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面冲击的任务自然交给了濮大锤只见他抡起几百斤重的铁锤虎虎生风的朝吐蕃蛮子砸去。每挥一锤必有一名前的吐蕃兵被砸的肋骨碎裂口吐鲜血。濮大锤便如同一只入了羊群的猛虎肆意享受着眼前的美食。
    “来啊哪个不服的再跟爷爷战个几百回合。”见到围前来的吐蕃“勇士”竟如此不经打濮大锤啐了一口痰喝骂道。
    一个吐蕃百夫长注意到了濮大锤的勇猛忙挥着令旗指挥调度着兵力。
    “杀了他杀了那个挥锤的唐寇不要让他冲过来!”百夫长大声嘶吼着墨绿色的军旗随风飘展。
    “有种自己来跟爷爷我单挑靠弟兄去垫窝算哪门子好汉!”濮大锤也注意到了那名吐蕃百夫长墨绿色的军旗在茫茫灰甲之中太过显眼。
    “弟兄们跟我去夺了他的令旗!”自打朱雀团重组扩建后濮大锤便和鲜于瑜成一道升为旅帅。因为濮大锤作战果勇无畏大伙对他都很是信服。此刻听闻自家旅帅下令夺旗都纷纷朝他聚拢过来如同一支利锥般朝那杆墨绿色的旗帜迅速推去。
    十几名手持长矛的吐蕃士兵冲了过来他们企图利用兵器的长度优势阻止濮大锤的推进一阵急刺倒也虎虎生威。可濮大锤手下的唐兵如何会让自家旅帅置身险地持着犀木盾牌的卫兵顶了来生生护住了濮大锤的两侧要害。长矛刺入盾牌发出一阵刺耳的兹兹声。有如木匠手锯割在歪脖树发出的恼人音调这嘶鸣的声响让双方下意识的想去捂住耳朵。不过吐蕃军的长矛显然不如唐军的长枪锋利将将刺穿盾牌却没有完全刺透正好给了唐军可乘之机。
    前护卫的唐兵见吐蕃人半天拔不出卡在盾牌中的长矛对望一眼皆是狠狠额朝盾牌踹了一脚。那些吐蕃蛮子正在奋力拔着长矛经此外力一击纷纷朝后仰面倒去。
    后面冲来的士兵还没看到百夫长口中悍将的模样便被自家弟兄死死压在了身直是哭爹喊娘。
    他们这一倒如何还站的起来?冲涌而的唐军抡起横刀便砍霎时便把跌倒在地的吐蕃蛮子砍成了肉酱。他们也不去割吐蕃人的脑袋而是继续随着濮大锤朝令旗的方向冲去。
    见自己派去的士兵悉数惨死吐蕃百夫长缩了缩肩丢下令旗拔腿便朝身后跑去。
    遇此情景濮大锤心中大喜大声呼喝着。
    “吐蕃人令旗被夺了吐蕃人令旗被夺了!”
    亲兵们略略思忖自家旅帅的行为皆是恍然大悟。
    “吐蕃人溃败了他们的令旗被夺了!”众兵勇纷纷呼喝响应借着这个势头又朝前推进了二十步。
    吐蕃百夫长这一跑彻底击碎了本就萎靡的军心加令旗忽然消失中军的一百多名吐蕃士兵纷纷推搡着朝后退去。人挤着人肩抵着肩到处都能听到吐蕃兵的咒骂声。
    他们不求能跑过唐军只希望能跑过自家弟兄!(注1)
    两翼袭扰的唐军在周无罪、张延基两位旅帅的调度下开始慢慢朝中部收紧。他们要将吐蕃人全部包圆不漏掉一个蛮子!吐蕃军的阵型越来越混乱所占据的空间愈发的狭小。随着东、西两支偏师的一个碰头吐蕃人已经被唐军彻底的包了饺子!(注1)
    残存的一百多吐蕃士兵背靠着背拿着手中弯刀死死盯着越收越紧的唐军。他们不解不解为何唐军会像变戏法似的飞越茫茫赤岭又从箱子中便了出来;他们不懂不懂为什么前刻还是涂脂抹粉的汉人女子就突然变成了手持横刀的大唐精锐!
