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正在逐步清除部队里的会党势力,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跟着王松廷来的都是川南一带的袍哥舵把子,还有几个山大王,都是想趁乱捞一把的人物,本事没多大,但嘴皮子确实厉害,拍着胸口保证,只要赵总司令给他们几千条钢枪,一口气杀到成都跟打烟泡一样容易。
    几千条钢枪那是妄想,就连革命卫队都还不能做到人手一杆洋枪呢,又怎么可能给这些会党?西征开始前,汉阳兵工厂紧急赶制了两千杆简易步枪,装备革命卫队,为了赶工,这批简易步枪不仅没有弹仓,也没有完整的前护木,只有一截木头托手用,枪托也是拿木材边角料拼接而成,连漆都没刷,凑合着用,为了减少工时,就连枪管里地膛线也只有两根,再加上那古老地圆头子弹,这种步枪的射击精度差得厉害,所以,连表尺也可以省略了,只有一个~死的缺口板当照门,上头再钻个孔,圆孔用于近距离射击,缺口用于远距离射击,瞄准的时候直接瞄着脑袋,子弹是打在脖子上还是腿上,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这批步枪也就得了个绰号,叫“满天星”。
    赵北当下将这些会党和山大王夸奖了一番,然后大笔一挥批了条子,拨给了他们五百杆“满天星”步枪,不过这不能从部队里现调,还得等下一批军用物资从武汉运来,西征开始之后,汉阳兵工厂的枪厂就专门制造“满天星”了,就连盘踞苏南的土霸王徐宝山来购械,也只能买到这种玩意,江西的阎锡山、李烈钧也是一视同仁。
    虽然数量少了点,而且还是缩了水地“猴版”,但好歹是洋枪,这帮会党、山大王个个是眉开眼笑,将总司令夸得是上天入地,川民救星,就差给他立长生牌位了,多少年了啊,这帮人造反、拉“肥猪”都用得是猫儿炮、三眼铳,巡防营虽然烂,但好歹手里拿得是毛瑟单打一、日式金钩,打起来吃亏的总是会党、山大王,前些时候,同盟会策动川中、川南会党起义,众人就是吃了洋枪的亏,这次听说共和军大举入川讨伐“赵屠”,又被从川北赶来煽动的王松廷一挑唆,大伙一合计,就跟着一起跑来打秋风了。
    但这个秋风也不能白打,总司令可是开出了条件,那就是派他们到州清军营垒探察,这帮人都是本地地地头蛇,徒子徒孙众多,有不少都还混进了巡防营当兵,无论是吃里爬外,还是火线起义,都是一把好手,当然不能放过。
    这些人到底是江湖中人,做事毫不拖泥带水,总司令军令一下,转身就走,只有王松廷在本地没什么势力,插不上手,赵北将他留下,打听川北民军的情况。
    据王松廷说,现在地川北基本上已经光复,清军全部撤出了川北,将重兵摆在成都府、潼川府、顺庆府一带,做出一副死守的架势,但实际上,由于共和军大举入川,四川总督赵尔巽不得不将一部分兵力调到川东,如果川北的民军拥有足够的重型武器和步枪的话,南下攻击并不困难,所以,此次王松廷赶来拜见,除了邀集川南会党策应共和军西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赵北请求军火援助,尤其是迫击炮,熊克武回川时带回了几门重型迫击炮,用得非常顺手,这种大炮虽然射程不远,但很适合山地使用,对付城墙上的守兵很管用,而且比山炮轻便得多,几个壮汉就能抬着走,所以,即使总司令实在抽不出多地步枪,熊克武也希望能多援助几门迫击炮和足够的炮弹。
    赵北一口答应,并立即让人抬来五门重型迫击炮,摆在军帐前,此次西征,考虑到四川地地形,共和军携带的也多是迫击炮和山炮,野战炮反而很少。
    王松廷围着迫击炮转了几圈。兴奋之下。眉飞色舞地又向赵北讲了一件事:就在他南下之前。几个从川西松潘、雅州赶来地土司跑去向熊
    近乎。不仅送给民军一些金砂、玉石。还主动提出愿助川北民军攻打赵尔巽。据说他们可以动员起至少十几万人枪。
    “他们打得什么主意?这帮人可不是什么好鸟。你回去之后得提醒熊克武同志。提防着点。土司、头人。跟咱们革命可不是一条心。”赵北严肃地说道。对于这些土司、头人。他一向没有好感。人类社会都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了。可这些人统治下地地区却还处于中世纪地蒙昧之中。
