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张?进厅,杨三姐挥挥手,示意两个侍女退下。
    “夫人。”张?拱了拱手,见无外人,他也没有故作姿态,径自坐在了杨三姐的身旁。
    杨三姐怔怔地望着他,目光柔和而复杂,还有几分闪烁。
    “我来干什么,大概你也很清楚。张?,杨国忠如今权势正盛,得罪了杨国忠将来你再想出仕为官怕是很难了。”
    “奴家知道你肯定是不屑与杨国忠为伍。但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不能完全由着自家的性子来,该识时务的时候还是要识时务。”
    “杨国忠不比李林甫……李林甫毕竟是皇族出身顾忌面子,不会向你下手,但杨国忠出身市井,什么事情、什么手段都能使得出来……奴家担心你啊――要是跟杨国忠拧着干,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张?笑吟吟地默然听着杨三姐的劝说,没有出言反驳,但是也没有“从谏如流”的表示。
    他无法跟杨三姐解释,又感于三姐儿的真诚爱护,不忍用些没有营养的话来敷衍她,只好保持沉默。
    见自己说了半天,张?总是一副“云淡风轻”不以为意的样子,杨三姐不由恼火地瞪了张?一眼,嗔道,“奴家的话你倒是听进去没有?奴家可是为了你好,要是旁人,奴家才懒得费这番口舌。”
    “夫人的关爱情分,张?铭记在心。只是有些事情,张?无法向夫人明言,还请夫人原谅。”张?叹息道,却是有意回避着杨三姐那微微变得火热的目光。
    *****************************************
    杨国忠碍于自己这个至高权相的面子,被张?“谢绝”拜入门下的消息并没有传出杨府去。在面子上,张?仍然是跟杨家人走得极近,关系密切。对于张?来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挡箭牌。
    这个消息虽然没有在外界传开,但玉真公主还是得到了消息。
    玉真观。
    玉真慢条斯理地端起晶莹如玉的玉质茶盏,慢慢小啜了一口江南进贡来的新茶,侧首笑道,“颖儿,还别说,这清茶却是别有一番味道,芳香清淡,爽口宜人。本宫不想张?的才学鹤立鸡群,这喝茶上也是与众不同。”
    张?喝不惯时下这种添加了很多佐料的浓茶香茶,只饮清茶。他的这种癖好被崔颖得知,私底下尝试了一下,觉得不错,就又推荐给了玉真公主。
    玉真回头来见崔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笑道,“你这丫头,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牵挂着人家吧?”
    崔颖俏脸一红,欲言又止。
第076章杨国忠的时代
    第076章杨国忠的时代(第一更求票)
    玉真摇了摇头,淡然轻笑,“按说张?这小厮也真是胆大包天。wWW。之前当众辱骂李林甫,今番又不惜得罪杨国忠。大唐两任宰辅,他都不放在眼里――本宫有时候都觉得诧异,他倒是哪来的这么大的雄心豹子胆?”
    崔颖柳眉儿轻轻一挑,忧心忡忡地道,“娘亲,颖儿觉得他并非那种浅薄冲动之人。李林甫的事儿且不说,这一次他谢绝杨国忠的好意,无非是不愿意拜入杨国忠门下,不屑与杨国忠之流为伍吧。只是他这样得罪杨国忠,怕是……”
    “不屑与杨国忠为伍……”玉真沉吟了一下,点头道,“以张?的心性来说,这倒是有可能的。可不论如何,这杨国忠可比李林甫更流氓更难缠,惹上了他,张?日后可是要有苦头吃了。”
    “他不肯拜入杨国忠门下,堵住了这一条路,日后还怎么出仕为官?只要有杨国忠在朝一日,他就再无机会哟。”
    “罢了,颖儿,你且不必担心。这一次,本宫出面吧。相信那杨国忠还不至于不给本宫这点薄面。”
    玉真笑吟吟地望着崔颖,“本宫亲自出面,连同崔张两家,尽快为汝和张?定下婚期……然后公诸于众,算是为他造造势。”
    “不过,成婚之后,颖儿啊,汝可是要多劝劝这小厮,凡事还是莫要太固执己见了……有傲骨固然令人可喜,但傲骨太甚却也行不通。”
    崔颖心下欢喜,霞飞双颊,慢慢垂下头去轻轻道,“烦劳娘亲做主。”
    ……
    ……
    玉真公主亲自出面协调崔张两家,为张?和崔颖商定了婚期――天宝十二载春三月三日。并在接下来举行的玉真观例行宴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同时还宣布,张?与崔颖大婚之时,皇帝或者贵妃娘娘会亲自到场为二人主婚。
    如果说之前玉真公主收崔颖为义女,隐隐成为站在张?身后的靠山之一,可这一次,她一手操办了张?和崔颖的婚期议定与对外宣布,无疑就是从幕后真正走向了前台。
    崔颖是她的义女,张?便是她的干女婿。
    这在长安城里可是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玉真公主李持盈可不是普通的公主,是当今皇帝李隆基的亲妹妹,向来跟皇帝感情甚笃,恩宠无比,不是李隆基那些出嫁或者尚未出嫁的女儿所能比的。
    当然,玉真公主这番主要是做给杨国忠看的。