    “反正是个死跟他们拼了!”一名吐蕃小旗嘶吼了一声挥舞着弯刀冲了去。众吐蕃士兵仿佛也知道自己无法逃出升天咬了咬牙便闭着眼嘶吼着冲了来他们要临死之前拉一个唐兵陪葬!
    可占据绝对优势的唐军如何会给他们机会?随着张延基一声令下后排的唐军弓手补位前一轮攒射就把这些‘悍不畏死’的吐蕃蛮子射成了刺猬。那个小旗还没有死透翻白的眼珠死死瞪着濮大锤。濮大锤跳到他身前抽过亲兵的一把横刀便兜头剁了下去。
    “你爷爷我叫濮大锤别到了地下还不知道谁宰了你!”
    将人头割下扔进功袋中望着伏俟城西侧燃起的滚滚黑烟这个浑身是血的大唐汉子终是长出了一口气。
    。。。。。。。。。。。。。。。。。。。。。。。。。。。。。。。。。。。。。。。。。。。。。。。。。。
    注1:在战争中恐惧本身往往比敌人更为可怕。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经典战术叫倒卷珠帘:这个战术虽然主要用于骑兵步兵也可以做的到。其要诀是“以弱挡强以强击弱驱溃攻主挡者无不溃败”驱赶敌方溃兵冲击敌军主力并将恐惧传递到全军到最后兵败就如同雪崩唯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重装步兵才能结阵击败骑兵冲击。
    ps: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特洛伊木马一类的典型战役的。我这个就是参考了晋伐仇繇城的实例。所以现在的童鞋不要动不动就说西方战术多先进我们古代的军事智慧一点不比他们差!我一直认为不管洋人怎么说我们咱们中国人自己得有那么点骨气!
    小七在成长流云也在成长我们一起成长!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
 第三十六章 起戈(五)
    ………………………。。
    ( )    ( )    更新时间:2012…12…14
    伏俟城西侧的粮仓处已是一片火海。  无弹窗 更新快大股的黑烟打着旋刚刚升入云霄复又随着气流朝四周漫开。浓烈的火硫味顺着劲风飘散漫展在十几里外扔呛得人直流眼泪。
    李括率着两百唐军赶到此处时这个吐蕃军的粮草后备重地旁竟然没有一人守卫。少年挥了挥手命令弟兄们往吐蕃军粮包裹一层厚厚的毡子又浇了一桶桶火油。一支点着的火把扔到了堆满粮食的仓室中瞬时引燃了熊熊大火。火苗越涨越高似一个随风跃动的魔鬼般扭动着身躯将眼前的一切物体吞噬。
    不过令李括头痛的是伏俟城守备羯于阐在唐军破城时就得到了消息已经从后门率众逃跑了。
    “该死!”李括出奇计夺下伏俟城为的就是不走漏风声全歼城中守军谁知即便这样还是放跑了羯于阐这个老狐狸。放跑他倒不要紧关键大非川、大通谷一代的守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到那时吐蕃人前后夹击众人可还有逃离升天的可能?
    “去叫濮大锤、张延基、周无罪速速带所部兵勇来城西集合!”李括冲一名亲兵吩咐了一句无奈的揉了揉额头。现在看来伏俟城肯定不能再呆那么到底该从哪个方向逃离呢?
    伏俟城北面就是大通谷用不了多久那边的守军就会得到讯息自己六百个弟兄若想招摇而过怕是绝无可能。至于从南走则要翻越大非岭绕道从定戎城回到陇右。这样一来虽然避开吐蕃戍军较为容易但所走路程将大大增加自己还带着那么多解救的陇右女子她们可能承受山岭跋涉之苦?
