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山东、河北、安徽、河南东,总督卢象升。
陈洪范、刘择清、申甫等人归其管辖。其中,陈洪范(总兵官)守河南东、刘择清山东总兵、申甫(总兵)守畿辅、河北。元年状元郎刘若宰主理天津事务主理的不错,这次顺带着兼了河北的提刑按察副使。另外,申甫的好朋友遵化推官刘之纶,也被小朱安排到山东当左参政去了。卢象升文武全才,小朱是希望在申甫、刘之纶等西学显才的帮衬下,能让卢象升多开一份思路。如今山东可是富省,仅次于江南的富省。
4。云贵川,云南现任黔国公沐天波主理总督事务。
贵州巡抚王三善,西川巡抚傅宗龙,忠贞伯秦良玉授四川总兵官,其子马祥麟为白杆军总兵,下辖三营1。2万人马。武举冠军郎周定方协理贵州,龙在田授大理总兵。秦良玉是当地部族首领,又是名震遐迩的巾帼英雄,白杆军军威正盛,周定方是皇后的亲哥,也只有部族首领和皇亲国戚才能和沐王府的人比肩。
5。河南西、湖北、湖南、四川东北,总督杨嗣昌。
黄龙、左良玉、虎大威、罗岱归其管辖。其中,黄龙守湖南、左良玉守湖北、罗岱守河南西。
6。福建、广东、广西,总督熊文灿。
张应昌、王国梁归其管辖,其中张应昌守广西、王国梁守广东。另起用郑鸿奎为广西左布政使。
7。江西、江苏、浙江,总督李邦华。
选配刘士杰(南京总兵官)、宋伟(江西总兵官)、曹鸣雷(浙江总兵)张可大(南京锦衣卫五营都指挥使)当他的副将,另将贺逢圣(应天府尹)、四年状元郎陈于泰(杭州知府)、四年探花郎颜胤绍凤阳(中都)知州,元年榜眼郎金声(苏州知府)都给他配过去,这几处都非常安宁,文官越多越好。
上述守省的武将,没有单独标明官职的,均是各省的都指挥使。李邦华总督江南后,总理京三营的,就变成了孙祖寿了。
孙祖寿总理京三营军务,兼五军营都指挥使,杨肇基协理京三营,兼三千营都指挥使。鲁宗文神机营都指挥使。
吴阿衡总理忠勇双卫,兼勇卫营都指挥使。周遇吉协理忠勇双卫,兼忠卫营都指挥使。
至于巡捕营,呵呵,自然还是张庆臻这老小子。
另外九边定将,也再次做了一些微调。
蓟辽,祖大寿是锦州总兵,何可纲是宁远总兵,吴襄山海关总兵,孙诚是参将。蓟镇总兵是曹文耀(曹文诏弟弟)。
大同还是满桂;副将黄得功(忠真军)
宣府总兵侯如禄;副将黑云龙。
山西总兵张鸿功;副将张应昌
延绥总兵官吴自勉;总兵王承恩副将邓巳
甘肃总兵官张士显,总兵杨嘉谟、王鸣鹤。
宁夏总兵官贺虎臣,总兵尤世禄、马世龙。其中马世龙病老归养,?本卫世千户。总兵官属于虚职。贺虎臣还兼着督师甘肃、宁夏的职务。
固原总兵官尤世威、总兵杨麒;
※※※
呼,这通忙活,耗时整整两个月。总算是把‘九边七督两条龙’的文武官员给安排妥当。并且多是青壮梯队的建设理念,大家也都各安其位。
随着贺逢圣、金声等人被小朱从六省捕蝗、遵化水渠等事务中抽调出来,也顺手,让他们回北京做一个述职汇报。
捕蝗八法,在北方六省的施行,在言官们来看,纯粹劳民伤财。因为蝗灾仅仅小范围内,有数的发生几次。虽说没人敢说‘不施行也如此’的话语,但大家心中难免有这种想法。
不得已,小朱强行下旨,捕蝗之法,无论耗损,皆一如既往。因为捕蝗八法看似为了应付蝗灾,而其实质,却是兴修水利,功在百年的大举,无论如何也要继续施行下去。
然后从义师优绩的人中抽调了一些人员,全部委任为工部屯田清吏司司务(从九品),专门负责各地的捕蝗八法的施行工作。一口气封了十七名司务出去,搞得大家差点以为皇上这是在借机封赏。
遵化水渠的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刘之纶属于脑筋活泛的人,比申甫和金声还活泛,他发觉皇上对新事务的评判标准有三个:军事、敛财、民生。
前两个兴趣最大,民生虽凑合,但由四轮马车的事件来看,皇帝对方便黎庶的物件,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于是,他好笑不笑的,搞出了一个‘悬天蓄水罐’来,说白了,就是悬空水箱,水往低处流,下面连通管道,打开栓阀,水自流出。可以用来救火、生活取用等等。说白了,就是后世自来水设施。
但造价太贵了,普通老百姓做这么一个,是不可能的,所以,刘之纶的发明基本成为大户豪门的新鲜玩意了。
不过因为引水暗渠的修建,在中国北方的建筑理念上,出现了一次变革。那就是地基的概念。原本建房,多有地基,只是和土地平行而已,但是为了让引水渠的功能最大,肋尼等人,将地面建筑的地基增高了许多,这其实也是欧洲的建筑特点,只是大面积的应用在民房上,还是第一次。
应该说,这样的改变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总是在低矮的‘三级跳’房子里,久而久之,不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就是盲目自大的夜郎。
