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站在一旁,静静的聆听着朝上的话语,但他的心思却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想着一件事,他今天早上看到的事情,要不要告诉给摄政王张彦?(未完待续。。)

727裁撤军队
    诸葛亮的内心里经过了几次三番的斗争,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和诸葛瑾的亲情,并且决定,再没有弄清楚诸葛瑾的秘密之前,不准备将这件事进行上报。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诸葛亮一方面正式走马上任,开始积极的准备迁都之事,另一方面,则派人暗中监视诸葛瑾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从诸葛瑾身上找出什么破绽来。
    可是自从那次诸葛瑾被诸葛亮意外发现了端倪之后,便一直没有再有什么异常举动,一切都很平常。
    当诸葛亮得到这些汇报之后,觉得自己可能是太过多疑了,所以也就此作罢了,而是一心扑在了处理迁都之事的问题上了。
    可是诸葛亮不知道的是,陈群他们不是没有任何行动,而是他们拿不出什么好的方案来,而且全国尚未统一,他们想等到平定了西南之后,再一起来实现改朝换代的事情。
    时间一晃过了整整五天,五天的时间里,西南一带的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马超、庞统、徐晃的军队虽然拿下了葭萌关,但却始终无法突破张飞、法正在蜀道上设下的层层防御。
    起初,马超、徐晃的攻击可谓是节节顺利,但当他们向前推进差不多八里地的时候,战争的形式突然发生了急转,张飞在这里设下了天罗地网,不仅山道中布置着重兵,就连两侧的悬崖峭壁上也有将士们在活动,只要马超、徐晃这边一展开进攻,就会遭遇到顽强的抵抗。而由于山路狭窄。马超、徐晃等人纵然有万般能耐。也无法在这里施展开。
    由于受阻在这里,汉军曾经尝试过数次攻击,都因为道路狭窄,而无法攻破此地,反而损兵折将。
    这几天,两军陷入了僵持阶段。
    但值得庆幸的是,张彦已经下令让荆州的张辽、甘宁率军夹击益州。
    按照张彦的指示,由甘宁出任先锋。从甘宁驻守的武陵郡直接出兵,朝益州进发。而张辽则率领大军从江陵朔江而上,走水路经秭归进攻益州。
    两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水陆并进,并且相约会于巴郡的江州城。
    荆州自从归于大汉后,司马懿可谓是功不可没,张彦对司马懿也很器重,直接委任司马懿为荆州刺史,负责整个荆州的政务。虽然司马懿很是年轻。却极有才华,在从政上也是迎刃有余。非但没有感到一点吃力,反而觉得十分的轻松。
    司马懿是何许人也,张彦不会不知道。所以,张彦在重用司马懿的同时,也在提防着司马懿。在张彦看来,司马懿可以总管整个荆州的政务,但唯独由一样东西绝对不能给他,那就是军队。
    自从南征归来,张彦便调遣张辽驻守荆州的江陵,负责统领所有荆州境内的兵马,这就等于将司马懿的兵权一下子给拿了过来。
    当初张辽是单枪匹马的来到荆州赴任的,并未带一兵一卒,也没有一个亲信可以用。可是张辽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荆州的兵权全部收拢到自己的手里,不得不说,张辽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至少,在司马懿看来,张辽不是一个莽撞的匹夫,至少但从张辽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在荆州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并且将兵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面,就不难看出,张辽其实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
    荆州,南郡,江陵。
    城外的军营里,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都坐在张辽的大帐里,静静的等待着张辽的到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曾经是荆州军的一份子,就连甘宁也不例外。当初甘宁可是黄祖帐下的一员猛将,只可惜黄祖没有识人之能,有刚愎自用,在和张辽的交战中,因为张辽的部下杀死了黄祖的儿子黄射,所以也连累道了甘宁,最后在张辽的劝说下,甘宁才投降了张彦,从此成为张辽部下的一员猛将。
    但是,在五个人当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黄忠了,黄忠是员老将,在荆州为将十多年,武艺超群,箭法出众,是整个荆州公认的第一勇将。只可惜,当时的刘表并未重用,派遣他去给自己的侄子刘磐当部下,结果刘磐中了流矢而亡,黄忠也受到牵连,多年来一直未曾得到刘表的提携。
    而魏延、文聘、李通则都是后起之秀,跟黄忠没法比,跟甘宁也没法比,但是三个人却都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
    张辽自从掌握住荆州的大权后,便接管了十余万的荆州大军,水军、陆军都归他管。张辽接管所有的荆州大军后,对荆州的军队进行了一番统计,由于荆州是张彦兵不血刃拿下的,而且在南征时,荆州的军队并不是主力,损失的也极少,所以,荆州的军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据张辽重新统计了一番,水军有八万,陆军有六万,共计十四万。
    张辽将这一事实奏报兵部,再由兵部上奏给了张彦,张彦过目之后,只感觉荆州的兵马实在太多,下令张辽裁撤荆州的兵马,控制在七万人之内。