    不一会张延基、濮大锤、周无罪等心腹便带着所部兵勇赶到了城西。李括冲大伙儿摊了摊手长叹一声:“粮仓我已经烧了想必吐蕃人得为军粮费一阵子脑筋。不过我们得快点离开这里。伏俟城守备羯于阐已率残部从后门逃离说不准何时这青海西畔便会集结大量的吐蕃军队。”
    张延基点了点头道:“括儿哥说的有理不过即便碰到吐蕃蛮子我们也不怕!”
    周无罪白了他一眼道:“你以为吐蕃士兵都是像伏俟城守军这般羸弱?这只是一些没有经过大战的新兵犊子若是碰到久经沙场的老兵我看你还能笑得出来不。凡人真的是凡人呐。”
    他两颊肥肉随着大嘴张合而一阵乱颤直气的张延基想冲去狠狠拧一把。
    “呵周大旅帅倒是会涨胡虏志气灭自己威风。若是你怕了洗干净脖子等死好了何必还要跟着我们一路狂奔受这个窝囊罪!”张小郎君可不是一个能吃亏的人夹枪带棍的回道。
    “我不与你置气因为这样会显得我和你一样幼稚、无知。”周无罪甩了甩头狠狠白了张延基一眼。
    “你!。。。”
    李括摆了摆手道:“好了说正事呢你们俩就不能消停一会?”
    鲜于瑜成站出了身冲李括抱了抱拳道:“都尉大人属下去伏俟城周边查探地形时恰好发现青海西畔一处海湾边有十几户羌人居住。他们都是打渔为生若是我军尽数征用他们的渔船或许可以渡过青海经由神威军抵达鄯州。”(注1)
    李括的眼睛亮了亮道:“你说的可当真?”
    鲜于瑜成点了点头道:“这是属下亲眼所见十几艘渔船都是大船刚好可以满载我军。如若有假都尉以军法…论处!”
    “好!此乃天佑我军天佑我大唐!”李括顿了顿沉声吩咐道:“全军听令急行军至青海西畔驻地接应遗民后强行渡青海!”
    “属下遵命!”众将一一抱拳回以自家主帅一个最坚毅的答复。
    。。。。。。
    青海西畔整齐的停靠着十余艘大型渔船。
    唐军接应遗民后按照鲜于瑜成指引的方向已经成功抵达了这个海湾。
    这里定居着十几户羌人世代以打渔为生。此刻突然见到这么多唐军士兵出现在自己眼前羌人皆是跪倒在地连连叩首生怕唐军误把自己当做吐蕃人。
    羌人不似吐谷浑人喜战好斗追名逐利。除却极少数被吐蕃人抓去的壮丁羌人大多会隐居在一处山坳、一片海湾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rì子。唐朝和吐蕃开战最苦便是他们这些羌人了。由于没有明确的表明立场两国统帅都会对他们百般猜忌。这样一来靠打渔为生的羌人便不敢去唐蕃周边城镇贩卖鱼虾生怕被军队将领当做哪国的交n细抓了去。这样一来打多了的鱼便只能晒成鱼干渔户的生活便一下子拮据了起来。(注2)
    不过这样的生活苦虽然苦了点但也熬得过去。可谁知突然六百多唐军闯入了他们的生活竟要横渡青海。羌人们一时犯了难如若不答应唐军的求恐怕渔船也会被强行征用反而落不下半分好处。若是答应了他们的求吐蕃人万一知道了rì后少不了要找自己的麻烦。羌人就是因为受不了吐蕃人的盘剥才移居青海西畔的。大片的草场、牛羊都让给了吐蕃人若是连这青海都被他们禁了渔羌人便真的没有活路了。
    “老汉这十几艘渔船我们全部征用了。你放心等我们渡过青海后会给你们丰厚的报酬。”
    陈旭主动承担起了与羌人沟通的重任由于曾常年居住在廓州一带他也经常和那一带的一些羌人渔户打交道。虽然羌语说的不似吐蕃话那么流利但简单的对话还是没有问题。
    那羌族老者佝偻着身子连连点头:“不敢不敢。能为唐军服务是我们的荣幸。”
    陈旭点了点头来到李括身边一抱拳道:“都尉大人他们已经同意搭载我们渡过青海。”
    李括心中大喜下令道:“命令兄弟们速速登船我们务必要在吐蕃人赶来前出海。”
    吐蕃人不擅匠造船只只要大伙儿成功来到青海海面他就不怕吐蕃人会迎头赶。
