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英雄-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37。7高地北山的争夺持续到12月15日。

据第十二军《阵中日记》载:12月13日,整补后投入北山争夺战的第九十一团第四连俘获一名韩军搜索排长,据其口供,韩军第二师第三十二团在11月18日至25日伤亡2 000余人;韩军第九师第二十八团自11月25日接防至12月12日换防,伤亡1 600余人。

也就是说,不计入12月12日至于12月15日韩军第九师第二十九团伤亡数字,仅第一0六团一个团,就歼灭韩军3 600余人。

在上甘岭战役及争夺与巩固537。7高地北山的作战中,第十二军部队参战45天,击退敌人1个班到1个营兵力的冲击334次,进行了18次规模不同的反击,计毙、伤、俘敌12 170名。

第十二军伤亡团以下指战员4 263人。

截至此时为止,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共伤亡15 792人。' 这个数据来自第十二军、第十五军的战史资料,与志后卫勤部门统计的我军战役伤亡总数16 769人不符(11月25日至12月15日共计阵亡:第十五军4 182人,第十二军1 606人;负伤:第十五军7 733人,第十二军3 248人),但卫勤部门负责收治伤员,除伤员人数(含治疗期间死亡的伤员)相对准确外,其阵亡总数是按第三十一师和第四十五师的伤亡比率估算的,与战役后期的情况可能有所不符因而估算过高。'

在整个战役中“联合国军”先后投入的部队有:

美步兵第七师;

美空降第一八七团一个营;

韩军第二师(4个团欠一个营);

韩军第九师;

埃塞俄比亚营和哥伦比亚营。

共计11个团另1个营,战役中补充第一0五编练师新兵9 000余名。

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50余辆,出动飞机3 000余架次。

总兵力60 000余人。

志愿军先后投入的部队有:

第十五军之第四十五师,第二十九师两个团;

第十二军第三十一师,第三十四师一个团(第一0六团)。

共计9个步兵团,战役中陆续补充新兵4 000余人。

另有榴弹炮兵第二师、第七师,火箭炮兵第二0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高射炮兵第六0一团、第六一0团各一部,共山、野、榴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

还有工兵第二十二团第三营、担架营参战。

总兵力共43 000余人。

也就是说,在这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狭小战场上,双方共投入10万以上的兵力。

这个兵力密度是个惊人的数字。

战役中,“联合国军”发射炮弹190多万发,出动飞机3 000余架次,投掷航空炸弹5 000余枚,最多的一天发射炮弹30万发,投掷炸弹500余枚,志愿军亦发射炮弹40余万发,也就是说,两个高地承受了230余万发炮弹和5 000余枚炸弹的锤打、冶炼。

两个高地土石被炸松1~2米,变成一片焦土。

山头被削平近两米。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

“这次战斗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

“即使是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和爸爸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多年后,马克克拉克上将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

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之攻击行动,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残忍赌博,当一方获致暂时之优势时,另一方即增加其赌注。猛烈战斗持续14天,以后间隙的冲突又有一个月。

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的确,上甘岭战役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一次象样的攻势了,地面战场的主动权,从此稳操于中朝军队之手。

需要重点说明的事,从这一战之后,志愿家维持了近一年多的战略反守自上甘岭战役之后逐渐转为战略反击、乃至战略反攻……

第四百一十六章

52年未对于汪洋来说。整个朝鲜战场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个是汪洋升官了,由于在上甘岭战役当中,汪洋带着的枭龙特种大队一中队履立战功,他年纪青青的戴上了上尉的军衔,当上了枭龙特种大队的大队长。

而高晓东由于表现出色,又属于军队极缺的高文化高学历,并且留过洋对国外海陆空的军事情况极为了解,他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在现阶段中国军事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名军官,原本以他成份不好,根不正苗不红让人一直不能升上去,可是经过了在朝鲜战场上的历练后,没有人再否认他的能力,也怀疑他对国家的忠诚,最终他还是带着一身所学走向了更高的岗位。

