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却被陈伩听出了破绽。具体的战事,陈伩也不清楚,可蓟县被围困了半年,才最终陷落。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一鼓而下”来形容。王行商说的顺畅。忽然听到了这个疑问,不禁大笑数声,胡乱分说了几句,转而催促众人抓紧时间,他们本已来地晚了,若是胡人完成交易,东西就不值钱了。

田满忍着笑,附和了王行商几句。把事情遮掩了过去。王行商为人不错,就是好吹牛,却也没必要为了小事而争执。说起来,王行商也不是老行商,只是这几年来过两次,赚些小钱。可不管怎么说。他总要比田满几人熟悉北地,也更清楚如何与胡人交易。

其实,战事就没有简单的。张荣亲自领兵三万,又得张律、高顺等人领兵相助,共领精兵七万。加之,张超组织辎重提供补给,守护冀北,总兵力接近十万之众。张荣几次与幽州兵交战,胸有成竹之下,却是动了心思。机会难得。既然有充足的战力,又无虑时间钱粮。张荣有心要把刘虞的潜在势力连根拔起。

火速占据了涿郡后,张律攻克了广阳。兵锋直指蓟县。随后,张荣的行动却拖拉了起来,与刘虞你来我往交涉了数日,在刘虞断然拒绝交出公孙瓒之后,才指挥着大军将蓟县团团包围。

老实说,刘虞也不是想要包庇公孙瓒。可公孙瓒与刘虞素来看不对眼,根本就没有在蓟县停留,径直逾城而过。去了右北平郡。刘虞即便想要交人,也得能交出人来算。公孙瓒与刘虞的分歧。在于对待胡人的政策上。刘虞善待乌桓,每每赏赐丰厚。公孙瓒却不同意,遇到刘虞有所赏赐,他就派人夺取。

胡人向以力雄者尊,如此作为,不过是养虎遗患。从长远来看,公孙瓒的见解并没有错。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大汉国衰微至此,公孙瓒地举动便不合时宜了。这些都是闲话。

张涵得了冀州,正在觊觎幽州中,哪怕刘虞能件出花来,也断不会听他解释。因此,张荣的交涉,不过是故作姿态。蓟县是北国重镇,城坚池深,人口众多,刘虞在幽州很有威望,强攻之下,肯定会损失惨重。张荣围住城池,试探着进攻了数次无果以后,他也不再强攻,一边不断进攻保持适当压力,一边修建起坚固的营垒,为长期围困做准备。随后,张奂又分遣数军,进攻代郡、上谷郡。

时人都笑张奂不知兵。取了蓟县,代郡、上谷郡都可传檄而定,何须如此。殊不知,张荣正是要打草惊蛇,引蛇出洞,以便能围城打援。进攻的重点,不在于蓟城,而在乎援军。

出人意料,最先赶来的援军,却是乌桓人。秋高气马肥,正是乌桓人劫掠之时。每年的这个时候,鲜卑人都会穿过广宁和宁县间地平原,深入上谷郡劫掠。而大汉国势弱之后,居住在上谷的乌桓人也不时出没其间。不过,今年乌桓人打的旗号,是要支援刘虞而已。自然而然,这支‘援军’遭到了高顺的迎头痛击。

好吧!这么说,是有点夸张。尽管乌桓人信誓旦旦,称自己要支援刘虞,可他们终究是来占便宜的,不会与高顺硬拼。匹马只弓的乌桓骑兵一日可以奔袭两百余里,来去如风,高顺的步兵可追不上他们。高顺手里只有两千骑兵,要与上万乌桓骑兵交战,他信心再足,也觉是个亏本生意。故而,实在谈不上迎头痛击。

与乌桓、上谷联军在上谷厮杀了月余,高顺才找到机会。乌桓人的军纪从来就很差,人人手中都得了不少财物,舍不得抛弃。加之,从事齐周许以重酬,乌桓人拼死力战。隐忍了许久,高顺展露出爪牙——能够快速射击的蹶张弩,成为乌桓人的恶梦。大黄驽和车驽凄历地啸声,让人一直冷到心底。乌桓人反复冲击了高顺的军阵七次,军阵不动如山,乌桓人没有一次能够冲到近前,士气大沮。高顺全军向前,联军立不住阵脚,再次被击败,高顺这才遣出骑军,一举击溃了联军,随后一路追杀了上百里……

这一战,高顺仅乌桓人,就斩首4387级,威震幽州,上古郡遂平。

与高顺交战地,是上谷乌桓难楼王统领的部落。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地三郡乌桓人随后也被利诱前来,张律半渡而击,大破其军,斩首近万。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瓒重组了军队,却跚跚来迟,待到他第二年领兵前来,胜负早已经决了出来,徒然送死。

张奂横扫了幽州所有势力,这才以三百辆投石车集中攻击城角城门等薄弱环节。其实,蓟县被围困半年,城里早就没有多少粮食了。刘虞出兵数次,均被张奂击破,锐气早失。蓟城一破,刘虞就很干脆地投降了。

