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相-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连夜赶路。现在动身,最多明天天亮就可以走出栈道了。”
    董平高心中暗喜,知道是黄药师的以进为退恐吓花招起了作用,佯装考虑一会后,董平高大模大样的叫道:“也好,就请术虎将军多替我们准备一些火把,再准备一些饮水和干粮。”
    “没问题,没问题。”术虎阿伦烈满口答应,心说只要你们不在关里过夜就行,等你们过了关,老子再把关门一关,你们就是想反天也反不了。当下术虎阿伦烈赶紧安排军队监视衙内军过关,又准备了一些干粮、饮水和大量的火把,这才打开南北关门,放衙内军过关。——为了谨慎起见,术虎阿伦烈甚至都不敢下关去和董平高等人见面,只是派了一员副将接待,同时在关墙上埋伏了大量弓箭手,随时准备放箭杀人。
    对衙内军三大巨头来说,大散关从南门到北门这三四里的道路,简直是他们人生之中最提心吊胆的一段路,两旁都是全副武装的蒙古军队,头上还有大量的蒙古军弓箭手虎视耽耽,只要稍微露出一点破绽,衙内军这五百人就得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更麻烦的一点,这段路还不能走得太快,得牵着马一步一个脚印的缓缓步行——基本上,上到黄药师、董平高和黎尚武,下到最普通的衙内军士兵,内衣都已经汗水湿透。但很幸运的是,衙内军最终还是顺利的通过了这段道路,安然无恙的走出了大散关北门。
    与大散关守军挥手告别后,黄药师指点董平高借口乘着天色还亮,下令全军上马,快马加鞭冲出了大散关守军的肉眼可视范围。可不等黄药师等人松口气檫把冷汗,南面的大散关方向忽然锣鼓齐鸣,隐隐还能听到守军的咆哮声,“娘的,上当了!快追,杀光那帮蛮子!”
    “肯定是刘垣的亲兵来报信了!”黄药师惊叫起来,那边董平高和黎尚武两人顿时面如土色,齐问对策。黄药师吼道:“还楞着干什么?马上烧栈道,一边点火一边跑!”
    命令一下,衙内军上下立即活动起,先是把大散关守军提供的火把扔到木质栈道上,然后从马车上搬下火油壶扔到火把堆上,打火点燃,只在片刻间,淋满了火油的火把堆就燃起了冲天大火——而几乎是在同时,大散关的追兵便出现在衙内军的视野之中!
    熊熊燃烧的火堆足足有十几丈长,暂时阻断了蒙古军的追杀道路,衙内军上下不敢怠慢,又撒腿向前冲了一截后,衙内军又点燃了十几丈长的木质栈道。如此反复,大散关以北那些凌空架建的栈道上便燃起了无数火头,烈火肆虐,很快便将蒙古军花费无数心血和人力物力架设的栈道烧塔烧断,既阻断了大散关追杀衙内军的道路,也烧断了蒙古军增援四川的最近道路,没有三四个月时间,休想再有一兵一卒能从这里通过。
    一路逃命一路放火,直到大散关数百里长的栈道都笼罩到火海之中,衙内军上下才停下来休息,也是直到此刻,衙内军上下才发现一个重大问题——栈道是烧断了,可衙内军的退路也烧断了,衙内军又该怎么返回四川?继续向北,那可是蒙古军和察哈台汗国联手控制的凤翔路,人生地不熟又遍地都是敌人,仅有五百多人的衙内军又该如何杀出重围?
    哭爹喊娘的哀号了一番后,衙内军智囊黄药师最终拍板定案,“没办法了,继续向北去宝**。到了宝鸡,咱们能继续装成鞑子军队就装,不能装的话咱们就装成叫花子,化整为零从子午谷绕路回四川去领功!”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九十一章 掎角之势
     更新时间:2010…4…24 13:41:02 本章字数:5269
    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衙内军还在白水关到大散关之间晃悠的时候,贾老贼已经率领着宋军主力从利州出发,目标直取川北第一要地——汉中。而从利州到汉中或者凤州,中间有一个紧要去处,名叫朝天岭,这里不仅是川北一带的第二高峰,同时也是凤州通往汉中和利州的咽喉,贾老贼害怕蒙古军在此驻军威胁宋军粮道,便集中了重兵强军,准备拔掉这颗小而硬的钉子。
    安排布置好了,可结果却让贾老贼摔碎了眼镜,宋军前锋距离朝天岭还有十里道路的时候,驻扎在朝天岭的小股蒙古守军就已经列队跪在大路正中投降——陪同他们的还有大量被刘太平军挟持至此的利州百姓,宋军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这个咽喉要地。以至于给宋军打前锋的杨晨焕都咆哮起来,“你们的地形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快就投降了?”
