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英明,正是此意。”白诩微微一笑,“西军驻守大宋西疆数十年,骄兵悍将无数,战斗力非比寻常。按朝廷本意,肯定是不想将西军划归给主公统领的;但是主公何不佯装糊涂自作主张的把西军划归麾下?——谁叫西军各军在名义上,都是归属于河南宣抚司呢?朝廷与官家眼下也是病急乱投医了,忽略了这个细节。这是天赐的好处,主公岂能坐失?”
“很好。看来你这白毛狐狸就算是病了,也胜得过千军万马,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尽在掌握。”楚天涯满心舒畅的大吁了一口气,上前来拍白诩的肩膀,“好生养病早日归来。我,怕是一刻也离不得你。”
“主公错爱,小生受宠若惊!”白诩连忙退后三步拱手弯腰的长拜而下,“些许小疾不足挂齿,小生,明日即可前往军机处赴任!”
“萧玲珑!”楚天涯大声唤道。
萧玲珑站了出来抱拳,“属下在!”
楚天涯轻拍白诩的肩膀,微笑道:“命你亲自去给你四哥洒扫军机处衙堂,迎请军师复出上任!”
“属下遵命!!”萧玲珑大声应诺。
白诩惶恐不已经,“主公、郡主……属下岂敢?”
“我令即出,绝不更改。”楚天涯眉眼舒展的对白诩笑了一笑,带着众人大步流云的走了。
白诩快步跟到桅檐下长拜不起,“恭送主公!!”




第257章 驰援东京
军师白诩复出了。整个洛阳就如同是一台电脑进行了硬件的更新换代与操作系统的全面升级,运行得更加快速、平衡、高效。
楚天涯当然知道白诩的威力与作用。之所以等到今天才去请他出山,也是出于一种上位者的心态。第一,白诩是能干,但心中自有一股书生傲气,自命不凡。如果对他太过的骄宠与倚仗,未免有失偏颇。此前在小苍山时,白诩就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一些骄横,在立场上始终不与楚天涯同步。
再如何能干的属下,不听老板的话,要他何用?
再者,当然也不能完全的摒弃白诩将他一直放在冷宫之中。就像是熬鹰炼犬一样,让白诩闲置一段时间,饿一饿他。等到他自己耐不住寂寞了再适时的放他出来,他想不竭尽全力去办事也难了。
出于这样的考虑,楚天涯在到了洛阳好些日子、根基已稳、大事已定之后,才去叫白诩出山。这无疑向白诩传递了两个能让他胆战心惊的讯号——没有你白诩我们也能干成事;当然,有你更好!
既被需要,也不是非你莫属,这就是楚天涯的用人之道。
往往越有才能的人越有傲气。如何在属下的傲气与才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楚天涯苦心孤诣要做到的事情。前者有焦文通,现在有白诩。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
白诩上任之后,像是一台加足了马力的机器,殚精竭虑忘我的投入,将整个洛阳的大小军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副军师刘子羽与他的合作也日渐和谐与完美,两名军师,一个在洛阳军机处坐镇,一个在济源的黄河沿线临战指挥,终于将整个洛阳的防务串连成了一个整体。
楚天涯终于可以放心了。此前,白诩的工作是由他与孟德来兼任的。现在这一块有了白诩的担纲,楚天涯大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另外一件他必须做的事情。
——剑指东京!
眼下虽然有完颜宗翰的数十万大军凶猛南下,不灭楚氏不回头;但实际上,矛盾的核心仍是在东京那处。如果东京被破大宋灭亡,龟缩于洛阳的楚天涯再如何兵强马壮充其量也就是丧家之犬,迟早被擒被灭。
当务之急,誓保东京不失!!
征兵工作,火热进行。从进入洛阳的第一天开始,楚天涯就没有停止过扩充兵马实力。洛郡的府库里有着无数的军械军粮,不用来武装部队,简直就是一种愚蠢。
直到今天,楚天涯已经征得八万兵马。秦晋之地民风彪野古来就有果劲之风,当年大唐的关陇军事贵族,用的就是这里的兵从而夺取天下,大宋西军的兵源也多半来源于此,因此战斗力非比寻常。楚天涯征来的兵壮,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关西精壮大汉。光从兵源上讲,洛阳新军的质量远胜当初的河东义军的新兵质量。
楚天涯将这些新军与洛郡的禁军、以及晋军进行混编组合,以老带新,新兵的成长非常之快。现如今整个洛阳已经有兵马二十二万余,其中有超过十二万,是楚天涯来到洛阳后新增的力量!
东京的求救告急文书,如雪片一样的向洛阳飞来。完颜宗望麾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完全突破黄河陆续开向东京。虽然大宋南方的各种勤王之师也在不停的开赴东京救驾,但要么远水不及近渴,要么兵力微寡难成气候。目前东京仅凭十余万禁军与城郭御敌,官家与朝臣日夜之间都是心惊胆战。对于离东京最近那支生力军——楚家军,他们就差求爷爷告奶奶的,肯求楚天涯出兵勤王了!