所谓‘三级跳’:因为房基过于低小,时间久了,房间内的地面低于院子的地面,院子的地面低于院外街道的地面。
而地基的发展,又可以为将来大型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个方向,小朱一定要支持。
总之,有了肋尼的设计,遵化城现在颇有些不伦不类的面貌。中不中,洋不洋,怪里怪气的。
但效果良好,驻扎当地的边军,现在充分享受到了方便之处。吃完饭,连刷锅水带洗碗水,全倒进院子里的下水口处,您就不用管了。倒进去的水,先自动流到不远处的一个‘水合’处,然后由专门的人员用大漏勺捞出杂质,运到城外的大坑填埋了事。剩下的水,开放闸口,经过几层鹅卵石、细沙石的过滤逐步流进农田花圃等地带,用来二次利用。这样又节省了部分人力出来。
暗水灌溉的好处有两个,
1。干旱季节里,可以有效解决水源浪费问题。
2。农耕在仍然粪便积肥的时代里,水质中容易滋生病菌,风一吹,病菌随着干燥的水气飞扬,再吸入人的肺脏里,产生流传性疾病。暗渠灌溉,是将肥料固定地点保存和发酵。再将肥料通过专门的暗渠灌溉,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虽说这样的暗水渠不可能大面积、大范围的使用,但起码可以保证重镇边城的周边地区,不会因此爆发大的流行性瘟疫。
“启禀皇上,节水灌溉的法子,其实乃是魏文魁所提,因其弟子与肋尼等人有过几面之缘,所以,肋尼在参考之后,才与实施的。”
刘之纶在面圣述职时,很老实的这样说道。
……');
第十章:整合一下下
十一期间,玩去了,HI去了,混去了,本周只好多更新一章!以下为正文!
*****************************
“嘿!节水灌溉的方法,原来是魏文魁提出来的啊!呵呵!那就怪不得了,朕还奇怪呢!这魏文魁一力东学,却偏偏喜欢那肋尼等人的暗水排污之法。想来,这魏文魁也并非大臣们说的愚鲁嘛!”
刘之纶倒也老实,他的‘推官水’被很多大户都采用了,因此他的口碑在富豪中很是卓著,现在又要去山东卢象升手下当副省长去了,仕途顺利啊!
前途光明的刘之纶,也就没有藏私的念头,加上最近东西历法的争论,使得刘之纶不可避免的掺和进来。
他的立场超然,魏文魁的东法,徐光启的西法,都是立学。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用之分。因此,听到小朱论及魏文魁,他刘之纶立刻把握到一个机会,向小朱阐明来龙去脉。
其实小朱也知道,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初期,必然伴随着争吵甚至攻击。有些人更愿意维护传统,有些人更愿意接纳新潮。
两个阵营中,又都分鹰派和鸽派,鹰派者非此及彼,鸽派者接受的时候还会顾及自己的道德理念,所以,全国的文人士子,都或多或少的参与进魏文魁和徐光启的大辩论之中,这是正常现象。想通了的小朱,也就很高兴的对着刘之纶说道:
“既然大家都是想着为国家出力,如今这番争论,可算是休喽!”
“呵呵,是啊皇上!货与帝王乃是读书人的本份,想来,这魏文魁也是不能免俗啊!”
这话是贺逢圣说的,大贺是东法的支持者,虽说他不便于公开支持,但对于魏文魁,他还是要找时机帮衬一下的。
“是啊,皇上!贺大人所言不差!东法、西法虽说暂时难分伯仲,但魏文魁此人,布衣不敢忘君恩,的确实属人才。”
刘之纶明白贺逢圣的念头,这个时候,平白做个好人情送过去,他当然何乐不为。
“呵呵,好吧,东历局原本无品秩,既然这样,便封他个员外衔吧。”
“臣等代文魁多谢皇上。”
呵呵,老魏科举不第,竟然有了功名。
这个头开的,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小小反弹,因为大明官制,可以说是中华五千年中,最公平的一个时代。所有的官员,不论大小,必须经过科举。考不上进士,你也必须是举人。否则,便只能依靠皇亲、贵戚这样的身份,混个虚职就是了。
为了平息他们的不满情绪,小朱特意发明旨,通告天下,员外是编外、无定员、也没有俸禄的官职。虽说老魏这个员外不同,圣上钦定员外郎,加上东法历局的局正,属于实职。
但因为是国家不发工资的义务劳动,大家也就都不说话了。不过由此造成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六部下面各个清吏司下面的旧有‘员外’们,纷纷转换名头,变成司务了。
司务也属于无编制、无定员的小吏,但有工钱可拿,并且属于国家正式的公务人员。自此,司务正式成为在编职位。而员外则成为国家的荣誉奖赏。
员外作为一个虚职或者是尊称,被正式固定了下来之后。一时间,朝廷胡乱封员外,民间胡乱称员外。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尊称了。
一个月后,
送走了贺逢圣这些人,小朱的内阁大臣们,都有些意兴阑珊。突然间闲的意兴阑珊,呵呵!