    “大宋天威所至,山崩海啸,蒙古鞑子具为齑粉,小人等卑微之辈,又怎敢阻拦大宋兵锋?”朝天岭驻军的女真主将一边满脸谄媚的回答着,一边率领士兵拿出三百多颗血淋淋的蒙古士兵和色目士兵脑袋,高举过头供宋军士兵查收。而在队伍之后,无数的川北汉人百姓都在高喊,“我们要加入大宋军队,请将军恩准!我们要杀鞑子,杀鞑子!”
    重赏了集体投降的朝天岭蒙古驻军树立榜样,贾老贼与子聪稍作商量,决定留谨慎稳重的王安节在此驻扎,保护宋军粮道并威慑凤州的张札古带和利州西路的奥屯世英。与此同时,贾老贼也通过当地汉人百姓了解了刘太平自利州撤军后的大致情况,原来那天从利州挟持汉人百姓撤军后,刚抵达安全地带,刘整父子就建议刘太平杀光利州汉人百姓,以免阿里不哥军的丑行败露,影响川北民心士气。
    刘整父子的‘好心’建议,再加上唐笑在旁边煽风点火,刘太平也不免有些动心,可出乎意料的是,张札古带和奥屯世英竟然都跳了出来反对这个无耻举动,而且态度非常之坚决,并且当众要求刘太平遵守约定,无条件释放被挟为人质的利州汉人百姓。张札古带和奥屯世英这么做,刘太平和刘整等人先是惊讶万分,然后马上又明白过来——这两个女真败类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刘太平和刘整立即打定主意,不但坚持要屠杀利州汉人百姓,而且要张札古带和奥屯世英的军队去干——目的嘛,当然是把张札古带和奥屯世英彻底逼到贾老贼的对立面,让他们无路可退!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刘太平和刘整刚把意思表露,觉得自己还没活够的老滑头张札古带和奥屯世英就带着嫡系军队连夜开溜了,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准备迎敌和等待贾老贼的招降。气得三尸神暴跳的刘太平本想立即率军追杀,却被刘整死死拉住,刘整劝道:“大将军,现在还不是和那两个女真蛮子翻脸的时候,先不说贾似道老贼随时可能追杀过来,我们的援军到汉中最近的路就是大散关,要是把那两个女真蛮子逼到贾似道老贼那边,那我们在汉中也没办法站住跟脚了!”好说歹说,刘太平总算收住怒气,领着残余败军迅速逃往汉中。至于被蒙古军挟持出来的利州百姓,则被刘垓率领的蒙古军队和色目军队屠杀大半,仅有少部分在蒙古汉兵、女真兵和契丹兵的帮助下逃生。
    其实不管怎么做,阿里不哥军在。川北一带的民心都是丢得一干二净了,不光川北的汉人百姓恨蒙古军入骨,就连忽必烈余党都看穿了刘太平和刘整父子等人的真面目,军队士气也一落千丈。随着利州事件的消息逐渐传开,忽必烈余党在朝天岭的军队率先倒戈,斩杀了军队中不肯投降的少部分蒙古士兵和色目士兵,向宋军投降;然后是附近的巴州和阶州守军都马不停蹄送来降表和户籍花名册,表示愿意归顺大宋;就连最有可能给宋军造成麻烦的天险阳平关,也因为守关将领是忽必烈军余党,主动打开关门向宋军投降,让宋军兵不血刃便拿下一处天险和大片土地,基本解决了贾老贼进军汉中的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全力对付汉中的蒙古残军。
    军情如火,加上始终没有收到。衙内军偷袭大散关是否得手的消息,派出一军接管阳平关后,二月初三,贾老贼率领的宋军主力便从朝天岭东进,兵锋直指汉中门户——西县。不过话虽如此,相对于地理位置来说,西县县城的重要性其实远比不上附近的定军山。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定军山乃是汉中盆地的第一要地,交战双方不管谁拿下这座山,对敌人来说汉中平地都将无险可守,己方则退可据山而守,进可直接兵临汉中诸城,甚至可以切断汉中与利州、成都平原的主交通线。所以宋军的主力刚刚上路,贾老贼就已派出高鸣率领斥候先行,侦察定军山的敌军情况。
    三日后,宋军正式踏足汉中盆地,在西县以西的沔。水西岸扎下大营,广撒斥候探马侦察敌情,当天夜里,撒出去的斥候将敌情反馈回来,同时高鸣也回到了宋军大营,向贾老贼禀报敌情道:“启禀太师,我等奉命至定军山一带探察敌情,发现鞑子的西县守军已经放弃了县城,带着城中鞑子百姓和色目百姓移居至定军山主峰,总数量大概在五六千人,其中军队两千余人。城中的汉人百姓大部分没有上山,留在了家中春播耕作,西县县城已是不设防务。而刘太平率领的鞑子残部也上了定军山,配合西县守军在山上扎下大营,威胁我军进军汉中的粮道。”
    “刘太平和刘整他们有没有回过汉中?”贾老贼追问。道。高鸣如实答道:“从我军前期进驻汉中的细作发现来看,刘太平和刘整父子并没有回过汉中,而是直接就上了定军山,不过脱里赤和耶律朱哥他们抓紧时间给定军山送了一批粮草,数量大约在四千石至六千石之间。”
