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虽如此,可是我还是想征求一下小女的意见,毕竟她是我唯一的女儿!”刘繇道。
    张彦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过多的强求,一切静候刘使君的佳音。”
    刘繇道:“好好好,这件事我会谨记心中的……”
    他话锋一转,便问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击退孙策,不知道张使君可有什么良策吗?”
    “要想击退孙策,我有两个策略,我现在将这两个策略告知刘使君,至于可行不可行,还请刘使君定夺!”
    “张使君但讲无妨!”刘繇道。
    话音一落,张彦便开口将昨天晚上他想出来的计策说给了刘繇听。
    刘繇听完这两个策略,觉得第一个策略可行,但对于第二个策略却持着反对的意见。(未完待续。。)

165自告奋勇
    张彦向刘繇所献的两个策略,是他经过一番思考后的得出的结果。
    第一个策略便是,由张彦帐下的将领,来负责训练刘繇的军队。
    张彦所献的第二个策略便是,让刘繇以州刺史的名义,招抚严白虎、祖郎、焦已等贼寇,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征讨孙策,待击退了孙策,便任命他们为官。
    刘繇听后,赞同了张彦的第一个策略,却对第二个策略持着反对的意见。
    在他心里,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都是不折不扣的贼寇,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两年前,刘繇曾先后征讨过严白虎、祖郎、焦已这些贼寇,祖郎、焦已先后被打的落花流水,被迫蹿入群山之中,不敢侵犯刘繇所管辖的地方。严白虎见刘繇势大,则是不战而降。
    对于刘繇而言,严白虎、祖郎、焦已所率领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以对抗孙策,也不值得他去招抚。
    对于刘繇的这一意见,张彦未敢赞同,对刘繇说道:“如今孙策锋芒毕露,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虽然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聚少成多,可在声势上造成影响。何况,这些贼寇各占山头,互不从属,在群山之中纵横交错,如果要围剿的话,十分费劲。不如采取怀柔之策,先派人好好的去安抚一下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然后采用借刀杀人之计,让他们去攻击孙策, 等到他们双方两败俱伤之时。我军再出击。必然能够一战将孙策平定!”
    刘繇道:“话虽如此。可是这些盗贼经常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是把他们招来了,就算能够利用他们赶走孙策这头猛虎,却也引来了一群恶狼。我担心这些盗贼恶习不改,为害当地百姓,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张彦的计策。刘繇也知道这是个很不错的计策,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损兵折将了。但他也深知这些盗贼的脾性,今天投降,明天就又会再度叛乱,反复无常。而且,这些盗贼没有统一的领导,即便是严白虎、祖郎、焦已则三个较大的宗帅,也只是公推出来的,在这三个人的手下。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头目,都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斗。
    刘繇在当扬州刺史的这些年里。经常和这些与山越联合在一起的盗贼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盗贼的生活习性,非常的了解,根本不屑于用这些盗贼,也不可能会用。
    其实,对于这些盗贼的反复性,张彦也很清楚。但在他看来,凡事都有两面性,张彦看中的,就是这些盗贼反复无常的习性。
    盗贼们的作战能力较之孙策的军队,肯定会显得有些低下,所以,在驱使盗贼们去攻击孙策的军队时,以孙策军的骁勇善战,盗贼军根本不是对手,被迫之下,肯定会投降孙策。
    如果投降的盗贼军越多,那么孙策军的不稳定性就会越大,只要善加利用,或许可以利用这些盗贼,搞乱孙策的军队。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张彦才会选择招抚盗贼,许以高官厚禄,明知道其不能对抗孙策,却依然要为之。
    只可惜,刘繇却不这样想。刘繇认为一旦招抚盗贼,无异于是在引狼入室。孙策对待所占领的城池,与民秋毫无犯,如果盗贼要来了,一旦起了贪念,便会将城中抢掠一空,会让百姓恐慌,让他们受到伤害。
    所以,刘繇宁愿单独与孙策对峙,也不想招抚这些盗贼。
    张彦见刘繇态度坚决,也不再说什么了,便带着太史慈,向刘繇告辞。
    临走时,张彦忽然想起了什么,便对刘繇道:“哦,对了,刘使君,刚才向你提起的事情,希望刘使君能够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刘繇知道张彦在说替太史慈向他的女儿提亲一事,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张彦、太史慈离开刘繇所在的府邸之后,刚一出门,太史慈便快步走到了张彦的前面,毕恭毕敬的向着张彦拜道:“主公,提亲的事情,属下就完全拜托给主公了!”