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儿干,免得太空虚,小朱在内心中对下一届内阁成员打起了小算盘。
杨嗣昌、洪承畴、熊文灿、贺逢圣、卢象升、李邦华,这些人都是文武全才,不但巡视一方或者数省,还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军界背景。如今这个时代,军事上的胜利,就是晋身的不二之选。再加上很多人是天子阶前待过,地方牧守干过。既有天子的眷顾,又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这份资历是眼前的内阁所欠缺的。
并且还可以借着内阁替换的机会,将内阁的任期给固定下来,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小朱的大脑开始了兴奋的空转。任期四年?不妥不妥,现在的工作效率不高,又没有电报,又没有卫星的,大家的办事效率能高才怪!
任期十年?不妥不妥,现在的医疗条件太差,十年生死两茫茫,大河东西来回晃,说不定那天,内阁重臣就大病而亡,到这个时候,小朱找谁哭去?
所以,任期在七、八年之间是最合适的,再从政策传递的角度出发,每次内阁换届时,保留上届的一两位成员,根据他们的能力,要么担任下届的首辅,要么继续当他的群辅,这样就算平稳过渡了!
心中盘算好内阁的安排和规制,再以骄傲的心情,自豪的目光回顾了自己的两科文举、一届武举,加上大量的优绩义师,瞧瞧!咱哥们的基层班底也在逐步步入正轨中。
这个盘点,令小朱很是自得,要知道,这个国家并不缺人才,缺的是良好的选择途径,科举是公平的,但是绝对的公平下,必然有着相对的不公平。拿殿试的三百人来说,会试的阅卷是封闭式阅卷,期间还有专门誊抄的人,把试卷给手抄一遍,这样的评选,意味着真正的公平。
但是,进入殿试之后,门外跪着300会士,门里边一定蹲着一个昏君两奸臣,哥几个扒着门缝往外看,
“哇!人才呦!300多耶!”
“我要他,你要他,他要他。”
拢共就这么三个头名,就这么着,通过事先的协议,协商,或者各自的喜好,就给内定了。这么一看,确实不公平。
现在好了,多了一个途径,那就是义师。义师考验的不仅仅是你肯不肯吃苦,更加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心智。
每名义师都会在三年期满,自己写一个表,来阐述自己三年来的工作和心得。同时,地方上的教务,也会根据你教授的成绩、口碑来写一份考绩。那些百姓,则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义师们打分。
三个成绩单,分别由义师自己,地方政府的考绩呈文,百姓驿站来上传。这样的综合成绩,是做不来假的,能得到高分的人,完全够资格培养。
这些考核与培训成功的人才,虽说只能由从九品的官员干起,但是,基层干部的素质,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上层出现问题,而基层干部始终秉承本心,那么国家再烂也不会烂到那里去。何况上层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心的把国家往坏了折腾。
武举、勇卫营的建设,现在更是小朱的得意之作。天津武备学堂,现在已经成为小朱的军官学校,来源有三:世袭军户镇将的子弟、九边中的优秀官兵、民间招募的青壮和失去双亲的少年。在入选前,要有起码三名勇卫营校尉以上的考官进行考核,身体、头脑、技巧。成年人还要考核一下其人的文化课,武学依然是每月汰选的制度,这样,所有的学员都会认真学习和参与考核。
唐栋前几日带着天津武学历时四年培养出来的三千子弟,出兵湖广,第一仗就打出了威名,击杀了流窜到湖广一带的匪首射塌天。
作为唐栋的主管杨嗣昌,为人精干果决,在小杨的严令下,小唐的激励下,左良玉等部四处出击,暂时肃清了湖广四川等地的变民叛乱。根据杨嗣昌的考绩中,可以看出‘黑虎头’军,现在已经被当地流寇视为铁军。甚至连山陕变民军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天津武学每月汰选的将卒,依然集中训练,并担负天津塘沽港的护卫任务,然后每年统一将这些军官和士兵,做一次重新安排。他们的去向是九边的各个级别,目的是以点带面,使得大明军队的军事素养,在短期内持续而显著地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