田满等人匆匆过了蓟县,行进速度陡然慢了下来。宽阔的驰道被分成两半,一半路面正被改造成为坚实的三合土路面,仅有一半路面供行人通行。而运送着筑路材料,穿梭往来的马车不断,所有的行人都必须给这些马车让路。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沿途是建了几座石灰窑,可沙子需要从萍河送过来,矿渣需要从渔阳运来,这么些人还要吃饭……”

道边野店的孙掌柜笑眯眯地说言不由衷的话。

装的一点也不像,王行商没好气地瞪了掌柜的一眼:

“再来一角酒,掌柜的挣了不少钱,请我们喝一杯吧……”

“小本生意,小本生意,比不了您的大买卖……别急,现在是在修沮阳到蓟县这段路,等过了沮阳就好了……”

孙掌柜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笑着岔开了话。

吃喝了好一阵儿,长长车队才行了过去,王行商立刻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把盘子里的肉脯用面饼一卷:

“走啦!走啦!趁着天还亮,再多赶两步,晚上到张家庄歇息,两天内一定要过了沮阳……”

话音刚落,王行商就打了个酒嗝。田满没吱声,把饼子三两口吞了下去,又取钱会了帐,这才出了草棚子。天色灰蒙蒙的,令他愈发郁闷起来。这才过了晌午,就已经歇了两气了。倒不是谁想偷懒,可这军队的  车谁也争不起。

“两天时间能过沮阳吗?”

“嘿嘿,那谁知道!想媳妇啦?”

王行商看出田满着急,不由开起了玩笑。

“是啊!王大哥不想媳妇吗?”

“嗯。”王行商手捻胡须,装模作样琢磨了片刻,才慢条斯理地说:“有什么好想地,像田兄弟这样的年纪才会想媳妇,你看我胡子一大把,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可想的……”

王行商知道,田满在急什么。说笑了几句,就劝说道:

“兄弟莫要着急,这能不能到沮阳,何时能到宁县,那要看老天爷的意思,着急也没有用……

再说。这苜蓿今年种不了,也不过是晚种一季,来年少收点而已。

怎么?有什么不对?”

见田满呲牙咧嘴,王行商心知不对。

“王大哥,做买卖,您是大拿,可庄稼地里的把式,那还得看我的……”田满苦着一张脸:“这苜蓿今年不收的话,我这耕牛是买,还是不买?

买了的话。这牛吃什么?

不买的话,明年春天。这牛肯定是要贵不少。而且,这地冬天不翻一下。来年收成也不好……”

“这倒也是!”

王行商挠了挠脸颊,这庄稼地里的事,他还真拿不出个好主意。

“好好的,这修的是哪门子路呀!”

田满忍不住一拍大腿。

高顺站在大营的望楼上,举起望远镜向远方眺望。从青州这等人烟稠密的地方,到了冀州已觉荒凉,时常百里无人烟,可到了幽州才知道。什么是荒凉。别说百里,就是千里无人烟。高顺也见识过了。就说这身后地宁县城,自从熹平六年一场大败,这里被劫掠一空,至今也没能恢复元气。除了每年秋季边市会热闹些日子,平日里,连的乡屯都不如。

“沮阳新建的八十座石灰窑已经建完,并正式投入生产,现在仅沮阳一地,每日就可以烧制一百二十万斤石灰,足以供应筑路所需。不过,烧制石灰需要大量的木材,伐木又需要大量人手,这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筑路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一进了中军大帐,高顺就问到了此事。结果,参军就说了这许多。新毕业的参军就是这点不好,问了他一个问题,他就能说个没完没了。对参军的啰嗦,高顺微觉不耐:

“这些事情就不要说了,我就问你一件事,在隆冬来临之前,能不能完成驰道的建筑?”

年轻的参军脸上一红,随即便反应过来:

“报告将军,只要再增加四千人手伐木,就可以完成!”

“好!那就去找四千人来……”

参军愣了愣,这四千人,可不是四个人,让他到哪里去找,偷偷看了一眼高顺。高顺正在看地图,只留给他一个背影。他可不敢让高顺久等,无奈地回了声:

“是的,将军!”

