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后双方都被巨石拦住,他们已然无路可退。
    两侧山腰里突然钻出了许多唐兵,他们皆是弯弓持箭,紧紧对准脚下不远处的吐蕃士兵。
    “射!”王小春挑了挑眉毛,下达了屠杀的号令。在这一刻他只觉压抑了十六七载的感情瞬间迸发,十六七年所受到的欺凌全部借着这句话还了回去!
    数千只羽箭织成一张厚密的网,向‘泽滩’中的鱼儿撒来。
    “哧!”“哧!”
    羽箭一射到吐蕃士兵身上,便贴着皮肉钻了进去,死死的咬住了骨缝。
    “啊!”
    “呃”,“呃”
    这些羽箭皆是经过改良的破甲箭,恰好能穿过吐蕃人细密的锁子甲,咬入皮肉。箭头上皆是淬了剧毒,一旦进入人体便会顺着血液流入脏腑。即便有医者如华佗在世,也绝无起死回生之力!
    唐军只一轮攒射就射杀了五六百名吐蕃兵,谷内的空间实在过于狭小,大伙儿根本不需瞄准,只要将羽箭朝脚下射去,保准能带走一条生命。
    “第二轮,准备!”王小春冷冷的注视着脚下挣扎的吐蕃兵,声音里毫无暖意。
    ……
    “张头儿,棚伞已经挡不住了!吐蕃人从几十丈高的地段推下了滚石,生生将伞架砸的粉碎!”陶成跌跌撞撞的跑到张守瑜的跟前,哭诉道。
    张守瑜的面色已是铁青,强自压下心中的怒气道:“我不是给了你一千人吗,怎么都扛不住?”
    “张头儿,那是几百斤的巨石啊,熟牛皮包成的伞架根本支撑不住,大伙儿手中拿着的又是木盾,所以,所以…”
    张守瑜看了一眼几十丈外的石堡城,心中暗叹一声。石堡攻坚战已经进行了三天了,从吴海的先锋营夺下第一块石原开始,自己前前后后已经折损了近千弟兄,眼见就要摸到石堡城的垛口,却被吐蕃人用一轮滚石将希望击得粉碎!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须在入夜之前登上石阶!”张守瑜顿了顿道:“大帅已经给我下了死令,如若不能在后日日落前夺下石堡,便要用我们先锋军的人头祭军!”
    “我懂,我懂!”陶成抹了一把眼泪道:“张头儿您就看好吧,我一定会在入夜前给你将轴车推上石阶!”
    张守瑜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活在这个道口上都不容易,只有夺下了那座戍堡,大伙儿才能安生几年啊。”
    陶成喉咙哽了哽,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张头儿不怕,我老陶便不怕!”
    “弟兄们,我们再冲一次!”陶成毅然转身朝石原的方向迈去,在他的身后跟着一众伤痕累累的唐兵。虽然他们额上缠满被血水浸润的布条,臂间绑着一圈又一圈的布带,却没有一丝萎靡之意。
    他们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容深处透着无与比拟的坚毅!这是守卫家园的承诺,无分信仰。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唐才称之为大唐,华夏才谓之为华夏!
    他们是大唐的英雄,是最可敬的人!
    ……………………………………………
    ps:推荐一本好友的书:客栈小二哥写的《乾坤破》,书号169696。写的很不错,值得一看,大家可以养肥了再杀,下面直通车。
 第八十九章 逐日(四)
    时间:2013…01…09
    千里原灌色,青光枯骨埋胡山。''
    僧侣复为亡魂颂,时无懦夫皆英雄。(注1)
    唐兵在校尉陶成的带领下佝偻着身子,如狸猫般矫捷的在绝壁上攀援着。不时有石块、滚木从他们身侧滑落,砸入深渊,唐兵们却没有露出丝毫惧色。
    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支木盾,携着一只钢刀,目光毅然的朝上首处的石阶攀去。吴海校尉为了夺下石原这个行军的跳板,率领兵卒浴血奋战,六百士卒足足阵亡了五百多人。大伙儿行军的道路是袍泽们的尸身堆出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弟兄们的血液,怎能轻易放弃?
    只要登上了石阶大伙儿便可倚藏在轴车后,推进到石堡下。只要推进到了石堡下,隐藏在轴车里的陌刀手就可以片刻间将垛口后的吐蕃蛮子砍成肉片!
    狭窄的石道上容纳不了太多兵卒,大伙儿只能尽量靠在一起,以最迅捷的速度寻找借力的支。
    “还有十丈就能踏入石阶了,再加一把劲!”陶成右手抓住了石缝中伸出的一条枯藤,用力一拽将身子带了上去。
    此处的石壁并不很陡峭,却格外的光滑,很难找到落脚。一些陷入内侧的石坑看上去很是夯实,其下却着实是一抔松土。一名唐兵为了躲避石堡上砸下的滚木,身子一倾踩在了一块山石上。他身子的重心全部移到了右侧,导致山石负重过多往下滑去。
    “啊!”