    “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张彦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的笑着说道。
    张彦、太史慈先后回到了军营,对于招抚严白虎、祖郎、焦已的事情,刘繇虽然没有同意,但在张彦看来,却非要做不可。
    于是,张彦让人找来了陈登,将刘繇拒绝招抚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的事情告知了陈登。
    陈登听后,捋了捋下颌上的青须,便问道:“主公是不是在想,刘繇虽然拒绝,但这个计策,仍然可以由我军来执行?”
    张彦点了点头,对陈登说道:“正是。只是,我军初到江东,不似刘繇有声望,要想招抚严白虎、祖郎、焦已等辈,只怕会有些困难。不知道元龙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陈登道:“启禀主公,严白虎、祖郎、焦已都是有勇无谋之辈,不过是仗着勇力才当上宗帅而已。主公不如将这件事交给我来做,十日之内,我必然会成功招抚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让其率军前来声援!只不过嘛……”
    张彦找陈登到来,无非就是想让陈登来完成这件事,没想到陈登不等他开口,便自告奋勇的要求前去招抚。他急忙问道:“只不过什么?元龙但讲无妨。”
    陈登道:“只不过,我还需要一个人与我一起同行,若这个人能够与我一同前去的话,那么招抚之事,就会事倍功半了!”
    “这个人是谁?”张彦忙问道。
    “太史慈!”陈登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张彦也不再过问陈登为什么要太史慈与他一起同行,也不准备过问陈登要用什么方法,既然陈登敢自告奋勇的接下这个重任。就说明陈登已经成竹在胸了。
    于是。张彦便对陈登道:“除了让太史慈与元龙一起同行外。元龙还有其他的什么要求吗?”
    “没了!”陈登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随后,张彦让人把太史慈叫到营帐之中,让其跟随陈登一起去执行招抚的重任。
    太史慈听了,没有拒绝,当即收拾了一番,便与陈登一起离开了秣陵,先前往祖郎占据的泾县,再往焦已所在的歙县。最后才去吴郡找严白虎。
    陈登和太史慈都各自骑着一匹战马,都着一身劲装,只有他们两个人,并肩前往泾县。
    而且,在这一路上,太史慈都必须听从陈登的指示。
    陈登、太史慈走了以后,薛礼便带着刘繇的命令,前来拜见张彦。
    刘繇同意了由张彦的将领训练军队的建议,如今派遣薛礼前来,就是为了督促完成此事。
    于是。张彦带着周泰、蒋钦二将,跟随薛礼一起前往校场。
    校场上。刘繇帐下的大将张英、陈横已经将兵马全部聚集了起来,乍一看,军容甚是整齐,但如果细看的话,就不难发现,军队里的将士们高矮胖瘦都参差不齐,队列站的也歪三扭四的,而且许多将士都没精打采的站在那里。
    这样的一支军队,难怪会总是输给孙策!
    张彦看后,觉得军队需要调整的地方多不胜数,并且对训练这些士兵,也是信心百倍。
    这时,薛礼叫来了张英、陈横,在薛礼的监督之下,和张彦办理了交接这支军队的事情。
    刘繇现有两万八千名将士,站在校场上接受张彦训练的,只有八千名,其余两万名仍旧在张英、陈横的统领之下,分别驻守在秣陵城的东、西二门。
    张彦在薛礼的陪同下,登上了点将台,环视了一下点将台下面的八千名将士,便朗声喊道:“从现在起,我将负责训练你们。我先将丑话说在前面,在你们接受集训的这段时间内,无论何时何地,我的话,就是命令,谁要是胆敢违抗,立斩不赦。除此之外,你们不得听从他人的命令,包括你们的主公。也就是说,在集训的这段时间内,你们只能听从我一个人的命令。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
    点将台下面,传来了一阵有气无力的声音。
    张彦听后,非常的不顺耳,当即怒道:“你们一个二个都没有吃饱饭吗?怎么声音那么的小?给我大声点!”
