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帅奉陛下旨意,率军来洛阳宣布朝廷诏令不知永宁王何在?”李光弼又傲然道。
    郭子仪心里微微生出了几分火气。他有些气不过地望着李光弼,心道你也曾是大帅标下之将,如今刚刚得势,就开始目中无人嚣张忘形了。
    “大帅率军追击叛军,不日即归,李郡王且在洛阳安心等待几日,等大帅回返,再宣旨不迟。”郭子仪肃然道。
    李光弼皱了皱眉道“永宁王一军统帅,怎么能擅自行动?追击安庆绪叛军的事儿,自该由部将服其劳,亲自出动有些草率了。”
    郭子仪听了李光弼这话,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张瑄如何行动,是不是妥当,还轮不到李光弼来指手画脚。作为张瑄的昔日下属部将如此对昔日主帅狂悖无礼,简直是岂有此理!
    在座的几个陇朔大将脸『色』都不好看。仆固怀恩见李光弼此番来洛阳,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心里越来越觉得不爽。见李光弼对张瑄缺乏基本的尊重,仆固怀恩有些气不过,忍不住冷冷『插』话道,“大帅一向作战身先士卒,不要说区区河南之地,安庆绪的零星叛军,当初在吐蕃境内也是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说起来李郡王能拿下吐蕃王庭,这都是大帅的威望所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
    李光弼最讨厌和最敏感的就是有人将他在吐蕃大捷中的功劳归功于张瑄,仆固怀恩如此语含讥讽,他当即大怒。
    怒视着仆固怀恩斥责道,“仆固怀恩,你竟敢对本帅无礼!”
    仆固怀恩也忍不住发火了虽然李光弼官阶高、爵位高,但不代表就能骑在昔日的同僚头上拉屎,作威作福。
    “在下眼中只有永宁王、张大帅,至于其他人”,…”亨!”仆固怀恩不屑一顾地嘴角一抽。
    “放肆!”李光弼霍然起身,扬手指着仆固怀恩正要再斥责几句李豫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道,“仆固将军,本王受封为平叛军大元帅,而李郡王此番被陛下册封为平叛大军副元帅、范阳大都督封常清部、郭子仪部和仆固将军等标下军马,都归李郡王辖制。”
    李豫这话一出口郭子仪等人脸『色』骤变。
    如果李豫没有虚构旨意,那么,这就说明,张瑄被夺权了,由李豫挂个名,而李光弼取而代之。
    李光弼骄矜地冷笑不语。
    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眉头紧蹙,心里隐隐愤怒。
    张瑄率军接连与叛军大战,拿下洛阳,整个河南之地收复大半,此等平叛大功,朝廷不封赏也就罢了,却在这个时候,夺涨瑄的军权,岂能不让人心寒!
    而否定张瑄,就意味着否定他们这些大将的功勋。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不仅为张瑄抱不平,也为自身抱不平。
    兼之又想起日后将在李光弼的手下为将,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似水。
    李光弼和李豫没有留在洛阳城中,而是回了城外的己军大营,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已。
    郭子仪一边派人急报张瑄,一边与仆固怀恩在密室密议。
    “仆固将军……皇帝要夺了大帅的兵权,若是一”郭子仪眉宇间闪过一丝焦灼,“这可如何是好!”
    仆固怀恩默然片刻,突然冷笑道,“郭兄,说实话,某家实在没有想到,这位陛下竟然是如此的刻薄寡恩。大帅对他仁至义尽,要是没有大帅,他焉能登上皇位……,如今叛军刚刚失势,他就急不可耐地要夺功臣,令人心寒齿冷。”
    “为这位陛平卖命,着实不值。”
    郭子仪长叹一声,“仆固将军,大帅的军权太重、功勋也太大了,大到一个让陛下恐惧的程度。所谓功高震主,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吧”。
    “郭兄,依你之见,难道大帅就该引颈就戮?”仆固怀恩听郭子仪的话,不满地回驳道。
    郭子仪脸『色』一红,摆了摆手尴尬道,“仆固将军不要误会,郭某绝无此意。”
    “郭兄,你我追随大帅多时矣。不管你我承认还是不承认,咱们都是大帅的心腹,如果大帅失势,我们将来也很难说。”
    仆固怀恩压低声音道,“皇帝不会信任我等,而在李光弼帐下,你我的下场可想而知。
    郭子仪脸『色』有些难看,他知道仆固怀恩说得是大实话。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从大帅起兵,反他娘的。如今我军占据主动,进可灭叛军占据范阳、收复河南、两淮和江南诸镇,退可攻陷长安改朝换代……,如此,我等都是开国功臣,岂不强似于在人家手下当卖命不讨好的马前卒!”仆固怀恩说完,目光凛然地凝视着郭子仪。
    郭子仪闻言一惊。他虽然隐隐感觉张瑄不会坐以待毙,但毕竟造反这种事情只要没有明确,就都不确定:可如今从仆固怀恩嘴中说出这种话来,郭子仪就不能不考虑,这是不是张瑄的授意和试探。
    郭子仪犹豫不语。
    见郭子仪如此,仆固怀恩冷笑了起来,“郭兄,你可要想清楚,大帅的手段。大帅不做决定便罢,一旦做了决定,你我作为心腹若是不从,嘿嘿……。”
    “况且,大帅也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难道还要坐以待毙吗?”
