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若是后者,是谁在暗中布局,又是谁要致大伙儿于死地?
    他们不敢想象!
    ps:今天发低烧,实在难受的紧,睡觉去。m
 第二十三章 龙吟(一)
    w连续七日的急行军,李括已经将疏勒军胯下坐骑的承受程度压榨到了极致。
    但在这种不利的情形下,疏勒的将士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现在看来,勒令大伙儿收拢无主之马的决定十分正确,若不是一人两骑,大伙儿根本不可能在一天只歇息两个时辰的前提下,长途奔袭而不落下一个弟兄;若不是一人两骑,大伙儿也不可能只用了七日就行出五百余里,抵达伊吾!
    金山回鹘人是哥舒翰指派来截杀大伙儿的!当李括将自己的推断讲给疏勒军众将领时,恍然顿悟的众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在玉门关时张子谦对自己说的话,为了安稳军心,李括并没有悉数告予将士们。但大伙却能从将军大人紧张的神色中探查出一二。
    将此事与张子谦的话联系起来,李括不难得出结论。哥舒翰先是送密信予张子谦,寄希望于兵不血刃的割下自己的首级,却没想到张子谦念得故友之情,坦然放自己过关。恼羞成怒之下,哥舒翰便打算正面全歼疏勒军。当然,身为河西节度使,由他来做这个事情显然不妥。所以他便准备假借金山回鹘之手,致疏勒军于万劫不复之地。
    至于他与回鹘人谈成的价码,李括自是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自己还滞留在河西军控制的地面儿,就时刻可能遭到哥舒翰再次的报复。
    事已至此,若是让自己安然抵达安西说出实情,虽然没有证据,哥舒翰亦难免被朝臣非议。何况,他背后必定还隐藏着某个大人物,他自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
    这个大人物,李括自然清晓!他表面对自己随和亲睦,却是笑里藏刀,无时无刻不想置自己于死地。
    所以,他要用最快的速度甩掉哥舒翰的追杀。好在疏勒军全是骑兵,又是一人两骑,昼夜狂奔之下,自是可以将哥舒翰的追兵远远甩开!
    来到伊吾,便算是到了安西都护府的地界,素闻高仙芝与哥舒翰不对付,即便是为了私怨,想必高仙芝也不会让自己这支疏勒军受到分毫的委屈。至于这些大人物之间的宿怨,便不是少女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伊吾城位于安西都护府最东侧,久未动过兵戈。城中守卫突然见到数千骑兵从东边驰来,以为是来打秋风的葛逻禄人,忙将弯弓搭弦,紧紧瞄准远方。只要守备大人一声令下,甭管对方如何哀求,他们就可以瞬时把这群不知死活的蛮子射成筛子。直到眼尖的卫兵从滚滚黄尘中辩出那个鲜红的唐字,守城的卫兵才悻悻的放下手中的弓箭。
    闹了半天,原来是自己人!只是这伙人风尘仆仆,怎么看怎么像打秋风的葛逻禄惯匪。若真是从西京远道而来的军队,不得是旌旗蔽天,威风八面?
    李括将兵部的任职文书交予那伊吾城守备查验后,守备大人才确信李将军没有扯谎。只是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京中上官在守备大人心中的“光辉形象”,自此以后,若再有哪个不识趣的兔崽子倨傲的跟他说自家七姑父在长安做监门将军,他一定会把当日李将军风尘仆仆而来的憔悴形象搬出来,羞红对方的脸。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不知是不是连日来在戈壁中啃沙子的缘故,当大伙看到并不十分雄伟宏壮的伊吾城时,竟然连番感慨。一些性子柔弱的弟兄竟然泣涕连连,跪倒在伊吾城门前叩首,直叫李括哭笑不得。
    好在这样的情形持续的并不久,在伊吾守备打开城门,迎接大伙进城后,这些疲惫不堪的疏勒将士皆如恶狼看到羊羔般争相朝城门涌去。要不是李括和诸位将领明言纪律,疏勒军的军纪就要被他们‘败光了’。
    当然,在这种时刻,李括不会在这些问题上去找弟兄们的麻烦。经过近两个月的旅途劳顿,包括他在内,所有疏勒军将士现在想做的事就是进城好好洗个热水澡,去去乏!
    伊吾城不大,却胜在规整。不知是不是这里兵士念慕都城长安的缘故,伊吾城的布局构划竟与长安十分相似。只不过伊吾城只有三十六坊,规模相较于长安小了很多。
    但大伙却不会去比对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在数千里之外的安西看到家乡的影子,他们如何会不激动?若不是考虑到军纪,他们恨不得现在便约了袍泽进城逛逛,好好补偿番自己!
