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涵苦心经营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创造出如此有利的局面,自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众人简单商议一下,都觉得是出兵的时机到了。

作战方案早已准备就绪,略微修改即可,自有参谋实施。众人主要是协调一下补给器械援兵牵制之类。

鲜卑人一向是汉人的大敌,眼见得他们落到这个地步,众人都不觉有些兴奋,恨不能自己亲身领军前往。卫青扫平漠北,霍去病勒石燕然,几百年下来,闻者依然热血沸腾、心驰神往。何况,这十拿九稳又是一个“卫霍之功”。于是乎,有人便欲请战。

“啪”的一声大响,张涵满脸怒色。

“这可恶的难米升!倭鬼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几人面面相觑,互相看了看,张奂试探道:“陛下,倭人是十分可恶……不过,鲜卑已虚弱至此,正是千载难逢地好机会。天赐弗取,反受其咎……”

西北战事未停,又要讨伐鲜卑。一旦与中部鲜卑打起来,东、西部鲜卑再不成器,也多半不肯坐视的。在这种时候,可万万不能再与倭人开战了。

“子美所言自是正理。朕当然不会此刻与倭开战……然而,倭人如此无礼,却不能就这么算了。朕有意派遣一使者前去倭岛,对倭女王严加申斥……”

众人闻言神色都有几分古怪,心说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样不讲理地。呆滞了片刻,张涧咳嗽一声:“陛下圣明”

众人忍住心中地笑意。齐声称颂:“陛下圣明”

反正,只要不现在兴兵讨伐倭国,其余都是一件小事。当然了,出使倭岛之人可能会有些危险。然死道友不死贫道,众人就一概无视,转而商议起讨伐鲜卑的战事了。

※ ※ ※ ※

五月地衡水湖景色极美,远处是群山淡淡的黛影。近处是春水碧波一望无际。船在宽阔的湖面上随波荡漾,微风吹来,湛蓝的湖水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微绉地杭绢。时而,一两条小鱼。偷偷地从船下溜过,冲破层层涟漪,游向远方。

衡水湖中岛屿密布,星罗棋布的岛屿上,郁郁葱葱的草木生机盎然,远远望去,仿佛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硕大无朋的蓝宝石上。很快,船队便来到了其中最美的梅花岛。

梅花岛由状如梅花的六个岛屿组成,中间一个最大。五个小岛均匀地围在它的旁边,形成了一朵美丽地“水中梅”。丛丛带带翠绿的芦苇包裹着梅花岛,随风摇曳中,苇絮飘飘,别有一番景致。

不过,随着张涵立在船头的几位重臣的的心思却不在风景。

距离那次早朝已经过去月余了。定都一事还是没有结果。大臣们照例上书,张涵则照例留中不发。显然,双方都没有改变自己地想法。

这一天早朝匆匆结束,张涵就兴致勃勃地带着几人来到了信都城外。水军封锁了很大一块湖区。工部在梅花岛造了艘怪船的消息,自然瞒不了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人。几人都在思量。张涵到底是何用意……

尽管知道了,怪船的丑陋模样依然吓人一跳。像鲤鱼一样优美的船上,两侧各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水车。船中央的甲板上,一个疙疙瘩瘩的大铁箱摆在那里,旁边还竖立着一根短粗的管子,模样怪地似个烟囱……

哦,它就是个烟囱!

转眼之间,烟囱里已经冒出了浓烟。这时候,几人才留意到,黑乎乎的甲板上是堆着煤一这倒不希奇,近年来富贵人家多已经用燃煤取暖和做饭。

蒸汽机的密封始终是个问题。不过,主要问题却不是因为没有橡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汽缸的加工上,这将决定活塞和汽缸是否匹配,即蒸汽机实用与否。这艘明轮船使用的蒸汽机是李胜忠在张涵地催促下,花费大量人力手工打磨制造的,成本太高,做实验尚可,却不具备推广的可能。

“还有好一会儿要等的,我们先用饭吧”,张涵如是说。

果然,过了小半个时辰,几人都已经用毕午饭,一些人在船上忙了半晌,明轮船(张涵语)依然只冒烟却是一动也不动。然而,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明轮船忽然发出巨大地声响,随即“水车” 动了下。顷刻之间,“水车”转动起来,明轮船也渐渐开始加速。 “水车”越转越疾,明轮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转眼便划破平静地湖面,飞驰而去,疾如奔马,排开的水流形成巨大的波浪,泛着洁白的水沫荡漾着散开……

“怎……怎么……这么快……”

见惯了张涵的种种奇思妙想,张涧依然吃惊不小。张涵的心思,他洞若观火。但是,没有风帆的船竟然驶的这样快,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万岁,这船从临淄到长安需要多少时间?”

