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列舰成交一艘。那工商银行将会凭空盈利六十万英镑。这可比放贷有赚的多!”谭延丝毫不担心的说道。
    谭延永远不会做到超然于事外的境界。他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他认为有价值的地方。眼下海军装备生意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好处的。在他看来只要精心策划准备。这简直就是白捡的钱。况且这可以极大的刺激国内工业的发展…………今年马鞍山、白云鄂博、上海、天津曹妃甸、广州都会有钢铁厂建成或是开始建设。原有的工业大型企业都在不停的扩建。这些都是拜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所赐。
    国内工业的长足发展势必要刺激劳动力市场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并且还带动科研发展。虽然在谭延的眼中国内工业发展有些太过凌乱。并且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版图中初步占有了一席之地。
    海军情报局在接到调查英国殖民地体系内适于种植橡胶的区域。并且还要调查是否大面积栽种橡胶的任务后。脑袋被打得找不到北。只是谭延对邓世昌提醒了一句。这个问题将会关系到海军战舰贸易。邓世昌就毫不犹豫的严令海军情报局立刻开展工作。至于怎么开展这是情报局的头头脑脑们烦心的事情。反正邓世昌心中惦记的是每出口三艘战列舰就会给中国海军额外建造一艘战列舰。或者是对现有主力战舰进行技术升级……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洋
     更新时间:2009…7…24 19:11:21 本章字数:5446
    海军情报局立刻走访京津两地各所高校农业学校和研究所,好在中国是个传统的以农业立国的大国,农学学科一直都是被重点发展的方向,海军情报局很容易的便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人,在得到资助后一队挂着植物考察名头的考察团在外交部铺垫下前往巴西。除此之外由于邓世昌代表海军在南洋赢得了当地华人的好感,海军情报局请外交部和海军外事办的人出马前往南洋约见当地华人代表之机,向南洋华人咨询有关西方列强在南洋的农业发展状况。
    巴西那边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而南洋华人这边却传来了确切消息…………英国人已经在马来西亚开垦了橡胶种植园,不过橡胶树想要产胶还需要数年,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想要产胶还需要两三年,而且规模也不是很大。只是马来西亚适于种植橡胶树,那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南洋,以橡胶的高额利润足以驱动南洋种植园的农场主们大力发展橡胶种植业,以南洋的条件而言,也许用不了六七年的时间,南洋橡胶将会使国际橡胶市场发生巨大变动,像巴西这样以橡胶为支柱的国家肯定会面临难以想象的灾难。
    事实上像走私橡胶树种对于有心的国家或是组织来说并不是难事,谭延也想在这上面做做文章…………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和军事资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橡胶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泛,别的不说,至少防毒面具可是橡胶制成的。谭延在化学武器应用到战争中去没有多少心理障碍,只不过不愿意担上这个恶名而已,既然有化学武器就必须要有防护装置,谭延甚至在想是不是自己也弄点橡胶树种在国内栽种…………中国南北跨幅巨大,几乎全球所有地区的植物都可以在中国种植,像海南岛这样的地方种植橡胶树绝对不会比南洋差,而且海南岛不适于发展重工业。至少二三十年内不适合,那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业来发展当地经济。
    当然现在谭延可比英国人有更多的选择…………他不用辛辛苦苦的去巴西偷橡胶树种,可以通过南洋当地华人的势力来解决数种问题,而且还是经过英国人改良后适于在南洋地区种植的橡胶树种。在海军情报局送上来地相关报告后,谭延便开始联络共同投资伙伴…………伍轩仁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这次他将会代表谭延出使南洋联络南洋华人。共同出资在海南岛建设种植园,种植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可惜这个时代旅游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中国人也没有旅行度假的传统,不然以海南岛得天独厚的优势,若是发展旅游业岂不是赚翻天?谭延许给南洋华人众多优惠条件,包括种植园十年内只需要交纳政府规定的百分之十的农业税,提供安全保障和土地,并且开辟海南岛至南洋和到中国大陆地航线,提供优惠贷款等等;南洋华人要做的便是继续注入剩余资金缺口。在当地雇用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若还有劳动力缺口可以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招募劳工,种植园所产出的经济作物中央政府保留对橡胶这样重要军事资源的优先采购权。
    这些条件对于南洋华人来说是极为优惠了。而且在谭延的授意下,伍轩仁在拜会南洋华人领袖的同时,也倡议南洋华人每年都可以定期举行一次南洋华商大会,如果南洋的西方殖民列强不同意,可以由国内中央政府来为他们撑腰,也可以在海南岛设立南洋华商总会驻地…………谭延希望将南洋华人势力整合起来形成一支统一的力量。
    伍轩仁对于南洋地了解远胜于谭延,他对谭延的设想不可置否,只是提醒谭延收拢南洋华人势力非常困难…………南洋华人真正的中坚力量是非常保守地,他们未必肯归附中央为中国所用。这也是因为中国历代统治者对于南洋华人的遭遇无动于衷任人欺凌的结果,数百年下来的淡漠和隔离哪里是最近几年便可以弥合的?!