    “做得很好,下去休息吧,你的功劳,本官会让人给。你记上。”贾老贼满意的点点头,挥手让高鸣一行下去休息。然后贾老贼转向子聪和张钰微笑道:“鞑子的算盘打得挺好,料定我们不会随便杀汉人,就干脆放弃西县县城,让汉人百姓继续春耕。集中重兵到定军山和汉中城成犄角之势,咱们如果对定军山下山,就得防着汉中从背后偷袭,如果直接去打汉中,定军山驻军就能截断我们的粮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手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定军山和汉中。互成掎角之势,确实是阿里不哥军目前最好的选择,但也不排除这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子聪阴阴的说道:“从摩天岭到剑阁,再从剑阁到利州,阿里不哥军连战连败,还做出挟持百姓为人质的禽兽之举,指望他们保全汉中的耶律朱哥只怕已经彻底死了这条心,又提防阿里不哥军再在汉中挟持百姓为人质,所以刘太平的败军驻扎定军山,很有可能是耶律朱哥的要求和阿里不哥军的妥协。”
    “有道理。”贾老贼用手指敲着桌子微笑道:“耶律朱哥应该是打这么一个算盘——定军山的存在,威胁着我军粮道,所以我军在进攻汉中之前,肯定要拔掉定军山这颗钉子。这么一来,耶律朱哥既不用担心我军破坏他的春耕大计,又可以进一步观察风色,如果阿里不哥的援军能及时入川将我军逼退,那么他可以继续一手把持汉中粮仓。如果阿里不哥的援军进不了四川,刘太平又在定军山再一次被我军打败,那么他还有谈判投降的余地,不用担心被我军赶尽杀绝。”
    “太师高见,正是这个道理。”子聪顺手扔出一个马屁,又补充道:“所以说,刘太平和刘整驻扎定军山,很可能是阿里不哥军在向川北四万户妥协示好,甚至可以说是牺牲让步,以免把川北四万户全部逼到我军这边。”
    “太师,末将认为子聪大师的话很有道理,阿里不哥军的鞑子是在主动牺牲。”张钰也很赞成子聪和贾老贼的分析,也是补充道:“耶律朱哥手里的军队并不多,而且从余玠将军北伐之后,汉中就再没有过战事,太平的时间长了,他手里的军队就大部分没经过战争考验,战斗力绝对比不上阿里不哥,甚至比不上我们。所以说,如果耶律朱哥和刘太平联手共守汉中城,那么攻城战一打起来,最吃亏的人只会是耶律朱哥!而阿里不哥军驻扎在定军山吸引我军注意力,耶律朱哥就可以把他的损失减少到最少——这么吃亏的买卖,狗汉奸刘整不可能不清楚,他之所以同意这么一个吃亏的计划,目的绝对是为了向川北四万户示好,挽回利州之战的影响。”
    “呵呵,很好,很好。”贾老贼满意的点头,很是欣赏张钰的敏锐判断。为了考验张钰的进取能力,贾老贼又明知故问道:“君玉,那么以你的意见,我们应该向谁先下手呢?先打定军山?先打汉中?还是两边同时打?”
    “最稳妥的方法,莫过于先打定军山,然后再打汉中。”张钰也知道贾老贼是在考验他,索性便侃侃而谈道:“因为先打定军山,可以保护我军的粮道,而且定军山的阿里不哥军已经是耶律朱哥鞑子的最后依靠,我们一旦打下定军山,歼灭或者赶走了阿里不哥之后,对耶律朱哥的抵抗意志无疑是致命一击,再想招降于他,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说到这,张钰拖长了声音,忽然斩钉截铁的说道:“末将反对这种稳重战术!”
    贾老贼不动声色,和子聪彼此对视了一眼后,贾老贼开口问道:“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因为这个战术虽然稳妥,但花费的时间太长,对我军的攻坚战经验积累也不利。”张钰偷看了一眼贾老贼的脸色,发现贾老贼那张很能坑骗无知少女的俊脸毫无表情,仿佛古井无波,难以看出他心中的喜怒。张钰心中有些紧张,只得小心翼翼的说道:“而且这个战术变数太大,我军到现在还不知道董将军他们偷袭大散关是否得手——如果我军偷袭大散关的行动失败,鞑子的援军从大散关入川,我军又在攻山战事中迁延日久,让鞑子援军得以抵达汉中,那我军就要落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了。所以末将认为,为了预防万一,我军必须速战速决,切不可被鞑子拖入持久战。”
    “那以你的意思,我军也该如何打呢?”贾老贼还是没有半点表情,淡淡的问道。
    “用少部分力量牵制定军山鞑子,主力强攻汉中!”张钰也豁出去了,咬着牙说道:“从我军细作和斥候提供的情况来看,刘太平带回汉中的军队已经只有八九千人,加上西县军队,也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