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也算了,可看看其他那些友军的模样,都蠢如猪狗,他们不拖咱们的后腿都已经是好的了,要想他们支援我们,那就想也不要想了。”
  吴世恭没有发现秦良玉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对,他接着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就看看干妈您吧。两位亲兄弟都为国捐躯了。马兄弟也残了一只眼。而白杆兵这么多好儿郎啊!都倒在了沙场上。可干妈你到底获得了一些什么呢?除了一些虚名,什么也没有得到。”
  “干妈你也知道,小子手下的儿郎都是些军户。他们平日里在地方上做牛做马的也就不去说了。这次勤王,儿郎们都是好样的,二话不说来到了京城和鞑子拼命,死伤了二百多人。可朝廷发下来的赏银呢?分到小子手中的才三百两。三百两啊!干妈您说朝廷把我们当人看了吗?我们要求的不多,就是要被当人看啊!”
  “小子说句拂逆干妈的话,今后如果朝廷要小子打仗,小子确实就要好好地想一想再说了。小子也规劝干妈一句,以后悠着点,别这么拼命。您老还是多保重一些身体吧。”
  秦良玉终于听到了忍无可忍,她站起身,把手中的酒杯扔向了吴世恭,怒骂道:“你这目无君夫的混蛋,给老身滚出去。”
  吴世恭虽然做了个铁板桥,躲过了秦良玉扔的那个酒杯,但酒杯里的酒水还是洒的吴世恭一头一脸,显得是特别的狼狈。吴世恭撇撇嘴,刚想回嘴,就看到马祥麟在一旁做着暗示,让吴世恭暂时避一避,躲过秦良玉的火头。吴世恭也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大帐。
  等到了吴世恭离开以后,马祥麟规劝秦良玉道:“母亲大人,吴兄弟这人还是肯为皇上打仗的。他的话虽然有些不中听,不过儿子认为还是有些道理的。”
  正在火头上的秦良玉甩手就给了马祥麟一个耳光,马祥麟连忙跪在了地上。秦良玉扬手刚想来第二下,可他看到自己儿子瞎了的那只眼睛,却怎么也下不去手来。
  秦良玉想到了自己冤死的丈夫,想到了两位战死沙场的兄弟,想到了当时陪伴在自己和丈夫身边的那些老亲兵,现在也没有剩下几个人了。秦良玉的眼泪止不住地就往下落。马祥麟也陪着流下了泪水。
  在大帐外的护卫们,听到了大帐里的动静,都涌到了大帐门口,就看到秦良玉和马祥麟都在相拥而哭。秦良玉不想在自己的护卫面前显示出自己的软弱,所以她就拼命想忍住眼泪。可她抚摸着儿子的脸庞,眼泪却怎么样都止不住,止不住……


 第一百八十五章东南西北

  第二天,吴世恭还是有些躲躲闪闪地不敢靠近秦良玉这只母老虎,倒是秦良玉主动地向吴世恭招了招手。
  等到吴世恭靠过来以后,秦良玉用手轻轻地在吴世恭的脑袋上拍了一下,笑骂道:“臭小子,昨天你还敢顶嘴。”
  说完以后,秦良玉为吴世恭整理了一下官袍,叮嘱道:“忠君的事没得商量,不过你自己也要保重。这次老身到辽东去,想办法给你带条裘皮来,也给你的孩子带些东珠玩玩。我们这些老一辈的拼死打仗,还不是想让你们小一辈的过上些好日子吗。”
  吴世恭也真情流露,他跪下给秦良玉磕了三个头,说道:“干妈,您也保重。”
  接着,吴世恭站起来对马祥麟说道:“马大哥,做兄弟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拿的出手,这些火铳就送给你吧。记着,火铳单独使用,局限是很大,但和白杆枪一起使用,往往会收到奇效。打仗的事,马大哥比我内行,到时候你摸索一下就行了。”
  马祥麟看到吴世恭的兵丁送过来的五十把重型火铳,也很激动。马祥麟不太善言辞,他只有和吴世恭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马祥麟虽然也要去京城,可他还要送他的母亲一程。于是吴世恭就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与秦良玉和马祥麟告别了。骑在马上,吴世恭回味起与秦良玉和马祥麟交往的点点滴滴,想到有趣的地方,忍不住脸上都有了一些微笑。
