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我是侍中刘子期……”

那骑士没有说话,先欠了欠身,行了一个半礼,:

“刘大人,甲冑在身,不能行礼,还请莫怪!刚才,您称天子在此,不知可是真地?”

见那骑士彬彬有礼,刘艾稍微松了口气。随即,骑士的问题又让他的心悬了起来。最开始的时候,刘艾只想着震撼来者,以免伤害到天子。到了此刻,心知性命无忧,却又踌躇起来了。刘艾喃嗫了几句,没有说天子如何,却继续追问骑士:

“这位将军,不知如何称呼?”

那骑士也不以为忓,朗声说道:

“我心只关切天子,所以失礼了,还请刘大人见谅!

人姓伍,名В葑致倡_;

我家将军乃车骑将军督四州军事、青州牧张车骑,我只是帐下一屯长而已,当不得刘大人如此称呼。”

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来历,伍г俅巫肺实溃

“刘大人,敢天子何在?”

“伍屯长,你说,你是车骑将军帐下,不知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证据?”

张涵在朝中的名声算不上太好,但数年来贡使不绝,于此时此刻,也是极为难得的忠心了。刘艾自离了长安这数月间,终日惶惶,心力憔悴,闻言不由露出一丝喜色。张涵再不济,也不会如李郭一般行事。

伍П哂肓醢祷埃吡粢夤鄄臁V谌送磐沤簧倌晡г谥醒耄巧倌晟聿嗷褂屑该救耍榄'心中便已有了几分把握。刘艾迅速收起了喜色,却没有瞒过他的眼睛。见刘艾如此说话,伍砸挥淘ィ婕葱Φ溃

“刘大人,我没有东西可以证明我的话。但是,此时此刻,我觉得毋须证明!反而,不知刘大人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这话极是无礼,刘艾眉头一皱,大是恼怒。转眼,他却笑了。伍档氖呛芪蘩瘢档暮纬⒚挥械览怼=袷苯袢眨⒌钩郑问凭〔儆谖榄'之手,他毋须提出证明。

刘艾苦笑一声,在袖子里摸索了片刻,掏出来自己的印信:

“拿去!这是我的证明!”

……

正在说话间,献帝已经听明白事情的缘由,他排开杨彪,众人呼啦啦分开一条道来。在杨彪董承等人的护卫下,献帝与伏皇后一起走到近前,从容笑道:

“难道朕也要证明自己吗?”

伍俏樽臃降氐谌龆印I倌瓴幻馄ⅲ粤醢牟豢推H欢榄'非是不识进退之人,被献帝这样一说,伍惩ê欤辖舴硐侣恚R1辛艘桓鼍瘢膊欢嘌杂铩7煽烊〕鲆晃锏闳肌

献帝正是奇怪,却见那物“嗖——”一声飞上了半空,少说也有十七八丈高,“砰”一声大响,火光一闪便已消失不见,却是吓了献帝一跳。

接下来。就见号炮一溜儿响过去,瞬间已传出了十数里外。

……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臣张涵迎驾来迟,罪该万死!”

身在远处,张涵已看见一行人众星捧月般护卫着个一十四五岁的少年缓缓行来。为了搜寻献帝,张涵派出了众多斥侯骑兵。这一路行来,在献帝身边已经聚集了数百骑士。不过,献帝一行老弱妇孺人。奔逃了这许久,身体都很虚弱。有人还不擅骑马,只能策马缓缓而行。

张涵心知。这便是献帝了,立刻翻身下马,他也不顾甲冑在身,远远地拜倒在地。说了没几句,就声音哽咽起来。

见迎面一支大军行来,军容鼎盛。所着衣甲与前面遇到的骑兵都是同一样式。当前一人威风凛凛,远远地便下马行礼,众军见其行礼。皆随之而行,献帝如何不知就理。也赶紧下了战马: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将军忠心耿耿,朕怎么会不知道,将军但有功劳,岂有过错?!”

黑鸦鸦一片无边无际的大军伏在地上,献帝心中不是没有感触。然而,献帝有生以来十数载历尽艰辛,经历了无数事,早已成惊弓之鸟,哪里敢摆出皇帝的架子。快步走到张涵跟前,献帝亲手扶起了张涵。

“陛下,臣早想西上迎接圣驾,但恨董贼狠毒,危及圣躬……”

张涵心怀激荡,泪流满面,断断续续说了不几句,就哽咽着说下去。

“爱卿……”

献帝见此情形,不由触动了心中事,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张涵哭,那是假哭。为了这一幕,张涵准备了许久,还动用了秘密武器,这才有此时泪流不止的效果。献帝的哭,就是真哭了。他这一生,真是太艰难了。对骄横跋扈,冬天一样寒冷,献帝已经有了足够的承受力,但面对忠心耿耿,春天般地温暖,献帝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献帝这一放声,同行人都不由分说落下了眼泪。从离开长安城起,东行了不过五百里,却走了四个多月,这一路行来真是刀山血海里走过来的,出城时六千众,此刻就剩下了这七数几人了,谁不是满腹心酸,一腔恨事……

