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开设邮政’的另一个附属功能,就是收并了通衢路网的连接权。也就是说,现在的国家邮政具有两个权力:邮政和客运(货运是漕运的事情)。因为邮差、邮车,是国家公路使用最频繁的一类人群,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公路,也可以称之为‘公交路线’。
在可见的将来,邮差在驾驶邮车运送邮件的同时,一定会顺便带上一些需要长途旅行地百姓。
“差官大哥。这条路是到河北的吗?”
“你去哪啊?”
“我去白洋淀!”
“哦,上来吧,我这车是去北京地,到了石家庄后。你再换河北的邮车吧。”
“那,多少钱啊?”
“给20个铜板吧。”
得,车票经济。就此产生。
其实熊文灿的策略还不止公路一条,河道、海路,统统可以算做‘邮路’范畴的。总之一句话:客运业,已然诞生。
最后一个要介绍的‘熊策’…客栈专营,就是提请国家再扶植一门皇商,专门经营客栈业务。缘由同邮政的差不多,人员流动越来越大,很多人已经发展到去和尚庙里借宿的地步了,再不出来个皇商统管,佛门净地,早晚得变成污秽之地。
如果说邮政大臣这个职位,熊文灿还多少有为自己预留的话,皇商客栈这条,就纯粹是熊文灿用以笼络商界的手段了。
因为皇商遴选,熊文灿作为提出者,皇上一定会问大熊的意见,这么一来,谁能中标,谁必定会感谢熊文灿。而熊文灿不缺钱,不缺恩宠,他缺什么?他缺地是政治上的同盟者。
就此,杨、卢、熊,这三位少卿都督,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属于他们的帷幕,已经悄然拉开。
‘杨制’地特点,是细化国家地方上的行政管理,加强国家对军队和地方的掌握力度;同时化大党为多党。只要军权可以掌控,党派再怎么独霸地方,都是虚地。
‘卢法’的特点,是初步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并首次提出‘民权’概念。
‘熊策’的特点呢?就是要完善政府职能,大力发展商业,确立海关模式,同时开启客运、货运这样的服务业。
由此可见,识人善用,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分工,您明明是名将,却只能默默于政界。他明明是金融大鳄,却偏偏要领兵打仗。唉,如何能够学有所用,用人之长,真的是一门艺术。
跑题了,跑题了,还是回到东南中国吧,熊文灿最后,还给郑芝龙提出了一个要求:
“福松这孩子,天资聪颖,文武双全,今年只有18岁,程,文武举之诸生,中进士后,方可绝考。因此,下届科考大比,还是要参加的,但不能再拜我为师了,一定要拜钱谦益为老师,有他周全,中三甲不敢想,也不能想,但中个三榜进士,却绝对没问题。所以,只要此策成法,你我郑、熊两家,将门楣永固!”
“啊呀,多谢兄长妙计!”
“你切记一点,钱谦益乃是太子少师,因此,留福松于北京供职,此乃重中之重。此事,我不便出面,你最好寻南京黄道周,出面斡旋。”
“兄长放心,飞黄谨记!”??
第九卷:第十一章:状元策论
制、卢法、熊策,相继摆到了小朱面前,但因为杨嗣都还没到京,所以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卢象升虽说已经来了,可毕竟是搬家,东西再少,房子总要找吧。找到房子,还得装修装修吧。于是,我们的崇祯皇帝小朱阁下,抽空干了另外一件事儿:
“皇上,适龄伴读人选,已经详备在此,请吾皇过目!”
“?,都是些什么人啊?”
一边习惯性的问着,小朱一边以少有的沉稳,认真翻看起来,这份名单上面,是一些年龄在10岁到18岁之~中的话,将担负起一个光荣而崇高的使命,太子伴读。
这个创意是他忽然间想出来的,太子慈?今年虚岁13,学习国学已经有的时间了,小家伙在中国历史上顺位第四的伪君子钱谦益的悉心栽培下,形容举止,永远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小朱看在眼里,是忧在心头。因为这涉及到又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历朝历代的皇储,也就是太子,几乎皆无尺寸之功,一旦山陵崩,则何以号令天下?’