    这也就意味着,张辽要裁撤掉一半的荆州兵,为此,张辽也觉得是一阵苦恼,因为此事办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兵变。所以,张辽并没有急着裁撤军队,而是先奏请张彦,要求宽限时间,时间是一年。
    张彦也没有太过强硬,同意了张辽的奏请,给张辽一年的时间。
    这书信一来二去的,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一晃眼,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辽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直到三天前才接到张彦的回信,他这才召集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共同来江陵商议如何裁撤军队的事情。
    但是,事情却来的很突然,裁撤军队的事情还没有来得急跟众人商议,一道命令张辽率军进攻益州的圣旨便打乱了一切。
    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差不多在大帐里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了,还没有见张辽出来,众人的脸上不免露出了一些不喜之色。
    也恰恰就在这时,张辽穿着一身铠甲,从大帐外面走了进来,他刚一进大帐,大帐里面的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五人便立刻站起了身子,不约而同的向着张辽拜道:“参见张将军!”
    张辽一摆手,说道:“免礼,诸位,坐吧。”
    说话间,张辽已经走到了大帐的上首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众人,张口便说道:“今日请诸位将军前来,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关于裁撤军队的事情,第二件,是出兵打仗的事情,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张辽开门见山,说话干脆利落,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颇有雷厉风行的感觉。
    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听完张辽的话后,耳朵里面都像是听到了一声闷雷,无论是裁撤军队,还是出兵打仗,都是大事。尤其是裁撤军队,在他们听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于是乎,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说道:“张将军,裁撤军队是怎么一回事?”
    张辽当即拿出了一份兵部发出的文书,直接亮在了众人的面前,朗声说道:“这是兵部的公文,已经签发了,而且摄政王也在上面签字了,还盖有玉玺,勒令我在一年之内,将荆州之军裁撤到七万以内!”
    “七万以内?”众人听后,不禁都是一阵惊讶,要知道,现在荆州的兵马可是共有十四万人啊,要裁撤军队到七万以内,那岂不是要撤掉一半的军队吗?
    “为何要裁撤军队?”黄忠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张辽道:“我只服从命令,至于是为什么要裁撤军队,我却不得而知。”
    其实,张辽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说罢了。荆州现有十四万军队,再加上甘宁带来的一万军队,整个荆州共有十五万军队。
    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是任何一个州都没有办法拥有的,要知道,扬州在南征之后,才只有五万人而已,广州也只两万人,交州军队最少,才一万人,这三个州的军队加在一起,也才八万军队而已,可荆州一个州就有十五万的军队,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不管换做是谁,都会觉得害怕。
    所以,张彦这才让张辽裁撤军队,把荆州的军队控制在七万以内。
    黄忠见张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也不再追问了,因为再怎么问,也是无济于事,张辽不想说的话,他永远都不会说出口来。
    “张将军,如果要把荆州所有的军队控制在七万之内的话,那么岂不是要裁撤掉一半的人吗?那么这些被裁撤掉的人员,又该如何安身立命?”文聘问道。
    “那出兵打仗又是怎么一回事?”魏延突然把话题给岔开了。
    张辽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道圣旨,亮在了众人的面前,朗声说道:“这是圣旨,命令由我率领大军五万,走水路,朔江而上,攻击益州,并且还命令太史慈率领本部兵马,为先锋,从陆路进攻益州。”(未完待续。。)

728先锋甘宁
    “太史慈?”众人顿时感到惊讶无比。
    张辽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确实是太史慈!”
    甘宁道:“太史慈远在并州,镇守北方边疆,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来到荆州?就算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最快也需要半月时间吧?我等都是骁勇善战之人,又近在荆州,摄政王为什么不从我们当中挑选一个人来担任先锋,非要从那么远的地方调来?”
