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刘兴祚五兄弟固守金复二州,调孔有德的水军、尚可喜的步军、陆继盛为副将,毛承禄为总兵官,一共是八营3。2万人全力攻取铁山。
攻下铁山一带,利用汉民的情结,如果愿意返乡的,就号召大家返回山海关内,或者辽西(这里专指山海关外宁锦一带),由袁崇焕负责安排他们屯田安家的事宜。
不管刘家五兄弟还是金复二州,都是毛文龙的看家班底,无论如何,毛文龙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也是他赞同孙承宗,或者说被孙承宗说服的根本原因。
3。调耿仲明的骑兵去辽东,会同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人,出兵骚扰广宁地区。以配合铁山那边的攻势。当年围城大凌河时,毛文龙的东江镇配合攻势,帮祖大寿解了围,现在的祖大寿也到了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了。
4。大同、宣府、偏头等北三关,加上京师的三卫三营,分别抽调兵马,一起出龙井关,辽西蒙古各部,愿意跟大明的,封王赐银。愿意跟着后金的,就打你丫的。现在的朵颜西南十九家,和朵颜西北十七家,都是大明内部一厢情愿的叫法。只有通过一场有效的战争,才能敲实了。才能从实质上,确定辽西蒙古各部的势力划分。
5。由曹文诏主理,舒烨稷来担当牵线人,将大明淘汰的火铳、火炮少量输送一些给林丹汗,条件就是:林丹的察哈尔部落,对科尔沁施加持续的军事压力。没有诱饵,是调动不了林丹汗的。铁甲、兵备、火器火炮的诱惑还是比较大的。
方略的最后,是做出规模限定和给出时间表,攻取铁山,随时都可以,只是鉴于东江镇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因此别催促的太紧,反正肯定打就是了。
至于时间嘛!准备在明年夏天,也就是崇祯七年的夏天,同时在铁山、辽东、辽西三地发起主动攻势,只是这三点的战斗规模,一定要做好控制,切忌将战争规模无限扩大。有限打击的战略计划,大明内部各方都是能够接受的。
再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就积极筹备各方面的战争准备工作。因为一场战争,无论大小,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人逼着你仓促应战,也没多少人求着您打架,您再不好好筹谋准备,想干嘛啊?什么叫狮子搏兔?为什么要狮子搏兔?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喽,所以,需要决策层既要有伟大的决心,也要有伟大的耐心。二者缺一不可。
……
但因为这事儿抻的时间确实太长了,以至于毛文龙升任东江镇总兵官之后,还是遭受到言官们的弹劾。毛文龙一怒之下,写了一个表奏报上来。其中有一句惹事儿的话:
“辽事,除某家外,唯只有圣上、孙辅能明。谁若多言,可令其领兵出战。”
呵呵,连袁督师都只是以防为主,谁还敢冒进出击?不过这小子如此张狂猖獗的言语,却不能令言官退缩。为了平息这件事儿,也是为了敲打他,小朱在陈子壮上书弹劾毛文龙这些狂悖之语的时候,顺水推舟的把毛文龙骂了一番,并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老毛立刻老实了不少。但孙承宗还是照顾了一下毛文龙的情绪,在辽东战略定稿的时候,特意叮嘱大家:
“铁山一役,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以不可不谨慎,催促过急,反不利前方将士的士气,因此,可暂定一年为限,以留给东江文龙部充裕的时间来攻取铁山。”
这份最终的战略计划,是孙承宗主笔写出来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他不但明了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遏制后金的方法,还知道国家的财政虽然改善了许多,但仍然经不起一次惨败,为了避免惨败乱局的可能,他只好提出这个韬光养晦的法子来。
促使老孙做出这个计划的,还有一个原因:据后金那边传来的消息,皇太极正在拟定新的策略:借道科尔沁,征服漠南蒙古。
只要统一蒙古,大明前期的一系列举措,就都白玩了。北方长城绵延万里,谁敢保证没有疏漏?蓟辽这么多年,不也出了个洪山口吗?还险些为此把袁崇焕的命给搭上。
只是因为后金的战争准备还没到时候,大的战役才一直没有开始。所以铁山一带的攻击必须加快了。一个大佬,连自己的小弟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国际影响?无论是察哈尔还是朝鲜,现在都是大明的跟班。两边都应该保护保护。

“好吧,准奏吧。”
其余内阁都乖巧的没再多言,小朱也就顺利的批准了这个计划。虽说小朱其实很怕打仗,但眼见准备多年的铁山攻势,事到临头,仍然要再等一年才可以实现,心中还是略感失望。