而杜心兰倒是留了下来,说还要帮助汪洋一段时间带枭龙特种大队,像她这种女人似乎对部队的升迁也不是很在意,只是代表杜心武老人家为国尽忠罢了,倒是与高晓东有点恋恋不舍,在高晓东走的那几天里罕有地主动和他走到了一起,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汪洋并不知道。但是这女领导以后每天都会去枭龙特种大队的信箱里去翻看信件可以看出她心情的迫切,不过当她每次看到往往某人给汪洋的信件明显比她多一些时总忍不住要有咬牙切齿的表情,汪洋不得不为某人表示默哀。

走了老领导,下面的很多中队长也走了一大批,五个中队留下的没有几个人,倒是让汪洋手下的傅荣毅、许卫国和史东来都上了位,现在一三五中队长全是枭龙特种大队的老底子,其他的四个中队长有的到志司参谋部去报了到,有的回到了国力的大军区听说是为建立我国的一些特殊兵种做贡献。

当然,枭龙特大队在上甘岭阶段一系列战役里面也损失了不少的人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枭龙特种大队的人员又换了好一拔人,由于上甘岭战役的结束,除了傅荣毅依然被十五军征调去进行狙击手训练,然后带人在狙击兵岭一线与敌人进行狙击战之外,汪洋主要的任务是将这支新军训练完毕,上面给的时间不多,只给了汪洋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很显然这个时间都是空挤出来的,因为战争的进程总不是按照敌我双方的计划来进行了,战争由于他的残酷性注定有些事情不可能像人想像的那般美好,当几件事情都撞到了一起后,实际上汪洋仅仅在枭龙特种大队呆了一个多月后就要再次出发作战了。

其实说起来,事件起源于上甘岭胜利结束后,52年12月在半岛冬天凛冽的寒风中,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乘坐“空军一号”来到了南朝鲜。

赢得大选的喜悦并没有消除这位前美军五星上将对朝鲜战况的担心,在听取了克拉克等人的汇报后。他再也没有自信心展示他在欧陆战场上著名的“露齿微笑”。

而是脸色凝重地告诉新任国务卿杜勒斯:“我认为,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只有尽早结束这场让人伤脑筋的战争。”

作出一副为国忧民的嘴脸在朝鲜战争上的各个防线进行巡视,并且还作秀与美军普通步兵一起进餐,同时还与他在军营服役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儿进行了亲密的交流,仿佛朝鲜战场的所有失利其实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美军并没有失败,战争的天平一定会向他们倾斜的,他希望通过记者的笔和视频告诉全世界,他连自己的儿子也放心地扔在朝鲜战场,那么他们国民的那些孩子当然也理因可放心了。

不过,让世人所不知的是,在没人之际其实艾森豪威尔严肃盯嘱他儿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敌人的俘虏。”

无疑这个话是极其残酷的,甚至在那个冬天里这话落入小艾森豪威尔的心里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作为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了解,他当然知道父亲的真实意思,那就是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他这个父亲的脸面,如果在战场上他真的被中共军队包围了毫无逃脱的希望之下。他有权选择自己杀,但是却对没有权利选择当一个俘虏,因为他是美国总统的儿子,艾森豪威尔说得好听,其实他对朝鲜战场的局势心中的担忧,从这一句话中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随后因为前段时间‘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再失利,美国政府历史已久的需要一个人来背黑锅,从而平息国平的愤怒,这个人当然除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那个同班同学的范弗里特将不得不来当这个冤大头了。

在极其冷淡的气氛中,艾森豪威尔与西点的老同学范弗里特见面了。

当年的两个校官的校友及同窗好友,此时的地位和处境可谓相差悬殊,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新任总统,一个是刚刚吃了败仗的老迈中将。

最后的努力化之于流水,范弗里特将军不是不想战争志愿军,只是他感觉根本无法去战胜这支强军,汪洋当初的刺杀让他还历历在目,他纵是不甘也不得不认可战役的失败,当然由于上甘岭的惨败,范弗里特这个倔犟的老军人明白,美利坚合众国需要一个体面的战败理由,同样也需要一个让国民泄愤的对像,而他范弗里特凭现的战绩再合适不过了,他在军队中的日子和当初号称‘不死的老兵’麦克阿瑟将军一样到头了。