    对于伍轩仁的劝解谭延不是无动于衷,其实这样的“命题”他见得太多了…………当国家不需要科学家的时候,科学家还有必要为祖国保持忠贞的信念么?在原来地时空中,就算谭延前生对大事再漠不关心也很清楚中国始终无法整合所有中国人的力量一致对外的,在他留学的时候碰到的华人留学生不少,不要说那些海外华人不愿意回国,就是中国自己送出来的留学生有几个愿意真心实意的回去为国效力呢?
    南洋华人只不过是这种思想的一个代表而已,就如同父母不管孩子死活。孩子还能否对父母一进孝道?这个例子是偏激了些,但确实这个时代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普遍看法,在一次次失望之后,他们在海外忍受难以言表地屈辱还要顽强的生存下去,只有在祖国面临种族传承绝境的时候他们才会勉强伸手。谭延不指望南洋华人势力立刻为他所用,但是也不会放任这种事情继续发生,只要有机会他就必须要尽自己一国总统的力量为他们撑腰,时间长了自然会重建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为孩子着想。以后怎么能够期待孩子对你的帮助呢?
    南洋华人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说话不好听。伍轩仁是顶着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海外华人招商引资全权负责人的名头,私下里到南洋为谭延去扯皮条的。放在前清那就是放钦差大臣或是宣慰使去南洋筹饷地。前清地钦差大臣只需要放几个四五品空衔便可以轻松的在南洋募集到五六十万两银子,这还是钦差大臣不怎么费心思,南洋那边地华商组织对此早就轻车熟路双手奉上…………也就是说,这个钦差大臣可派可不派,随便找个人拿着前清政府的公文和空衔到那里便可以提出银子来,五六十万两是不多,但一来二去话说不好听就相当于打发要饭的。
    南洋华人地富有不是前清政府所能够理解地。满口仁义道德也就在这个情况下用到了南洋华人身上。若是他们真地清楚南洋华人地实力。恐怕剩下来上场地就是满肚子地男盗女娼了。前清政府不了解不要紧。重要地是谭延了解。伍氏家族曾经也是富甲天下世界首富。虽然已经是昨日黄花但瘦死地骆驼比马大。就是伍氏家族对于南洋华人地力量也是不敢小觑。同为海外华人他们中间自然有生意往来和一定地联系。只不过地域不同关系没有这么紧密罢了。
    为了让伍轩仁下南洋更有面子。谭延为他派出了刚刚服役海军不到三个月地蒙古号战列舰…………与英国佬地无畏号战列舰不同。蒙古号战列舰可是实打实地从技术验证到最后开工建造一步步走过来地。后期虽然也赶了赶施工进度有一些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在海试两个月后进入船坞进行整修。刚出来便是伍轩仁地坐舰。蒙古号战列舰连同一艘北洋级战列舰和三艘天津级装甲巡洋舰。还有那艘在中俄战争中被完整俘虏地俄国远东舰队旗舰皇太子号前往南洋。
    这个气派可以说是自从郑和以后数百年来中国中央政权头一次这么正规地出海放南洋。这一切都是为了收收海外华人地心。同时也是证明中央政权在必要时刻为维护海外华人利益不惜出动国家武力而做出地姿态…………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在远东地区打一场规模不大地战争。而海军已经有这个实力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在远东动武而不惧怕其本土大舰队跨过半个地球来报复。
    事实上中国海军将领是不怎么看得上皇太子号地。尤其是更加强大地蒙古号战列舰服役后更是如此。但是皇太子号作为中国出海南洋本身就是一种威慑………伍轩仁地第一站是荷兰殖民地印尼地泗水。那里是南洋华人势力地聚集中心。而这个“泗水”则是华人起地名字。当地土著嘴中这座城市地名字是“苏腊巴亚”。
    三艘战列舰和三艘装甲巡洋舰对于荷兰殖民者有着足够地威慑能力。邓世昌则作为舰队司令官以保镖地身份护卫伍轩仁这次特殊地出访行动…………这并非是国与国地正常交往。而是总统特使与南洋华人地对话。邓世昌得到了谭延地“在如有必要地情况下可以随时开炮自卫”地授权。这个授权在以火药来填装大脑地邓世昌眼中。就是随时可以开炮进攻地授权…………在前清时代他就曾多次外放南洋。南洋华人地情况他心中非常清楚。
    邓世昌地火药味是摆在脸上地。在距离泗水不远地海面上。他根本没有通过外交途径就直接清空火炮射界内海面上地船只。蒙古号战列舰在泗水港不远地地方就这样肆无忌惮地进行了一次实弹齐射。隆隆地炮声整个泗水城都可以清晰地听到。