数万大军立在那里鸦雀无声,就看着张涵陪献帝一行在此处嚎啕,脸色都有些古怪。

“陛下还请节哀!今日,陛下总算脱了大难,来日方长,还请爱惜身体……”

杨彪人老,生死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哭了几声他死去的爱妾幼子,也就放下了——妾可以再娶,儿孙数目还多。眼见得献帝哀痛欲决,便劝说起献帝来。献帝把这多年的伤心事都想起来了,哪儿听的进他的劝说。

杨彪劝说了几句,见不是办法。献帝这一路上也没少吃苦,身子骨弱着呢!这么哭下去,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杨彪一着急,口气就严厉了:

“张车骑,张车骑,别哭了!,陛下身体要紧……”

张涵哭了一会儿,见献帝哭的正高兴,也不好扫了他的兴致,便酝酿着感情,准备再来一遍。杨彪叫了他几声,他才反应过来,睁开红肿的眼睛仔细一看。可不是,献帝都摇摇欲坠了。

张涵连忙收声,上前好说歹说,劝慰了一番。众人闻声,也都止住了哭泣,一起劝说。献帝这才罢了。这一停了哭,可不得了了。只听得咕噜噜一阵儿雷声滚过,顷刻之间,雷声大作,雷公都聚到了一块了。

原来,献帝等人奔逃多日,不曾好好进食,这两日跟吃的是草,此时都饿的前胸贴后背,肚子里面雷声大起。

“陛下,还请移驾到微臣营中安歇……”

张涵微微俯首,刻意不去看献帝红扑扑的小脸,低声请献帝随他入营。

在营中,张涵早已经准备好了酒宴,换洗的衣物,并分别准备好安歇的营帐。当然,张涵也准备了其它一些东西。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

“陛——下……”

董承喉间咯咯作响,眼睛瞪的老大,拉着献帝的手,却说不出话来——即使能说话,董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别看他瞪着张涵,可他还真说不出什么来。银盘子银筷子银碗碟,大家吃喝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想下毒也没有可能呀!

董承上吐下泻,把帐中搞的乱七八糟,帐篷里弥漫着一股酸臭的味道。张涵似乎全无所觉。他一脸的沉痛,眼睛里却清澈如水,平静无波,静静地看着董承倒了半晌气,万分不甘地死去了。

董承的尸体颇为不堪,面色青紫,扭曲的不成样子,死不瞑目眼睛鼓起老高,献帝侧过头去,有些不忍目睹。董承圆滚滚的肚子映入献帝的眼里,是如此刺目。献帝又惊又怒,倍觉失望之余,也隐隐有几分恐惧。他但觉手足冰冷,一口气没上来,横梗在胸口处,几乎痛不欲生。在那一刻,献帝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他曾以为自己会就此死去。然而,献帝没有,他注定要看着汉帝国的灭亡。

献帝一生中,经历的多是苦难,快慰的时候极少。前一日,还在狼狈不堪地逃亡中,急急如丧家之犬;转眼间,便已是华服美食,雄兵如林尽皆俯首。相比之下,真真是太过悬殊了!献帝情不自禁起了一丝憧憬——如果张涵能尽心竭力辅佐他,中兴汉室也许不再是镜花水月。他便是中兴之主。

此情此景之下,献帝不是不感激地。他暗暗发誓要报答张涵,要予他世代公侯、富贵无双。也许随着时间流转,献帝不会履行他的誓言,但是,在这个夜晚里,献帝是真心诚意的。因此,张涵的背叛便更加触目惊心。献帝心如死灰。一切憧憬终是梦幻。当太阳升起,梦便消逝了。

见献帝的眼神由震惊转为黯淡跌坐在那里,看着他那近乎绝望的眼神。张涵心中忽觉不忍,微微低下头去,不再看他的表情:

“陛下,请节哀……”

张涵硬起了心肠。说着早准备好的套话。在寂静地营帐之中,只有他清朗的声音在响,有些不很真实的感觉。张涵摒弃了这些无意义的杂念,恭谨地微微躬身,低声劝慰着少年天子。孩子是个好孩子,可惜,谁让他生在帝王家呢?!

