄为妾,而小妹嫁给张瑄后不久,张瑄即就藩陇朔……”
    李岫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本来以为是李腾空得到了张瑄的宠爱,这才有了今天的朝廷册封,而日后李家也能借力沾光。却不料,原来小妹跟张瑄之间并无夫妻之实。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瑄马上就要与回纥公主成婚,回纥公主肯定是要被朝廷册封为永宁王侧妃,地位远在李腾空之上。有了回纥公主在,李腾空想要得宠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了。
    而以张瑄目前的权势而言,再纳妾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长安城里不知道有多少才貌双全的女子想要嫁进永宁王府,其中包括一些官宦小姐。
    李琳皱了皱眉,轻轻道,“等到明日,我去永宁王府跟小妹说一说,无论如何,也得赶紧跟永宁王圆房,有其名无其实,早晚会出问题。”
    “咱们小妹文武双全,姿容端庄秀美,倾国倾城不至于,但也是万里挑一的女子,永宁王正当年少,岂有不爱美色的道理。只要永宁王宠爱小妹,咱们李家就不愁有继续出头的一日!”
    李岫连连点头。
    ……
    ……
    宫中,饮宴继续进行,到了最高氵朝处,百余舞女正在列阵上演宏大的宫廷舞蹈。
    舞乐暂歇,李亨朗声笑着高举酒杯再次邀饮。
    饮毕,张瑄突然起身上前,抱着当初他进殿时带着的那个长条形的鎏金匣子。
    “殿下,臣有一份小礼物,献给殿下,还请殿下笑纳。”张瑄高举匣子,大声道。
    李亨哈哈一笑,“带上来。永宁王这一次给本宫带来什么礼物?”
    “请殿下一观。”张瑄微笑不语。
    李亨身边的太监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物,毕恭毕敬地摆在了李亨的案桌上。
    此物似箭矢又非箭矢,前端有引线,铁质的箭杆下方捆绑着一个圆柱形的火龘药包。
    李亨好奇地打量着此物,然后探手抓起来,端详半天,才向张瑄笑道,“永宁王,此为何物?”
    建宁王李倓终于算是逮到说话的机会了,起身笑着插话道,“父亲,这便是永宁王研创的火器之一,名为神火飞鸦。此物点燃发射,用千军万马之中,爆炸燃烧,威力无穷。吐蕃军马可是被永宁王的神火飞鸦吓破了胆。”
    “这就是火器?神火飞鸦,当真是好名字!”李亨兴奋地捏了捏火箭,望着张瑄笑道,“永宁王真是我大唐天下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有此种火器在,我大唐军马当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殿下,这是臣无意中嬉游偶的的玩物,臣在陇朔略加试验,制作了一些半成品,拿吐蕃人几次试验,威力还算尚可。”张瑄微微一笑,突然躬身深拜了下去,“臣没有及时向朝廷和殿下禀报火器之术,引起议论纷纷,还请殿下恕罪!”
    李亨深深凝望着张瑄,隐约猜出了张瑄的真正用意,便笑着故作什么都看不懂,配合张瑄将这场戏演了下去。
    “哎,永宁王发明火器,有大功于社稷江山,何罪之有?本宫早就与众臣说了,永宁王一心为国,怎么可能藏私不报?”
    “殿下,火器威力无穷,堪称大唐国器。臣之所以未能及时上报朝廷,一方面在于,火器之术还很不成熟,臣一直在进一步的完善研制当中,若是草率推广,很可能伤敌不成反伤己身;另一方面,火器之术事关大唐国本,必须要列为重大机密,若是大张旗鼓,必为四方蛮夷窃取仿造,到了那个时候,我军便无任何优势可言。”
    “因此,臣在于殿下的密报中便说明了这一点。”
    李亨点了点头,“嗯,不错,本宫也觉得永宁王所言甚是。子瞻啊,不知这火器之术,多久可由朝廷全面制造用于军中?”