    杨国忠见玉真流露出明显庇护张?的姿态,心头恼火,却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他杨国忠还在朝为相一天,张?断然无机会再出仕为官,日后整治张?的机会还多着。
    一来,在他的暗中压制下,朝臣中无论是谁荐举张?为官,都不会顺利得到通过;二来,作为春闱的主持者和操纵者,张?想要通过科举晋身的希望其实也已经被抹杀。
    从张?那里讨了一个“没趣”,杨国忠就把火气都撒到了李林甫一党身上。
    他出身市井,非常光棍,一旦扯去了假面具,行事便变得非常嚣张和直接。不耐烦之下,他再也不去找什么客观理由,给李林甫扣什么“谋逆”的罪名,直接上书痛斥李林甫祸国殃民其罪当诛。
    杨国忠权势当头,他的态度牵动着很多朝臣和天下藩镇官员的态度。一时间,群臣上表、地方官和各道兵马藩镇将领也纷纷上表,历数李林甫祸国殃民的十宗罪……群情鼎沸,直指死去不多时的李林甫。
    还不仅是李林甫受到参奏,李林甫昔日的一干心腹也直接纳入了杨国忠雷霆手段打击铲除的大名单。
    一连半月,几乎每日间都有李林甫一党官员被罢免贬嫡甚至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大狱,比如大理寺卿徐峤,这个昔日的李林甫心腹,被杨国忠第一个拉下马。
    一场强烈无比的**席卷整个大唐朝廷,中央权力洗牌拉开序幕,长安城里人心惶惶、文武朝臣人人自危。
    李隆基为了安定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杨国忠,不得不下旨削除李林甫的谥号封赠,剥除冠带锦袍,籍没李家家产,罢免李林甫的儿子女婿官职,以庶民礼草草下葬。
    同时,李家后嗣(李林甫有子二十五人、女二十五人),李林甫的儿子们――如将作监李岫,司储郎中李?,太常少卿李屿等;女婿鸿胪少卿张博济,户部员外郎郑平,右补阙杜位,谏议大夫齐宣,京兆府户曹元?……流放原籍的流放原籍,罢官为民的罢官为民,狼狈离开长安。
    李林甫死后不足半年,显赫数十年的李家就落了一个人死家灭的悲惨下场。
    由此,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李林甫时代正式宣告结束,杨国忠时代到来。
    杨国忠权势冲天,一时到达了顶峰。在长安城里,杨家势力无人再敢招惹,哪怕是皇族中人,见了杨家人出行,都要暗暗退避三舍。
    杨国忠本性轻率急躁,说话强词夺理,没有风度。如今权势正盛,更是把国家政务看作是自家的事情,裁断大事,果敢不疑。在朝廷上生起气来,挽袖挥拳,一付流氓打架的气势,对公卿大臣文武官员颐指气使,朝廷中无人不怕。
    杨国忠以这种市井流氓的姿态和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稳固住了自己的权力,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让张?都有些无语。
    所谓“狗有狗道猫有猫道”,杨国忠没有李林甫的心机权谋,却是有属于他自己的特殊手段。只要皇帝不插手,这个政治流氓的角色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扮演下去。
    ……
    ……
    十月中旬,长安城里突然下了一场滂沱大雨。这场大雨过后,气温就开始下降,寒风凛冽席卷过全城,似乎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天宝十一载的这个冬天是一个酷寒之冬。
    冬天到来之前,阿布思父子终于还是抵京向皇帝请罪。皇帝下诏赦免阿布思,赐其一座宅院命其在长安养老,而任命其子阿斯那为中郎将、河西兵马使,率部驻扎凉州外围一线,受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节制。
    杨国忠虽然不满,但皇帝的威慑下,他也不好再从中阻挠。
    这显然是要让阿布思留在京城当人质了。不过,对于阿布思父子来说,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虽然阿布思之后终生不得离开长安城半步,但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却是保住了。而且,其万余部曲和数万族人仍然交给了他的儿子阿斯那统率,皇帝没有夺去阿氏的兵权,这是阿布思父子最为感激涕零的事情。
    当然,最大的赢家不是阿布思,而是阿布思的儿子阿斯那。
    这些日子,张?很少出门,除了偶尔与裴徽相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长安上流社会的公共活动,那些权贵饮宴上鲜能看见张?的身影。
    直到玉真公主为阿布思父子举行“压惊宴”,张?才受邀出席。
第077章杨勋
    第077章杨勋(第二更求票)
    阿不思一家化险为夷,保住了家族的荣华富贵,阿不思父子尤其是阿斯那对于从中“斡旋”的玉真公主等人自然是感激不尽。WwW、QunabEN、