戏志才一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张涵的心思,人人皆知。

“这个么”,张涵苦笑小,没有实际测过,我也说不准……但由于逆流的关系,怎么也要一个月以上……当然,它肯定会越来越快的……”

戏志才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兵贵神速,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久了些儿,况且,按照张涵的意思,这一个月还要“以上”。

※ ※ ※ ※

明轮船的事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张涵不再提起,大臣们也不说。也许明轮船意义重大,也许明轮船用途广泛……但是,那些仅仅有助于它的完善和应用,尚不足以说服众臣同意定都临淄。日子不紧不慢的,一日复一日,双方均没有改变主立场。

第四卷 第八章 无题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辽西大捷……”

张涵早已知道这消息了,说张奂是在对天子报捷,不如说是对群臣宣布此事。不过,张涵此刻还是满面春风笑逐颜开。在群臣的贺喜和称颂声里,张涵心花怒放——他当然会超过汉武帝的——矜持地摆摆手,忍不住笑道:“此战之胜,一来在于前方将士用命,二来也是众卿同心协力,辛苦诸卿了!”

群臣齐齐拜倒,同声将功劳归于天子,庄严肃穆的大殿里一时竟欢声雷动。

说起来,也无怪乎众人欢喜。北方的游牧民族向来是中原的大患,故而,汉武击破匈奴、横扫漠北,虽有穷兵赋武几讥。可几百年下来,“卫青”、“霍去病”之名依然熠熠生辉——谁又能忘记那勒石燕然的荣耀?

略过太史慈在南方安抚山越、张律在西北攻讨羌氐、高顺领兵把守长安、王文祥、刘文标统领禁军不提,张英率领的北方军团云集了张郃、赵云、赵文华、于禁等一系列后起之秀。加之,七年来对中部鲜卑的袭扰,不仅大大削弱了鲜卑,还锻炼出一支果敢善战的骑兵。一时间,北方兵精粮足将星云集,而鲜卑这草原霸主也前所未有的虚弱。众人都对此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鲜卑讨伐战却是一波三折。

讨伐军最初的进展很是顺利。大军压境,轲比能只能退避三舍。

但是,这些年来袭扰的精骑时常深入草原。对于这茫茫的大草原。汉人与鲜卑人同样熟悉。轲比能为了掩护部族撤离,不得不亲自领军掩护,齐军斩获颇众。

捷报是接二连三。无论是前方将士,还是后方大臣们,都以为胜券在握了。这便中了轲比能地骄敌之计。

轲比能这人胸怀大志,才具过人,只是生不逢时。遇到了张涵这个怪胎而已。见势不好,轲比能一狠心,竟合族投靠了西部鲜卑,重新归于弹汗山步度根的帐下。这一战,鲜卑讨伐军面对的不光是中部鲜卑的五万残兵,还有鲜卑弹汗山的十万大军。轲比能一败再败,既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也是步度根有意削弱中部鲜卑的实力——步度根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然他仍然习惯性地以为汉人无法生活在草原上,把中部鲜卑作为了主要竞争对手。

双方接战未久,赵云便吃了个大亏。

轲比能几经阵战都损失不小,依然屡败屡战。引得赵云两万多骑兵轻骑深入。由于之前轲比能损伤不小,这两军人马足以战而胜之,赵云这才放心大胆深入地。结果,待双方战至关键时刻——轲比能损兵折将行将崩溃,而齐军将胜未胜之时——步度根引兵十万从侧翼杀出。赵云果断地率军从轲比能军中突破,杀出了条血路,这才避免了全军覆没。不过,齐军大败之下,两万多骑兵逃回来的不到三分之一。

齐军多年袭扰。鲜卑人恨之入骨,散落在草原上,基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而此前七年的袭扰战的总损失,也不过如此。这样惨重的失败,张涵起兵以来,闻所未闻。

七月大败的消息传到了信都。张涵意兴昂扬下,挨了迎头一棒,自是大为震怒,遂下诏旨将赵云连降三级命他带罪立功不说。还严厉地申斥了张英。不过,怒归怒。申斥归申斥,张涵并没有失去理智,还是增派了两军骑兵前往助战。随后,又命王文祥统大军进攻弹汗山,并令张郃密切关注素利地动向,并派遣使者前去安抚他。

鲜卑人是草原霸主,但实力远不如汉人(要不然,就是鲜卑人居住在中原了)。三部鲜卑人口不过百万,多年来在张涵的设计下,实力也大有下降。张涵这一番动作下来,鲜卑人立时便有些支撑不住了。而步度根和轲比能又在进攻和退守上发生了分歧,与讨伐军张英部相持于白山脚下。

……

结果,隆武三年十二月底,王文祥趁雪夜突袭,一举击破弹汗山鲜卑王廷所在,俘获甚众。消息传出,西部鲜卑军心大乱。张英趁势进逼,鲜卑人欲退不能,欲进也不能 猛攻数次,损失很大却没有半点成效——遂军心涣散。张英见鲜卑人逃者日众,知道时候已到,便倾营而出,苦战半日后,终大破鲜卑联军。阵斩轲比能,俘虏步度根,崭杀五万多,俘虏八万众,鲜卑联军全军覆没。鲜卑讨伐战遂告一段落。

