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梅开了几度,上身赤膊的杨钊拥着二姐妹仰面躺在软床上大口喘着粗气。腊梅,冬雪二姐妹经过一番**,早已是精疲力竭,瘫倒在杨钊的怀中。
    温存的气息呼打在腊梅的面颊上,只惹得这初经人事的少女满脸羞红,紧闭双目,任由这水汽氤氲着自己,仿佛已置身仙境,这副身子确是已经酥了。
    冬雪则披着已湿透的纱衣,双目温柔的注视着爱郎。是他让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女人,是他让自己享受了欲仙欲醉的快感。透过朦胧的纱衣,你甚至可以看到粉白肌肤上晶莹的水滴,她就如雨中仙子一般斜倚着自己的爱郎。
    杨钊的双手绕过腊梅的腰肢,朝冬雪的下身探去。面对着这一世间尤物,杨钊岂能放过。双手有节奏的在冬雪的翘臀上拍打,惹来这小妮子一阵阵呢喃的哼叫。
    “你是不是还没有享受够?要试试我新的手段?”见冬雪还敢挑逗自己,杨钊的**已被彻底挑起,一边急切粗暴的吻着冬雪的脖颈一边用力在她的翘臀上捏打。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冬雪求饶,待杨钊将这可人儿放倒在软床上时,这小妮子脖颈和翘臀上已留下了点点淤青。正如百花丛中一点红,这点点淤青非但没有为冬雪减色,还让这个小妮子增添了几分成熟女人的诱惑。
    “你们两姐妹今后就跟着我吧,贾大人那里我会去解释的。”在饱餐秀色之后,杨钊亦是心情大好,索性打起了保票。
    得到保证的两姐妹自是欢喜非常,跪倒在软床上连声道谢磕头。
    隋唐时婢女侍妾身份极为低下,她们的地位等同于牲畜,可以被主人随意买卖,转赠。士族公子常互赠侍妾以示风流高雅,在他们眼中,这些侍妾不过是一份玩物罢了。
    因此,对于两姐妹来说,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跟定一个主人,被纳入房中。杨钊给了她们人生的第一次并给予她们承诺,这怎能不让她们欣喜若狂。
    侍候好爱郎穿戴衣裳,两姐妹亦换了一套鹅黄色襦裙,这让这两个可人儿在清新之余又添了几分艳丽。
    “待会我会去拜会贾大人,你们就在这里歇息。等我回来后自会去与贾大哥说明你二人的情况。”
    阔步走出轩室;穿过一段游廊,杨钊便来到贾昌所在的宅院。毋需通报;杨钊阔步走进贾昌会客的前堂,见贾昌正在临摹书帖,杨钊朗声笑道:“贾大哥真是好兴致啊,某自愧不如。”
    贾昌放下手中的紫檀羊毫,苦笑道:“贤弟这是在挖苦我吗?我你还不知道,粗人一个。斗斗鸡我还在点行,要说这些动笔杆子的活计我真的是门卫汉。这不是后日就是高骠骑的寿日,大伙儿正为贺寿的礼品发愁。我思量高大将军并不贪慕权财,却是喜欢些金石物件儿,故此让府内的墨客都临摹一份字帖,送予他老人家也算是一份心意吧。”
    杨钊没想到外表猥琐的贾昌竟有如此细腻的一面不禁大吃一惊,随即转惊为喜,大笑道:“这等主意也只有大哥能想出来。不如小弟也署上名字,一齐为高骠骑寿!”
    。。。。。。。。。。。。。。。。。。。。。。。。。。。。。。。。。。。。。。。。。。。。。。。。
    注1:据唐代传奇《贾昌传》记载,贾昌在七岁因为善于驯养斗鸡,得到了玄宗的宠信,升任五百小儿长。人称之“神鸡童”,时谚“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ps:杨国忠这个人物百分百好色!
 第六十八章 天威(六)
    更新时间:2012…11…25
    杨钊和贾昌一番商谈后皆是拍手称绝,认为赠送高力士一副字帖远比金银财宝来的巧妙。
    一番吩咐后,自有下人将临摹好的字帖用绸缎包裹好,放于贾昌的马车中。送礼亦是一们学问,讲究赶巧不赶早。你既要将它送的适时,又不能让收礼者感到逼仄和尴尬。就拿送礼给高力士来说,便只能赶在他老人家出宫居府的空当,借以拜访的形式从侧门而入。这样收礼的人不会感到丝毫不适,这礼便送的成功。
    高力士的府邸建在翊善坊(注1)内。因为这里紧靠大明宫,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入宫听候大唐天子李隆基的吩咐。虽然他已经算是大唐朝的二号实权人物,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的一身荣宠全系于李隆基,故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的立场总会在大唐皇帝一边。忠心,自知,这是高力士多年居于高位的法宝。十几年来,他和李三郎都已经习惯这种模式,谁都不好主动的将其打破。
    高力士今天心情显然不错,看陛下的口风,吐蕃王子遇刺一案该是就此压下去,随意寻个死囚犯垫窝。如此一来,广平王殿下就被彻底撇清了关系,祸水也就不会引向东宫了。
    轻摇了摇头,高力士缓步走至桌案前把玩着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这物件也该是个稀罕货,也难为太子了。自己这次在一旁打打边鼓,倒是看出几分眉目。陛下对太子终归是迁就的,不然也不会因为自己几句话便软了心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是天家又如何?
