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王府守卫森严,怎么可能会有狂徒混进来,而且守卫目不斜视,似乎对这个中年汉子无动于衷。
    联想到种种,高堂隆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中年汉子很有可能就是摄政燕王张彦。
    电光石火间,坐在上首位置的中年汉子突然笑了出来,从腰中拿出了一块金光闪闪的腰牌,直接亮在了众人的面前,缓缓的说道:“我就是燕王!”
    此话一出,高堂隆立刻跪在地上,连忙叩头,并自责道:“学生有眼无珠,未能认出燕王,以至于才……还请燕王恕罪!”
    张彦摆摆手道:“不知者不罪!快起来吧!”
    高堂隆还没有站起来,但见司马懿、傅干二人不约而同的战了起来,然后直接跪在了地上,向着张彦参拜道:“学生叩见燕王殿下。”
    司马懿、高堂隆、傅干都从未见过燕王张彦,这还是第一次相见,在他们的印象中,张彦已经贵为燕王,应该是身着华贵的服装,高高在上才对。可是今天一见,才知道张彦平素并不在乎穿着打扮,一身劲装,足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随意的人,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给人一种极为随和,又十分容易接近的感觉。
    “都起来吧!”张彦朗声说道。
    “谢燕王殿下!”司马懿、高堂隆、傅干三人异口同声的道。
    三人站起身子,没有再落座,显得很是拘谨和严肃。
    张彦见状,便道:“不必太过紧张,我又不是什么吃人的怪物,你们那么害怕干什么?都坐下吧!”
    三人这才缓缓落座,但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大厅内一片寂静,也没有人敢直视张彦。
    张彦道:“你们是今科的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我打算给你们官职。不过,我对你们了解甚少,你们就自己说说吧,什么样的官职适合你们!”
    司马懿、高堂隆、傅干三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觑,都感觉这燕王太不可思议了,封官,还问自己想要什么官。
    三个人沉寂了片刻,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张彦见状,便道:“既然你们不说的话,那本王就开口了,今科状元司马懿。”
    “学生在!”司马懿连忙站了起来,十分谦卑的道。
    “你年纪还轻,心智还不太成熟,不宜当官,姑且进入太学,再学习三年吧!”
    此话一出,让司马懿很是震惊,高堂隆、傅干二人的心里也是咯噔一下,状元进入太学了,那么他们榜眼、探花还有什么希望?(未完待续。。)

373新式武器
    “为什么?”司马懿听完张彦的话后,立刻反问道,“我是今科的状元,按照大汉的规定,我应该要做官的,为什么还要让我进入太学?”
    高堂隆、傅干二人都用惊讶的眼神望着司马懿,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公然顶撞当今的燕王。二人急忙跪在了地上,高堂隆更是用手拉了一下司马懿,示意他也一起跪下,并且对张彦说道:“燕王息怒,司马懿年轻不懂事,公然顶撞了燕王,还请燕王看在司马懿是状元的份上,宽恕他这一次吧!”
    “我没有错!宽恕我什么?若只是因为我年纪小,就不让我当官的话,那燕王也太看不起人了。历史上甘罗十岁为相,我司马懿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比甘罗还要大七岁,他能当相,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官?”司马懿道。
    “司马懿!你大胆!竟然敢直接顶撞燕王殿下,你……你不想活了?”高堂隆毕竟年纪稍长一些,为人处事也比较圆滑,看似他在指责司马懿,其实也是为了司马懿好,同时也立刻撇开了自己与司马懿的阵线。
    张彦阴沉着脸,看到司马懿站在那里不卑不亢的,并且据理力争,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司马懿听到张彦的笑声,感觉到有些毛骨悚然,也极为让他不舒服,这笑声里,若是暗藏着一把刀子,他司马懿的生命,今天也就到头了。
    可是,事情却出乎了众人的意料,张彦止住笑声后。便对司马懿道:“本王不想让你过早的涉及官场。这也是为你好。既然你一心想要当官。那本王就成全你。从现在起,本王就任命你为苍亭的亭长,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状元当亭长?
    这倒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事情,才华出众的司马懿,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了这一届殿试的状元,可到头来。却获得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的官。这要是传了出去,只怕会遭逢天下人的笑话!
    司马懿的脸色异常的冷静,深邃的双眸紧紧的盯着张彦,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抱拳道:“多谢燕王赐官,下官一定好好的当好这个官!下官这就前去苍亭赴任,先行告辞!”
