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总统临来的时候也曾交代,你最大的任务便是当好官,弄好你的政党,别的事情都不用管……”
    “这是仿德国四百二十毫米巨型攻城炮来建造的四百零六毫米巨炮,其中主要借鉴的是德国巨炮的结构,主体还是依据我们自己的技术来建造的,其发射的炮弹达到一吨,一发炮弹所产生的威力可以炸出半个足球场这么的坑,德国人就是凭借巨炮攻势撕碎了比利时的烈日要塞,在凡尔登战役中这种巨炮对法国的要塞工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且还担负封锁对方后方后勤线路的任务……”
    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一个巨大的厂房中,两门巨大的火炮陈列其中,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以谭延为首后面跟着一大堆的上将、中将来参观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最新成果。
    “怎么总统对我们的重炮部队有些不放心?这么大的家伙我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上海局就已经建好了?”刘禹有些发闷的说道。
    杨超正了正帽子低声说道:“不要说你不知道,就算我这个军委副主席都不知道!不过德国巨炮在战争开始一来所取得的各项优异成绩实在是令人惊叹……我也曾让外交部帮助调查一下烈日要塞的情况和当时德军进攻的经过,显然不要说我们重炮部队中数量最多的十二寸巨炮不管用,就算前两年装备‘闻仲’部队的十四寸巨炮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有用这样的十六寸巨炮,无论在效果上还是心理上都能够对对手产生极大的震撼……”
    “我就不信
    有这么结实的防御要塞,还需要到动用十六寸巨炮步……”
    杨超用胳膊肘碰了碰刘禹说道:“话不能这么说,总统的心思肯定是要速战速决逼迫北极熊尽快的签订城下之盟想如果万一我们的军队和北极熊打仗像马恩河或是凡尔登那样,后勤补给哪里会吃得消?别的国家会趁机找麻烦的……”
    “我想知道的是这次我们用什么借口对北极熊开战,要知道北极熊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也是协约国的成员国,若是攻击它,英法的态度将会如何?最重要的还是美国的态度如何?如果美国佬不干我们的海军能够挡得住对方么?”刘禹笑着说道。
    刘禹刚说完,后面便有人拍他的肩膀说道:“大嘴巴小声点吧,总统都回头看你们了……”
    刘禹回头一看是新疆军区司令员萧轩,刚想要说什么,结果杨超用更低的声音说道:“别在这里扯淡了然都回去关禁闭……”
    “刘总工程师,这多谢你们的大力帮助了,没有想到你们这么快便完成了设计制造任务,如果不是局势紧张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的……这种巨型攻城炮的制造周期是多少?江南局这边的物资供应如何?”谭延在听完江南局总工程师的介绍之后着问道。
    刘总工程师扶了扶眼镜道:“事实上技术上这种巨型攻城炮对江南局来说没有什么困难,毕竟我们手头上就有成功研制海军舰炮的例子巨型攻城炮说白了就是巨型臼炮,在难度上远低于海军所使用的同口径舰炮,也没有三联装炮塔所涉及的炮弹散布问题……我们在制造这种四百零六毫米巨型攻城炮的时候,已经最大限度的考虑使用海军用炮的构件,这样在后勤管理和供应上也会容易一些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生产这样一门巨炮的时间在三个月左右果订单足够多的话,这个时间和所需要的成本会降得很多……”
    谭延听后点点头说道:“国家军事委员会很可能会采购十门左右的这种巨型攻城炮你们的工期大约是八到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当然在炮弹供应上你们同样也要做好准备,毕竟在国内只有你们这里可以生产这种口径的炮弹……”
    刘总工程师笑了笑说:“时间上应该是很充裕的过我是搞技术的,生产方面还是需要相关部门与江南局沟通一下,我可做不了主!”
