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98富可敌国
    “父亲,你想的也太想当然了吧?如果我一旦把手中的兵马全部交出来了,那么我岂不是就会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了吗?只要我还手握重兵一天,张彦就断然不敢动我一根手指头,否则的话,我定要闹他个天翻地覆!”马超厉声说道。
    马腾无奈的摇了摇头,儿子的想法和自己的截然不同,他只希望息事宁人,可是儿子却誓不罢休,这样下去的话,早晚他会受到儿子的牵连的。
    其实,并不是马腾懦弱,而是马腾太过重视家庭,他只能通过这样的做法来获得他所想要的安全,只有自身安全了,他的家人才能保住性命。如今天下大事都取决于张彦,与张彦为敌的人都一个一个的被消灭了,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张彦统一的步伐了,大势所趋之下,马腾选择了顺应时势,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没有和他一样的想法。
    “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马腾直勾勾的望着马超,眼神里更显现出来了无比的关切之情。
    马超道:“父亲,孩儿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请恕孩儿的罪,孩儿做不到父亲那样洒脱。我手握重兵,只要振臂一呼,凉州的境内的羌胡便会随之响应,倘若张彦敢对我下手,孩儿势必会以整个凉州来和天下抗衡,即使失败了,也虽败犹荣!”
    马腾见马超态度坚定,便道:“既然如此,那为父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一切好自为之吧。从今天起。我与你断绝父子关系。你的弟弟马休、马铁也不准和你再来往,免得你一意孤行,到头来还连累到他们!”
    说完这段话后,马腾转身便走了,也不管马超答不答应,他头也不回的走了,直到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马超没有去追,而是站在原地。静静的站在那里,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当中。
    身为镇西将军,手握十多万重兵,又被封为了一等伯爵,这些都是马超一刀一枪拼来的,要让他将这些来之不易的东西拱手让出,说什么他都不会肯的。
    在马超看来,那是一种懦夫的表现,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勾结偷生的活着。
    马超虽然和父亲闹了一些不愉快。但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父亲老了。胆识也有所下降了,他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而且这次跟随张彦南征归来,看到别人受到封赏,他就眼红,正好借助这次机会,一举将汉中平定,然后借汉中为跳板,将得胜之师直接攻打益州,趁张飞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消灭。
    第二天,马腾无缘无故的上了奏折,公开明了的宣布和马超断绝关系,以后马超的事情,一概和自己无关。
    许多人都不解,但是也有很多聪明的人能够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却没有吭声。
    接下来,张彦以镇西将军马超为西征军的先锋大将,率领本部兵马,前去平定西南,左将军徐晃为副先锋,负责协助马超,而雍州刺史钟繇为粮草总调度官,庞统为以监军身份担任西征军的军师,与马超同去。
    命令是秘密下达的,并没有公开,而且凡是接受命令的人,都要求进行保密。命令下达后,马超、庞统等人便火速离开了彭城,马超回凉州调兵遣将,庞统则带着圣旨到长安宣读圣旨。
    之后,张彦再次召见阎圃,并且告知阎圃,朝廷因为筹措不齐西征的粮饷,无法进行西征,所以就没法去攻打西川,请张鲁好自为之,待明年秋收之后,再筹措西征事宜。
    阎圃听完之后,一下子急了,自己自告奋勇的前来搬请救兵,救兵若是搬不回去,自己的脑袋就不用要了。于是,阎圃张嘴便对张彦说道:“摄政王,粮草军饷方面,朝廷真的一点都拿不出吗?十万人的大军应该有吧?”
    张彦无奈的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昨天你也听到了,户部尚书陈大人是怎么说的?如今国库空虚,早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即便是南征的费用,也还是提前三年征收的税赋,别说十万人的粮饷了,就连一万人的粮饷都凑不齐啊。”
    阎圃听后,眉头紧皱,心里想道:“想我泱泱大汉,竟然连一万人的粮饷都凑不齐,实在是一种悲哀啊。这也难怪,中原战乱频繁,纷争不断,战火波及的十分广泛,要想在这一的年岁中获得粮食的大丰收,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唉,朝廷国库空虚,西征有心无力,我该怎么办啊?”
    片刻之后,阎圃突然跪在了张彦的面前,朗声叫道:“摄政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讲不当将。”
    “你说吧!”
    阎圃道:“启禀摄政王,张飞刚刚占领西川,还立足未稳,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消灭他,以后只怕会难上加难。既然朝廷无力筹措西征的粮饷,那这笔粮饷就由我家主公来出,只要摄政王派出大军进驻汉中,朝廷大军的一切所需,都由我家主公负责,不知道摄政王可否派遣一支至少十万人的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前往西川平定张飞的叛乱呢?”
