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要让“县令们”同流合污,最起码也是摄于淫威不敢告密,阮大铖必须进行一场清洗运动,状告大多数基层官员之目的,就在于此。
想通这其中关键,小朱恨的牙根儿直痒痒。但阮大铖这种人,却恰恰是骗局操盘手的最佳人选,同时因为他对所有的歪门邪道都异常门儿清,所以用他来当“独立审计人员”,又恰如其分。
这也正是小朱不愿意现在治罪阮大铖的原因。所以他只是想针对“时间矛盾”这点来敲打敲打阮大铖。如果阮大铖够担当,认下这个栽也就是了。但问题是阮大铖苦盼十九年才熬上了位,他当然不愿意放弃即得利益。所以这老小子出卖张彝宪的举动,倒是可以理解。
不过阮大铖是可以理解了,张彝宪就疯了。而且说道根本,很多文臣都了解张彝宪,这小子除了脑子缺弦儿,喜欢贪污之外,本身人品上,倒是不算太坏。况且太监嘛,有这些缺点的同时,还立下不少功绩,北京文臣对张彝宪还是比较同情的。
所以眼见张彝宪被阮大铖逼入死角,老阮又是大家鄙视了十八年的混蛋,并且皇上似乎也不愿意扩大这场风波,于是朝会第一阵,率先进入闹剧环节。
一众文臣,有替张彝宪开脱的,有替皇上分忧的,还有替那些县令们叫屈的,当然还有痛骂阮大铖的。一时间是骂声不绝,大家还都是文化人,不带脏字的叫骂,听得小朱心中爆寒!这要把这些骂人话给记录在史料中去,后人可怎么评价呦!
不过小朱倒也想得开,因为在他想来,反正也要正式建立独立审计机构,如果借着阮大铖这次闹事儿,能够把监审机制给完善了,倒也不失良策。所谓完善,不仅要授予阮大铖这样的半职业罪犯以职权,还要设定良好的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是对“人才”的最大爱护,以及最合理使用。
推而广之,北海行省正要试行的“全才科举”和“分科取士”,如何才能顺利的成为治国良方,阮大铖案例,倒是提前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嘿嘿嘿”想到这里,小朱对着下面正在吵群架的大臣们,嗬嗬的笑了起来。
其实像阮大铖、董祖常这样众口铄金的小人,其他还包括黄宗羲(国家不允许他参加科举);刘惟敬、刘梦云兄弟(根本没兴趣科举);李定国(变民军招安);孙传庭(国家法院宣判的罪犯);魏文魁(很早前跟徐光启掰腕子的民间历法家);阎应元(小小的小捕快);梁九、马隆(仅仅是工匠艺人)……等等吧!这些人的命运变化,带给了整个社会一种震动,当然震动有好有坏。
首先,这些人目前国家都采取了任用态度,他们不同方面的特质、能力,被国家安排到了非常恰当的地方;
其次,这些人都是传统意义上不得入仕的身份,在官场升迁规则中,他们属于永远不可提拔的“黑人”。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世界,恰恰在黑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灰色不像黑白那样简单分明,灰色比它们更加复杂。更多的人,普通也好,优秀也罢,不要强求这些人去当好人,就算他们不是好人,可也绝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普通人。
而“普通人”恰恰也具备了参与“伟业”的资格,非要以单一的一种标准来划定上位者与下位者的界限,对于国家与民族未见得是好事儿。
因此说,以小朱为主导的新派政党,大量提拔像刘惟敬、孙传庭、阮大铖这类人才,目的只有一个:
“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整个针对叛党策划的“惊天骗局”中,真正的主角是刘梦云,其他洪承畴、阮大铖、张彝宪、郑蒙儿等人,反而倒是配角。而这个刘梦云,又只是大明国土上,千千万万个士子中的一员,但就是这名普通书生,却可以因势利导,以金融战争的形式,来帮助国家平息叛乱。在现阶段一切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金融战争,胜负之间,只是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无故损耗不会太大,旧党皇商如果真心悔悟,只需一道圣旨,财产即可划转回来。小民因为经济实力问题,又不会参与太深,所受伤害,完全可以凭借“分红”方式予以弥补。正是骗局的这个奥妙,终将由他的手,创造一段传奇。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民族多是由刘梦云这样的人组成,这个民族的潜力将是多么巨大!