    心中略微盘算了一下说道:“这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保密部门会介入,军方会派人来具体协调此事……”
    在谭延看来经过十年前中俄战争和现在两年的欧洲战场消耗,俄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幅度被削弱,要塞建成后也不是不需要修缮管理的,显然因为国力的削弱,要塞等国防军事工事的修缮会被派到步枪的后面—欧洲战场上俄**队装备之恶劣已经是出了名的,三个人合用一杆枪,连子弹的数量都不能保证,更何况修缮要塞?这也是谭延没有采购像德国那样的四百二十毫米巨型攻城炮的原因,虽然他手中也有德国这种巨炮的设计图纸,但是这样口径的巨炮会让中**方的后勤部门又多了一种弹药,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陆军的十四寸攻城炮炮弹就是因为无法和海军通用,所以只采购了六门,炮弹储备也被压到最低,因为谁也不清楚这样的巨型攻城炮会放在什么时候使用。
    总体来看谭延是非常重视军事发展的,中国的国力也绝对可以支撑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军队,但是谭延同样在军费上的控制也是极为严格的。
    在谭延的要求下,中**方的武器弹药在口径上尽可能的做到最大限度的通用性,这样直接带来的好处便是军费在这一块的支出下降,同样在后勤管理上也得到了优化,相比之下在欧洲战场上,交战国巨量的弹药消耗的背后是后勤部门人员疲于奔命的身影,中国的后勤人员要比欧洲的同行们要幸福的多。
    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欧洲战场上的索姆河战役和大西洋上的海军战斗上,但是中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运转起来,除了早期经过兵力调动让俄国人稍微紧张了一下,但是看到中国陆军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展各种练兵活动,而中国在外交上也没有特殊的表示,时间一长俄国的警惕心理就下降了很多,而国内一触即发的局势也不允许俄国当局有更多的心思关注别的地方。
    要说的是现在的俄国已经不是沙皇时代了,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被二月革命所冲垮,而此时的俄国正处于一个罕见的阶段——资产阶级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并存的状态。这种状态肯定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在谭延看来也许自己还没有影响到“十月革命”,如果没有算错的话,历史上的“十月革命”只会提前没有延后的道理。一旦俄国的苏维埃政权建立,那对于中国来说就要进入战争倒计时了——谭延不会允许历史上的如此强大的苏联如期出现,那样将会对中国的政治和国防形势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他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削弱俄国的实力!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蓝天
     更新时间:2009…12…9 18:57:42 本章字数:5653
    虽然以现在俄国的实力而言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但是任何一个面对俄国的敌人都会面临两个巨大的难题——俄国广袤的领土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寒冷。前者和中国差不多,但是后者更令人惧怕,因为前面有个大家都众所周知的拿破仑,而谭延知道后面搞不好还有希特勒也会跟着走向这条路。所以在战争安排和持续的时间上谭延绝对会精心选择,反正在他看来19177年已经是没有机会了,哪怕十月革命明天就爆发,中国也不会在今年去向俄国宣战,在他看来中国对俄作战的日期必须要选择在初春或者是夏天,战争持续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十个月——俄国的初冬中国可以忍受,但是一旦到了十二月或是一月份那对中国士兵来说就非常不利了。
    愿望是良好的,但是在实际行动中也许会出现各种意外,俄国人若是铁了心跟自己干到底,或是对严冬击垮中**队抱有绝对信心的话,那说不得中**队也要面临这场严峻的考验。为此谭延已经增加今明两年的陆军财政拨款,尤其是在御寒军品上更是做的无微不至——寒冷仅仅是针对中**人,对俄军也是一样的,谭延不相信物质匮乏的俄国能够经得起中国的消耗战,就算俄国人在抗寒体质上优于中国人,但那也要有最基本的御寒衣物,不过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显示,俄国已经无力负担其军队从武器到装具的基本供给,而俄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远没有达到最坏的状况。
    虽然对俄作战任务只是定性为一次“肢解”级别,但是该做的准备已经不限于军事方面,明面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交通方面——中国最近几年一直对北方铁路网加大投入力度,也许是因为中国铁路网延伸进入新疆之后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移民计划的展开使得新疆游离于中国的可能性愈发变得微乎其微,这使得中国政界普遍产生了铁路=政权稳定的概念。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财政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中国在北方的新疆、蒙古、东云三省加大铁路投入建设,几乎得到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支持——上层建筑考虑的是政权和军事,下层具体到省市级别的时候更多的考量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能够让这些边远省份通过铁路融入到中国的整个经济版图。
    按照十年前的中俄战争后勤补给模式,这一次陆军总参谋部制订了更加严密的后勤补给计划——一个由铁路网为依托,在各个“节点”上兴建大型战备仓库,加之海运为辅通过海参崴直接向东线输血的网络已经建成。整套后勤措施远比当年打海参崴战役之时要庞大的多更加复杂,唯一能够让总参谋部松口气的是现在的俄军在战斗力上应该比十年前要更加脆弱,如果真的战事进入到最糟糕的“牛皮糖”状态勤部门也有足够的把握为前线提供充足的补给。
    不过为了掩护陆军突然高涨的军费开支,国防部批准了1918年度海军补充战舰建造计划,不过这一计划遭到了包括海军在内各方力量反对。事实上“1918年度造舰计划”并非是只下一个年度,因为根据实际的战略需求和未来数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这一计划实际上是未来中国至少五年内的造舰纲要,也就是说五年内中国很可能将会在海军新增战舰上不会投入一枚硬币。
    如果说一口气拨款五年的海军新造战舰费用,这并不会引起多大反弹,因为在**级和东云级战列舰之间曾经出现过长时间中国海军没有最新型号主力舰服役的例子,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造舰计划却没有一艘战列舰,甚至连一艘战列巡洋舰也没有不禁让海军感到极为愤怒——即便是在那段“空白年代”,中国还是服役了三艘**级战列舰以满足海防需要!