    羌人渔户将木板搭在了岸边恭敬的侍立在一旁。唐军排列成队训练有素的踏过木板每六十人搭乘一艘渔船船的空间将将合适。至于翠花那些唐人遗民则被安排在李括等军将所在的一艘大船。姑娘们自从踏渔船便拍着木杆大哭不止。她们曾不止一次想过逃走。但皑皑雪山和茫茫青海就像两个天堑般横立在面前让她们只能望而兴叹、哭泣。哭的多了、久了眼泪便干了她们也就放弃了逃走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每rì白天她们忍受着女主人的皮鞭、每天晚她们又要承受男主人的yín…欲。她们已经变得麻木绝望任由命运不公的摆布着自己的身体、灵魂。
    而当她们真正踏逃离的旅途时多年来积攒的情感便顷刻爆发。兴奋、激动、委屈各种感情交杂在一起就连她们自己都说不清为何会哭。她们真的逃走了她们再也不用忍受非人的虐待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括李将军!相较于重瞳亲照、高高在的皇帝陛下她们更愿意将李括这个救命恩人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只因为这个少年在她们最绝望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只因为少年在她们的世界陷入黑暗时为她们点亮了一盏灯。而那端坐龙庭的皇帝陛下在她们饱受磨难时又在哪里呢?他不是一个眼睛看到两个影儿吗他的子民受难时他怎么就没看见呢?(注3)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翠花突然跪倒在船冲李括拜谢不止。紧接着二十多个唐人女奴纷纷跪倒连声谢恩。
    李括先是一愣随即前扶起翠花道:“大家快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倘若连自己的女人和家园都守护不了还算什么男人!”
    极目回望少年只见伏俟城空冒着浓浓黑烟。
    但这只是个开始我们仅仅守护了自己的女人我们不会放下手中的刀剑还有属于我们的家园需要守护和捍卫。
    这是每一个大唐男儿应有的担当不是吗?
    。。。。。。。。。。。。。。。。。。。。。。。。。。。。。。。。。。。。。。。。。。。。。。。。。。
    注1:青海:唐朝时称呼青海湖为青海可是海的概念。
    注2:羌人相较于吐蕃人、吐谷浑人来说算是比较友善的民族他们往往将权力领土看的不那么重要。有一块地牧羊、有一处水域捕鱼就是他们最大的希冀。当然这只是指大部分羌人。
    注3:重瞳亲照:重瞳是古代对目光如矩智慧过人的一种神话表现传说圣明天子都是重瞳的所谓“重瞳亲照”就是对皇帝处事目光的溢美。
    ps:我写到的时候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哀。民族如果没了进取心就会堕落、甚至麻木。而这种麻木和堕落往往比异族入侵更为可怕。因为它会从根毁灭一个民族所以我们要改变!
    套用奥巴马的一句话希望不死创造奇迹!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
 第三十七章 起戈(六)
    ………………………。。
    ( )    ( )    更新时间:2012…12…14
    月光静静泻在海面漾出一抹浑圆的浮影。  无弹窗 更新快小。说网夜里的青海便有如一块温润晶莹的巨大宝石平静柔滑安详恬静。
    “rì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无限。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望着黑漆的海面李括长叹一声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将会在青海东北侧靠岸从而避开大通谷一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