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鞭影重重,娇叱声声。姑娘们打起人来也是身段婀娜,甚是好看。围观者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女孩子的力气虽说比较小,但几十鞭子抽下来,韩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韩暮见差不多了,忙喊停,那受欺负的村姑好似打上瘾了,叶儿她们都停了,她还补了几鞭子,看的众人狂汗不已。
    韩暮吩咐跟来的小厮将韩七抬回去,然后向着周围的人们拱手说道:“鄙人教奴无方,为害乡里,实在惭愧。今天将此恶奴狠狠惩戒一番,以表我韩暮一心为善的心籍,今日之后若我韩家再出此类恶奴必严加惩治,请各位乡亲给我作证,若有发现我韩家人做恶事的,烦请通报给我,通报者可去我家账房领五十文辛苦费,有劳众位了。”
    说完抱礼一周,命一个男仆留下来赔偿那韩七打翻的摊位,然后转身出人群。人们主动让道。
    走出去不到二十步,身后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忽的响起,他微微一笑,加快脚步,带着四个衣衫凌乱发鬓横斜的丫头匆匆离去。
    几日内,吴兴城里处处在谈论一位大义灭亲、见义勇为、智慧超群、人品端方、出手豪爽的大名人,此人便是韩暮,连他座下四大女鞭手都被人赞誉有加。
    唯一吃了点小亏的看上去是那韩七,但是此君正揣着一吊大钱在老家院子的大桑树下品着茶,支使着娘子干这干那;虽然鼻青脸肿,但丝毫看不出失意之态。
    *******************************************************************
    PS:人物之间的称呼上确实难以考证,我查了点资料,但是却没有用,那些文邹邹的称呼加进去貌似对行文并没有多大益处,好在这是架空,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如有精于此道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发个帖,帮帮我,不胜感激。
    求各种收藏和票票
第六章 闺中话 堂上语
    吴兴太小。
    说它小,不是因为地少人稀;十几平方公里的主城,如果加上城墙外延伸的田亩、村庄、湖泊,面积相当的成规模。也不是因为人口少,光城内人口就有七八万,加上四里八乡的人口不下十万。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了。
    说它小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人多了。人多口快,不仅市井街巷,茶坊酒肆,烟花柳巷;现在连深宅大院,闺阁寺宇都也都流传着审钱巧断案,五女鞭恶奴的桥段。
    柳如眉和翠儿主仆此刻也正斜倚着花园的栏杆谈论着这件事。
    “小姐,姑爷还真有两手,你出的难题好像被他解了呢。”翠儿挥着团扇扑打着围绕亭柱飞舞的一只白蝶。
    “什么姑爷姑爷的难听死了。”柳如眉嗔道。
    叹了一口气轻轻的道:“也不知他是不是真心的改过了,若是他只为了解我出的难题,却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嘻嘻,小姐看来真上心了,那韩少爷以前欺负你的恶事早就忘了吧?”翠儿笑吟吟的看着柳如眉。
    “鬼丫头,你总不至于叫我永远记着他的恶行吧,浪子回头金不换呀。”
    “哈哈,小姐你对他说的一句话都记得这么清楚,天下第一痴情女子诞生啦。”
    “呸,什么天下第一痴情女子,真够难听的。我也就是这段时间听见他的所作所为,才对他有所改观;毕竟我也是希望他能是个顶天立地,受人尊敬的人。”
    “毕竟……他也是你的未婚夫婿呀,夫荣妻贵嘛,哈哈。”翠儿点着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柳如眉轻轻的打了翠儿的小手一下,转身叹息一声,望着春光里花园里飞舞的一对蝴蝶呆呆出神。
    “其实,说起来,韩少爷这两件事办的真的挺让人惊讶的,怎么看也像个有大智慧的名士作风。小姐你说呢?”翠儿也望着花园里的鲜花出神了。
    “上次一见,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换了个人,或者不需要他多做什么,从眼睛里就能看出来了,这种感觉很特别。”
    翠儿格格笑起来,伸头看向柳如眉的眼睛,柳如眉道:“干什么啊?”
    “我看小姐你的眼睛啊。”
    “你找打是不是?”