    张彦呵呵笑道:“早就听说张鲁割据汉中多年,积攒了不少财富,可谓是富可敌国,本王还不太相信。可是今日亲耳听见你说到这件事来,本王觉得这谣传还是可信的。如果张鲁真的可以解决这些后顾之忧的话,那本王自当不会错过这个消灭张飞逆贼的好机会了。”
    阎圃兴奋的问道:“这么说,摄政王殿下是同意了?”
    张彦点了点头,说道:“本王出兵,张鲁出粮饷,共同讨伐张飞,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本王自然答应了。”
    “那……摄政王准备派遣多少大军前去西川平定逆贼张飞呢?要知道,蜀道难行,人太多的话,反而会增加不少麻烦,而人太少的话,又恐怕起不到什么威慑作用……”阎圃小心翼翼的旁敲侧击,生怕张彦会派太多的兵力前来征讨张飞,毕竟他的这个提议,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还没有经过张鲁的同意,是他擅自做主的行为,万一去的人太多,所需军饷就会是一笔很庞大的数目,张鲁那里也不好交代。
    张彦又不是傻子,自然能够听出阎圃话里的意思,想了想,这才说道:“你放心,本王派去的都是精兵强将,绝对不会有人滥竽充数的,西征军首批先去十万人,权当是本王的先锋大将,如果这十万人就能够平定了西川张飞的叛乱,那么本王就不会再增派兵力了,如果这十万人不能平定张飞、廓清西南的话,本王就会亲自率领第二批大军前去,前后两批大军,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阎圃听完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对于张彦的安排十分满意,首批十万人,也是他可以接受的范围里,再多的话,只怕张鲁那里就不好交待了。
    从张彦那里得来了可靠的消息后,阎圃便要离开了,并且与张彦约定,半个月后,西征军便可以出发了,他在汉中等着西征大军的到来。
    阎圃离开彭城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奔回汉中,他与张彦的约定,只是单方面的约定,未经张鲁授权的,所以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汉中,向张鲁禀告一切,并且在路上好好的想想对策,怎么样劝说张鲁接受他所洽淡的这个事实。
    ……
    汉中郡,南郑城。
    汉中太守张鲁跪在一尊神像前面,双手合十,嘴里振振有词的念着一些话语,他身上穿着一件道袍,没有束发,长长的头发披散在肩膀上,双眼紧闭,显得十分的虔诚。
    这里是张鲁每日必来的地方,作为五斗米道的首领,以及精神上的领袖,每日带领部下诵经是必要的程序,而且这个程序还是极为神圣的,不能被打扰的。
    张鲁跪在大厅的正中央,身后则一字排开许多穿着道袍,和他一样打扮的人,而他们所供奉的那尊神像,不是什么佛祖,而是张鲁的爷爷,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人称降妖伏魔,无所不能的张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本名张陵,因悟道成仙,但却又不愿意看到人间受到妖魔鬼怪的迫害,所以留在了青城山,没有进入仙界,却成为了拥有通天法力的天师,代替仙界降妖除魔,并且开派立教,名为正一派,凡是入派者,都要交纳五斗米,所以又称之五斗米道。
    当然,张天师的传说,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张陵所创立的五斗米道却真实存在,而且入道者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教派。
    张陵死后,其子说张陵是羽化成仙,遁入仙界去了,而张陵的儿子则继续统领五斗米道,后来又有张鲁接手,但由于受到刘璋迫害,五斗米道全部迁徙到汉中,盘踞汉中多年。
    张鲁、张卫以及部下诸多五斗米道的头领们一起在虔诚的诵读经书,当这一重要的事情做饭之后,张鲁这才起身,转过身子准备宣布活动结束时,却忽然看见阎圃从外面走来,而且急匆匆的,不等他开口,阎圃已经来到了身前,跪在地上,向着他抱拳道:“主公,能否借一步说话?”
    张鲁发现阎圃申请不对,便宣布活动结束,道教没的头领们全部离开,只留下弟弟张卫在身边,这才对阎圃说道:“是不是朝廷不愿意出兵?”(未完待续。。)

699资助粮饷
    阎圃道:“朝廷愿意出兵,而且首批便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十万大军。”
    张鲁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一脸闷闷不乐的?”
    阎圃道:“主公,朝廷是愿意出兵不假,可是朝廷现在国库空虚,一下子拿不出来那么多粮饷来应对西征,最快也要明年的这个时候!”