    “还不是鞑子朝廷闹地?”王松廷有些不以为然。
    “当年朝廷玩新政。废土司。改流官。拆土庙。结果一来二去。把那帮土司、头人、庙祝惹恼了。扯旗造反。又被赵尔巽和赵尔丰哥儿俩给杀得人头滚滚。没办法。土枪打不过洋枪啊。土司、头人想去投靠英国人。可英国人在印度。离得太远。够不着。所以啊。这帮人就来找咱们。要咱们帮他们打赵尔巽。说好了。一旦把赵尔巽打翻。他们地土司官儿不动。咱们办咱们地共和。他们当他们地土皇帝。井水不犯河水。咱们不再在藏边搞新政。他们也不再抢劫咱们地马帮。”
    “他们是妄想!都共和了。居然还想做他们地土皇帝!哼。逆时代潮流而动。那就是革命地对象!要我说。伪清朝廷新政里边最有意义地就是改土归流。这一点。我们要实事求是。该夸地还是要夸。”赵北丝毫也掩饰自己对土司制度地厌恶。
    在历史上,清朝地新政确实有改土归流的内容,而且,也正是因为此举,得罪了一大批土司、头人、王公,清朝灭亡之后,藏边、蒙古等地的动荡也种因于此,但这并不能归咎于改土归流,要怨只能怨清廷手段不够老辣,而且时机选得不好,中原地区都是一锅粥,居然还想全面开花,毕其功于一役。
    “对呀!熊司令也是这么说的,革命说地话就是一样。”王松廷一拍大腿,一副知音难觅的模样。
    “可底下地那帮人不同意,说既然都是反清,冤家宜解不宜解,反正藏边那地方山高林密,瘴气又多,就叫土司、头人自己去玩好了,咱们还是一心治理好四川的天府之国才是。
    后来熊司令叫我私下偷偷一查,乖乖,原来那帮龟儿子都收了土司的金砂了,难怪帮着说话。”
    “你们熊司令是怎么处理的?”赵北皱了皱眉,川北民军的成分也太良莠不齐了些,若是杨王鹏从陕南杀过来,恐怕他们是抵挡不住的。
    成都有一座大型兵工厂,规模虽比不上鄂厂,但也可称雄西南,前几年锡良督川时,又从德国蜀赫厂订购了一批新式机器,专门制造清廷委托德国毛瑟兵工厂设计地六点八毫米步枪,按照设计,每日可出枪五十杆,这套机器设备去年刚运回国,如果安装完毕,军械产量不比鄂厂差多少,群治学社那帮人早就盯上这块大肥肉了,虽然被赵北“劝”到了河南,可仍是念念不忘成都兵工厂,改组成“奋进会”后,更是将“假陕入川”定为战略第一要务,此次共和政府派兵进攻顽固势力,杨王鹏是最积极的,段~瑞还没杀进山西,他就已经带兵冲向潼关了,如果不是缺乏大炮,恐怕奋进会武装已经在向陕南运动了。
    四川已被赵北视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所以,为了拖慢河南奋进会武装和湖南共进会武装地入川脚步,他有意拖延了对两省的军火援助,不过那只能拖得一时,共和军需要盟友来分担清军地压力,盟军必须入川,但不能让他们拿下兵工厂,关键还是要扶持“土著势力”,而这也正是他扶持熊克武的主要目地,但如果熊部民军不经打,这个如意算盘就算是落空了。
    “还能怎么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喽。把人逼急了,那帮龟儿子不给你卖命了,拿什么打仗?”王松廷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开杀戒!”赵北说得杀气腾腾。
    “回去告诉你们熊司令,那些收了土司黑钱的军官一个都不能留!今天他们能收土司的黑钱为土司说好话,说不定哪天又收了熊司令对头的黑钱,把熊司令干掉。军队,不是茶馆,不是讲究妥协的地方,下级服从上级是军队的铁律!不要怕军心不稳,有我给他撑腰,就算他的队伍散了,我也有办法帮他重建!”
    “那些土司、头人怎么办?赶他们走?”王松廷问道。
    赵北说道:“不!既然他们愿意来做炮灰,就让他们来好了,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也可以牵制一下清军,无论是他们消灭了清军,还是清军消灭了他们,对于革命都是有益无害的,这么好的买卖,稳赚不赔,怎么能放过呢?”