    当然,一切还得按照规矩来。
    两千余弟兄被伊吾守备安置在了南城的军营中,这座军营久未住人,自是积压了不少的灰尘。但眼下疏勒军的将士们却不好计较这些,毕竟他们刚在戈壁滩中度过了近一个月,此刻这座军营在他们眼中简直比皇帝陛下夏日休憩的华清宫还来的干净!
    李括与众心腹,在伊吾守备的竭力要求下住进了伊吾守备府。
    说来也巧,这位伊吾守备也姓李,单字一个安。李守备似乎总想证明自己出身的尊贵,开口便说他是高祖朝淮安王的八世嫡孙,一番唏嘘感慨下,涕泪便纵横满面。唐初分封的藩王不少,武后时虽然杀掉了一些,但那大半是高宗的嫡系子孙。像淮安王这样的宗室自然不会招得武后提防暗害。
    若李安所言非虚,细算一算,他是淮安王的子孙倒不是没有可能。但说他自己是淮安王的八世嫡孙就有些不着边际了。毕竟淮安王他老人家很得高祖器重,封赏甚丰。即便说一朝君主一朝臣,淮安王到底是实封的开国郡王,再不济这封爵传袭下来,也不会逼得嫡系子孙出走安西觅取功名吧?(注1)
    虽然心中了然,李括也不点破,乐呵呵的陪着李守备感慨人世无常。
    “你不相信我!”李安显然颇为愠怒,眸中几欲喷出怒火。
    “唉!”
    良久李安摇了摇头,苦笑道:“十年前,我阿爷被奸人构陷,忧愤而死,世袭的爵位被剥夺,家产全部收入国库。虽然由于故交的极力斡旋,府中的家人没有受到牵连,但我们却是一无所有。”
    微顿了顿,李安接道:“我们兄弟俩和娘亲就这么去安西投奔做行军长史的舅舅,却谁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说到这,李安双目已经通红,强自将泪水挤回,接道:“我们是待罪之人,自是不能走官道。在乡野之间,我们就这样半乞半讨的行了旬月。就在将要行入安西时在一处小山坳处却遇到了一百多骑葛逻禄人,那伙葛逻禄人泯灭人性,不仅越货而且杀人”
    “母亲拼死护着我们兄弟俩,却不幸被他们砍中。我现在有时入梦时还能看到她满脸血迹的景象
    那些葛逻禄人从母亲尚有余温的身体上抢走了包裹,又将横刀朝向了我们。弟弟紧紧的靠着我,浑身不住的抖动”
    怪不得他这么恨葛逻禄人!李括心中暗叹一声,眉头微微蹙起。
    虽然少年知道李安当时并没有出事,他本人也安然坐在这,但听得他亲口叙出当时的场景,还是不禁急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一个将军路过了山坳。他一身便衣,率着一队军士策马而来。”说及此处,李安双目中流出脉脉温情,“那个将军厉言呵斥了那群葛逻禄人,并率领亲兵与他们展开了激战。”
    稍一停顿,李安接道:“那个将军勇猛异常,手下的亲兵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将那一伙葛逻禄歼灭。他走到我身边,将我和弟弟抱了起来,问我愿不愿意去替他做事。”
    “那你自然是答应他了?”
    轻点点头,李安接道:“在我眼里,他就如天神一番,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从此我和弟弟都成了他的养子,整日受到严格的训练。在我的印象里,他很少言笑,总是板着一张脸。我和弟弟居住在都督府一间宽敞的房间里,衣食无忧,但我们并不快乐。”
    看了看窗外的春杨,李安无奈的付以一笑:“时间就这么过了下去,直到四年后的上元日,那位将军找到了我。”
    斜倚在软榻上,李安长叹一声:“你一定很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其实,当时我的想法也和你一样。只是我当时不懂,为何他会选在那个日子找我。”
    李安此时的双眼竟是那么深邃,深邃的如一潭深泉。
    “他找到我,说要我去杀一个人。”李安的嘴角泛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冷笑,仿佛是在嘲弄当时的自己。
    “那是我第一次杀人,感觉有些复杂。怕,我自然是怕的。不解,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得死。我问了将军。”突然转过头,面视着少年,李安朗声道:“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是一个军人,军人杀人不需要理由。那一年,我才十七岁”
    注1:李神通,名寿,字神通,唐朝宗室。李虎之孙,高祖李渊从弟。李渊起义后与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高祖授其为光禄大夫。攻克长安后,拜宗正卿,封为淮安王,足见李渊对其的器重。
    ps:李神通是我认为李唐势力中实力较为被贬低的一个将领。话说他确实没打过刘黑闼,但李世民不是也采取的保守方式吗这让我很不忿,故而让他出来露个脸。我就在想,等赤唐完结,下本看书迷的喜好,是写隋末还是写纯架空。若是写隋末,估计李神通是个很重要的角色。无耻的遁走码字m
 第二十四章 龙吟(二)
    w“你杀的那个人,是葛逻禄人吧”李括喉咙微微涌动,轻叹了一声。
    从李安所讲述的故事中,李括已经猜出了大致的结果。李安与葛逻禄人有杀母之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复仇机会。
    李安的神色突然变得狠厉,冷笑一声:“不错,当我知道我要杀的是一个葛逻禄杂种的时候,心中的恐惧顷刻消失,我是在报仇!哈哈,我是在报仇!”