    张瑄与李亨相视一笑,挥了挥手道,“殿下,至多两年。臣可以保证,两年之后,我大唐军马皆可装备火器。只是火器制造成本高昂,来之不易,我大唐数十万兵马全部装备不太可能,只能在各军中组建火器营。”
    “好,很好!”李亨挥舞着手里的神火飞鸦,霍然起身大声道,“火器之事关乎国运,不可怠慢。传诏,朝廷即日组建火器司,暂驻灵州,负责火器之事。一应钱粮用度,户部、兵部、工部通力配合,不得有误。”
    听李亨如此诏命,张瑄心头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火器之术单凭陇朔之力来制作研发,力有不逮,必须要调动全国之力。而要保住机密又由朝廷出钱出物,朝廷肯定要设立专门的衙门来署理此事。而为了不至于泄密,这个直归朝廷管辖的衙门必须要放在灵州,处在张瑄的控制中。
    这是张瑄在前几次的密报中跟李亨禀报过的。李亨既然同意如此,显然就是认同了张瑄的观点。
    在安禄山贼患未平之前,火器暂不推而广之。
    既然火器司衙门都准备成龘立了,所谓张瑄私造火器图谋不轨的构陷也就不了了之。先前跟着张继勇和陈玄礼疯狂弹劾参奏张瑄的十几个文武官员,见状不由大为失望,却又不敢当场质疑,只得默然垂下头去。
    张继勇已经被罢龘免了,剩下一个陈玄礼孤掌难鸣,所谓的“太龘子党”有作鸟兽散的迹象。
    张瑄淡然笑着,环视众人,有人不敢正视他的眼神,而多数人则投来热切的一瞥。
    就在这时,准太子李豫突然再次起身沉声道,“父亲,儿臣以为,火器之事事关重大,朝廷火器司不宜放在灵州,应在长安为妥。”
    “火器司远在灵州,朝廷很难调度,而且,朝廷重事由陇朔大都督府兼管,也不符合规制。”
    李豫这话一出口,李亨皱了皱眉,张瑄则面无表情。
    他早就料定,此事不会那么顺利,所以才在张继勇被罢官免职之后趁机提出;而纵然如此,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唱反调,这是必然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人竟然会是李豫。
    “看起来,这个未来的小皇帝对自己很有意见啊……”张瑄心里暗暗冷笑了起来,“本来就是老子弄出来的东西,坐享其成还唧唧歪歪什么?”
    杨国忠则鄙夷地扫了李豫一眼,心道这火器本来就是张瑄的东西,火器司放在长安,就不受他控制了?幼稚之极!
    而那些因为张继勇被打压而被迫沉默下去的“太龘子党”,见李亨的长子李豫挺身而出,不由都有些兴奋地抬头来望着李豫,目光变得极其热烈。
    李豫要接张继勇的班,挑起太龘子党的大梁?张瑄嘴角轻轻一抽,却是拿定了主意。
第304章火上浇油
    第304章火上浇油
    不少“太子党”朝臣纷纷起身来附和李豫的话。wWw、
    但“太子党”本来的中坚力量,大将军陈玄礼和兵部侍郎公孙良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没有搀和这事儿。'搜索最新更新尽在www。2。bsp;  陈玄礼是不愿意再跟张瑄正面冲突,免得把自己陷进去;而公孙良则是因为有儿子公孙小可的小辫子捏在张瑄手里,不敢再轻举妄动。若是触怒张瑄,他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豫神色肃然,他倒是没啥私心,作为未来的“皇太子。”他考虑的乃是大唐中央朝廷长远的利益。基于他的身份和立场,这一点没有什么错。
    李亨微微一笑,“豫儿,只是暂时放在灵州,待日后火器司衙门还是要迁移至京师的。小
    李亨耐着性子给自己的长子解释,当着众臣的面,他当然不能太过打击李豫的面子。毕竟,李豫是他的长子,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准太子。
    李豫刚要接口,却听他身后传来建宁王李倓的声音,“火器之术本是永宁王研创,为了确保火器万无一失,火器司暂时放在灵州是妥当的,儿臣非常赞同。而且,儿臣在陇朔曾经亲眼见过火器的实地制作和军中发射演练,火器之术非常繁杂,若是没有永宁王的随时提点,肯定会出纰漏。”
    李豫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一向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弟弟会当众跟自己唱反调,不由大怒。
    说实话,李亨的这些儿子们,本来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虽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胜似一母同胞。尤其是在李亨受到李隆基打压的十几年间,东宫皇孙们几乎是相依为命。
    而随着李亨的起势,他的儿子们也难以避免地陷入了皇权争斗的窠臼。
    李豫是长子,自认是下一步的皇太子,当然行事就泼辣大胆一些,而且身边也悄然集聚了一群朝臣,暗暗培植着自己的势力。
    至于他的兄弟们,大抵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无所谓没有野心的,唯李豫马首是瞻;另一类是被动生出了野心,渐渐被李豫所排斥敌视,为了自保,又不得不着手反抗。
    这其实与李豫无关,而是李亨暗中操纵的结果。
    “兄弟阋墙初见端倪了……由此看来,这李亨虽然还没有真正当上皇帝,但这帝王心术却大有长进。当年老皇帝怎么对待他,他现在又学着玩起自己的儿子们……一代一代,恶性循环,难以避免啊。”张瑄冷眼旁观,心头洞若观火。
    自打建宁王李倓奉命前往陇朔,李亨让他找张瑄做靠山,张瑄心里就明白了李亨的真正用意。
    “若是按照倓弟这么说,这火器之事离开永宁王就不成了?永宁王为朝廷镇守陇朔边防抵御吐蕃,责任重大,怎么能再为火器这种小事分神——”李豫反驳道,却是目光阴沉地扫了李倓一眼,心道李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面顶撞我!