    他高力士并不贪财,收下这份礼全是为了太子的面子。陛下年岁大了,也该为将来考虑考虑了。且不论太子一直对自己恭敬有加,光是那份谨小慎微的模样看了就让人生怜。能帮衬的地方就帮衬着点,谁都不容易!
    “老爷,侍御史杨大人、富平侯贾大人求见!”高福弓着身点头一礼,打断了高力士的沉思。
    “哦?叫他们去偏厅等候吧。”高力士皱了皱眉,还是决定出去一见。杨钊这小崽子的面子他不敢不给,借着贵妃娘娘的东风,他如今已经身兼二十余职,隐隐成为李林甫外的第二实权人物。贾昌虽然没有实权,却也是在陛下身边说的上话的红人,做人没必要把自己的路都堵死。谁没有倒霉失意的时候,给别人留点面子便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微微整理了下仪容,高力士便进了偏厅,满面笑容的迎了上去。
    “杨大人,贾大人。稀客,稀客啊!”
    “高翁折煞某了!”正在喝茶的杨钊连忙站起身迎上前去。
    贾昌似不善言谈,冲高力士拱了拱手,算作回礼。
    “唉、我刚刚从宫里回府,就听管家说有贵客求见。我当是谁,原来是二位!”高力士坐在主位上,端起一碗花茶,抿了一口。
    “扰了高翁清修,杨某该死!”杨钊迎着高力士的话头儿接了一句,马屁当是拍的恰到好处。
    “过几日就是高翁的寿辰了,小老儿没什么趁手的宝贝,就临摹了份《十七帖》,希望高翁喜欢。”
    “哦?”高力士显然来了兴致,接过贾昌递来的字卷,轻巧展开。
    “贾大人竟有着如此一手好字,却一直瞒着我,该罚该罚。你这一首《十七帖》(注2)既挥洒出了王右军(注3)的豪迈,又不失细腻精巧,确是有着大家之范啊。”
    贾昌这副字帖本是府中豢养的墨客捉刀而成,此时被高力士一番夸赞,自是脸色红到了脖颈处,忙拱手道谢。
    杨钊见高力士正在兴头上,便挥了挥手,示意下人将一支箱匣捧了上来。虽然他已在赠送的《十七帖》上署了名,却不敢真的如此敷衍高力士。其实他早就为高力士的寿辰四下打探,搜集珍宝,可谓费尽了心机。
    只见小厮从箱匣中取出一支越州青瓷(注4)广口瓶,这瓶匀称有度,色泽饱满,置于柳曲书架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好!”高力士连声拍手叫好,他酷爱收藏金石字画,对瓷器也是略有涉猎。像胚型如此完美的广口瓶,便是一流的大师也不一定能雕塑的出来。看来杨钊这小子是下了一番功夫,这次一定是有求于自己!
    杨钊见高力士拍手叫好,心中自是大喜。但他却不能此刻便向高力士提起要求,这是官场的规矩,越是心急效果越差。
    “今天天气不错,二位不如陪老夫去花园一叙?”高力士微眯着眼睛,伸手做邀请状。
    高骠骑有请在先,二人岂敢不从?