    “格格……我也从小姐的眼里看出了特别的感觉。那就是——思春的感觉。”
    “啊呀……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两个娇美的身影在花园里追逐起来,惊起一片飞舞的蝴蝶。
    *****************************************************************
    韩家大堂上,韩庸和王氏正和韩暮在叙话。
    说起来,韩暮来到这个世界,还从没有真正的和父母呆在一起多长时间,这让他有些惭愧。虽说从情感上很难认同这一事实,但是毕竟韩老爷夫妇对他的舔犊之情还是能深深感受的到的。
    且不说锦衣玉食的养着,流水般的钱币花销着。单看自己的许许多多奇怪的要求被满足,就可见爱之深了。就拿三角裤来说,全吴郡的人都不以为然,但韩老爷夫妇对此仍是没有指责,只是叹息一声了事。
    “暮儿啊,娘真的好欢喜,现在全吴郡的人都知道我儿是个识大体,明事理的贤人,我韩家可是有脸了。”王夫人这几日心情大好,脸上的皱纹都少了几条。
    韩暮心道:我确实是个闲人,闲的发闷了。嘴上唯唯诺诺,恭敬万分。
    “是啊,暮儿能有如此胸襟,为父真的是欣慰”韩庸也是捋着胡子点头。韩家在江南几代经营,虽然家产巨富,但是巨富之家最在乎的其实还是出个能拿出台面的接班人。
    “爹,娘。儿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人只份所当为,但能让二老高兴,暮儿很是开心。想起以前种种,实在是羞愧难当,孩儿不孝,以前给爹娘脸上抹黑了。”韩暮见韩老夫妇情真意切,也受到了感染。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永远也见不到了,不免真情流露,倒也不完全是应景之语。
    “呵呵,暮儿现在说话都这么会讨我们喜欢了,看来仙人点化之言不虚啊。”韩庸笑着对王夫人道。
    “老爷所言极是,我们家暮儿有造化啊。”王夫人脸上笑得更欢畅了。
    有造化是有造化,可是造化弄人啊,韩暮暗叹。
    “我韩家,自你太公起便致力于光耀门楣,为父自永和年间便追随谢家将军东征西战直到升平三年,虽未能光大门楣,但也不至于丢韩家的脸。暮儿啊,爹娘已老,韩家终究要靠你撑住,看你今日如此,便是我和你母亲驾鹤西去,也足以放心了。”韩老爷子眼窝闪闪好像隐有泪光。
    韩暮忙道:“爹娘身体康健,怎么说这样的话来吓暮儿。”
    那王夫人也白了韩庸一眼,怪他乱说话吓到儿子了。
    韩暮想不到这老爷子还当过军人,跟随的是谢将军,哪个谢家将军这么有气势,连富翁都不做,跑去跟着他打仗。脑子里把自己不多的关于东晋的知识一搅和忽然一惊:“莫不是那个谢家?那可是名气通天的一家人啊。”
    *****************************************************************
    吴兴太守府,太守王献之正在接待京城健康来的信使,信使是吏部尚书兼中正官谢安发来的公函。(注:东晋没有科举制度,推行的是唯才是举,举荐制。而中正官则是负责推举考察之类事物的官衔。其实东晋时期所谓的唯才是举只不过是个幌子,真正能受到举荐的只是那些士族大阀的子弟,看下去大家就明白了。)
    公函的内容正是为了今年的夏推之事。每年的暮春,各府州郡县都会收到这样的一封公函。为的是在夏季推举贤才,以为国用。
    王太守看罢公文,赏了信使。沉思半晌,便动笔写回函,俊秀清朗的小楷在白纸上跳跃,不一刻书成。那信使也不耽搁,告辞快马绝尘而去。
    王大人处理完今日公务,伸伸懒腰走回内堂。东首厢房内琴音悠悠,凄婉悲凉,透过淡青的纱帘,只见一个娇小的背影正端坐扶琴。王大人喟然一叹,转身离去。
    求收藏,求票票
第七章 五月初五
    春将末,吴兴城内上上下下或然显得热闹起来,端午降至,这样的节日在晋朝可是大事。下至佃农贩夫,上至太守士族,都在为这这个节日的到来而做准备。
    韩家上上下下也在为端午做准备,婢女们都忙着准备新衣服,包粽子,割艾枝。小厮们则搬出往年的龙舟,打磨一新,抹上桐油在阳光中晒干,准备龙舟赛。
    韩暮从大家的口中得知,每年的端午节,吴兴每个士族大家都会组建一支龙舟队竞赛。胜利的士族大家则象征着今年的家运大好,而且太守还会给获胜者颁发匾额,披红挂彩。这些象征意义上的奖励其实没什么,士族间看重的是名声和实力。在端午节上展示实力、出风头、成焦点,正是每个世家的终极目的。韩家只在七年前拔过一次头筹,那时候韩暮还是个刚刚脱掉奶味的垂髻小童。
    韩暮本来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对节日基本没感觉。但是上上下下的气氛感染了他,特别是韩老爷,最近儿子出名,老怀畅慰,家族振兴有望,所以特别希望今年能好好热闹一番。韩暮为照顾老爷子情绪,也就参与了进来。
    一旦参与,他便尽心尽力的融入进来。