    邓世昌不久前就曾经来过南洋一次,那次也是率舰队而来但是也没有这么“嚣张”,这次蒙古号战列舰在泗水港外的齐射造成了严重的外交影响,外交部部长寇青在办公室内接到电报后气得破口大骂,这个邓世昌说什么也不能再放出去了,否则外交部就成了给他擦屁股地专属部门了。寇青地怒火显然没有影响到谭延,在度过了这么长时间夹着尾巴看人脸色过日子的时代后。谭延比任何人都相信火炮地语言高于一切真理的原则,对于荷兰当局的抗议他连看都没有看直接扔进废纸篓里。
    邓世昌在泗水港外开炮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就在出海前他就在台湾凤山基地接到电报,海军捐建的南洋华人学校居然被荷兰统治者给关闭了三家,其中还引起了一次小冲突,学校里面的一个教师受了伤,这座学校就在泗水。本来这种事情是外交部的活,不过海军情报局那边对内务部的电报破译也很感兴趣,结果在南海巡弋的装甲巡洋舰电台监听到南洋殖民地的电报后弄出的第一份结果便是这份电报。情报到了海军参谋部自然会引起海军的不满。
    谭延将蒙古号战列舰派往南洋正好给了邓世昌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泗水城外进行一次齐射来表示不满,希望荷兰当局能够给出一个解释。伍轩仁对谭延了解很深。他知道就算炮弹打到泗水城里那座荷兰古堡上,谭延也不会真的放在心上,况且他很理解海外华人的难处。在这里开炮示威远比外交辞令更有说服力。寇青到谭延那里告状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的,反倒是邓世昌地回电让谭延将寇青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在他看来这次学校关停事件完全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荷兰实力这么弱就算中国大动干戈荷兰也不会怎么样,放着这么一个软柿子不捏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件事情其实也不能怪寇青,他的思维虽说还没有停留在前清外交的水平上,但是这样的小事他是没有心思管得…………外交部地任务主要是和英国进行对耗磨嘴皮子。驻爪哇的外交官并没有将此事上报国内,所以外交部根本就不知道。在这件事上谭延的战略意图和外交部产生了脱节,这是双方沟通的问题,也是外交部无法跟上谭延的脚步以及对以往事件处理上还遵循前清的一些规则。
    正如谭延判断的那样,荷兰殖民者只是抗议了一下,还是让蒙古号战列舰在内的六艘大型战舰进入泗水港,毕竟这支舰队代表的不是中国海军而是中国对南洋华人地“宣慰大员”伍轩仁,不过邓世昌只是让皇太子号和广州号带着一艘装甲巡洋舰进入港口,蒙古号和另外两艘装甲巡洋舰则停在炮台射程范围外以应对突发事件。
    伍轩仁在军舰上就已经知道邓世昌为什么在泗水港外进行实弹齐射的原因。所以一踏上岸便对荷兰总督抗议殖民当局侮辱了中国海军军旗的荣耀…………华人学校是以中国海军地名义来捐建的,殖民当局关停华人学校并且纵容当地土著冲击学校造成教师受伤,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海军军旗荣耀的挑衅。
    当邓世昌听到伍轩仁用英语似模似样的对前来迎接的荷兰总督趾高气扬的抗议时。心中早就笑破了肚皮…………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伍轩仁的角色邓世昌是非常清楚的,前几年海军的特别提款除了要经过总统夫人之外,还要经过伍轩仁地批复,谭延先前曾经以军旗的荣耀狠狠的砍了日本一刀,现在还闹着对日本封锁,现在伍轩仁又以同样的理由来对付荷兰殖民当局,这简直是绝佳的理由。
    心中满是怒火的荷兰总督面对看上去比他怒火还要高涨三分的伍轩仁一下子就气短了半截………中日礼炮事件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中国为了所谓的“军旗的荣耀”毫不犹豫地干掉了两艘日本新锐装甲巡洋舰。并且下了狠心封锁日本到现在,这种“得理不饶人”的做法可谓是令西方老牌列强都感到汗颜。
    荷兰的爪哇总督一听到这个“海军军旗的荣耀”词汇心中就犯嘀咕,昔年风行海上的“马车夫”现在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豪情,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