时至今日,张涵与汉室已是势不两立。无论献帝此刻如何感激他,对他有好感,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二人必会分道扬标。

张涵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行起事来。自然毫不手软。说白了,论歹毒。古今不相上下;说脸皮,后世人就远远超过祖宗了。临来之前,张涵便已谋划好了不同情况地应对方略;并根据资料,议定了如何处置献帝身边的外戚和重臣。用戏志才的话讲,长痛不如短痛,剪其羽翼自应及早进行。此时行动起来,那是得心应手。

事情说起来,也很简单。

昨天。张涵大摆酒席,招待天子和公卿的。张涵原本也颇好美食。这时又别有用心。于是乎,做个小白菜,张涵都用鲍鱼吊汤。如此不惜工本,厨师又是张涵府上出类拔萃的大师傅,酒菜都是精心选择好的,味道之鲜美超乎众人的想象。

前两天,帝后公卿们吃的是草,饿个半死;之前,吃的是枣栗粗粮;再之前,献帝欲向李傕讨要牛骨而不可得。酒宴上,摆在众人面前的,又是前所未闻地美味佳肴。因此,众人吃的,是不亦乐乎。张涵自不吝啬这点酒肉,什么好吃上什么,而且全部管够,要多少有多少。众人松开腰带,甩开了腮帮,从下午时分一直吃到掌灯以后。很多人酒宴过后,都直不起腰来了。待到午夜时分,事情就了了。久旷地胃肠忽然接纳了这许多油水,没有不闹肚子的。

到了这时候,众人地性命便都捏在张涵手里了。不用下毒,随便开点药,便能要人命。而且,像董承这样心怀疑虑,不肯声张,就更是必死无疑。

结果,连同献帝在内的七十八个人,这一顿饭下来,就死了十三个——比张涵计划的八个,还多了五个。不过,安集将军董承、侍中台崇、种辑、刘艾、尚书冯硕等人,也都是献帝的心腹,死就死了,早晚的事,也算不得冤枉。

献帝一言不发坐在那里,张涵也不着恼,耐心地劝慰了好一阵子。张涵所言无非是节哀顺变,处置后事云云。说来说去,张涵也难免替自己开脱几句。当然,张涵也不会直说,只是很惋惜董承有病也不开口唤人,否则……

这话倒是事实,数十人中除了预订目标,十有八九都治愈了。但在此时此刻,这话未免有失厚道。张涵话一出口,便知失言,赶紧另找话题。然而,这却触到了献帝的痛处。本来,他昨夜折腾半宿,清晨起来又恰逢此事,脸色白里透青,这时却涨的通红,以极冷淡的声音说道:

“君若是能够辅佐朕,就请宽厚些儿,否则的话,就请施恩,舍弃朕好了!”

“……”

张涵脸上一红,无言以对。

……

不管献帝如何恼怒,形势比人强。冲动过后,献帝还是被迫屈服了。乱世之人,空有声望并没有意义。别说是几个外戚臣子,就连他自己还不知能活多久。换句话说,只要献帝不希望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就只能忍耐。在众人的劝说下,献帝准许张涵假节铖,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

至此,张涵地职务变成了车骑将军督六州军事,青州牧,假张涵节铖,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统管着朝中一切军政大事,及内外的所有兵马。

至于董承以下十三人,都以暴病身亡而记载在正式的记录上。当然,时人的揣测就很丰富多彩了。张涵的‘毒药宴’声名大起,名噪一时。

这时候,已经接近年终岁末。张涵遂屯兵安邑,与帝后公卿一同在此过年了。不过,再开宴会,众人吃喝起来不免小心翼翼了许多许多。

转眼又是正月,献帝在安邑城的郊外祭祀上天——此事已数年未行了,继而大赦天下,改元建安,是为建安元年(196年)。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东归'6'

残破的码头上,余烟袅袅,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一派烟熏火燎之后的场面。码头被焚烧一空,只留下坚实的青石地面,船台、仓库等其余建筑都被烧光了。曹军的士兵占据了营垒,听见警报传来,迅速列阵与前,戒备森严。

水师船队一字排开,仿佛一座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坚城,向河岸逼近。张英立在旗舰船头,手持着望远镜,忍不住怒火中烧。想不到小心谨慎,却被曹操钻了个空子,吃了这么个亏。张涵的心情可想而知。

由于隐蔽行踪的需要,驻守在孟津南岸的士兵只有五百。虽然早已知道了曹军的行踪,也提高了警戒。却没有想到,曹操会如此重视水师的停。他准确地把握了张军的破绽,没有分兵西行,而是轻装疾行趁夜奇袭孟津渡口。以压倒多数,一举拿下了孟津。

于是,张英渡过大河就面对了这幅尴尬的局面。面对有所防备的曹军,冒然渡河,是极为愚蠢的行为。曹军半渡而击,张英肯定还会吃亏。

“啪——”

张英恨恨地猛拍在船舷上。

“回航!”

“将军!”

面对耀武扬威的曹军,这个命令是很令人不服气的。但命令终归是命令,曹军越是如此,就越不能随着曹军的节奏行事。张英眼睛一瞪,毋须二话,舰队便开始执行命令。

随着船只的转向,河岸上一个矮子将领(曹操)比比划划不知说了什么,曹军哄然大笑。随即,响起了一片乱七八糟的谩骂声。远远的,张英看见有人还冲着舰队撒尿。气极反笑,张英闷哼一声,大声喝道:

“上弩箭!给我射!尤其是那个矬子!”

……

曹操却是手疾眼快,一见形势不妙,立刻拥上来众多手持盾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