因此,如果有人,希望制定一套万世法出来,然后子孙万代,统统按照这个模式来生活,永远不变。那么这些人,其实跟他们所嗤之以鼻的“旧儒家”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小朱的成功之处,也许不是他完成了征定四方、平寇诛清,而恰恰是他用那并非完美的大脑,以及层出不穷的妖蛾子,让大明子民,都愿意接受变化,享受变化,创造变化。
第三十八章:想好了吗
辩论精神:乃是一种话语权的平等,申论观点的自由。并由此让所有的旁观者和参与者都能够触发灵感,进而获得一种思辩和智慧上的升华。归根到底,真理并非是因探索而得到,而是经过大量反复的求证所证实!……凯迪箫寒
……
一场变了味道的辩论,竟然持续了十五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不惜以“斯文扫地、祸国殃民”为代价谩骂所有的人,以及被所有人所谩骂。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小朱本人。
顶着四溅而来的唾沫星子,小朱倒是想得开,居然挤出点儿时间,用来检查前两天给儿子交待的任务。
“儿臣等,叩见父皇!”
“起来,起来。”
面对跪满整个上书房门前小广场的一群孩子,小朱忽然真切找到了当父亲的感觉(为这些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的感觉)。心中起了些许的激动。
这群孩子并不都是他生的,宫中女学开办之后,很多官宦家庭都很乐于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北海景山,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与公主同窗,总归是好事儿。
不过,中国人好走样的传统,再次发挥了威力。起因就在卢象升的如夫人这边,清蓬子在女学开办前刚刚生产,开学之后,因为已知的原因,多才多艺的她被选为宫廷教师。然而一边担负着教育皇家公主的任务,一边还要照看自己的亲生儿子,确实太不人性化。两项综合之后,她的小儿子卢绍龙也当然的可以进入宫中学习,如此一来,为了“公平”可见,非但在京官员的幼子、幼女都要进入皇家小学读书,就连全国各省大员的子女,也都吵闹着要赞助入学。其中就包括孙承宗的六个小太孙。
加上后来全国遴选“十九小子”做为太子伴读,那么这么多的男孩儿、女孩儿,在现有的男女大防理念下,总要在教学地址上做个划分。于是,皇家男子学校建设在后海柳荫街南口,女学仍留景山。但无论如何,即便初衷再是光明正大,这两个皇家开办的男女学校,也迅速变成了皇家幼儿园。
因为很多人都非常迫切的把刚刚会走路的孩子,哪怕由保姆抱着去听课(或者去吃奶)也要送入学校,以便同王爷、公主成为同窗。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但无论如何,小朱那不太灵便的大脑,以及相应产生的异样念头,都使得国家在幼儿教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今天,就是开展婴幼儿启蒙教育的成果展示,尽管实质上是小朱在又一次的考校太子慈?,是否具备了接班人的资格。
让孩子们挑选礼物,来回赠拉达克这样的番邦公主,具备着显著的政治寓意,因为对于国家政治来说,执政者下一代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长远大计。
“父王,父王,”小结巴重华公主,乐颠颠的走了出来,她在宫里宫外很多人的关注与呵护之下,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她不像她妈妈那么强势与精明,反而拥有了一种恢宏大度的淑女风范。尽管大舌头外加结巴的毛病,仍然没有变化。
“这是皇家科学院的周院长刚刚送进来的八音盒,非但可以唱出曲子,如果按照事先调整好弹簧,还可以模仿重华的声音,向拉达克王祝寿呢!”
“咳,咳!”小朱吓了一大跳,发音盒的原理他稍有了解,但现在这不是摆明的留声机嘛!兴致一起,他居然呛了口水,不断的干咳起来,吓得旁边的春熙,赶紧上来帮他捶背。
“不用,咳,快,”小朱一边挥手表示没事儿,一边着急忙慌的问重华讨要,“快给父皇展示展示。”
“…”
确实,按照调整好的紧度旋转簧钮,然后再拨动开关,一种金属质感的童声便发了出来,
“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哒。”
最后一声是簧片到底的声音,由于力度不够,这个留声机装置只能喊两句半,然后就自动停止。其实这意头挺他妈不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周胤只敢把这物件送给外藩,而不是留在国内的根本原因。至于这诡异声音是否是重华的声音,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
简单来说,后续的献礼活动进展顺利,近百名的孩子,都各自送出了礼物,在这点上,太子做得非常出色,因为他淡化了夏儿(孙诚之女)的敏感地位。
夏儿是礼贵妃阿萝亲外甥女,她妈妈小蔷非但是伯爵夫人,还是国家青海落日牧场的总襄理,而孙诚虽然因为“白山奴隶”事件,而被软禁在北京谢罪,但仍然是征西军的头面人物,青海承天府的二把手。这样一个背景的小姑娘,自幼在高原军营中生活,那性子早就被锻炼的如烈火一样奔放。
而且这小姑娘还是当今最有钱的小孩。所以她的礼物,一定是最耀眼夺目的,那么将来如果有心人乱嚼舌头,说什么:
“皇族选礼回赠外藩,诚意伯家的礼物是最贵的,连公主都给比下去了,这可怎么话说得?”