    “明白了!”
    “再大声点!”
    “明白了!”
    张彦听后,还是觉得声音有些小,八千人同时呐喊,居然没有一点震耳欲聋的感觉,不禁骂道:“他娘的,你们是不是男人,一个二个都五大三粗的,怎么喊起来的话一点都没有震撼力?就‘明白了’这三个字,你们都要使出吃奶的劲,连续喊上一百遍!如果一百遍里面还没有让我满意的呐喊声,那就喊道我满意为止!”
    这些人都被孙策打怕了,所以士气低落,心存畏惧。但张彦一来,孙策便闻讯而逃,所以这些士兵认为张彦肯定比孙策厉害,出于畏惧,只能大声呼喊。
    一时间,明白了,一遍接一遍的在空气中回荡,但在张彦听来,却觉得没有一点力气,不停地喊道:“再大声点喊!喊到我满意为止!”
    将士们连续喊了五十多遍,终于在最后喊出了让张彦满意的声音。于是,张彦便让人停止大喊,见那些将士们嗓子干疼,有些连嗓子都喊哑了,脸上才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这才对嘛!”
    接着,张彦介绍周泰、蒋钦给将士们认识,将八千人一分为二,周泰、蒋钦各率领四千人,分成红军和蓝军,正式开始进行他们的集训。(未完待续。。)
    ps:  今日凌晨3点31分,老婆经过一天两夜的痛苦煎熬,终于把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了,母子平安。
    初为人父的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所在陪伴他们母子的时间也就长了一些。直到此时,我才写完这一章,第一时间就上传了上来,正式恢复更新。
    今天暂时更新一章,从明天起,还会不定时加更,希望大家喜欢。

166马拉松跑
    集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刘繇军队的纪律以及士兵的个人作战能力,张彦为此制定了一些列训练的科目。
    训练首先从军队的纪律开始,如果一支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那么就会如同一盘散沙。
    纪律,必须要有严格的军规来约束,一旦有人违反,就必须受到严惩。
    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交接中,朝代一直变,但军队的军规却是代代传承,张彦结合实际,又和军师张纮进行了一番筛选,这才制定出了十七条军规,并且准备把这些军规推广到全军,不单单是刘繇的军队,连自己的军队也要按照这些军规执行。
    于是,军规由张纮起草,写成书面文字,然后张彦找来军中将校,让其背诵这十七条军规。等到这些将校都背诵的滚瓜烂熟的时候,这才放他们离去,然后推广到全军,让每名士兵都能熟悉的知道军规。
    军规制定好了,但对于这些五大三粗的士兵来说,背诵这些较为绕口的军规,却极其不易。
    聪明的,一个时刻便背诵了下来,但愚钝的,背诵一整天也未必能够记住。
    张纮毕竟是一名文士,所书写的军规也偏向书面用的文言文,张彦在结合实际后,又将这十七条军规翻译成大家口头上说的语言,帮助军中将士理解和背诵。
    经过张彦的一番努力,军队里的将士们,大多都是先通过理解,才渐渐的把这十七条军规给背诵下来的。
    两天的时间里。接受张彦训练的八千名将士。以及张彦的军队。都在绞尽脑汁的背诵这十七条军规。
    刘繇早有所耳闻,便让薛礼取来了张贴军规的榜文,打开后,十七条军规历历在目。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看完这十七条军规后,刘繇不禁拍手称好,这十七条军规涵盖全面,面面俱到,真是治军的必备之规定。
    站在一旁的薛礼见刘繇对这十七条军规大加赞赏,便道:“主公,我军的人数远远超过孙策数倍,但每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