按照白诩定下的谋略,楚天涯一边紧急的整顿兵马、筹措粮草准备东征,一边与朝廷讨价还价。一是要朝廷封个王爵,二是要派个皇子来做监军(其实也就是个人质),三是要兵马指挥权。
官家赵桓和所有的大臣都看到了楚天涯的“狼子野心”。这要是放在以往,马上就是传檄天下骂尽楚天涯,并派大军去征剿他这个“逆臣”了。但是现在,赵桓和大臣们不敢不答应——和城破人亡相比,楚天涯的要求虽然过分但还不至于要命!
于是,官家赵桓答应了楚天涯的全部要求。
首先,他把郓王赵楷扔到了洛阳作为“京兆府通判”,也就是交给楚天涯做了人质。
官家的这一手笔,傻子都看得出来是什么用意。
郓王赵楷,是先帝赵佶比较宠爱的妃子、王贵妃所生。和现任官家赵桓不同的是,赵楷颇有乃父之父,酷爱书鸟绘画而且颇有造诣,而且颇有几分才气。他曾经匿名参加科考,竟然一路势如破竹的进入殿试而且夺取了头名状元。有一说,郓王赵楷就是史上最有“来头”的状元。
因此赵佶一直很喜欢他的这个儿子,多次有意废了太子(即现任官家赵桓)而改立赵楷。
但现在在位的仍是赵桓,赵楷的处境当然就十分的尴尬了。按理说,要不是因为金国来犯外事干扰到了内政,郓王赵楷早该没命了才对。结果是赵桓上任之初,就把他最大的竞争对手赵楷弄到了凤翔当节度使,就在离洛阳不远的地方。
恰好楚天涯要一个皇子当“人质”,官家理所当然的把赵楷这个废人和眼中钉扔给了楚天涯——多少有一点以臭肉去打狗的意味。
这样浅显的道理与明显的用意,楚天涯与白诩不可能看不出来。对于赵楷的到来,他们不约而同的觉得——十分满意!
赵桓既敷衍了楚天涯、又剪除了眼中钉,这是他的用意;可是楚天涯与白诩却觉得,换作是别的皇子来做通判,还未必有赵楷合适——原因很简单,赵楷与赵桓不是一伙儿的,他心里肯定恨死了那个当上了皇帝的亲哥哥。这样一来,来了洛阳的郓王赵楷,还真是有理由和楚天涯“打成一片”,一同算计他那个官家哥哥!
这远比扔个泥胎菩样的废物皇子来,有用多了嘛!
除此之外,官家赵桓也答应了楚天涯的其他要求。金口一开,就封了楚天涯做世袭罔替的“洛阳郡王”,赐封邑于舞阳。这个封号,连外行看了都惊呆——大宋把千年古都、自己的西京都封给了一个异姓王,这可真是砸了血本了!
同时,朝廷的枢密院正式下文,将河南府一带包括西军各驻地、各军镇的兵权,都交予了楚天涯一并指挥。这也正是楚天涯要求的。
狮子大开口,就一口吃了个饱。
原本,就算朝廷不给这些东西,楚天涯也是肯定要挥师东进的。现在不过是搭上了一个顺手便宜,何乐而不为?
于是,楚天涯决定,不日亲自挥师,东征驰援东京,去会一会传说中的、比完颜宗翰还要厉害的金国二太子、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
其实在这问题上,洛阳内部有很大的争议。眼下就有完颜宗翰的数十万大军压顶而来,洛阳的防务十分吃紧。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还要抽调兵马去战东京,任谁也要捏一把汗。但是楚天涯极立坚持,就算是丢了洛阳再挪一次窝甚至流浪江湖去,也不能坐视东京灭亡。
刚刚复出的白诩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再次与楚天涯做对,于是,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无奈,他都表示支持楚天涯的决定;孟德更不必说,就算楚天涯要上天揽月、下海擒龙,他也会誓死相随。剩下的焦文通、刘子羽等头领,也陆续被楚天涯说服。其他的大小头领,也就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了。
在留守大将的选择上,楚天涯煞费了一番苦心。
白诩是肯定要留下的。要对付完颜宗翰与时立爱,少了他绝对不行。剩下的,就是要另外挑一个统兵打仗、临战指挥的大将。孟德的为人很可靠,但他在指挥做战方面并不十分出色。焦文通在能力上绝对没问题,但是他的个性很有可能让他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最后挑来捡去,楚天涯只好将眼光落在了一名新人头上——副军师,刘子羽!