“皇上,”温体仁究竟是机敏滴,连忙出言捧皇上。“越勾践卧薪尝胆、汉高祖明修栈道、刘玄德韬光养晦,这都是帝王基业啊。”
“呵呵,温先生过誉了,对了,那林丹汗这边的军备,该如何处置呢?”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向来连铁刀、铁枪都不敢卖太多给他们,现在竟然要把火枪、火炮送过去,这胆子太大了。
“启禀皇上,元年时,皇上曾与毛文龙一份旨意,应允其可以将军中淘汰的火铳、火炮贩卖给朝鲜。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军中淘汰的火器却越来越多,留之无用,回炉耗财,不如一并外销,还可以换取马匹、银粮等物。”
这是老徐的意见,其实也是大家的共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
“皇上,火铳、火炮,均需要弹丸方可行大威力。如今,军中汰选的火铳、火炮,形制繁杂,又多磨损,我大明可先卖火铳、火炮,再择人教授使用的方法,弹丸则定量互市。”这是老钱的主意。
“钱相所言极是,再则,可命舒烨稷派人监军,凡与八旗战耗,按一对一的比例贩卖补充。凡内讧战耗,按一对一成三的比例贩卖补充。”周延儒的主意。
呃???周延儒话音一落,小朱他们君臣都有些发呆,这怎么回事?周延儒不会说错话了吧?周延儒见大家这样表情,得意的晃了晃脑袋,接着说道:
“皇上,各位大人,在下的意思很简单,那蒙古终究非我族类,上次与八旗之战,也未能超过咱大明多少。如今,若是催促过紧,反而容易激发他们对大明同仇敌忾的心气儿。不如鼓励林丹汗清除异己,这样,即可以拉拢林丹,也可以让他们尽全力牵制八旗,还可以令其自耗,不再对大明形成威胁。此可谓一石三鸟。”
呵呵,够阴险,明明希望人家给咱当枪使,但却不明说,还找各种机会让对方玩自残,同时,又通过弹药补给来牵制对方。怎么看,都是完美的计策了。
“皇上,周相所言,臣附议。另,臣想,弹丸补给,应控制在三月之定量。”这是孙承宗的的建议。
准了,准了。这些政治家、阴谋家、战略家的多条建议,小朱怎么看,怎么喜欢。全准了。并且,这次的圣旨,是以内旨形式发放,亦即是说,不对外公布,直接发舒烨稷那里。让他参考行事。同时,除了皇上的行宝之外,全体内阁也都联名签署。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舒烨稷的这个任务,多少上不了台面,一旦将来有言官弹劾,由全体内阁出面摆平。
只有将内阁绑在一起,将来才不会出现什么麻烦。杨鹤、成基命二人,对这条计策倒是举双手赞成,在他们看来:
“君子行为,那是对于大明子民的,对于异族,不需要考虑太多,怎么卑鄙都成,只要能符合大明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成。”
呵呵,和蒙古、后金纠缠这么老些年,他们早被磨出火来了,不找机会修理修理就不错了。还顾的上君子正道?那就太迂腐了。
呵呵,这时候的二老,根本和迂腐毫无瓜葛。
杨鹤、成基命在蒙古问题上的开通,令国家的计划进展很是顺利。但当小朱看到徐光启上报的火器明细表时,头又疼了起来。
首先就是这些火器的名字,乱七八糟,语意不清,光弄明白这些事情,就废了他三天时间。然后就是火器的自身价值,这些火器虽说是军中淘汰的,但其价值是无限的,里面包含了十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平白送出去,还真心疼。虽说是对方用皮毛和良马来兑换的。
再有,就是这些火器的易货贸易,意味着大明改良武器的生产,必须拿到日程了,否则,朝鲜、蒙古的火器如果和大明军队相近持平,对于国家的安危,是绝对不妙的一个消息。
这样就牵扯出来军工生产的问题了。
……
第十三章:军工标准化
武器标准化,有利于日常训练,也有利于战斗时军种互通。
拿破仑
注:标准化的意思是:尺寸、重量、性能、使用方法。
原本大明军队,火铳、火炮形制,多达三四十种。长短不一,口径不一。这对于处于武器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有利有弊,弊大于利。因为武器的形制如果太过单一,会限制人们的思维,从而阻碍人们向着更高的台阶迈进。但反过来,如果武器的形制太多,则会造成军队训练的不系统,今天练练神火乌鸦,明天练练火龙出水,今年练习十斤的火铳,明年开打了,又换30斤的小钢炮了,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那便是奇迹了。
于是,皇上曾经很严肃的说过一句话,
“用新火器代替原来火器,并且将火器的形制规定在固定几类。省的朕看着心烦!”
好家伙!皇上心烦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还不赶紧的!转起来啊!于是,整个大明的军队,好一阵的鸡飞狗跳。嘿嘿!
小朱说完之后,转脸儿就忘了个干净,但底下一堆人都没敢忘记。尤其老徐,这五年来,连轴的忙活,他将军中的火器,通过整整五年多的时间,进行了统一配置。
就在这几天,在小朱头疼将火器送给林丹汗的时候,徐光启带给了皇上一份成绩单。嘿嘿!老徐不说,小朱还真就忘了个干净,要不怎么说上位者才有偷懒的权力呢?