第144章 深远迂回
    1908远东狂人第144章深远迂回
    幕笼罩下来。树林中静俏俏的。雨已经停了。但树时滴下水滴。无声无息的落在湿润的泥土。空气中的土气更浓烈了。
    朱大牛脱下橡胶面雨披。从口里取出那顶船形帽。当做毛巾一般先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才一本正经的戴到了头上。现在共和军还没有完成换装。只有第一师和第二师换上了新式军装。第二师留守湖北。所以。入川西征的共和军部队里。也就只有朱大牛的特战营和第一师的官兵戴上了船形帽。除此之外。只有赵北的警卫营是这种打扮。
    说起这种船型帽。部队里的意见还是不统一。支持的和反对的都大有人在。反对的人说这子难看。而且没有帽檐遮阳。支持的人则说这帽子样子奇特。特立独行。很符合共军的形象。而且制造简单。携带方便。
    对于这场“军帽之”。朱大牛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坚决认为总司令叫戴什么帽子就戴什么帽子。哪里那么多废话?军人就是应该将上级的命令坚决的执行下去。既然总司令命令戴船型帽。那么。就老老实实的戴上。反正军人靠帽子获战斗力。
    朱大牛唯心的情就是打仗
    此次西征四川。战营作为先头部队走在最前面。充当大部队的尖兵。并进行一些小规模渗透和前沿火力侦察。一路上没有打过什么象样的硬仗这让特营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虽然明知这是“特种作战”。但就连朱大牛也不不承。这种仗打的相当没劲而且把特战营当尖兵用这也不符合特种作战的原则。
    西征军走到州停下来。准备发起州战役。赵北也将特战营从前方调了回来。让他们好好休整几天。如果战役发起特战营很有可能作为尖刀部队插向敌军防线纵深实施破坏任务。打乱敌军部署。并为大部队的正面进攻提供掩护。
    这一休整是五天直到从下游运来的炮弹堆成山。袁世凯诺的无线电台也到了位。赵北才点了头。特战营犹如出笼猛虎。带着一部电台。“嗷嗷”叫着从州上游五十里处的渡口渡江。来了一个深远回乌江上游直州背后然后就在距离州城墙不到二十里的河谷里潜伏下来。一派出侦察分队侦察的形一边等待着新的命令。
    按照约定。特战营电与总台之间每隔两个小时联络一次。但从昨天潜伏到现在。每一次通讯。特战营的到的命令都是“原的待命”。这让朱大牛急的上火。再加上这两天吃的都是炒面。嘴角起了好几个泡。
    上了火就消火。朱大牛带战士在树林里转悠。寻找着可以吃的野菜蘑。好歹为队改善一下伙食。
    野菜和蘑菇采了一筐。抬着竹筐。朱大牛带着几个战士摸回了河谷营的。将橡胶面的雨披往帐篷架上一挂。摸出挂表瞧了瞧。大步流星走到一座帐篷前。掀起帐篷。冲着里头问道:“联系了没?啥时候进攻?”帐篷里那两穿洋军军装的电官战战兢兢的回答:“命令还是“原的待命”。”
    “你们是不是译错电报码了?咋每次都是“原的待命”?”朱大牛急吼吼的问道。对于世凯派来的电报官。他有一种烈的不信任感。不然的话。也不会派两个战士专门跟随左右进行“保护”了。
    “没译错。咱们是北洋电报学堂出来的。”
    一个电报官壮着胆子说道。看了另一个电报官。过去一张电报纸。又说道:“刚才的电报里。总台还命我部继续监视清军动向。柏旅长已经带着部队渡过江了。正向边赶来。”
    “柏文蔚?他现在才过来?就他一个旅?”朱大牛咂了咂嘴。没接那张电报纸。因为他不识字。虽说一直想学习文化。可是近来军务繁忙。实在上。平时部队的公文全靠几个参谋。部队的训练和战术也全靠那几个喝过墨水的军官协助。
    黄泥港起义之后。赵北论功行赏。凡是在起义中表现出色的军人都赏了个官。虽然共和军整编之后。一部分革命意识不强对赵北阳奉违的军官被开革。但多人仍是共和军的军官。柏文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由于他的同盟会身份。所以官不算很大。只是第二师的旅长。后来因为跟人争夺师长位置。被总司令调到第一师。还是担任旅长。至于第一师的师长。原本是赵北兼任。蒋方震到武汉后。由他暂代师长。但由于蒋方震太年。又不似赵北那样是在铁血中冲杀出来的。缺乏威望。在部队里又无根基。所以这个师长的位子恐怕坐不稳。手下
    长都盯着那师长的位子流口水。柏文蔚也不例外。是傻子。心里透亮。在考量了一番之后。就向赵北推荐了柏文蔚继任。不过赵北没有一口答应。说是要考察考察。
    第一师师长的争夺个公开的秘密。高级军官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众人多半认为蒋方震当参谋合适。但说到带兵上阵。就不那么看好他了。毕竟他才刚回没多久。以前也没有指挥过实战。不像赵北那样可以靠着战绩压服手下。细数一下。安庆首义夺门之功黄泥港兵变九江光复蕲州易帜乃至湖北的全省光复。都是赵北赵总司令的功劳。可再看看这个蒋方震蒋百里。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功绩?虽然总司令抬举他看重他。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看重这个纸上谈兵的青年军官。这年头。当官还是看资历。
    “论资排辈”。这是陋习。是赵北极其讨厌的。不过这仗不是他一个人能打的。有的时候理想也必须向传统妥协。唯才是举固然是选拔人才的好途径。可也不能考虑到那些旧人的感受。毕。这支军队是靠他们支撑的。在时政宣讲员成为部队的灵魂之前。这些军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能量。必须予以拉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