一旦这样的话语出来,麻烦一定少不了。因此太子有意将送礼的范围扩大化,高官子女中也有有钱的,只要有一个送出金元宝,那就可以平复风评了。更何况有些大臣是紧跟太子的,一旦摸清太子打算,势必会送来一些又俗又傻贵的礼品。其中熊文灿的侄孙子,就专门送了一串黄金配珍珠的链子(最俗的搭配)。
对于这点小朱很满意。太子能考虑的这么周详,实在令人欣慰不已。就算退一万步讲,这是“十九小子”的建议,那也充分证明了建设“第三梯队”计划的成功。
小朱终究是成熟了一点儿,他并没有着急宣周胤入觐,以了解“发音盒模拟人声”的奥秘所在。而是认真的对这些礼品,进行了相应的甄别。一共三大类:
以夏儿为首,多是一些珠宝。这些孩子所代表的,是一些满足现状家庭的政治表态,他们只想守住现有富贵,将来国家政体如何变迁,他们都只愿意跟在皇帝身边,安享悠而无忧的生活。
以重华为首,多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玩具,并且充满了智慧与科技相结合的成果,她们代表了现阶段中国人对科技文明的一种态度。那就是专研、拓展、进取。
以长平公主为首,多是一些字画书籍,这部分的数量是最多的,“笔墨留香、诗画传家”是中国文人追求了几千年的人文理想,至今为止,仍然生机勃勃。充分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底蕴。
除了这三大类之外,就只剩下太子的礼物没有展示了。这也是今天的重头戏。
“儿臣受父皇恩典,督办生民口粮,自父皇倡办皇庄以来,如今已经十八载寒暑,期间各级造办,均兢兢业业。儿臣思来想去,皇庄之中,多有新育良种。而我朝祖训有言,回赠外藩礼品,当戒骄戒奢。是以儿臣只送一袋种子。取意菜岂无名,授民以渔。”
“好!”
小朱又自豪,又振奋的拍了一下巴掌。儿子有出息,做爹的当然自豪。而这声显得很没有城府的赞叹,等于给太子的这次考试,打了一个完美的5分。
不过太子慈?的这次表现,确实完美:
首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明再牛×,送钱、送粮、再搭上征西军十多万的百战将士,那也仅仅是眼前花开,时间久了,谁能保证后劲十足?那么如何才能够既让拉达克雄踞克什米尔,又可以始终为中国之刃,就需要政治家们好好梳理一下。眼下国内乱子太多,诸隆臣更倾向于保守型国策。而正在此时,借着输出农耕技术,从技术上给予拉达克支持,让对方能够做到自力更生。同时,农耕技术这东东,你说它高科技吧,确实说不上。可你要让一个从来不种的民族,上手就可以高产,那还真不是什么容易事儿。利用技术优势控制对方的经济命脉,这当然是性价比绝佳的选择。
其次,国家借着物种输出,而将农耕文明繁衍出来的文化精髓,向外沿传播。这当然令人振奋。但最重要的是,全面合作,就意味着绝对控制。我派遣了这么多人到您那边,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常驻军,将来可以伸缩自如。最好还产生通婚现象,等时日久了,这克什米尔地区,说不是中国人的,他也得姓汉。
道理简单,却需要有人提前想。有了想法还要有魄力去操作,有了动力之后,还要在方式方法上做好斟酌。先送种子,然后安排参谋总部的情报局人员过去,先不忙着推广,仅仅在小范围播种,等到甜头被广而告之,再假模三道的去跟人家说:
“国内有成熟的农户,因为做生意失败,无地可耕,要不送给你们当奴隶吧。”
奴隶不具备任何威胁,拉达克王国便于接受。但谁说奴隶就不能是间谍?他们都是带着任务去的,在克什米尔地区安家落户、繁衍子孙、心中永向天朝。私下里国家发给特勤补贴,明面上毕竟是天朝过来的人,即便是奴隶,生活质量也不能太非人喽。
一个长达百年的“种子计划”就这样由太子提出、完善、整理成型。同时也意味着,国家接班人的培训,初见成效。
“行了,”想通了内里环节的小朱,很高兴的挥挥手,放孩子们去玩了,“这些礼物朕都留下了,慈?的礼物由你亲自去送。”(儿臣遵旨)“其余人的,让礼部整理成册后一并送过去。孙澳民(孙承宗太孙)的礼物最好,赏文房四宝。其余人嘛,各锦带一条。”
“谢皇上伯伯(父王、父皇)恩典。”
一群小猴子的嬉闹声,差点鼓破了小朱的耳膜,太子慈?内心激动,表面平静,随后施礼告退。望着慈?的背影,小朱欣慰的笑了起来,他能为国家培养好下一代的接班人,这是他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