高顺不再说话了,具体安排,参军长自会处理。手指轻点在野狐岭上,高顺在这里轻轻划了道线,这就是长城了。作为坝上与坝下地分界线,野狐岭地势险要,是幽州的要冲。从这里修建一道长城,向南与燕山相连,向西与燕长城相连,就可以将宁县着个豁口挡住大半。当然,修长城地花费太大了,高顺受命在此建立一系列可以互相支援的堡垒,并通过土壕、坑洞等等来弥补其间地缝隙。

这可不是件容易事。高顺明白这事有多重要,鲜卑人也明白。七十多里的长城,是瞒不过人的。轲比能也是个有为之人,必不会坐视不理。

檀石槐死后,鲜卑人重新分裂,三部鲜卑各行其事。轲比能为人勇健,断事公平,不贪财物,被部族众人推举为东部鲜卑大人。东部鲜卑距离这里最近,每年来宁县互市的,除了乌桓,就多来自东部鲜卑了。

换句话说,高顺要在此建筑坚固的堡垒,一定要与东部鲜卑开战。

高顺的打算很简单,就是要准备好一切,等到春天天气转暖,便立刻开始修筑长城。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全在马上,渡过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早春时节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到时候,哪怕轲比能来战,高顺也会多几分胜算。

计划是否能够成功的实施,关键就在于道路是否通畅,准备地物资是否充足了。自然,就由不得高顺不重视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王行商和田满一行人就上路了。田满的运气不错,老天爷很给面子。接连两个上午都很顺利,没有遇到辎车。第三天晚上,田满终于抵达了沮阳,他也可以睡了安心觉了。

在梦里,田满梦到了一个满脸络腮胡子,半秃个脑袋,脖子后面还垂着根小辫的胡人,那个胡人傻纱的,比王行商说的还要傻许多,他用一石盐同胡人换了十头健壮的老牛,乐的他的嘴都合不上了……

正文 第三卷 第三十八章 垦荒者(3)

田满夜里做了个美梦,用一石盐换了十头耕牛。从梦梦中笑醒过来,田满坐在车上还回味了许久。美梦自然不会成为现实,可这是个好兆头。

事情也的确如此,自从做了那个梦以后,田满的旅程便一帆风顺了。宽阔的驰道畅通无阻,不必起早贪晚,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从沮阳赶到了宁县。买牛也很顺利,青州盐和丝绸很受欢迎。

可惜来的时候,为了少惹麻烦,几个人都没有带铁器。田满的短刀被一个鲜卑人看中了,竟愿意出两头牛来换。田满心中大动,差点就应了下来。他的短刀是军品,锋利非常,在青州的市价也不过500上下,这鲜卑人一开口就翻了十倍。这个诱惑太大了,田满如何承受得住。

好在王行商为人老道,极干脆地拒绝了。听人劝吃饱饭,田满这才想起边市的规定——铁器、兵器和骏马是禁止卖给胡人的。田满咬牙切齿,心不甘情不愿地拒绝了交易。鲜卑人说了半晌,田满坚毅果断,没有中了那鲜卑人的挑拨之计。鲜卑人无奈之下,很是惋惜的离开了。鲜卑人一走,田满的脸就垮了下来,长嘘短叹不绝于耳,令人不忍耳闻。

王行商开始也不理会,可田满叹了半个多时辰也不停。

“小田,你有没有完啦?”

“唉,王大哥。那可是5000钱呀……”田满悲痛欲决。

“小田,以前我怎么就没发现,你这么贪财呢?”

“王大哥,这是什么话,什么叫贪财,我不是没卖给他嘛……”

王行商地诬蔑,令田满大为不满。他贪财嘛?面对诱惑,他断然拒绝。这是多么坚毅……

“切!心痛死了吧!”

“那是!”

见田满如此厚颜无耻,王行商忍不住拍了他一巴掌。

“还好你小子有点良心,要不,我回头就去举报你……”

“什么?”

“什么什么?”王行商又来了一巴掌,田满躲了过去,“铁器和兵器是不能卖的。卖给胡人,胡人就不会来买我们的东西,而是拿着刀箭来抢了……”

“王大哥说的对!”

在田满的眼里,王行商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

“而且,铁器这买卖,不是谁都能做的。小田,没有点门路和势力,你是想都别想。你要是卖刀给那个鲜卑人,不用我去,一会儿就有人去报告市吏。你就完了,东西全部没收不说。至少也是五年劳役。

那还不如我去举报,至少不会把我牵涉进去……”

王行商说到最后。声音几不可闻了。

“……”

田满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悲愤地指着王行商胸口,手指都在颤抖……

青州的丝绸天下闻名,和雪白地青州盐一样,很受欢迎。笑闹了一小会儿,就又有人来问价,便把事情岔了过去。两人谁都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当然,田满也清楚。如果他真的把刀卖给了那个鲜卑人,王行商十有八九会去举报他。不然的话,众人就会一起完蛋。

身为军屯的子弟,田满是不会卖武器给胡人的。而且,他也不敢卖。边市的三条禁令由来已久,但是,近几十年来,有点势力门路地,谁都没有把禁令当回事。不过,随着张奂占据了幽州,情况就不一样了。

泉州齐氏和渔阳鲜于氏都是渔阳郡的衣冠望族,分别控制着渔阳郡最大的两座矿山。同时,两家都是原幽州牧刘虞的坚定支持者。在张荣成功掌控幽州后,两家理所当然被打压了。罪名只有一个,就是“私自持铁器、兵器出关塞”——这倒没有冤枉两家,张奂拿出了确凿的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