    “唉!”张辽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望着一脸不忿的甘宁,这才缓缓的说道,“本来,关于这次西征,我向摄政王举荐的先锋是你,因为你本身就是益州人,对益州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风俗民情也相当了解,是先锋的不二人选。可是摄政王却以为你勇猛有余,沉稳不足,而且这次西征,务必要拿下整个益州,摄政王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从北疆将太史慈调来,担任先锋……”
    甘宁听后,立刻站起了身子,冲着张辽抱拳道:“将军,我甘兴霸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自从跟随将军以来,深受将军所影响,现在的我,已经早不是当年的我了,我现在做事也非常的沉稳,更何况我本人又是益州人,对那里十分熟悉,由我率领大军担任先锋,肯定会事半功倍的,还请将军向摄政王奏明一切,不要调遣太史慈将军来了,北疆也是很重要的,没有了太史慈将军的镇守,胡人说不定还会活跃起来呢……至于这个先锋,还是交给我来当吧。”
    “兴霸。我了解你。可是摄政王并不了解你。这次西征可谓是势在必得,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摄政王那里我也无法交代,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大军的军心,除非……”
    甘宁听张辽的话语里有了一丝的转机,便急忙问道:“除非什么?”
    张辽道:“除非你立下军令状,我才好向摄政王汇报你的决心……”
    “是不是只要我立下军令状,这先锋就是我的了?”甘宁问道。
    张辽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好,我立,请将军起草军令状,我签字画押!”甘宁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辽见状,嘿嘿笑了笑,并且奉劝道:“兴霸,你要知道,这军令状一旦立下了,想再更改,那就是不允许的了!”
    甘宁道:“我既然决定立下军令状。就没有再打算更改。将军,请写军令状吧!”
    张辽笑了笑。提起摆放在面前几案上的一支笔,并且摊开了一张纸,正要提笔书写,却忽然抬起了头,问道:“黄将军、魏将军、文将军、李将军,这先锋,你们可有兴趣?”
    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四人正沉浸在张辽所说的裁撤军队的问题中而无法自拔,他们还在绞尽脑汁的想,万一真的要裁撤军队的话,那么他们该让一半的部下何去何从?
    张辽突然的发问,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便愣在了那里,让他们四个人无法回答。
    “既然四位将军没有说话,那就是表示默认了,那么这个先锋之位,就让甘将军来当吧。”张辽一锤定音,直接敲定了甘宁。
    甘宁自然是高兴不已,抱拳向着张辽拜谢。而直到这时,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四个人才反应过来,这是在选先锋啊。
    如果没有裁撤军队的事情一直让四个人有所顾忌,他们也会好好的来听张辽的话,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先锋敲定了甘宁,张辽也向他们询问过了一番,可是四个人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争夺权利,这先锋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甘宁的头上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张辽故意为之的,荆州军里面,黄忠、魏延、文聘、李通都是弓马娴熟,骁勇善战之人,尤其是黄忠,更有百步穿杨之神技,而且百发百中,例不虚发,也是当先锋的最佳人选。
    张辽担心如果直接让甘宁当先锋,怕众人不服,会与之争夺,所以张辽思来想去,这才想出一个好办法,先用裁撤军队的事情迷惑住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然后再通过手段激励甘宁为先锋,这样一来,就等于提高了甘宁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甘宁以约束,使得甘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先锋更是来之不易。
    张辽的这些小手段,在座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来,也可谓是瞒天过海了。
    随后,张辽写下了军令状,甘宁签字画押,一切水到渠成,张辽便命令甘宁火速返回武陵郡,准备率领本部兵马进攻益州。临走时,张辽更是对甘宁一番嘱咐,甘宁也是铭记在心。
    甘宁离开之后,张辽则让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聚集精锐部队前往秭归,随时准备出兵。
    “将军,那这次我们带多少人去攻打益州?”黄忠小心翼翼的问道。
    张辽道:“五万人足矣!”
    黄忠继续问道:“那裁撤军队的事情……”
    “这件事事关重大,但由于西征也很重要,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我已经向摄政王奏请延期,等到西征完毕之后,再裁撤军队不迟。这次你们都随我出征,每人带一万军队,余下的军队暂且归荆州刺史管辖,待西征归来,再做定夺。”张辽道。
    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