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死好一招一石二鸟之计”李括狠狠捶了床铺一拳,恨声道
    “此话怎么讲?”杨花花满脸疑惑,在她看来吐蕃人一向嚣张跋扈,如今死了个王子对长安百姓而言自是大块人心而掌管鸿胪寺的最高长官又是李林甫的儿子李岫李林甫一向和杨家不对付,如今看到李林甫儿子吃瘪,她自然拍手称庆至于这背后隐藏着什么阴谋,对两国政治将产生什么影响,和她杨花花没有关系,她也不想费那么多脑子去探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吐蕃人今年年初才派使者来长安求和陛下感边境民生凋敝,不忍见臣民再饱受战争之苦,这才同意了吐蕃人的求和谁知年末便有大量佛僧涌入长安,借传播佛法为名蛊惑我大唐百姓,企图分化民心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吐蕃王子又暴毙,我只怕是风雨欲来山满楼啊”
    李括摇了摇头,眸中满是忧虑
    。。。。。。。。。。。。。。。。。。。。。。。。。。。。。。。。。。。。。。。。。。。。。。。。
    ps: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是什么滋味,大家也许不知道,但流云尝到过就像文中流云所说的,那是一种钻心剜肉的痛
    求票求票,我们一起成长 //
 第六十四章 天威(二)
    ………………………。。
    ( )    ( )    正如李括预料的那样,此时平康坊相国府中,(注1)鸿胪寺卿李岫已经急的面如土色。
    “德西大人,请再宽限两天,李某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李岫冲吐蕃使臣德西拱了拱手,陪着笑脸逢迎着。这个吐蕃二王子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赶在两国修和的节骨眼上被人刺杀,这不是和他过不去吗!
    “哼!你们倒是说得轻巧,这死的可是我们吐蕃的王子。唐人都是狡黠的狐狸,我给你宽限,谁给我宽限?你们大唐的皇帝可是给我拍着胸脯说,一定捉拿到刺杀王子的元凶,给我们赞普一个交代。这都好几天过去了,还没见一点动响,莫不是大唐皇帝说的话在李大人看来无足轻重?”吐蕃使者甩了甩衣袖,不留情面的讥讽道。
    “这是哪里话!”李岫被德西使者无故扣上一顶不敬君王的大帽子,立时惊得冷汗直流。“陛下既然已经降旨,我们做臣子的自当会全力执行。只是这禄赞西王子死的太过蹊跷,为了将犯案者绳之以法,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我不管你们汉人的那些弯弯绕绕。五rì,我给你五rì期限。若是五rì后还没有结果,我就要去大唐皇帝的朝堂上问一问,大唐可还有信用否?”说完,德西竟是挥了挥衣袖,扬长而去。
    见吐蕃使者离了厢房,李岫长出了一口气,瘫软在座椅上。鸿胪寺卿本是个官显活轻的肥缺,父亲好不容易才替自己斡旋而来。自己任官这几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说没出什么政绩,但亦是没有辱没大唐天朝上国的名望。无论是陪波斯王子游览曲江还是与石国公主共赏乐游原,自己都办的妥妥帖帖、稳稳当当。如若再历练几年,凭父亲在朝中的威望,自己入主政事堂也很有可能。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吐蕃王子遇刺一事。虽说自己只是个挂名的最高长官,但多少要对此事负责。皇帝陛下他老人家最是好面子,若是不能及时找出元凶,恐怕会极大影响自己在他老人家心中的形象。
    想及此处,李岫只觉分外头疼,不停轻磕自己的额头以舒缓压力。
    “大公子!老爷叫你去中堂一趟!”近身小厮李全小跑了过来,低声提醒着。
    “嗯?父亲叫我?”李岫揉了揉眼圈,立时坐起身来。虽然他是李府的长子,但他父亲生性风流,一共给他生下了二十几个兄弟。虽然目前他是被父亲按家主继承人的方向培养,但是保不准他老人家哪天兴起就变了主意!自己需要在他老人家面前表现的更出色,这样才能在家主继承人的争夺中抢占先机!
    “嗯,物品这就去。”李岫对着镜子整理了番衣襟,确认仪容并无不妥后,随着李全朝父亲所在的中堂而去。
    李林甫的相国府坐落在平康坊,占地甚巨。因为相国大人子女众多,故而几乎每个人都给分上一套小跨院。平常时分各位公子小姐们大都呆在自己的宅院中,只在庆典祭祀等重要场合才会来到后院的祠堂,由李林甫主持参与祭拜。
    李林甫每rì下朝后都会呆在后院的中堂里静寐养神,上了年纪后他明显感觉到精力不济。早年连熬几个通宵处理政务都不会觉得疲乏,现在只一cāo劳便会觉得浑身无力。不过最让他感到担心的却不是他的身体,而是皇上对他的态度。自打贵妃娘娘受宠以来,杨家便理所当然的跟带着飞黄腾达。妃嫔得宠,外戚升权,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李林甫猜不透皇帝陛下心中真实的想法。他是想借杨家的势力来分一部分自己的权力呢,还是想有意扶持杨家取他李林甫而代之?