    “郭兄你想想看,像大帅这种天命之才,诞生于世不是没来由的。某家以为,大帅即是天命之主,这种气运其实不可阻挡。请郭兄三思。
    仆固怀恩将张瑄称之为“天命之主。”郭子仪无言反驳。事实上,这种说法,在军中广为流传。
    要知道,张瑄士子出身,年纪又轻,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如此文韬武略无所不能,接连创造神话,早就在军中被人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天时、地利、人和,大帅皆具。此刻,我等只能”仆固怀恩轻轻而坚决道,“往前推大帅一把,于我等而言,其实也是大幸之事!”
    郭子仪神『色』变幻起来,犹疑道,“此等大事,还需要大帅做主吧,我等部将……。”
    郭子仪的话没有说完,就被仆固怀恩打断了,“大帅为人重情重义,对我等手下宽hou一若不是大帅提携,李光弼这种小人焉有今日!郭兄,若是大帅成事,我等皆可封王拜相,成为开国元勋。若是我等眼看大帅失势,下一个被诛杀的或许就是你我!”
    “郭兄你再想想,若是这位陛下有些善待功臣之心,纵然夺去大帅兵权,也会册封郭兄或者封大人为帅,可他将我等全部抛之脑后,将李光弼弄来,用意若何,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郭子仪又是一声长叹。
    想起李光弼的嚣张得意,郭子仪终于还是咬了咬牙道,“若是大帅有意,郭某当效忠大帅口只是若是大帅若无此意,我等还是认命吧。”
    郭子仪端起案几上的茶盏,小啜了一口,心里却是翻腾起了巨浪。
    对于郭子仪这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老实人”而言,造反这两个字稍微有些沉重。只是大势若不可抗,他也只能从之。
第389章诸将的选择!
    仆固怀恩心念电闪。wwW;
    他是胡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大唐的忠诚度远不如郭子仪。在他的心里,其实谁做皇帝不要紧,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仆固怀恩看准了张xuān有反抗的用心,而且是谋划准备已久。而他一向看好张xuān,觉得张xuān若是称帝,肯定能开辟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比起大唐太宗皇帝来也不会逊sè多少。
    因此,仆固怀恩早就生出了拥立之心,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而已。如今李亨动起了真刀真枪,张xuān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仆固怀恩选择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儿,自然是瞅准了时机。
    在仆固怀恩看来,在张xuān的心腹众将中,南霁云、雷万春之流不用考虑,是张xuān心腹中的心腹,绝无贰心,而封常清、张巡受张xuān提携重用之恩,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有郭子仪,相对来说,稍微存在一点“障碍”。
    仆固怀恩主动来跟郭子仪“沟通。”目的就是劝说和试探。当然,如果郭子仪不肯从之,仆固怀恩自当暗中禀报张xuān,相信张xuān也不会心慈手软。
    见郭子仪意动了。
    仆固怀恩轻轻笑了,“郭兄,大帅是何等的雄才伟略,他若是并无反意,如何又能将家眷接出长安,安置在雍州。而某最近也得到消息,回纥可汗骨力裴罗举倾国之兵于灵州外围,若是大帅举兵,回纥兵马并长驱直入助战。”
    “而灵州的张巡,其实也做好了各种准备。”
    “还有史思明。史朝义前番来求见大帅,所为何事,郭兄你还能不知?”
    “如此种种,说明大帅早有自保之意。但是,作为我等而言,却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有所动作郭兄,不如由你出面,联络潼关的封常清和张同,我等联名拥立大帅为帝,就定都洛阳,自成一国,何如?”