    李倓毫不畏惧地平视着李豫笑了笑道,“王兄,火器之术乃是永宁王的研创,真正的火器之术其实就掌握在永宁王一个人的手里,火器事务怎么能离得了永宁王本人呢?”
    李豫还待要说,李亨冷哼一声,沉声道,“好了,你们都不要再争了,本宫自有主张。火器司暂时放在灵州,但并不是由陇朔大都督府兼管,朝廷自会委派主事大臣。”
    李豫无奈,悻悻然坐了回去。而李倓则面不改色心不跳,也坐了回去。
    张瑄突然上前一步朗声一笑,“殿下,建宁王殿下做事沉稳,这火器司正卿之职,不若由建宁王出任。”
    张瑄这话一出口,很多朝臣都猛然为之一震。
    这固然是张瑄对建宁王的一种友善回应,同时也代表着张瑄的政治立场。张瑄要站在建宁王一边?陈希烈等人心念电闪,立即盘算起来。
    而陈玄礼等人则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李豫更是脸色大变。若是建宁王身后有张瑄支持,他跟李豫未来的太子之争,结果如何,还真是很难说了。
    李豫的手紧紧攥着,目光变得无比阴狠。
    张瑄眼角的余光扫了恨恨然投来一瞥的李豫,嘴角一晒,静静等待着李亨的回话。
    李亨稍稍有些犹豫。
    李亨的本意还是要立李豫为太子的。因为李豫不仅是长子,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出众,是众多儿子里让他比较满意的一个。
    而之所以让建宁王出使陇朔,暗示李倓交好张瑄,一来是有培植李倓制衡李豫、防止李豫势力坐大失去控制的考虑,二来也是为了以后,日后李豫若是继承皇位,李倓有张瑄作为靠山,李豫也不能拿他怎么地,避免兄弟骨肉相残。
    应该说,这虽然是李亨的帝王心术,但也包含着一丝父亲的良苦用心。
    李倓的目光变得非常火热,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心潮翻滚起来。
    若是能掌握火器司,一方面可以跟张瑄巩固关系,另一方面就拥有了实际的权力,在朝中也就拥有了话语权。
    李亨沉吟不决,杨国忠暗暗扫了张瑄一眼,心道东宫这两位还没怎么着呢就已经瞄上了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起来,你这么横插一杠子,不是火上浇油是什么?
    “杨相,陈相,你们二位意下如何?”李亨望着杨国忠和陈希烈大声道。
    李亨这么一问,李豫心里就凉了半截。
    谁都知道,杨国忠现在几乎是与张瑄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进退,他怎么会反对张瑄的提议?而陈希烈则是墙头草老油条,在这种问题上,也不会公开得罪张瑄。
    不过,对于杨国忠来说,这可不仅仅是赞同不赞同张瑄提议的问题,而是事关他是支持李豫还是支持李倓的态度问题,不能乱说话。他沉吟了一下,话说得很模糊,“殿下,建宁王署理火器司倒也不是不可,只是建宁王天潢贵胄,若是远去陇朔边境,臣觉得又似有不妥,呵呵。”
    杨国忠的话都说得如此梦棱两可,就更不用说陈希烈这种老狐狸了。
    陈希烈旋即接过话茬去笑道,“殿下,老臣以为,这等军国大事,还需殿下一人定夺,老臣不敢妄言!”
    李亨啼笑皆非暗骂了一声“老狐狸。”然后断然挥了挥手道,“好了,就依永宁王的建议,让建宁王李倓出任火器司正卿。”
    军国大事交给自己的儿子,无论如何李亨还是比较放心的。而他同时考虑到,李倓跟张瑄关系较好,两者共事容易相处。
    李倓大喜,起身上前跪拜在地高呼道,“儿臣谢恩!儿臣一定恪尽职守,不负朝廷厚望!”
    李豫愤愤不平地望着张瑄,又盯视着李倓的背影,手紧紧地攥着,指甲都掐入了手掌心里,渗出了丝丝血迹。
    ……
    ……
    永宁王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虽然距过年还有几天,但因为张瑄回京,府上已经提前进入了过年状态。
    晚上,永宁王府要开设丰盛隆重的家宴,所有亲族内眷出席,欢迎张瑄回家。
    宴席从张瑄抵京的一刻起就开始做准备。
    柳氏、张九鸣张九皋兄弟两个,包括张宁张焕兄弟俩,张九鸣以及张九皋一脉的张瑄的堂兄弟姐妹们,都聚集在永宁王府。
    柳氏陪着张九鸣和张九皋在厅中说话,崔颖和李腾空则亲自指挥着下人忙来忙去,如烟如玉这两个小丫头则一脸兴奋地站在两女身后,随时听候使唤。
    虽然崔颖有陪嫁过来的贴身侍女,但来到张家之后,崔颖还是毅然将张瑄的两个贴身侍女留在身边,以示信任。应该说,这种肚量和心胸,这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望着府中下人来来往往面带喜悦之色,筹备着晚上的宴会,崔颖突然心头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