    “什么?要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大哥,你你要知道,那张飞可真是厉害,如今他已经占领了益州,若是带着大军来攻打汉中的话,那汉中就岌岌可危了,我们根本等不到明年啊!”张卫一听这话,顿时便心急如焚了起来,急忙叫嚷了出来。
    张鲁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没有见过什么张飞,但是从弟弟张卫的描述中就可以知道,张飞这个人,是个万人敌,而且部下的将士也都十分强悍,他的兵马虽然多,但都是一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农民,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几万人而已,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面对强敌时,根本不堪一击。
    如果没有了朝廷的帮助,万一张飞真的带兵杀了过来,那么他也只有坐以待毙的份,或者提前准备,撤出汉中,带着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富可敌国的财富,找一个稳定,没有战争的地方,隐居起来,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然后再把财富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这些财富,足够他花一百辈子的了。
    张鲁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阎圃突然开口说道:“朝廷愿意出兵。可是没有粮饷。不过在我的极力劝说之下,摄政王还是愿意出兵的,毕竟消灭张飞,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没有粮饷,朝廷拿什么出兵?”张卫问道。
    阎圃道:“主公,请原谅我擅作主张,为了请朝廷出兵。擅自答应了摄政王提出的请求,朝廷出兵,我军出粮饷,朝廷大军的一切费用,都由我军承担……”
    此话刚说到一半,张鲁的眉头便拧的跟麻花似得,用一种幽怨的眼神望着阎圃,一直没有发话的他,突然大怒了起来,冲着阎圃便吼道:“你好大的胆子。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也不向我汇报。怎么就擅自做主,答应了这件事了?”
    张卫也是劈头盖天的一顿臭骂,举起手还想要殴打阎圃,却被张鲁给拦住了。
    这时,阎圃急忙辩解道:“主公,您请听我解释啊。朝廷南征,并未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这些年中原战乱不断,良田四处荒芜,摄政王更是连军饷都拿不出,由此可知中原朝廷穷到什么程度了。相比之下,我军在汉中一向稳定,而且主公积攒的财富也可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了。与其被张飞率领大军兵临城下,面临威胁,不如花点小钱,请来救兵,解决掉张飞这个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主公才能在汉中长久的待下去。而且我也代替主公向摄政王表达了主公对朝廷的忠心,摄政王很重视主公,还说如果这次主公真的愿意拿出粮饷来资助朝廷大军讨平西南的话,那么国家就统一了,意义非常的重大,而作为资助者,主公的功劳将是居功至伟的,说不定,还会受封为汉宁王呢!”
    “你说什么?汉宁王?” 阎圃的话戳中了张鲁的软肋,急忙问道。
    阎圃点了点头,说道:“对,就是汉宁王。摄政王说,如果主公真的愿意资助朝廷大军平定西南,待平定了西南,国家一统,摄政王定要向陛下奏请,正式册封主公为汉宁王,世袭罔替。”
    “那我呢?”张卫听后,顿时眼红了起来,急忙问道,“摄政王有没有说封我做什么?”
    “南郑侯!” 阎圃斩钉截铁的说道,仿佛真有此事一样。
    张鲁、张卫两兄弟都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虽有雄兵不少,但却只留在汉中境内,过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生活,倒也优哉游哉。
    而阎圃的这一番话,瞬间点燃了张鲁、张卫两兄弟心中的渴望,汉宁王,是张鲁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他曾经不止过一次想要自立为汉宁王,但都被阎圃给阻止了,而今他从阎圃的口中听说摄政王准备封他为汉宁王,别提有多高兴了。
    张卫也是一般高兴,刚才还对阎圃暴怒的他,瞬间转变了态度,对阎圃嘿嘿笑道:“这么说,只要大哥愿意资助朝廷大军粮饷,摄政王就会派兵前来汉中,帮助咱们消灭张飞?”
    阎圃道:“不是帮助咱们,是朝廷自己发动的统一战争,我们已经投降了,而且摄政王还准降了,现在我们是朝廷的人了,为此,摄政王还封了主公永宁乡侯的爵位……”
    说着,阎圃便将受封的敕书给拿了出来,亮在了张鲁、张卫的面前,继续说道:“这就是朝廷颁发的正式敕书,主公已经贵为侯爷了!”
    张鲁从阎圃的手中接过了敕书,打开之后,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番,脸上乐开了花,别提有多高兴了。
    张鲁是五斗米道的首领,理应看薄名利才是,可是他却始终向往着有一天能够成为大富大贵的人,这辈子不愁吃,不愁喝的。
    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