    “军心之事,数月前潼关兵变,早已说明一切。既然如此,郭兄还犹豫什么?进则荣耀等身,退则身败名裂,没得选择了。”仆固怀恩又劝说道。
    郭子仪终于点了点头,算是正式表态了。
    仆固怀恩狂喜,攻克了郭子仪这个难关,其他人是一呼百应。
    而与其同时,监军霍长青去虎牢关宣布皇帝的旨意。
    颜真卿接旨毕,面不改sè,但心里却是非常苦涩和无奈。
    他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肯赦免他的一切罪过,还册封他为河南行军大总管,无非是为了牵制和分化张xuān的力量。而这,几乎就是权宜之计。
    等皇帝坐稳了江山,消除了安氏叛乱和张xuān这个大隐患之后,会不会秋后算账,就很难说了。
    不过,颜真卿也并不在乎皇帝秋后算账。
    他荀活至今,主要还是为了洗刷耻辱。而占据虎牢关,算是他统军交战以来的第一胜仗,脸上因此多少有了几分光彩。
    作为一个从基层升迁上来的官员,颜真卿自然明白,现在的天下局势因为皇帝的刚愎自用及多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安禄山意已死,安庆绪兵败,现在已经不成气候,迟早会被扫平。但安氏叛乱平了,不代表天下就安定了。
    颜真卿看得真真的,皇帝的咄咄逼人和薄待功臣,张xuān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若是张xuān起兵,现在的朝廷恐怕很难抵挡住。
    而至于他这一万多人,其实有没有都不在话下,根本就影响不了大局。
    颜真卿与郭子仪是同类人,循规蹈矩,造反这两个字比较沉重。
    但张xuān若真的与朝廷彻底决裂,颜真卿真是很难决定自己的行止。
    原因无他,张xuān对他有恩。之前的荐拔之恩,他能从一州刺史出任调整后的大唐八大藩镇之一,完全是张xuān的大力提携举荐,可以说没有张xuān就没有今日的颜真卿:随后的赦免之恩。张xuān可是抗着皇帝和朝廷的巨大压力,保全了他,还给了他将功折罪的机会。
    颜真卿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君子,在效忠朝廷与回报张xuān恩情之间,他无法做出抉择。
    霍长青望着颜真卿哈哈笑道,“颜大人,陛下对你hòu加封赏,赋予重任,希望颜大人能上体天心,效忠朝廷。”
    “待李郡王统率大军进攻范阳,扫平安庆绪叛军余孽之后,这河南守防重任还是要落在颜大人身上。请颜大人三思啊!”
    霍长青的话要不乏暗示之意。
    颜真卿当然听得出来,但却装起了糊涂。
    “在下罪孽深重,虽有虎牢关小胜,但过往之事,损兵折将接连天败,实在是令人惭惶。无地。”颜真卿感慨万千也是含糊其辞地霍长青皱了皱眉,“颜大人,既然陛下都下诏赦免了,你便只有功没有过!这世间不可能有常胜将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颜大人何必放在心上!”
    “呵呵,这世间,还是有常胜将军的,就像永宁王一样。霍监军想想,自从永宁王就藩整军以来,无论是面对吐蕃还是安禄山叛军,历经大大小小十余战,可曾有过败绩?可曾丢失过一城一地?”
    颜真卿感慨了一声,“是颜某人无能而已,惭愧!”
    霍长青无言以对,嘴角轻轻一抽。
    霍长青可是带了重担过来虎牢关的。他奉皇帝的命令,要在虎牢关控制住颜真卿,免得颜真卿投靠张xuān,导致张xuān轻而易举地就打通河南与范阳的通道,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范阳、河南、河东、陇朔以及两淮、江南等连成一片,自成一国。
    可颜真卿的态度却令霍长青有些恼火不满。他本来以为,皇帝的赦免兼加封诏书,能让颜真卿感jī涕零,从而率军与张xuān死扛,但现在看来,颜真卿的忠诚度似乎也值得商榷了。
    面临选择的还不仅是颜真卿,还有在潼关的封常清和张同。
    封常清听说皇帝的旨意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张xuān起兵宣布反唐就在这几天了。除非张xuān想自投罗网,否则他怎么可能放弃兵权回长安做一个虚头八脑的相国?
    况且,皇帝随时都有可能翻脸不认人。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官位和权势,就连身家xìng命,都未必保得住。
    封常清在书房里呆了一个时辰,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其实早就进行了预演。封常清的家眷跟随李腾空和苏扈冬的女军一起到了雍州,这就足以代表封常清的态度了。
    真正需要慎重抉择的还是张同。
    张xuān对张同亦有举荐宽放之恩,但这种恩情能不能抵消张同心里对大唐朝廷的归属感,却很难说。
    但张同考虑问题明显比颜真卿深远。作为京都已经失势的张家族人,张同心里很清楚,若是没有了张xuān,他今后很难再一枝独秀了。
    更重要的是,张同深知张xuān的谋略和手段,诸多的事实证明,没有张xuān做不到的事情。以张xuān如今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皇帝的这道诏令一旦公之于众,基本上可以断言,能引起陇朔大军的哗变。
    军心在张xuān这边。而只要大军肯跟着张xuān走,皇帝的朝廷就挡不住张xuān的崛起。
    张xuān与安禄山不同。安禄山只有狡诈没有大智慧,算是枭雄但绝不会是英主,可张xuān却分明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