    先从挑选韩家龙舟队的队员着手,韩暮挑选的并不是膀大腰圆的大汉,而是十八名瘦小精干的伙计。他们清一色都是为韩家砍柴烧炭的樵夫,瘦是瘦了点,但身体灵活,臂力持久。用韩暮的话说就是:你别看我瘦,我骨头缝里长肌肉。
    掌舵的人选,韩暮打算亲自上阵,水上快艇都不知道玩过多少回了,这点小事相信自己还是能胜任的。
    最后想要夺冠的的最关键因素是龙舟,韩暮对自家的龙舟做了稍许的改良,将船头的龙首前方做了个流线型的木罩,刷上花纹后嵌在宽大的龙脖子处,还能露出龙首。既不影响美观又减少了阻力。并且在船身两侧加上两条薄薄宽宽的导流板加强稳定性。
    实地测试的结果令人满意。
    其他方面;韩暮给了叶儿她们几个衣服款式上,以及发型装扮上的建议。韩暮认为,不做则已,要做就做的尽善尽美,露脸拉风要全方面的,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落了下风。
    *************************************************************
    五月初五,这一天终于到了。
    凌晨时分爆竹便响个不停,各家各户都起得早早的,从四里八乡赶往城西七里的徐水河,这里是每年举行龙舟赛的地点。
    韩暮起的也很早,在丫头们的伺候下洗了艾叶澡,穿戴打扮整齐。天色微明,宅子门口诸人都已打扮停当,韩暮一出门,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直奔徐水而去。
    马车里的挂灯掩映下,韩暮看着四个丫头大乐。她们接受了韩暮的建议,今天穿的是一水的女武士袍,护肩微翘,腰间扎着宽护腰,悬着玉饰。下边是花纹紧致的半高小马靴。头型也不似以前的蓬松俏皮的鬟髻,而是每人编了两个乌黑油亮的麻花辫,鞭稍绑着蝴蝶结。服侍的颜色也是韩暮分配的,柳儿淡蓝,叶儿淡紫,晴儿亮红,雪儿银白。
    四人对望,也是忍俊不禁,暗地里为自家少爷的恶趣味叹息,同时又自我安慰:感觉挺不错的。
    天色拂晓时,到了徐水河的竞赛地段。一下车,韩暮的眼前就被这人山人海的场面镇住了。宽阔的河堤上,密密麻麻全是人。笑的、闹的、喊的、叫的,各种声音喧闹鼎沸。人人都穿着自以为最漂亮的衣服,佩着最名贵的首饰,端午节在这里已然不仅仅是个节日,而是成了一个全民欢庆的盛会。
    河东的一处高堤上,搭着一座高大宽敞的高台,锦幔飘舞,彩旗飞扬,台上设有坐席,供吴兴有头有脸的人物落座。此刻上边已经是坐了不少人。
    韩家队伍一到,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们指指点点的议论。韩暮少爷倒是规规矩矩的宽袍大氅,正常的打扮。但是那身后的四个丫头的装扮确实是夺人眼球,令人咋舌。还有那十八位身着头戴瓜皮软布帽,紧身牛皮坎肩,七分牛皮短裤的韩家班,同样显的精神抖擞,干净利落。
    韩家队伍走进自家划分的场地等候比赛,十八位韩家班却没有休息,在那里揉手甩尾,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态。韩暮嘱咐了韩七几句,便带着四个丫头跟随韩老夫妇望高台上走去。那里设有韩家的坐席。
    拾阶而上,那高台长宽足有二十丈,足以放下上百张椅子。正中一张高大的红木椅,空置在那里,想来是太守的坐席。
    一路行来,韩庸不断向周围行礼,同时招呼韩暮上前。
    “这是宋世伯,宋兄,这是小犬韩暮。”
    “这是王世伯,王兄,这是小犬韩暮。”
    “这是陈世伯,陈兄,这是小犬韩暮。”
    “……”
    韩暮上前施礼;
    “宋世伯好!”
    “王世伯好!”
    “陈世伯好!”
    “……”
    韩庸以前从未向这些老熟人老对手介绍自己的儿子,毕竟儿子的不成器让他羞于提起。但今时不同往日,儿子如今在吴兴城里有了些小名声,自然虚荣心作祟,大大的介绍一番。
    费时多时才走到台西侧自家的坐席,韩暮刚一坐定边听到身后“嗤”的一声轻笑,转头一看,柳如眉端坐身后的坐席上,身后侍立着一个娇俏的小丫头正捂着嘴在偷偷的笑。
    韩老爷也转头看来,一看之下不由急忙离座,朝后作揖:“告罪告罪,韩某老眼昏花,亲翁在此,居然没有看见,失礼失礼了。”
    韩暮这才注意到,柳小姐边上坐着一位身材臃肿,面目和善的老人。想来就是柳小姐的父亲,自己的未来泰山大人了。急忙上前行礼。
    那柳老爷起身对着韩老爷还礼道:“无妨,无妨。”转脸看着韩暮,半晌道:“浪子回头金不换?不错不错。”
    韩暮一怔,偷眼望了望柳小姐,那柳如眉脸色微红,眼望台下河川人群,强自镇定。
    “嗤”翠儿又笑出声了。
    寒暄已毕,众人落座。叙话的叙话,闲聊的闲聊,正热闹见只听礼包声响彻云霄;炮声过后一队人由远及近,台下立马有人高呼道:“太守王大人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