三天之后,张涵率领文武百官到太庙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并决定建设英灵殿祭祀战死的军人。

信都受官府供奉祭祀的地方不少。除了祭祖地太庙,还有祭祀土地的神社、祭祀文圣周公的文庙和祭祀武圣姜子牙的武庙。英灵殿便设在武庙的旁边,规模形制尚在文武二庙之上。

张涵建设它,倒没有多少政治目的,诸如,提高军人的地位,培养尚武精神之类。细究起来,设英灵殿多半是张涵前生对于倭国靖国鬼社的怨念未息罢了。

如今,军人的地位是相当高地。一来,人人都要服兵役,张涵又刻意培养军人的荣誉感。因此,极少数不服役者反而受到了嘲讽。二来,军人的待遇相当可观。普通常备军士卒的收入也足以养家糊口。成为中级军官之后,便可生活得很不错了。一旦立下战功,更是不齐封赏。

二十级军功爵,前十级的晋升需要斩首一级,后十级则要斩首两级。每斩首一级除了奖赏少许钱帛、奖章之外,还可获得田地二十亩。若能斩首三十级,立时封为勋爵。虽然爵位不能继承,但可获得终身俸禄,社会地位甚是尊崇,见官不拜。礼同伯爵。而且,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三百亩土地奖励。这样一来,连同人人皆可申请地那一顷地,立功者便可得到十顷、千亩、价值百万钱地土地。此外,在子弟入学,尤其是加入军校时会有很大的优待(能否毕业是另一回事)。丰厚的奖赏,使得军人地战斗极为意志高昂。每逢战事皆奋勇当先。天下熙熙,皆过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参军有利可图,自然便成为颇有欢迎的地选择之一。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受胜利消息地影响,一度停滞不前的迁移豪强行动。再次加快了速度。

隆武四年六月,华佗传来消息,张昭病了。张涵闻讯连忙起驾青州去探望祖父。项奉死后,张昭孤零零的,很是老了不少。张涵见了颇为心酸。可人世间生老病死是必然规律。张涵虽贵为天子,也无可奈何。这一回,张昭只是小病,然他年近九十老迈不堪。华佗暗示说,随时都有可能。想到伤心处,张涵的眼泪便止不住了。在他这一生里,对他影响最大、帮助最大的,便是祖父了。再看看满头华发的父母双亲,张涵感触良多。昔日的种种一一浮现在眼前,鲜明地仿佛昨日。事到如今,张涵唯有留在石岛,多陪陪祖父,寥尽孝心。同时,张涵下诏将张律、张恒等人尽数召回了石岛。陪张昭走过最后的日子。

……

“文臧,你看这车如何?”

在“咣噹”声里,张涵不得不提高了声音。他的脸色有点苍白,看的戏志才暗暗担忧。显然。张昭的逝世对他地影响颇大。

戏志才收敛起杂念,转首望向窗外的风景。略一思量,估摸着问道:“陛下,这车一个时辰能跑五十里吧?”

“嗯,差不多吧!白天使用马拉的话,大约在五十五里到六十五里之间;夜晚使用人力的话,便只有三、四十里上下。反正,一日一夜至不济也能跑上四、五百里路……到了地方,甚至连短暂休息都不必,士卒便可以立即投入战斗!”

※ ※ ※ ※

张涵微笑着说道,有这利器在手,戏志才总不会反对了吧?!

随着黑火药的大量使用,煤炭开采业一日千里。煤炭迅速应用于各个领域。青州作为大齐最富裕的一州,使用煤炭也最为普遍。每天往来于齐、鲁驰道上运煤车络绎不绝,大量的煤炭源源不断的从鲁国运往青州。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去年四月有人提议,在两地间修筑一条运河来运输煤炭。

运河自然是要修的,张涵早有这方面地计划。但那时候张涵正为定都一事困扰的,忽然想起了另一样大名鼎鼎的交通工具——火车。当然了,张涵心目中的火车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一时半会还实现不了。于是,马拉轨道车——矿井下使用的那种轨道车——便成了他不二地选择。历时一年有余,四百七十五里的临——鲁铁路也进展迟迟,仅完工三分之一。张涵等不得了,便带着众宰相来参观这条耗费巨资的铁路来了。

“这样啊……”

戏志才沉吟了下,如此说来,却也未尝不可。

伸手在在车壁上敲了敲,张涧顺着车厢望去。八丈长、丈二宽的车厢里共排了三十三排铺位,除了一个单独地铺位,上中下三排的绳床随时都可以收起,恰好能装载了一支百人队。所有这些铺位都排在一边,武器铠甲和给养包整齐地挂在一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