    说完,司马懿转身便走了,头也不回。
    张彦望着司马懿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
    殿试的时候。张彦一直都在现场,只是没有人注意到他而已。因为他扮成了一个虎贲甲士,混在考场之中,考生的一举一动,他都看的一清二楚。
    而且,张彦也在之前调查过此次考生的名单,当得知这里面还有一个叫司马懿的人时,张彦便安排徐盛秘密的将司马懿调查了一番。根据司马懿平时的为人处事的经历,张彦给司马懿下了一个定论,年轻的司马懿是一块好的材料,但是在性格上未免太过张扬了。
    而且,张彦对司马懿在历史上的事情一清二楚,在他看来,司马懿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伤己。
    现阶段,张彦的帐下人才济济,暂时还不太需要像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徐庶等这样的人才。这些大牛人,也不适合过早的涉及到官场当中,以免会搅乱张彦的整个布局。所以,张彦才会让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去研究和开发武器。
    至于司马懿,张彦本打算将其雪藏,但现在看来,司马懿的个性太过刚强,只能想法设法的将其打磨一下,打磨的越是圆滑,用起来也就越省心。
    所以,张彦才会打压司马懿,只给了司马懿一个区区亭长的职务。
    至于高堂隆、傅干二人,张彦都一视同仁,分别任命他们去当县令,前去雍州上任。
    其余二百多位学士,或任命为县令,或任命为县吏,总之都下派到了基层去了,填补了县级官员的严重不足。
    司马懿堂堂一个状元,却只当了一个亭长,消息传出去后,立刻引来了轰动,有人为司马懿鸣不平,有的则幸灾乐祸,觉得司马懿是罪有应得。
    但随后,张彦发布了一道圣旨,说司马懿舞弊,取消了司马懿今科状元的称号,罚他今后两次殿试都不得参加。并且将状元的称号转移到了高堂隆的身上,探花傅干成为了榜眼,此次殿试的第四名,顺延成为了探花。
    张彦更是派遣锦衣卫秘密监视司马懿,从此,司马懿在张彦的影响下,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雪藏。
    司马懿带着一丝的遗恨,离开了彭城,带着上任用的一纸文书,去苍亭上任去了,同时心中更是充满了对张彦的恨意。
    科举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而这时,濮阳那边也传来了消息,经过几个月的辛苦研究,诸葛亮、马均、庞统、徐庶、王伦等人终于研制出来了几种新式武器,希望燕王能够抽空过去看看。
    张彦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阿尤布将自己的白龙给牵了出来,他只带了阿尤布、徐盛这两个人随行,将政务暂时交给了陈群、张昭他们代为处理,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马不停蹄的赶往濮阳。
    从彭城到濮阳,平时少说也需要走上三四天的,可是张彦等人却只走了两天便抵达了濮阳。
    张彦策马来到濮阳城后,直接去天工局,诸葛亮听闻张彦来了,立刻喜出望外,急忙带着天工局的全体人员出来迎接。
    一番寒暄之后,张彦便问道:“新造的武器呢?”
    诸葛亮朝手下的官吏打了一个手势,官吏立刻将新造的几种武器全部抬了过来,一一摆放在张彦的面前,一共有三种,分别为连弩、火铳、火炮。
    连弩按照张彦的要求,一次发射一支,可以连续发射十支弩箭,小巧精致,携带方便,利于单兵使用。
    至于火铳和火炮,诸葛亮等人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张彦给他们讲解了造这些武器的原理,但是毕竟诸葛亮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却让他们耗费了不少脑细胞。
    好在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另外再加上马均、王伦这两个技术高超的工匠,以及整个天工局里的五百各个领域里顶尖的匠人,历时几个月,终于将火铳、火炮给研制出来了。
    他们也曾经试验过几次,觉得效果还算不错,这才敢拿出来让张彦过目。
    张彦看了一眼摆放在面前的三种武器,立刻喜笑颜开的道:“走,拉到校场上试练一番!”
    诸葛亮等人也都对新式武器充满了信心,派人将武器带到校场上,他们则跟随张彦一起快步来到了校场上。
    一炷香后,校场上的军士按照张彦的安排,在远处摆好了箭靶,张彦首先拿起连弩来进行试射。
    张彦端起连弩,只觉入手沉重,弩机完全用铁皮包裹着,看不出里面的构造,但是单手无法握住,必须用双手来握。
    弩机的前端较重,后部分的机括部分较轻,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弩机的前端有一个长长的匣子,张彦只看了一眼,便知道这匣子里应该装的是弩箭。
    张彦双手握着弩机,连续试射了好几支箭矢,虽然射速并不像现代手枪那么快,但比起反复装填弩箭要来的轻松许多,若是大军人手一张这样的连弩,一千人便可以射出一万支箭矢,真正的达到万箭齐发的状态。
    弩箭飞射出去,都正中箭靶的靶心,在一旁的将士看了,都一起欢呼雀跃,说燕王殿下神射!
