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隔了一天。虎烈将军太史慈从河内传来密信。袁绍大肆向上党增兵,曹操更是从晋阳到了上党,似乎有征伐之意。
    三封密信全部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河北的袁绍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大肆增兵的用意,难道是想南征吗?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袁绍一直与张彦相安无事。隔河相望,而张彦兵进河内、河东,加上黑山军的投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限制住了袁绍的发展,也实现了从侧翼包围袁绍的战略。
    三年来,中原在潜心发展,农业得到很大的恢复,治安稳定,百姓更是安居乐业。没有战事的日子,是那样的平静。
    而雄踞河北的袁绍。也在这三年内积极的进行了屯田,使得粮草充足。而近一年来,袁绍又在继续征募了十万兵马,使得他的总兵力高达四十万之多,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使得他更加的兵强马壮。
    如果袁绍真的想南征,那么对于仅有十三万兵力的张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是,张彦当即回复了于禁、臧霸、太史慈,让其派遣细作查明确切的实情,以及屯兵在上党、黎阳、平原三地的总兵力,并且让他们加强防范。
    为此,张彦分别调集第二军、第七军赶赴濮阳驻防,第九军赶赴青州高唐县驻防。
    第二军是虎翼将军徐晃的兵马,徐晃现为汝南太守,一接到命令,立刻带着大军前往濮阳,把汝南的政务交给了汝南令来代为管理。
    第七军是讨逆将军陈应的兵马,他现在是颍川太守,自上任以来,将颍川一带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一接到张彦的调令,立刻让杨修代替自己行使太守的权力,自己带兵北上,赶赴濮阳驻防。
    第九军是破虏将军吕岱的兵马,他和徐晃、陈应一样,也身兼太守之职,是广陵太守,这边接到调令,便立刻点齐兵马赶赴青州。
    除此之外,张彦还命令许褚的第四军、以及赵云、徐盛的侍卫亲军,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战争爆发,便会立刻开赴前线。
    算上张彦的两支侍卫亲军,张彦一共有十三军,太史慈的第一军自组建之初,便一直留在了河内,旁边又有张燕的黑山军互为犄角,加上太行山脉关山阻碍,大部分的关隘都由黑山军驻防,所以张彦根本不担心河内的事情,相反,他反而担心濮阳和高唐。
    横野将军李典的第十军驻防在濮阳,归右将军于禁统辖。
    而做为左将军的臧霸,自从军制改革之后,张彦一直奉行精兵政策,臧霸的军队多是山贼、盗匪出身,其部下也只听从臧霸的号令,在没有臧霸命令的情况下,张彦也无法调动他们,这些兵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了臧霸的私兵,将其打散进行重编的可能性极小。
    再加上张彦出于粮饷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所以没有把臧霸的这一股兵力编入正规军,而是做为民兵来使用。
    但实际情况上,他们却是做为臧霸的军队真实存在的,一直驻防在高唐一带,至于其军饷、粮草等物的支付,都是臧霸通过商队和辽东贸易所得的财富。
    可以说,在整个张彦的军队系统里,左将军臧霸是最穷的一个,因为他要想法设法来豢养自己的私有军队,而且还不能动用官府的钱粮。
    不过,这个情况张彦也心知肚明,为了安抚臧霸的情绪,张彦每年会额外赏赐给臧霸一大笔钱,而这笔钱,差不多是臧霸每年军费开支的一半。
    正因为如此,臧霸才没有任何怨言,埋头苦干,并且与他的下属孔融、王修、步骘、严畯等人相处的十分融洽,更是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将青州治理的有条不紊。
    其余几个军分别分布在庐江、金陵、雍州,其中,张辽的第三军、高顺的第八军屯兵在庐江,两军也刚刚取得了庐江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而名声大噪。
    横海将军周泰统帅的第五军、横江将军蒋钦统帅的第六军,则屯兵在金陵郡,归属后将军、扬州刺史、金陵太守陈登管辖。
    最后一军,是牛金统帅的第十一军,目前驻扎在雍州的长安城,协助雍州刺史钟繇共同治理关中。
    身为大将军的张彦,也在积极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准备,三年的太平生活,让他渐渐疏忽了自身的训练,身体也微微有些发胖了,以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亲率大军,现在手下名将、谋士多了,有些时候,根本用不到自己上战场,而是上升了更高层次的指挥者。