身为储君的太子慈?,如果只知道仁义礼智信,那还当个屁皇帝?直接换人算了。
小朱上位时,其实就面临这个难题,只不过当时的历史条件非常凑巧,魏忠贤的名声太差,党羽又太滥,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继任者能够下定决心的话,一定会扳倒所谓的阉党。而在清洗阉党同时,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便可以非常从容的竖立权威。提拔亲信,培养后进,巩固势力。历史也证明了这点,小朱和他地前任做的都非常不错。
如今掌了十多年的皇权,帝王心术多少还是培养了一些,所以小朱他既然已经认可慈?的太子之位,就必须要对自己的接班人,进行好好的安排才是。那么如何才能量身度造出个好坯子呢?很简单,选几个人品、家事都优良的同龄少年,以伴读的方式。陪伴在慈炯身边,这个考量的原则,一共是四个:
首先,绝对不能让慈?受钱谦益的影响太深,老钱这小子私心太重,万一带坏了自己地宝贝儿子,那可如何是好?找几个不同质素的小伙伴,多少可以抵消掉老钱的影响。
其次,人的成长是分好多个阶段的,打基础阶段。慈?刚刚渡过,在这期间。老钱的才学是值得推崇的。但随着慈?步入了青春叛逆期,身边的人,如果属于单一的同一类人群,就太可怕了。道理很简单,青春期,同时也是人生观最终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整个人生地准备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二字,就是这个时候彻底定地型。
第三。就是刚才说的课题,伴读,伴读,这就是第三梯队啊!将来等这些小娃都长起来了。同国家接班人有发小的情谊,又都各有所长,刚好就是一整套成熟的权力班组。太子继位之后。不仅有父皇留下的不动产,还有花费十几、二十年时间为他培养的人才储备,足够他顺利掌控国家的。
第四,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小朱算是看明白了,党派是一个不可能消失的政治产物,既然不能彻底消除党派影响,那就索性将水搅得浑一些。太子身边的这些伴读,在将来地十年之内,必将成为太子一系,这样不论是东林,还是复社,不论是畿社,还是地方小党,都很难同储君之党进行抗争。
而在多党竞争的模式下,身为皇帝,又可以始终扮演一个最后仲裁人的角色。这也是巩固地位的厚黑手段。
选来选去,小朱替自己地长子慈?,挑选了这么几位小哥儿:
1。夏完淳,10,松江人,由马世奇推荐。生而早慧,七岁即可赋诗,并且还喜欢议论边关大事,这简直是个多面的神童啊!选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其父是畿社大佬夏允彝,儿子被选为太子党了,老子的‘几党’自然也就可以对抗东林、复社喽。
2。毛奇龄,18,秀才,萧山人,由温体仁推荐。小伙子挺不错地国学功底,通晓音律,善写诗文,尤为难得的,是他对朱熹的宋儒很是排斥,这种叛逆性格,很得温体仁的欣赏。有性格的人,永远喜欢跟有脾气的人交往。
3。朱耷,15,宁王府贵子,现居南昌,推荐人是宗业襄理朱廷璋。性子淳朴乐天,因为贵族爵位制度改革,他的身份直降为贵子,居然毫不在乎,自行参加了当地的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了童生一员。还写的一手好字,行楷圆润,狂草奇伟,尤其是擅画花鸟,这点同皇帝非常投缘。选他主要是考虑到这毕竟是皇权时代,将来没有皇族方面的助力,不是很合适。
4。李?14,陕西周至人,西安府尹孙传庭举荐。孙传庭的评语是:‘循循有序、中正平实’。从字面理解,应该是个比较老实,比较守规矩的那么一个孩子,这将来发展好了,就是一干苦活、累活的干吏啊!
5。王锡阐,13,苏州吴江人,由皇家科学院学监周胤推荐,自幼喜好天文,属于一个小小杂学家。
。顾祖禹,10,江苏无锡人,由钱谦益推荐。其父亲顾柔谦,精于史学,是此时比较有名的史家。明代是公开倡导民间修史的一个另类王朝,所以民间的史家很多,能够被钱谦益看中,小朱也没什么可说的。
7。蒲松龄,11岁,山东川(博)人,名义上的推荐人,大明次辅周延儒;实质上,是小朱阁下自己想到的这个孩子。在某一次,同周延儒商讨宗教改革的时候,忽然于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连忙命周延儒去打听打听。是不是有个叫蒲松龄的山东人。
周延儒开始还稀里糊涂,以为皇上又疯魔了呢!等通过刘之纶(卢象升的接班人)筛了一遍山东之后,一共找到了十六个叫蒲松龄地,周延儒这才恍然大悟:
名录之中,有一个1
。这段时间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刘之纶属于西学后进,是最了解皇上秉性的地方首脑之一。这才推这么一位少年学子出来。可是,刘之纶毕竟还没有正式接手山东,身份不高,这才由皇上出面,指定自己为推选人啊!
呵呵,就这样,阴差阳错之间,七个天才儿童,外加上下隆臣推荐,御笔签定的十二名少年。光荣的成为了太子伴读。时人将他们统称为‘十九小子’。
‘十九小子’供学北京国子监,除太子每两天才会去一次之外。这些孩子的吃住,统统要在国子监中解决。毛奇龄因为年龄最大,被任命为从9的伴读,可以凭借腰牌,往来于国子监和紫禁城之间,但必须有锦衣卫或者宫中内操武监来陪伴,免得少年人闹出乱子。
看完了‘十九小子’的基本材料后,小朱长吁一口气,伸了一个懒腰,
“啊。嚓!这十九名伴读少年,每月地伙食是怎么定的啊?”