    唐兵发出一声惨呼,便呈一大字仰面跌下了悬崖。崖谷实在太高,甚是听不到唐兵落地的闷响,只空余一声声惨呼回响在谷峡。
    身旁的士卒皆是咽了一口吐沫,深吸一口气向上爬去。
    不时有失足的袍泽从自己身边跌落,不时有飞来的滚石将自己的弟兄砸落。''唐兵却没有一丝犹疑,他们的目标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夺下石阶!
    这些赤岭北侧的石阶本是大唐为了士兵攀援方便所铸建,吐蕃人设计夺得石堡城后为了安全考虑便捣毁了大部分石阶。不过紧邻堡塞的一部分,由于极强的战略意义保留了下来。
    “嗖!”陶成将打了死结的麻绳朝一块锥形石块抛去,碗口粗的绳套精准的寻到石块,紧紧的拴在了上面。
    陶成拽了拽石块,见并未有松动的迹象遂将麻绳一头绑在了自己腰间。
    “嗖!”“嗖!”
    后面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可以攀附的外物,身家性命可就全绑缚在这小小一块岩石上了。唐兵们亦停了下来,学着自家校尉的模样将绳索一一套在了近旁的岗岩上。
    如同奔腾江河中漂浮的孤舟,唐兵们在绝壁上挣扎摇摆,奋力朝几丈开外的石阶挪去。他们每行一步,就会将随身携带的木板钉入石缝间,为之后跟进的袍泽铺好道路。
    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羽箭的射击范围,伴着嗖嗖风响,一支支利矢从唐兵耳畔滑过,飘落至崖底。
    十丈、五丈、三丈…
    胜败在此一役!
    陶成看准机会,一个纵跃朝四尺外的巨石跳去!
    ……
    月色溶溶,唐军的第二梯队已经顺利从石原转移到了石阶处。简易的木质轴车被唐兵们以人力扛上了峰岭,带上了绝壁,正一个个通过拼接的木板送至石阶。
    张守瑜的面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唐军已经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占据了石阶他们便成功了一半。因为地形的缘故,石堡下数丈内的地段都成了防御的死角。吐蕃人屡试不爽的巨石、滚木在这个地段都将彻底失效。而唯一能对大伙儿构成威胁的羽箭射在轴车上就好似隔靴搔痒,不足为惧!
    时间,他们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
    只要能赶在吐蕃援军从南峰登上石堡前夺下垛口,石堡城就已成了唐军的囊中之物。
    反之,如果石堡守军撑过了今夜,吐蕃人驻扎在赤岭一线的援军势必会及时增援,那时已距城头儿咫尺之遥的唐军便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所以,他们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一辆辆轴车行到了石阶处,排成齐整的序列。
    “出发!”
    木轮在石阶上匀速滚动,低沉的声响犹如龙吟。轴车缓缓向垛口挺进,每行一步都要停下来检查前方的道口。
    数千陌刀手就隐藏在乌色牛皮篷布的下面,静候那一刻的来临。
    他们是刺死猛虎的匕首,斩断蛇蟒的利剑,只会在决定死生的那一刻亮现!
    木轮碰到石块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淡黄色火光的印衬下透出一丝沧冷的凌意。
    “唐军攻城了,唐军攻城了!”垛口上值更的吐蕃守卫借着火把终于看清了城墙下的情状,急的高呼连连。
    “敌袭,敌袭!唐军连夜攻城了。”一名轮休的百夫长被士兵的示警吵醒,下意识的摸过弯刀赶到垛口。他多半还未睡醒,打着哈气揉了揉眼睛。
    “唐寇,哪里有唐寇?”
    值勤的卫兵扬起火把照向崖壁,手指不住的打着颤:“唐寇,唐寇乘战车连夜攻城了,我们,我们完了!”这些士兵多半见识过轴车的坚固,羽箭射到其上就如同弹在了棉花上,毫无力道。唐军连夜攻城,又倚靠在这等怪物之后,他们如何守得住!
    百夫长随着卫兵手指所引的方向看去自是大惊失色,睡意全无。
    “我去禀报将军,把所有弟兄们都叫起来,快!”
    说完百夫长便朝二层的石室奔去,未敢作片刻停留。
    “起来,都他娘的给老子起来。唐军攻上来了,拿起家伙什,跟老子上城头!”一个个睡意正浓的戍卒被吐蕃军官揪起来,赶到了城头。
    一番喧扰过后,石堡城中的驻军纷纷出了石室,持矛列队。
    “唐军攻到何处了,来了多少人?”铁刃悉诺罗迈着阔步上了城头,高声询问道。
    “禀报将军,大约三十多辆轴承,估摸着得有上千人!”一名百夫长冲铁刃悉诺罗抱了抱拳,回道。
    铁刃悉诺罗心中咯噔一响,一千唐兵,竟然有一千唐兵!
    石堡城本就驻军不多,在与唐军的对抗中又折损了一些,现在他手中能调用的生力军也就一千出头。堡塞虽然建在高耸的峰岭上,最后一段山道却甚为平坦,几乎无险可守。
    “叫大伙儿严防住每一个垛口,无论如何不能放上来一个唐兵!”