    可以说,现在的他,是战场上胜负的关键,他的指挥对整场战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张彦也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好好的学习了一下兵法,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甚至是六韬、三略,都进行了研究和学习,不懂得地方,他也不耻下问,去向贾诩、陈群、张昭、杨彪等人请教。
    另外,张彦还学习了一些治国之道,三年来,他已经从当初那个打打杀杀的莽夫,逐渐蜕变成一个时代的枭雄,真正的具备了雄才大略,争取成为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的人物,同样也希望成为一个时代的开辟者。
    袁绍在河北蠢蠢欲动的消息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分别被太史慈、于禁、臧霸确认,袁绍确实在大肆增兵,并且积极训练军队,大有南征之意。
    不过,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似乎袁绍一时半会儿不会突然展开攻击,肯定是要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展开全面的战争,务求一举击败张彦,夺取中原。
    为此,张彦便决定先向袁绍示弱,自己辞去太尉之位,将其让予袁绍,并且拟写了一封奏折,让人送往崇华殿,请刘协加盖玉玺,并让董承前去河北宣旨。
    袁绍大肆增兵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天子刘协的耳朵里,他虽然已经不问政事已达三年,但却一直没有放松对于情报的搜集。而且他也让董承、伏完暗中收买了许多小吏,一旦张彦那里有什么消息,他这边也会很快便会知道。
    为此,刘协专门派人请董承、伏完到崇华殿叙事,屏退了所有人后,刘协这才问道:“袁绍大肆增兵的消息,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董承、伏完点了点头,齐声说道:“都知道了。”
    刘协忽然问道:“袁氏四世三公,袁绍与袁术有很大的不同,他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实在超乎了朕的想象。只可惜啊,当年勤王之时,袁绍没有前来,使得朕与他错失了见面的机会。现在袁绍雄踞河北,兵强马壮,又大有南征之意,但从最新的情报来看,袁绍似乎没有出兵讨伐张彦的理由。朕这里有一封圣旨,是写给袁绍的,让袁绍拿着这道圣旨,以清君侧为名,讨伐张彦,若成功了,朕就能彻底摆脱张彦的控制,若失败了,也会给张彦造成重创。而且,按照张彦的性格,一旦袁绍发起进攻,张彦必定会亲自率军前去抵御,这样一来,彭城空虚,就会放松对朕的控制,只要爱卿纠合徒众前来营救朕,朕一定可以逃脱出这座牢笼!”
    董承、伏完听后,纷纷皱起了眉头,当即跪在地上,连连叩首道:“臣等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朕有你们这样的忠臣,实在是欣慰直至啊。”刘协道。
    董承道:“陛下放心,这次张彦让我带着敕封袁绍为太尉,正好可以来个以假乱真,就带着陛下的这道圣旨上路,相信张彦也不会察觉。”
    刘协欢喜的说道:“如此最好!”(未完待续。。)

263满门抄斩
    夜幕降临,彭城内外远离了白天的喧嚣,变得寂静一片。
    大将军府内,忙里偷闲的张彦正在和他的大儿子张瀚在一起玩耍,已经三岁的张瀚憨厚可爱,深得张彦喜爱。
    糜贞陪伴在张彦的身边,看着张彦与儿子张瀚其乐融融的样子,会心的笑了。
    她端着一碗茶,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将茶递到了张彦的面前,和声细语的道:“夫君,瀚儿已经三岁多了,是不是也应该找个先生教他读书识字了?”
    张彦接过那碗茶,一饮而尽,将空着的茶碗还给了糜贞,缓缓的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已经为瀚儿找好了先生,再过月余时间,瀚儿应该就会有老师了。”
    糜贞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夫君给瀚儿找的先生是谁?”
    张彦笑了笑,抬起手指在糜贞的鼻梁上刮了一下,道:“这个是个秘密,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糜贞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但年纪并不大,而且生完孩子之后,更加显得成熟了,而且自身的姿色本就不差,越发显得光彩照人了。
    张彦和张瀚又玩了一会儿,这才把张瀚给哄睡。
    糜贞拿着一件披风给张彦披在了身上,缓缓的说道:“夫君,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别让两位乔妹妹等急了……”
    张彦转过身子,一把将糜贞抱了起来,吓了糜贞一跳。他径直走进了寝室,一边走着。一边笑着说道:“今晚我哪里都不去。就留在这里过夜。好好的陪陪夫人!”