“回皇上,每年享米粮一石。”
“啊?平均下来,一个月才十几斤?可别不够吃!”
“不会。不会,除了米粮之外,还有鲜肉六斤。时蔬三十斤,禽蛋50枚,笔墨纸砚凭用度支取,还可以每月浆洗四件衣服,:_了。”
“?,衣服还是让他们自己浆洗吧,笔墨纸砚也改为定量定额。定期再由讲官考核,通不过的,除了吃的之外,各项均要酌减。”

“遵旨!”
目前最有希望成为曹化淳接班人的杨春,躬身施礼。

抽空安排好儿子的成长之后,小朱从袖口里,掏出来一张小纸条,他开始盘算起内阁换届的事情了。
几大都督,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其中,尤其以杨嗣昌这样的,最叫领导头痛。杨嗣昌的新制,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好方子,于国于民,于人于己,都照顾全了。
于国,新增省份,等于分权,分权之后,国家地统治将变得更加顺畅和稳固。
于民,党争误国,遍值学政之后,党争消弭,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了。
于人,新增省份,等于新增了职位的空缺,很多官员地仕途,将出现新的曙光和空间。本来是副省长的,分省之后,升官当省长了,而且还是实职干部。朝中的京官,统共就那么几个,与其混进北京当凤尾,不如独守一方当鸡头。天下官场都会感激杨嗣昌的。
于己,国家行政新模式的确立,是杨嗣昌定的,这是多大的名气?多大的荣光?多大的事业?
但令人稍许遗憾地是,杨嗣昌这个人,为求名是不惜一切的,他这样的大臣对于当政者是具有压力的,就好像张居正对小万历,马萨林对小路易十四,俾斯麦对小威廉第二,吕不韦对小赢政,诸葛亮对小刘禅。
面对这样地大臣,国君心中明知道他不会对自己造成根本性威胁,但国君就是要反感这样的大臣,为什么?因为名声,历史上的名声。
恐怕任何一位君主,都无法容忍在史书上,留下这样一句评语:“伟大地丞相,造就了伟大的时代。”
听听,多么可怕的明天啊!因此,面对杨嗣昌的‘咄咄逼人’,小朱正在艰难的解答一道考题:如何使用杨嗣昌?
尽管现在西、北两个方向的匪患不靖,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属于战后的重建阶段。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国家必须采取全面改革态势,在这个重要时期内,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政策,进行修订或者改写。改革开放的重点,是新政策的制定。而新政策的实施与把控,离不开杨嗣昌。
关键是怎么用?
放在六部九卿当中,或者吏部,或者礼部,杨嗣昌都足堪大任。然后七年之后。他必定入阁。再七年之后,他必定会成为首辅或者次辅。这样算下来,三七二十一,整整21年啊!这么多年都要生活在同一个人的阴影下,小朱自问,他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涵养,很可能会中途翻脸,对杨嗣昌下手。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地医疗水平还不是很高,万一这个20年间。驾崩了怎么办?太子继位,小皇帝会如何对待杨大人?这点是最不可控的一项预测了,杨嗣昌不得善终的可能性,超过80%。
那么,为什么一定是皇帝采取主动措施,来对不起杨嗣昌呢?原因很简单:杨嗣昌是个辅弼型人才,他就算被加九锡,也断不会生出谋反的念头。对于一位兢兢业业的权臣来说,死亡只有两个原因:自然死亡,皇帝圣旨。
张居正、马萨林、俾斯麦、吕不韦、诸葛亮。这些古今中外的千古名相。其下场都不是太好,很多人都是死后不久。即遭到反攻倒算之类的报复。甚至像张居正,前脚刚走,后面就给掘坟鞭尸,就差抄家灭门了。
所以,为了避免杨嗣昌这么一位被自己所尊重的文人,惨死在自己或儿子手中,小朱重新进行了推演和盘算,他决定让杨嗣昌直接入阁担当群辅。七年之后,杨嗣昌有极大的可能,被提拔为首辅或者次辅。这么算来。
14年的时光,虽说也不算太短,但起码比21年强。,正式搞定。
小朱撕碎了第一张小纸条。
本届内阁中。梁廷栋怕是留不下来了,因为最近朝堂之上,忽然多了一些声音。主要内容就是:
‘通衢路网的主理人,名义上是贺逢圣,而实际上,却是郑三俊。’
“逢圣所兼,枢纽繁且纷杂,自有人力所未能尽逮也。而三俊出力良多,终事功于黯首。此阁辅相成,实乃国之幸也!而究其根本,诚吾皇具三代之至道矣哉!”
白话来说,就是拍了一圈的马屁之后,把通衢路网的功劳,全推在郑三俊身上了。
没人能够明了,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