所以在与艾森豪威尔的会见之后,本因作为战场指挥官的他应该向总统战地述职的,可是当着众人无比诡异的场面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什么也没问,而范弗里特将军也配合地似乎‘忘记’了这个任务。

但紧接之后的结果是,2个月后范弗里特将军就被调回国内。不久解职退役,他一生中打的最后一场战争不但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同时由于他的受子也在朝鲜战场上服役,不过他可没有艾森豪威尔总统那么好命,老艾的儿子在还美步兵营里滋润地当着少校,而他的儿子却在一场战场上失去了性命。

不过,相对于‘不死的老兵’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无情‘解雇’不同,艾森豪威尔还是挺有人情味,最后让他升了上将军衔才让他解职退役,也未偿不是他最好的一个结局了。

说实话,艾森豪威尔心有不甘,其实对范弗里特将军还是相当不满意的。

因为他没有忘记美国介入朝鲜之初时自己的大话:“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成功。”

可是没想到他才刚上任,志愿军就给了他迎头棒,而且作为新任总统,当他根本各种情报的整理,然后又在朝鲜战场观察了这么一段时间后,理智和现实却告诉他,再也不能打下去了。

但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想到在竞选时,他向全美国人民许诺过:“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

所以他马上就想到,仗竟然不能打下去,那么他也要为:“体面的停战协定而努力”。

不过。艾森豪威尔总统还是要面子的,他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胜利结束战争的总统而载入史册。

另外,共和党右翼势力的面子不能不照顾,毕竟他是被这些人推上台的,杜勒斯、麦克阿瑟、麦卡锡、塔夫脱……都是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时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早就在嚷嚷:“在共和党取得政权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

所以即使贵为总统,艾森豪威尔就算知道仗不能打下去了,他也不敢不听他们的意见。

在从朝鲜回美国的途中,艾森豪威尔难以按捺自己的好斗之心,他决定再冒一次险。召集军政大员开会研究战场下一步行动。他后来回忆:

“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在这次会议中艾森豪威尔作了结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继续下去。”

克拉克当然要投以前的老上级、现在的新总统所好,他赶紧炮制出《8-52作战计划》,妄想以大规模攻势打到平壤至元山一线。在这个纯属痴人说梦的计划里,他们又想到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大规模两栖登陆和轰炸突击中国境内目标了。2个南朝鲜新建步兵师,6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匆匆忙忙组建了,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频繁地进行,大批特务潜往北朝鲜……

听到克拉克的这个军事计划,说实话艾森豪威尔总统还是相当的心动的,大年过后他正式就职时发表“国情咨文”,宣称:“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7舰队不能再用于保卫共产党中国了”。

不愧是玩政治的,他连台湾这张牌也打出出来了,这就是“放蒋出笼”,采取釜底抽薪之计来威胁中国,就是希望借此迫志愿军停战,让中共产生心理顾忌。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是个湖南人,最不怕的就是辣,你礼让三分志愿军可能还会给你一点微笑,可是如果艾森豪威尔总统试图用恐吓和威胁迫使新中国就范,那他显然打错算盘了。

1952年年底的新中国领袖*你操心情少有地欣慰,战场捷报频传,国内土匪基本剿光,国内形势空前稳定,朝鲜战争虽然仍使军费居高不下,但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国家开支已经超过军费了。这可是鸦片战争爆发以来100多年间中国第一次出现的事!

整个朝鲜战场就是个大军校,***已经提出要让所有陆军都去学一遍,他甚至认为这比办军校还好。他告诉志愿军争取和,不怕拖,让板门店的李克农不要心急:

“我们有了准备,敌人就不敢来,即使来了,我们也不怕。艾森豪威尔现在是骑虎难下。欲打力不从心,欲和心有不甘。所以我们现在是一动不如一静。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由他采取行动为止。”

针对艾森豪威尔的战争威胁,***在政协会议上反唇相讥,他告诉政协委员们:“由于美帝国主义坚持扣留中朝战俘,破坏停战谈判,并且妄图扩大朝鲜战争,所以,抗美援朝的斗争必须加强。”

“我们是要和平的。”***看着全神贯注的委员们:“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军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