刘子羽初来乍道身无寸功,就被楚天涯钦点为五大军机头领之一、副军师,本已是是破格提拔。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威望,下面的各大头领哪一个都比他更有资历,不少人对他心中不服。
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楚天涯是拿出了莫大的勇气——不亚于当年刘备攻吴之时,吴主孙权破格启用书生陆逊担任都督挂帅。
果然,当楚天涯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上下一片质疑之声。连焦文通、孟德和萧玲珑,都感觉到了诧异。
但是楚天涯主意已经定,他也没有时间在留守人选的问题上磨叽了——号令一下,立刻执行。即日起,刘子羽接掌全权,代主公号令行事;白诩任军师,从旁辅佐参赞军机大事;孟德留守洛郡城中配合知府张孝纯主理后勤。
当然,新来的京兆府通判、郓王赵楷,则是被高高的贡起,成了洛阳郡“理论上”的最高掌权者——傀儡旗帜。
楚天涯点起了他的亲勋虎贲骑兵另有四万大军共计八万人马,用焦文通为开路先锋,马扩与王荀为大将,汤盎与阿奴为亲勋护卫,另有青卫十一名,即刻挥师,驰援东京!
唯一留下的青卫,就是何伯。
老头子上了年纪不堪远征是一回事,他留下来,意义其实很重大。楚天涯派他去“保护”郓王赵楷,一来可以确保这一面傀儡旗帜的绝对安全,二来,老爷子也可算是一枚不显山不露水的定海神针。他虽然从不直接干预政事与军务,但是万一刘子羽和白诩、孟德以及张孝纯之间有所争论,或是别的变故,老爷子就能发挥神奇的效力。
因为谁都知道,主公楚天涯把何伯当作自己的半个父亲、老师和智囊。他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他的辈份比谁的都大!
总算是万事俱备。
顺着一场东风,楚天涯亲率八万雄兵东征而去,麾旌直指大宋帝都——东京汴梁!




第258章 英雄会
楚天涯出发了,追星逐月日夜兼程。
其实,关注楚天涯动向的除了金国的敌人与大宋的朝廷,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比如说,从各地蜂拥而来的“勤王义军”。
在以往,这许多股义军都和从前的七星寨、青云堡一样,是山贼土匪或是水贼绿枭。如今国家危亡全族抗金,这些人都扛着一面“义”字大旗前来东京勤王。
不管是出于抗金救民的真心还是捞取好处的假意,东京附近聚集了十几路这样的义军,人数多寡不一,少则一两千多则七八万。他们零散的聚集在东京近郊,或与金兵游击对抗,或听命于朝廷的号令扼守险要关隘,的确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度也让完颜宗望十分的恼火。
但这些军队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他们毕竟不是正规的军队,也没有像河东义军那样的严明军纪。他们一面对抗金兵干了好事,也没忘了打家劫舍弄些军粮、欺男霸女的干些坏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对于他们的混水摸鱼,朝廷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既不想管,也是想管也管不来。
于是东京一带,真正是兵荒马乱。除了金兵为祸,也有“义军”捣蛋。
这十几路义军一边积极的活动,一边翘首观望洛阳方向——密切注意这天下第一号响马楚天涯的动静。
原因很简单,东京的十几路义军,鱼龙混杂一盘散沙,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彼此内斗与抬杠甚至闹出刀兵之事也属司空见惯。朝廷倒是想把这伙人捻成一股绳统一管理与号令,但是并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让这些人心服。对于朝廷的号令,众义军们也是口服心不服,阳奉而阴违。
于是,朝廷盼望楚天涯能够力压群雄,将东京城外的所有义军统一起来,共同抗金救驾;十几路义军当中,不乏有人真心是要抗金救国,也希望有个人能够挺身而出率领他们这些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当然,也有一些成心是来混水摸鱼的货色,心里就在担心,万一那个“山贼王爷”来了东京,会不会大口一张就把咱们这些人给吃掉?
因此,楚天涯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东京这里所有人的人心。
直到确定消息,说洛阳郡王楚天涯真的率领“二十万大军(诈称)”前来驰援东京了,官家与朝臣、百姓还都吁了一口气。十几路义军,也是各怀心思起落不定。
众义军当中,兵力最强的一股,当属淮南曹成。在楚天涯来之前,众义军当中能与他抗衡的,已经是少之又少。他凭借最强的兵力,隐约有“领袖群伦”之意。但是其他的义军头领也都不是吃素的,各自为霸一方为何要听你的颐指气使?因此关系闹得很僵,明争暗斗往来不绝。
曹成,还没有楚天涯那样的“绝对实力”与“绝对名望”,让所有的义军心服口服。
现在楚天涯就快来了,义军当中第一个心中忐忑不安的,自然就是曹成。他召集了几个心腹日夜商议,以应付楚天涯的到来。原本他想一走了之,但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丢尽了“义气”二字。混绿林道上的没了义气,今后还如何立足?但是曹成又不想被楚天涯吞并或是比去了威风,因此煞费心神苦苦研究,最终决定——先发制人主动示好,就算比不过楚天涯,也好歹在众义军当中夺个“第二”的位置!
于是,在楚天涯到达东京之前,曹成请来了东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