    现代海军达到了大舰巨炮的巅峰时代,以中国的东云级战列舰和美国正在建造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为代表,更是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推上了十六英寸的高峰。中国舰船第一流设计师魏成勋已经就未来主力战舰的性能专门对谭延做过数次报告,俩人直接会谈更是数不胜数至少在魏成勋看来不要说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就算再过十年,十六寸主炮口径的战列舰也能完全满足国防需要而不过时,但是在装甲防御和航速上必须要做出考量——上一年度中国批准建造的一艘东云级战列舰就结合了最新的科学发展技术将造舰的周期延长,对东云级战列舰进行了一定的“预留设计”此来保证未来对东云级战列舰的升级改造计划留出空间。
    谭延是非常看重魏成勋的,虽然魏成勋的某些观点与海军将领们有些相悖是至少在现在看来东云级战列舰做为世界上唯一在役的十六寸主炮超级战列舰,中国海军军方对于舰炮火力的追求已经降到谷底,所以魏成勋的对总统的建议和海军方面没有什么冲突。不过海军方面和魏成勋都并不清楚谭延心中未来的海军建设思路,而最新成立的“上海江南舰船设计局”则让海军
    目——19177年开工建造的“秦始皇号”就是由这个成:的设计局来担负设计任务的。
    事实上这个上海江南舰船设计局地前身便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地设计院。而江南造船厂一旦涉及安全保密问题都是由内务部地三科来负责地。这一次保密措施让海军集体失声——“皇帝级”地保密程度比当初地东云级战列舰还要高。除了海军总司令黄钟瑛之外任何海军军官不得过问“皇帝级”舰艇地情况。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地保密措施。使得这个级别地“舰艇”不要说对外国海军。就是中国海军自己也闹不明白。这可能是世界海军史上绝无仅有地事情。
    “1918年造舰计划”中包括了一艘排水量四万吨地“皇帝级”舰艇。三艘“杭州级”重型巡洋舰和二十余艘中小型辅助作战舰艇。杭州级重型巡洋舰并非是全面开工而是先造一艘。另外两艘重型巡洋舰与“皇帝级”舰艇开工建造日期不定是中小型辅助作战舰艇也是如此。这样一个造舰计划明显让海军格外地不安份。在八月、九月地国防部会议上海军将领包括黄钟瑛在内都提出了激烈地抗议。海军地不平已经从军界这个***延续到民众地讨论。
    从建国来到现在。中国海军表现地几乎是可以用“无可挑剔”来形容。虽然去年因为德国施佩舰队地问题和英法舰队隔着半个印度洋剑拔弩张。中国海军只用南方舰队便让对方不敢东进。这实在是大涨国人士气。再加上中国国力高涨财政宽裕。所以绝大部分国民对海军抱有同情心理。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海军。连国会也感受到极大地压力始有人提案要修改“1918海军法案”——即便国会地权力要看谭延这个总统地眼色。但现在致公党内部对海军抱有同情心地人算是不少。修改法案自然有一些二线党派提出最终投票上还是有地一算地……
    不过国会就修改“1918海军法案”在十二月表决前。在十一月六日谭延亲自出席国防会议。会议上罢免了资历不下黄钟瑛地海军副司令员陈恩焘——陈恩焘是中俄海战地英雄。坚定地“火力派”中国地“巨炮教父”。就是这么一个极具影响力地海军将领直接被谭延一捋到底。才五十四岁便黯然地离开了他所热爱地海军回到老家福州养老了。除了陈恩焘之外。谭延一口气还罢免了海军总参谋长、北方舰队司令员和参谋长。南方舰队参谋长……力度之大几乎让所有与会人员目瞪口呆。而被寄予厚望地黄钟瑛则在整个会议中一句话也没有至连黄钟》自己也被踢出军事委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