    铁刃悉诺罗咬了咬牙,沉声下达了命令。
    “援军呢,援军怎么还没来?前天就派出了信使请求增援,为何现在还没看到人?”铁刃悉诺罗不耐的叫过一名亲兵询问道。
    “这,这…”那亲兵吞吞吐吐,就是不肯吐露半分。
    “费什么话,快些说!”铁刃悉诺罗瞪了他一眼,目露凶色。
    那亲兵吓得脖颈一缩忙道:“洛尔赞将军他,他拔营南撤了。”
    “什么?你他娘的说什么?你再给老子说一遍?”铁刃悉诺罗揪住亲兵的领子,不住摇摆着。
    “将军,你听我说,你听我说完…”那亲兵苦苦哀求,眼中满是苦意。
    “哼!”铁刃悉诺罗愤恨的将亲兵丢在了地上,冷嗤一声。
    “听说,听说九曲城被围了!”
    那亲兵朝铁刃悉诺罗瞥了瞥,终是说出了实情:“赞普被唐寇围困,洛尔赞将军不得不调动赤岭一线的援军,前去营救。”
    “唐寇?唐寇难道长了翅膀?他们能顷刻间飞过赤岭,飞到九曲?”铁刃悉诺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言语中满是怀疑。石堡城下就集聚了六万余唐军,听说南线阿尔苏城附近还集结了唐人的六万骑兵,怎么突然九曲城又冒出一支唐军?
    “那,那卑职就不知晓了。反正,反正洛尔赞将军说,赞普的安危更重要。”
    铁刃悉诺罗摇了摇头,仰天大笑一声:“好一句赞普的安危更重要,看来是天要亡我了!”
    突然他目光一寒道:“即便是死,我们也要拉上几个唐寇垫背。弟兄们,拔出你们手中的弯刀,为了吐蕃、赞普而战!”
    “为了吐蕃,为了赞普!”
    “吐蕃万岁,赞普万岁!”
    所有吐蕃士兵脸上都带着一股决然。也许他们注定看不见翌日的太阳,那么就让他们为了吐蕃流干最后一滴血吧。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注2)
    天宝八年六月初一,陇右主力唐军对石堡城发起了总攻。
    ……………………………………………
    注1:忘记先人就是不孝,忘记历史就是不忠。流云虽不才,但也愿以此诗献给那些为了大唐崛起而牺牲的英雄们。
    注2:出自《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作者是杨广。其实我一直认为杨广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只不过在处理门阀世族的问题上操之过急了。
    ps:这周风云啊,大伙儿给力,别让流云数据太难看啊…冲上潜力了,加油!
 第九十章 人心(一)
    时间:2013…01…10
    天空深处悬着一轮毒日头,不住向外散着燥暑。''土路旁的水坑腾起冉冉热气,弯弯绕绕飘向远处。不时出现一两只野狗跑到水坑旁,伸出打了卷儿的长舌头拼命舔刮着水坑中残剩的水渍。
    铜武营近千名唐军与白狼族三千勇士顶着炎炎烈日,已不停歇行军了近二十里。
    经过一夜的鏖战,一众将士重挫了九曲吐蕃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唐军的任务本是引得赤岭一线吐蕃军回援,从这个层面理解,他们已经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当然果毅都尉李括不会满足于此,他巧设伏兵引得吐蕃人入瓮,利用谷峡地形以及陷马坑几乎悉数歼灭了吐蕃人的轻骑兵。失去了骑兵的速度优势,即便九曲军逃出了双龙谷,亦不会有胆量追击自己。只要高秀延抗住正面回援的吐蕃人,这三万唐军便可以悉数从河口绕回青海。
    不过让少年忧心的是,雄武、振武两营的将士并没有及时与自己回合。战前他特意嘱咐了王小春不要恋战,阻止吐蕃人从双龙谷直接突破即可。可是看这情形这小子显然已和吐蕃人干了一架。鲜于瑜成派出的斥候回报,通往婆论驿的山路被巨石阻塞,从山原上望去,谷中尽是吐蕃人的尸首。很显然,王小春没有满足于虚张声势,布设疑兵以吓退九曲军,他竟然凭借一千预备军坑杀了近五千吐蕃精锐!
    此时李括心中又忧又喜。
    喜的是以王小春为首的唐民们通过这场战斗彻底证明了自己,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相信他们不日便可融入陇右唐军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忧的是这孩子太过意气用事,没有遵照自己事先的命令。倒不是李括小肚鸡肠,实在是军令如山。放在他这也就是责备几句,若是换了严苛的主帅说不准就要杀人立威了。
    正所谓战场之上无儿戏,作为军人所能做的只是服从。若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这仗还如何打?
    “括儿哥,小春他们会去哪里呢?我们如果按照既定路线走的话,应该往南而不是西啊。”张延基打马而来,沉声问道。
    李括摇了摇头道:“照理说我们应到三十里外的凌山与他们回合,但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