    自己从政拜相这十几年来,处处谨小慎微,绝不会给对手留下把柄。只是这些rì子来,杨家的崛起让他有些茫然。杨家目前在长安政坛的代表无疑是侍御史杨钊,这个人虽出身寒微,但极为圆滑世故。听说陛下让他掌故度支,他便将账目都处理的井井有条,看来以后势必会染指户部。若是按照他以前的性子,这种人要么收归己用,要么极力打压。但他现在要老了,要多给自己,给李家留条后路。树敌太多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是杨家这种大敌!
    “父亲,您找孩儿!”李岫轻撩起袍袖,冲李林甫俯身一礼。
    “哦,你坐吧。”李林甫见李岫已至身前,轻手点了点,睁开了微闭的双目。
    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李林甫还是比较满意的。岫儿虽说不如其他世家长子那般干练出挑,但却是难得的老成持重。虽说开拓进取稍显不足,但要守下他李林甫打下的这一片基业却是足够了。不过他有些事做起来还稍欠火候,自己得敲打敲打他,以免他平白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自知!
    “听说最近吐蕃王子遇刺一案陛下压得很紧?”李林甫端起一杯花茶,小口品了起来。
    “是啊,父亲,孩儿现在可是急得焦头烂额了。”李岫见父亲主动问及此事,心中大喜,忙应道。
    “那你怎么看这件事?”李林甫轻呷了一口茶水,淡淡一笑。
    李岫拱了拱手,恭敬答道:“依孩儿愚见,此案恐怕牵涉众多。此时两国方在议和,恐怕不宜作过多牵涉!”
    “糊涂!”李林甫一把将茶杯扔了出去,气的胡须乱抖。
    “我平时是怎么调教你的,你却生的这么一个榆木脑袋。现在陛下是怕此事闹大吗?闹的越大越好,闹得越大越显得我大唐对吐蕃王子遇刺一事极为重视。若斯这事就稀里糊涂的压了下去,且不说吐蕃人哪里没法交代,你叫陛下的脸面去放到何处?”
    “孩儿愚笨,还请父亲赐教!”李岫被一阵暴喝吓得脸色发白,不住点头示意。
    “唉!”李林甫长叹一声,此刻他才感觉出儿子与自己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不致命,但却是很可怕的。要想在风云诡谲的朝堂站住脚,儿子要学的还很多。
    “听说最近东边有些不安分?”李林甫随意的敲打着手指,一计便生。
    “啊?”李岫心中一惊,稍一思忖便明白了东边的意思。“父亲的意思是,把此事跟太子殿下扯上关系?”
    “广平王殿下前些时rì不是跟吐蕃王子比赛赛马吗,两个年轻人之间出点小摩擦还不是很正常?”李林甫狡黠一笑。
    “孩儿懂了!”李岫冲李林甫拱了拱手,连连称是。“还是父亲大人想的长远!”李岫是真心佩服父亲的急智,诚信赞叹道。
    “你别急嘛。”李林甫放下茶杯,招手示意儿子稍安勿躁。
    “听说李适之的那个小崽子如今做到了一团校尉?”李林甫的眼睛渐渐眯成了一条线,射出一道厉人寒光。
    “是那个叫李括的小子吧?”李岫不屑的轻声应付一句,在他看来,这个小子现在不过是一个无本之木,成不了什么气候。他阿爷都被父亲整倒了,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唉。除恶务尽,此话诚然不假,看来是我当时大意了。你可别忘了,他也是东宫的人。”李林甫润了润嗓子,双目怅然望向远方。
    。。。。。。。。。。。。。。。。。。。。。。。。。。。。。。。。。。。。。。。。。。。。。。。。
    注1: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李林甫相国宅院建于烟花之地平康坊,占地甚巨。
    ps:流云不会倒下,只为了那么多看书追书的兄弟。公道自在人心,不多说,码字!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
 第六十五章 天威(三)
    更新时间:2012…11…23
    李括的身体在各位名医的悉心调理下渐渐好了起来,虽然仍不能剧烈运动,但已经可以下地做些简单的恢复性活动了。
    南霁云的伤不甚严重,加上他武学底子好,只吃了几幅补血的药便好了大半。倒是雷万春的眼疾让众位名医犯了难,他所中之毒乃是蛇毒,最为难解。好在李括等少年当时误打误撞焚烧了许多毒草,两毒药理相生相克,竟是抵消了大半。再加上虢国夫人杨花花的倾囊相助,吃上几味排毒养神的温吞药调理了几日,雷万春竟然奇迹般的能看到实物了。
    看到为自己而受伤的两位大哥伤情渐愈,李括的心情也渐渐疏朗起来。他这几日在虢国夫人宅中修养身体,甚是闲暇,便与虢国夫人独子裴徽在院中摆开了沙盘,推起了演筹。(注1)