    虽然心中对李安的遭遇颇为同情,但少年却并不认同他所有的言行。葛逻禄人虽然与突厥人同属草原游牧民族,但在少年看来,他们与突厥人相比,性子却更为温顺。分布在阿尔泰山一代的他们很少主动与人争夺草场,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他们亦不会与人大动干戈。
    或许,劫杀李安一家的那些葛逻禄人真的是一伙惯匪
    但在李安的眼中,葛逻禄人显然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隐藏毒牙的蛇蟒。他们不但劫财,而且害命。他们杀死了自己的亲人,熄灭了他心中所有的希望之火。他们是魔鬼,是十恶不赦的魔鬼,是不可饶恕的毒蛇!
    “那个人是一个葛逻禄族落的小酋长,因为经常到伊吾周遭打秋风而深遭百姓嫉恨。后来他们在一次劫掠中被将军击溃,俘擒到大营我拿着手中的横刀,一步步的走过去,看着他绝望的眼神,毫不犹豫的挥刀砍了下去提着那贼子的头颅,我去跟将军复命。他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赞扬我的果敢。”
    摊了摊手,李安道:“那个贼酋在葛逻禄人心中也有些威望,他们的族人认为自己受了奇耻大辱,遂派人来向将军讨要说法。将军二话不说,亲率一千精骑跟他们干了一架。结果当然是安西军大获全胜,葛逻禄人自此之后再也不敢来骚扰伊吾一代了。”
    李安说到此处,嘴角扯起一抹笑容。至少在安西四镇,他们可以骄傲的说出自己是唐人,以唐人自居的民众可以安享别人投来的艳羡目光。武将的职责是什么?不就是守卫这脚下的每一寸黄土地和乡党百姓吗?假如武将不能守护自己的乡邻,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守护民众吗?如果一个国家连守护自己民众的能力都没有,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一抹信任感便替代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用言语能说清的。
    “那个将军是夫蒙灵察?”李括按照时间推断,基本已经分析出这个人是谁。夫蒙灵察是天宝三年当上的安西四镇节度使,前不久刚刚卸任。照这么推断,十年前,他差不多刚好是在做伊吾都督。
    “你怎么知道?”显然李安很是诧异,自己完全没有道出义父的名姓,他怎么会知道?
    “放眼望去,我大唐朝的边镇大将中,也只有夫蒙灵察老将军如此痛恨葛逻禄人吧?”李括浅笑着说出了缘由。夫蒙灵察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护短,原先他族人与葛逻禄人争夺过草场,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不会给葛逻禄人好脸色。
    事实上,在夫蒙灵察卸任以前,安西一代最主要的游牧势力应该是突骑施人。这些西突厥人勇猛好战,被陛下扶持用来抵御不断西进的大食人。只是好景不长,这些突骑施人好不争气,为了族中权利逐渐分化为两派,也在不断的内耗中衰落了下去。
    “是啊,要不是突骑施人衰落内耗,高帅怎么会想到扶持葛逻禄人!”李安显然对高仙芝的这个决定颇为不满,抛去他与葛逻禄人的私人恩怨不讲,这个民族亦是一只善于伪装的狐狸。别看他们表现得很是驯顺,但骨子里却是好战斗勇。换句话说,突厥语系的游牧民族,有哪个生的好脾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安西四镇地广人稀,若不扶持一支游牧民族,怎么去对抗日益强盛的大食?”李括也摇了摇头,无奈的笑道。
    若说起来,安西四镇的兵力严重不足,可供高仙芝直接调遣的兵马不过四五万。这个数字不要说和陇右军、范阳军作比,即使是人数稍少的朔方军,都要远胜于安西的兵力。
    “大食人一直对我安西四镇虎视眈眈。他们扶持黄姓突骑施人占据碎叶城还不满足,竟然企图将整个西域划归到自己的版图中。听说大食的士兵都信仰天方教,他们作战是为了传教,要将真主的福泽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李安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开始给少年分析起安西四镇周边的形式。在他眼中,大食人对安西四镇的威胁要远胜于回鹘人、突骑施人和葛逻禄人。甚至就连吐蕃人都不及大食人勇猛狂热,宗教有时真的容易让人着魔。而入魔的士兵,其战力可以想象!
    “这些大食人尤擅骑兵作战,骑兵席卷之处,定是废墟一片。”李安毕竟常年在安西从军,从各种渠道对大食人也有所了解。大食人拥有铁血的纪律,军令便是战士行动唯一的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