  突然,吴世恭想到了当初自己叫秦良玉为“老太婆”。现在的吴世恭当然知道了秦良玉在明朝军将中的赫赫大名,可当时吴世恭从归德府出发的时候,不要说秦良玉了,连明朝的其他军将也叫不出几个名字。
  这可不行。在现代吴世恭混江湖的时候,还要背一背江湖上的“英雄谱”呢,现在自己既然做官了,那官场上有名的大臣和军将,自己总应该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吧。
  可明朝这个时代,又没有新闻联播,吴世恭一时三刻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到这些消息。于是,吴世恭就把邓启帆叫过来请教,而邓启帆听了以后,对于吴世恭经常问出这些没有常识的问题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邓启帆耐心地向吴世恭解释:明朝的朝廷会下发一种邸报。在邸报里,明朝朝廷的政策、官员的变动和各个地方的大事都有记载。而邸报将下发到各个衙门。在余子琏这个县衙里就有,吴世恭只要派人去抄录就行了。
  还有,在各个书局也会到衙门里抄录的旧的邸报,卖给地方上的读书人和士绅,让他们也能够了解朝廷的动向。
  吴世恭是听明白了,明朝也有《人民日报》啊。自己作为一个官员,倒确实应该补上这一课,养成看官方报纸的好习惯。
  就在这个时候,吴世恭听到了身边赫飞兴高采烈地唱着小曲,而这小曲确实就是淫词小曲,那词一点儿也不含蓄,还十分的直白。赫飞的小曲惹得周围的兵丁都起哄叫好,而赫飞就唱的更起劲了。
  当赫飞在听众的要求下,想再来一首的时候,吴世恭把他给叫了过去。吴世恭笑骂道:“你都是快要做把总的人了,还没有个正形。”
  赫飞也笑着回答道:“主子爷,来的路上生死一线的,现在回去的路上,小的就让弟兄们乐呵乐呵。再说主子爷,这次我们可是大胜了啊!”
  “大胜?”吴世恭有些疑惑,这赫飞拍的马屁也太过了一点儿吧。说实在话,吴世恭到了现在也对自己兵丁的伤亡感到有些心疼。
  “怎么不是大胜呢?主子爷,我们才伤亡了不到三百多人,就杀了五百个鞑子,小的曾经打听了一下,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几个将军有过这样的大胜。就是可惜了长林,不过他现在在天上看到我们的精气神,也一定会笑出声来的。”
  吴世恭长嘘了一口气,一想确实如此。那鞑子以前被明军吹嘘的是三头六臂的,可自己和他们交锋,在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能够有这样的战果已经不错了。再说,从鼓舞自己兵丁士气的角度来看,宣传这样的大胜,也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吴世恭挥挥手,让赫飞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去。吴世恭看着天边漂浮着的白云,看着那些嘻嘻哈哈的兵丁,心中的心结也解了开来。这次的作战,看起来还真的有些值。
  吴世恭不知道的是,通过这次和鞑子的作战,尤其是和鞑子骑兵发生的那次死亡冲撞,一下子把吴世恭的兵丁骨子里的凶悍气给激发了出来。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在骨子里一直存在着凶悍气。作为一个农耕民族,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和原始森林;西到高原和沙漠;北到草原。只要我们这个民族看得到的可以耕种的土地,都给我们民族给抢占了过来。
  只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没有地方可以抢夺了,再加上儒家对我们民族凶悍气的一种压制,所以在和异族作战的时候,往往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可是只要条件一成熟,我们民族的凶悍气激发出来了以后,立刻就会激发出巨大的能量。而吴世恭这支军队现在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说,到了现在,吴世恭的军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军魂。