    金秋九月,遍园菊香。
    高府的花园在花匠的精心打理下已是一片繁荣,各式奇花争奇斗艳。此处虽然没有虢国夫人宅院的华美,却胜在细致精美,让人啧啧生叹。
    “高翁好福气,尽收天下美景于府中!”杨钊竖了竖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将溢美之词赠给了高力士。
    “也就是闲着没事摆弄摆弄花草,人老了哪里还有魄力。”高力士摆了摆手,在一处石凳处坐下。
    “不知谁有幸能成为高翁圃中的方魁?”杨钊走至一簇菊花旁,适时的抛出了引子。
    “这个嘛,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陛下喜欢的花高某人便喜欢。”高力士轻眯着眼睛,如斯答道。
    这个老狐狸!杨钊心中暗骂一声,却并不甘心就此被高力士一句话带过。
    “好花也需名园丁栽培,好马也需伯乐相中。若是有谁能得高骠骑青睐,怕是修得三生福分。我听说宣节校尉,李括这小子最近屡立奇功,不知高骠骑怎么看?”杨钊旁敲侧击,企图从高力士口中撬出只言片语。
    “前些时日某陪陛下在大明宫中散步,也听圣人提及此子。”见杨钊锲而不舍的追问,看在那支越州青花瓶的份上,高力士决定对他提点几句。
    “听圣人的口气,怕是最近不好对他升迁。”高力士反缚双手,望着浩瀚晴空轻叹一声。
    “为什么?”杨钊不知高力士会一口咬定李括无缘升迁,心下一急,竟是有些失态的叫出了声。
    “杨大人别着急嘛。”高力士摇了摇头道:“这官事任命杨大人还不懂?说是按照吏部考评,逐级升迁,还不是圣人一句话的事?有些时候升的快了不见得是好事,升的慢了也不见的是坏事。本来陛下是想将吐蕃王子遇刺一案往大了查办,谁料广平王殿下卷入其中。无奈之下,将案子压了下去,必定给了吐蕃人借口。吐蕃人狼子野心久矣,圣人肯定是要在西边用兵了。咱们大唐朝是马背上得的天下,谁都知道挣军功可比文职升迁来的快!”高力士将声音提了提,眼睛中射出两道精光。
    “哦!”杨钊拍了拍额头,恍然大悟。
    原来陛下是想将李括这小子派往边关历练,这样一来虽然他不能直接被自己控制,但以他的资历日后难免成为一州枭雄,对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将会提升不少!
    想到此处,杨钊本已灰败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这日子,真他娘的舒坦!
    。。。。。。。。。。。。。。。。。。。。。。。。。。。。。。。。。。。。。。。。。。。。。。。。
    注1:翊善坊: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高力士府宅位于翊善坊。
    注2:《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注3:王右军: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注4:越州青瓷:隋朝名窑。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隋唐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隋唐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ps:本卷马上结束,流云在想一个好的收束。金戈铁马马上开始,给点票票支持下好不?
 第六十九章 天威(七)
    李括翻开南大哥写给他的纸条,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匾额'ww 我搜小说网'
    “济源酒楼”就是这里了
    自从得知自己成为隐士一员后,李括心中便暗暗来喜且不论成为隐士后前景如何,单纯被皇帝陛下看重、培养为心腹就够少年欣喜一阵
    南大哥多次催促自己伤好后来到这家酒店跟掌柜接头,看来确是有重要任务自打三日前哥舒翰大帅携数百亲兵奔赴河西,李括便感觉出长安城中氛围的变化以往门庭若市的雅拉酒楼现今除了一些老客户,少有酒客临至吐蕃人开的皮革店,香料行似是被诅咒一般,一天到晚下本的买户屈指可数便连鸿胪寺中的吐蕃使臣也似受到别国官员的排挤冷落,几乎说不上几句话吐蕃王子遇刺一案在皇帝陛下的刻意压制下也不了了之,此先叫嚣限期破案的使臣到头来也只得耷拉着脑袋,灰头土脸的滚回逻些城复命
    怕是陛下要对西边用兵了少年轻摇了摇头,经此一事后,吐蕃与大唐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怕是即便陛下想忍,吐蕃蛮族也会毫不留情的亮出长矛砍刀
    进了酒楼,李括径直迈步进了后堂他手上有着南大哥的亲笔信,只需找到一个姓关的掌柜此时还不到饭点,店内的顾客甚少一个身穿夹衫,头束发带的青衣中年正端坐在一张案几前,拨弄着算盘看这模样,该是在核对上月的银钱进项
    “请问这位大哥,可是关掌柜?”李括冲中年男子拱了拱手,低声问道
    “那男子停下手中的珠算,抬头瞧了李括一眼便道:“正是关某,不知这位小郎君想打尖还是住店?”
    李括轻摆了摆手道:“在下此番前来并不是为了堂食住宿,乃为了与关掌柜谈份生意(ww)”
    “哦?”那关姓掌柜顿时来了兴致,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李括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道:
    “隐为金鳞,遇风云,三寸爪牙毕现”
    那关姓掌柜听及此处身躯一震,点了点头,答道:
    “士为知己,逢君命,一方乾坤何如?”说完竟是取出一坛秘酿美酒,轻启坛盖,推送向少年
    “关大哥”李括心中大喜,这人既答上了隐士的暗号,必是隐士无疑了
    “不知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关掌柜为李括倒了碗酒,满面慈善
    “在下姓李,单字一个括在族中排行第七,关大哥就唤我为小七”李括倒也洒脱,朗声应着
    环视左右见并无杂人,关掌柜浅浅一笑:“这几日听组织上说要来一个军中武官跟我洽谈贩货一事,我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到,正想去问个究竟,小七你便来了”
    李括挠了挠头,笑道:“我这不也是刚得知任务吗,要不是南大哥催的急,我兴许现在还在推算着演筹”
    关掌柜叹了口气,眉头微锁:“此事来的急,我且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