    裴徽虽然长得很是斯文,却不喜欢经书儒学。除了爱好数术之外,裴徽还对兵法甚为感兴趣。一番软磨硬泡之下,李括只好答应同他用沙盘、演筹杀上一盘,以满足这个小家伙的兴致。
    “李大哥,便由你先来!”裴徽轻搓着手掌,点头示意。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括将演筹挪了挪,便要开始布局。此次他们俩模仿的交战双方是吐蕃和大唐,约定好两人分别代表大唐、吐蕃,下完后攻守互易。攻方军队为五万人,守城军队为两万人。每一支演筹代表一千军队,红色代表攻城军队,黑色代表守城军队。
    现在李括用的是大唐军队,只见他将五万红色兵马划分为了三支。中军三万人,一共三十支演筹。左右两边军分别一万人,横护两侧。
    只见少年将代表中军的演筹朝鄯州(注2)方向轻轻一推,便不再动弹。“我西首的这支偏军便分为两半。一半佯攻石堡城,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你的一万守军!一半从临蕃城至绥戎城,绕过赤岭,横越大非川,借道吐谷浑(注3)从积石山冲下来,杀你一个措手不及!”少年将锦旗插在了积石山上,瞬时半面山脉已被唐军占领,
    “额。”裴徽的额角已经渗出了冷汗,忙将两只黑色演筹放在了赤岭沿线的山谷,企图封死唐军的进攻路线。
    “你不可能放下这么多守军!”李括微微一笑,立马指出了裴徽布置的漏洞:“赤岭一带地形崎岖,供给艰难,根本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军士。据我所知,最大的堡塞也只能同时容纳300名戍卒。”
    “那你便能同时让数千唐军翻越冰雪覆盖的山坳,却不发出半分动响?我在大非岭布置了三千重兵,你绝不可能出现在我的后方!”裴徽不甘的撅起了嘴,反驳道。一上来他就被李括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招太险太新,兵书上根本就没有讲解!
    李括笑了笑,将从赤岭杀下来的“唐军”朝西海(注4)方向挪了挪道:“你可别忘了,我不必必走山路。冬日西海若是结了冰,我叫将士们衔枚而行,如何会发出声响?”
    “那,那你西面的攻城部队也休想踏过石堡城!”裴徽摇了摇头,不承认自己的兵力布置失误。只要石堡城不被正面攻破,仅仅凭借三千唐军就想偷袭自己后方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这右军便从鄯城出发,过绥和守捉,从积石军堡塞横越,直取宛秀、百谷二城。”李括不紧不慢的将右军一万人推送过去,释然一笑。
    裴徽的脸色已经发白,如果任由唐军将宛秀、百谷二城攻破,自己南线两道将被切断。石堡城的守军将只有西线军饷供给!
    不过唐军人数毕竟吃亏,进入腹地后难免捉襟见肘,自己只要派三千守军死死守住大非岭至莫离驿一线,石堡城的后方就是安全的,唐军就是插了翅膀也飞跃不了赤岭!
    “你那三万中军呢?就生生在旁边看着?”裴徽轻手指了指李括聚集在鄯城的三万唐军,试探着问道。
    “我这三万中军嘛!”李括狡黠一笑:“自然围城打援,吃掉你的运粮队喽!”
    “啊!”裴徽惊呼一声,锤了锤额头。他竟没想到,对方的主力按兵不动会是起了围城的心思。石堡城虽然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最大的缺点在于占地太小,不能囤积过多物资。如若不及时将戍卒所需的肉脯、清水及时送上堡塞,不用唐军攻城,石堡城内的守军只需十日便会被生生饿死!
    “括儿哥,我输了!”裴徽见自己所有计划都被李括算计在内,拱了拱手认输道。
    “其实你也不错了,我这些啊也只是纸上谈兵!”李括摆了摆手,安慰道。
    “徽儿还在这里推算演筹啊!”杨钊不知何时绕到了后院,快步上前摸着裴徽的额头和声道。
    “钊伯!”裴徽见杨钊前来,立马站起身来冲他恭恭敬敬行了个满礼。
    “你啊!”杨钊摇了摇头,苦笑道。三妹说的不错,他这个侄子啊就是性子太拘谨,该好好历练历练了。
    “多跟括贤侄在一起待待也好,他可是我们大唐青年才俊中的翘楚。”杨钊看了看一旁的李括,轻点了点头。“对了,我此番前来是告诉括贤侄一个好消息!”
    “杨大人请明讲。”李括对杨钊刻意的表现有些皱眉,却还是恭敬的回一晚辈礼。
    “呵呵,是这样的。吐蕃妖僧于终南山坳妖言惑众,已被大理寺证实。括贤侄勇敢无畏,甚得陛下赞赏。不过括贤侄你最近升迁过快,陛下为恐他人说闲话,特封你为县男!(注5)”
    “哦,那要多谢陛下他老人家隆恩了。”李括冲大明宫的方向拱了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