    紧接着,张彦又站的稍微远了一些,刚才是在五十步的地方,这次在八十步的地方,同样射击时,却发现在八十步的位置时,弩箭射出去,也射倒靶心了,但是却没有多大的劲力了,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有几支箭矢都无法射在靶心上,直接掉在了地上。
    诸葛亮急忙过来说道:“燕王殿下,连弩的最佳射程是在五十步的位置,在五十步左右,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连弩的威力来。”
    张彦将手中的连弩递给了诸葛亮,说道:“换火铳试试!”
    诸葛亮命人将火铳拿来,张彦拎着火铳,仔细的观看了一番,只觉得这火铳与现代的枪支相去甚远。
    这种火铳只有一个长长的筒子,火药需要从枪管的头部填装,在尾部也没有扳机,也没有枪托,只有一根引线,点燃引线后,枪管里的火药便会发生反应,剧烈膨胀后,形成冲击气浪,然后将枪管里的圆形弹丸发射出去。
    这样简陋的火铳,根本算不上火铳,只能算是一种发射工具而已。
    张彦不是很喜欢,但还是进行了试验,结果在实验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引线点燃了,但是枪管里的火药并未引燃,枪管里的弹丸也就发射不出来,直接卡在了枪管里面。
    而且,这样的火铳,只能在晴天用,万一下雨了,根本无法使用。
    张彦皱着眉头,再看火炮,只觉得这火炮比山寨还山寨!跟火铳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就是管子粗了一些而已。
    张彦冷笑了一声,随手将火铳丢在了地上,不太高兴的对诸葛亮说道:“连弩倒是我想要的连弩,关键是射程太近,至于火铳、火炮,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你们就拿这些东西来糊弄我吗?”(未完待续。。)

374燧发步枪
    诸葛亮、马均、庞统、徐庶、王伦等人都纷纷跪在了地上,不敢直视张彦。
    “燕王殿下请息怒,属下等在实验的过程中,确实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既然燕王不满意这些武器,那属下等再加以改进便是。”诸葛亮朗声道。
    张彦道:“你们都起来吧,这三种新式武器,连弩尚需改进,火铳、火炮必须要重新铸造。我已经跟你们说的很清楚了,我要的东西,不是这么简单的,你们也不要来敷衍我。如果你们谁还不懂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们讲解一下火铳、火炮的原理。”
    随后,张彦等人回到了大厅,张彦再次就火铳、火炮的一些知识进行了讲解。诸葛亮等人都是头一次接触到这些新鲜的事物,难免会有一些迷茫,但是在张彦详细的阐述中,这些人的脑海里也大概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不过,张彦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决定常住濮阳,亲自参与研究和设计,准备亲手打造出第一支真正的火铳。
    有了张彦的参与后,火器的研究和设计也快了很多。张彦对枪支弹药十分熟悉,虽然自己不会造,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摸着石头过河,再制造火器的每一个过程中,都亲自监督,并且加以指导。有些火器的零部件以现有的条件无法制成,但聪明的张彦用其他东西作为代替。
    经过七天的不懈努力,史上第一支火铳被完美的铸造了出来。
    说是火铳,其实就是一支仿造的步枪。枪托、枪管、扳机。应有尽有。即使是枪支内部的小零件,也都非常完善,可以很好的完成发射的准备。
    不过,由于技术的缺乏,以及物品的匮乏,再加上时间的紧迫,张彦只是铸造出来了一支前装步枪。不过,再发射的装置上。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再依赖于用火引燃,而是采用用燧石来进行发射。
    所以,此次张彦铸造出来的一支步枪,是一支燧发步枪。
    此枪长约一百一十厘米,口径约有二十毫米,枪管内装填火药,然后再装填一颗小型的铁弹珠,扣动扳机时,步枪的撞针会直接撞击到夹着燧石的部位。从而制造出极大的火花,使得枪管内的火药剧烈燃烧。并且加以膨胀,最后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力,将前方的铁弹珠给弹射出去。
    生产出来这支燧发步枪之后,张彦亲自拿着这支步枪进行了几次试验,最后给出了结论,此枪的最佳射程为一百米,但是由于枪管内没有膛线,准确性能却比较差,在最佳射击距离内,张彦连续射击了十次,结果只有六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