    阿不思再次备下一份厚礼,亲自暗暗登门感谢高力士,高力士自然是乐于笑纳。
    酬谢完高力士,便又去拜访玉真公主。阿不思父子知道玉真公主不喜金银财帛、当然也不缺这些东西,就讨她的欢心,精挑细选了十个能歌善舞姿容妖娆的胡女送到了玉真观。
    玉真公主大喜,旋即设宴为阿不思父子压惊。
    别看只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宴会,但对于阿不思父子来说,意义重大。他们再次归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还有安禄山这头猛虎虎视眈眈,暂时的危险是渡过了,可长远来看,也是危机重重。
    可玉真公主出面为阿不思父子设宴,这意味着就公开表示阿不思父子由她来“罩”着,安禄山再怎么嚣张强势,也不得不顾忌三分。
    虽然是带有私人性质的宴会,但玉真公主的势力和名头摆在这里,所以受邀或者主动来的宾客并不少。哪怕是杨国忠,因为收到玉真公主的请柬,也派了自己的长子杨勋过来挡面子。
    而杨国忠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很多朝臣。包括左相陈希烈在内,都有模有样地唯杨国忠马首是瞻,派出来自己的后代作为代表出席。
    红日当头,天气清朗,雨后的长安城气温不高不低清爽宜人。
    阿不思父子按照玉真公主的暗示,站在场外迎接来赴宴的贵客。此时,阿斯那见一个身材中等年约二十多岁的华服青年昂首挺胸大步走了过来,身后前呼后拥着一群权贵子弟,便轻轻扯了扯父亲阿不思的衣襟,低低道,“阿父,这人便是杨国忠的长子杨勋,身后那几个,某认得一个,是左相陈希烈的孙子陈和。”
    阿不思心神一凛,不敢怠慢,赶紧满脸堆笑地迎了过来,主动拱手为礼,“阿不思见过杨公子,诸位公子。”
    按说以阿不思的资历和身份地位,不必如此跟一群权贵子弟这么客气,可惜他现在虎落平阳,要想在长安站住脚,必须要姿态放低一些。
    作为杨国忠之子,杨勋的心气之高毋庸待言。不过,因为读书的缘故,比起乃父来,杨勋倒是多了几分文雅和沉稳。
    他固然骄矜却并不浅薄,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太过失礼,倒是微笑着向阿不思还了一礼,朗声道,“阿将军不必多礼,杨勋不敢当。”
    杨勋回头向站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陈和笑了笑,“鹏远,咱们进去吧,先去给玉真殿下请安去。”
    陈和面色恭谨,拱手应是。
    如今陈希烈已经迫于情势再次沦为杨国忠操纵的傀儡,陈家上下自然对杨家马首是瞻。而陈和,则无奈地沦为了杨勋的跟班。
    这一群权贵子弟在杨勋的带领下进场向玉真公主请安,归坐,多数都坐在了杨勋身后,形成了一个夺人眼球的“权二代”阵营。
    玉真公主向趺坐在自己身侧默然不语、神色幽静的崔颖扫了一眼,轻轻道,“婴儿,子瞻怎么还未到?”
    崔颖刚要说什么,突然眼角的余光发现,一袭青衫的张?正在一个女道士的引领下飘然而入,不由喜道,“娘亲,子瞻来了。”
    张?飘然走了进来,神色从容。他其实已经非常厌倦时下这种隔三差五就要弄一次的歌舞饮宴,但是没法,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最普遍也是最主流的社交场合,他只能慢慢适应。
    张?的到来,吸引了很多宾客的眼球,尤其是一些权贵家的夫人和小姐们,更是目光热烈地汇聚在张?身上,纷纷交头接耳地对张?进行品头论足。有些,甚至欢声笑语,远远地向张?扬手打着招呼。
    张?名门出身才名远播,又得皇帝看重,兼之人才英挺,才貌双全,已经成为很多长安未婚女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与杨勋这种权贵子弟相比,张?其实更具有“吸引力”。
    见张?进场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杨勋坐在那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却微微皱了皱眉,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纵然张?此刻是杨国忠的门生,风头也不能超过自己这个杨相长公子,更何况张?不识抬举、枉费其父一番提携、注定是一场悲剧――这么一个空有虚名的白衣士子,他又凭什么这么得意?这是杨勋此刻的真实心态。
    杨勋不善的目光投射过来,张?很快就察觉到了。但他只是瞥了杨勋一眼,淡然无动于衷。
    杨勋回头扫了陈和一眼。
    陈和先是一怔,旋即就明白了杨勋的意图。立即起身向张?招了招手,“张?,杨公子在此。”
    陈和的意思很明显了,你张?不是依仗着杨家的势力嚣张嘛,现在杨国忠的长公子在这里,你这还不乖乖过来请安问好?
    张?脚步一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