    糜贞的心里像是闯进了一头小鹿一般,被冲撞的七上八下的,许久以来,她都是和儿子张瀚相依相偎,每当张瀚睡着之后,她就感到一种极大的落寞感,长时间的独守空房,让她快要失去做为一个女人的快乐了。
    今晚。张彦突然说要留下来过夜,倒是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即害羞,又很奢求。
    张彦抱着糜贞到了床上,看着糜贞满脸红晕,一副娇艳欲滴的样子,比之三年前有着另外一种风韵。
    他一边亲吻着糜贞的嘴唇,一边解开了糜贞的衣带,正要脱鞋上床,却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启禀主公。崇华殿急报!”
    张彦一听到这句话,登时怔了一下。虽然有些扫兴,但崇华殿里传出来的急报不能耽误,而且必有要事。他亲了糜贞的额头一下,笑着说道:“夫人且先沐浴更衣,我去去便回。”
    糜贞点了点头,望着张彦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房中。
    张彦出了房间,看到站在外面的是一名锦衣卫,当即说道:“去书房!”
    “喏!”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书房,张彦命人点燃了蜡烛,然后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一张他定做的太师椅上,当即询问道:“宫中有何急报?”
    锦衣卫当即抱拳说道:“启禀主公,今日陛下召见了董承、伏完两位大人,商议了很久,他们一直很小声,站在殿外的人根本听不到什么。不过,后来我们的人听到了陛下的笑声,据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见陛下笑的如此高兴。”
    “董承、伏完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张彦沉默了片刻,便问道。
    锦衣卫回答道:“暂时还没有传来消息,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消息便会传来。”
    两人正在商议间,外面又来了两名锦衣卫,一进入书房,便向张彦行礼。
    张彦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然后询问道:“你们两个负责监视董承、伏完,可有什么消息?”
    这两个锦衣卫于是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透露了出来,正是董承、伏完在崇华殿与刘协商议的事情。
    原来,张彦早就对董承、伏完不放心,所以秘密安排了两名锦衣卫进入董承、伏完的府中,其中一个锦衣卫从董承的家丁竟然混到了管家级别,颇得董承喜爱,又因为这个锦衣卫十分聪明,所以董承有什么事情,总是找他进行商议,更是把这名锦衣卫当成了心腹。
    所以,这几年来,董承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张彦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此次,张彦听到董承、伏完和刘协在崇华殿商议的事情后,登时勃然大怒,厉声道:“我一向待这个小皇帝十分尊敬,所作所为,丝毫没有半点僭越,凡是都会向他奏请。我供他吃,供他喝,没想到他居然想勾结袁绍来害我?”
    张彦越想越来气,当即唤来传令官,命人传召城门校尉徐盛到来。
    徐盛身兼数职,此时正在率领着部下在城中巡夜,忽然接到张彦的传召,立刻策马狂奔,很快便来到了大将军府。
    不多时,徐盛便来到了张彦的书房中,一进门便看见三个锦衣卫站在这里,映着微弱的烛光,更是能够看到张彦狰狞面孔,愤怒的表情,他先是愣了一下,这才跨步进去,抱拳道:“末将参见主公!”
    “徐盛,即可点齐人马,率兵包围董承、伏完的府邸,将董承、伏完等人全部抓起来,关进天牢,听候发落!”张彦怒不可遏的道。
    徐盛听后,应了一声,转身便出。
    “等等!”张彦又想起了什么,急忙叫住徐盛。
    徐盛转身,问道:“主公还有什么吩咐?”
    “拿着我的令牌,以谋逆罪将董承、伏完满门抄斩!”张彦紧皱着眉头,深邃的双眸中射出了如同毒蛇一般的目光,无毒不丈夫,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徐盛愣了一下,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张彦的这种表情,他还是头一次见到。但片刻之后,徐盛还是接过了令牌,没有多问,立刻转身而出,迅速去军营点齐兵马。
    起初,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张彦并不想让刘协以为自己是个奸臣,他一心想扮演忠臣的角色,做什么事情都很小心,生怕有一星半点的僭越。
    可是谁曾想到,刘协却是个白眼狼,居然想法设法的要害自己。幸亏他早有准备,在刘协的身边安插的亲信,但这始终不让他放心,又在最近两年陆续在董承、伏完身边安插了眼线,密切的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本来,刘协、董承、伏完经常见面就有问题,每次见面时都很长时间,也不知道再谈论些什么。
    有些小事情,张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想在青史上留下骂名。但现在看来,他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
    现在张彦终于意识到了,刘协无论如何都不会和自己一心的,而且他也渐渐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今夜月黑风高,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徐盛召集了兵马,分兵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着去包围董承的府邸,另一路则由他的副将率领去包围伏完的府邸。
    两路人马同时前进,杂乱的马蹄声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每人一只火把,分别来到了董承、伏完的府邸,然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