但老徐专门提了一个建议:
“火器虽繁,但不可轻易废止淘汰,当有专司之人,大明众多火器,除现已定制之外,
可交由兵部武库清吏司、工部军器局、西学院、申甫的忠武军这四衙门分司职管。西学院责设计,军器局责生产,忠武军责试验,兵部责验收和调配。不知吾皇意下如何?”
这是个完美的方案,小朱除了连连点头,还能有什么不同意的?同意之后,小朱会同孙承宗、钱谦益、温体仁,一同讨论了老徐上报火器定制:
一、长火铳三种:改良飞鸟铳、改良鹰嘴铳、改良迅雷铳。
1。所谓‘改良’就是所有的飞鸟铳、鹰嘴铳、迅雷铳的点火装置,全部改装成转轮燧石点火。区别就是飞鸟铳和迅雷铳是独立弹丸,鹰嘴铳是霰弹。飞鸟铳广泛应用于各个兵种包括步军、骑军以及海军等军队之中。鹰嘴铳则主要应用于炮兵,少量应用在海军。弹丸都是圆球体,只是大小不一而已。
2。改良迅雷铳,就是两三年前,鲁密进贡的膛线枪之改良版。在一张长方形的铁板上,对角方向平行刻画出六条凹槽(阴线),然后卷曲成筒状枪管,这样做出来的火枪,已经初步具备了螺旋线膛枪的雏形。弹丸是半椭圆的长锥体。
这样的枪,只应用在忠勇双卫、锦衣卫、京三营、孙诚的忠觉军、唐栋的前锋营、申甫的忠武军等嫡系部队中。
这是小朱的主意,现在由他亲手提拔的将领中,孙诚是小朱最放心的,还是他的准连襟儿。周遇吉一介行伍,志存高远,如今贵为忠卫营都指挥使。唐栋是最能打的,申甫的机械化是小朱最重视的新军,没有小朱,便没有他们今天。至于为什么?很简单,帝王的揣测心理作怪。
唐栋的驻防杨嗣昌那边,为了给杨嗣昌、左良玉二人创造压力,‘京师五军营前锋军’正式成为他的部队番号,只是暂时由杨嗣昌指挥罢了。申甫则主要是车炮军,这也是申甫拱卫河北,而驻扎位置却在唐山和遵化两地的原因。孙诚的忠觉军则是步兵守蓟州。
二、短火铳三种:单眼左轮手枪、三眼万胜佛郎机铳、改良鹰嘴短铳。
1。单眼左轮手枪,其实应该叫单眼转轮火枪,全是因为小朱的无知,才被固定下来这么一个傻名字。尽管小朱非常想扭转这个错误,但皇上金口玉言的,哪能说变就变?
由于这把枪射程长,击发准确,弹药稳定,因此,军官千总之上,文官三品以上,均可作为佩枪配发。
2。三眼万胜佛郎机铳,简称三眼铳。这也是加装转轮火门的改良火枪,三眼铳的射速是最快的。每名骑兵配九个金属外壳后膛,三个为一套。射击的时候插进火铳的后端,然后钩动三次扳机,三眼轮番发射。注意,这时候,三根铳管是可以转动的,只有一个点火装置。钩动扳机一次,击发一次点火,然后转动三眼铳管,持续发射。三次之后,迅速更换下一套后膛。因为是定量装药,所以不会炸膛。这是骑兵的专用配置。
3。改良鹰嘴短铳,配发给毛文龙和郑芝龙的水师。海军陆战队嘛,鹰嘴铳射程短,但霰弹威力大,破坏力也惊人,用于海军近战是非常合适的。
三种短火铳的子弹,都是圆球体。
三、火炮四种:光启炮、偏厢车炮、守城佛郎机炮、船舷双海炮。
1。光启炮被广泛应用在各支部队中,大炮是战争之王。如果用好了,其威力要超过步兵和骑兵。炮兵的火铳配置,以改良鹰嘴长铳为主。因为不论长、短鹰嘴铳,它们的特点就是射程短,而威力大。炮兵被突袭,自然是已经近战的局面,鹰嘴铳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2。偏厢车炮,目前主要就是申甫的忠武军,这是一个特殊的兵种,小朱最初的意思是想将他们建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但基础实在太差,申甫的军队,只好配上又有骑兵,又有步兵的锦衣卫六营来归他管辖。
偏厢车炮的射程和威力都还中等,但在申甫最近这几年的努力下,行军速度提高很快,已经达到了中下级别骑兵部队的速度了。反正有锦衣卫六营来配合作战,也不用太担心。每车六炮。
3。守城佛郎机炮,是相对光启炮来说的,光启炮造价太高,小朱四处筹措,也无法大量生产,只好退而求其次,将守城炮提上日程。专门用于防卫城市之用。守城炮的材料是红铜,造价便宜。
本来是为了省钱,但事态的进展,却以花更多的钱结束。都是因为那个钱谦益,老钱因为整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