  按照朝廷的安排,这次吴世恭的军队是经过通州坐船回归德府去的,因此,军队就再一次的经过了京城。
  在到达京城的时候,吴世恭把军队按照朝廷的规矩,远远的扎了营休息了一天。一方面吴世恭等着薛府和吴府送那些卖地的银子来,另一方面,吴世恭也要把身边多余的八千多石粮食和物资存放在薛府在京城外的庄子里,等以后再慢慢地运回归德府去。
  还有,吴世恭也派人到京城里收集一些邸报,抓紧时间学习。并且,吴世恭还派人从陆路快马加鞭地赶往归德府,让归德府做好迎接自己的准备。当然另外还派人到通州去找张春宇,让他给自己的军队安排好船只。
  就这么休息了一天以后,吴世恭把一切事都做妥当了,就再次开拔赶往通州。在去通州的路上,吴世恭没有骑马,他和琼娘坐在马车上,看着那些从京城里带来的邸报。
  吴世恭坐在马车上,一手拿着邸报看着,另一只手搂着琼娘的腰肢,慢慢地,他的那只手摸上了琼娘的峰峦,手指也轻轻地捻动着那个峰尖。而琼娘也完全软倒在吴世恭的怀里。
  突然,吴世恭看到邸报中,关于陕西造反作乱的首领的名字,在这一长串的名字里面,有一个吴世恭耳熟能详的名字——闯将李自成。
  紧张之下,吴世恭的手不知不觉地用了力,就狠狠地在琼娘的峰峦上抓了一把。把琼娘疼的忍不住“哼”出声来。
  吴世恭没有管一旁的琼娘,他挺起身,松开了琼娘的腰,细细地看起了邸报,额头上也忍不住冒出汗来。
  当这次勤王以后,明军都把后金军赶出了关外,吴世恭也长时间没有打听到李自成这个名字。在吴世恭的内心中,他就有些侥幸地想道:“是不是自己的穿越,导致了明朝历史的改变,所以明朝也将不会灭亡,自己的富贵生活也将过上一辈子啦。”
  可现在看到竟然真的出现了李自成,吴世恭就知道自己确实就到了那个改朝换代的动乱年代了。吴世恭刚刚有些松懈的紧迫感,又一下子紧了起来。
  一直到了中午,军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休息的时候,吴世恭的精神还是恍恍惚惚的。
  兵丁们都坐在大路两旁吃着干粮,吴世恭就进入了十字路口旁边的一间茶馆。吴世恭坐在茶馆里,喝着茶,吃着桌子上的菜,也没有理会坐在同一张桌子的那几个军官的说说笑笑。
  吴世恭现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自保。可如果要自保,就要面对鞑子和李自成这两个宛如大山般的大敌。到了那个时候,现在坐在吴世恭身边的那些军官,坐在大路两旁的兵丁,又有几个能够活下来呢?甚至吴世恭对自己能不能在与他们的对抗中,是否幸存还表示着疑问呢。
  可是吴世恭毕竟是勋贵之后,与这两大敌人之间是完全没有调解的余地的。再说,吴世恭也被秦良玉潜移默化着,说他现在就有很强烈的忠君思想了,那倒也不见得,可是背叛明朝,背叛崇祯皇帝的事,吴世恭这一时三刻也做不出来。
  那么自己该不该为这该死的明朝,该不该为这该死的皇帝拼命呢?吴世恭是心乱如麻。
  突然,吴世恭烦躁了起来,他挥手让坐在桌子旁边的那些军官让开。接着一甩手,把桌子上的碗碟都扫在了地上。
  吴世恭抬着空桌子,在四周军官和兵丁诧异的目光中,把桌子搬到了十字路口的正当中。吴世恭跳上桌子,向着道路远方看去。他先往东看,接着向南,再向西,再向北,又往东,又往南,又往西,又往北……
  (第二卷完)


 第一百八十六章商量对策

  当军队再次出发的时候,因为刚才吴世恭那奇怪的举动,兵丁们中间也弥漫着沉闷的气氛。见如此,吴世恭强压住心中的烦躁,笑着对赫飞道:“你怎么现在不撒欢啦?快些再用你这破锣嗓子,给弟兄们吼一个痛快一点的。”
  随着赫飞声音的响起,军中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小曲声。都是年轻人,所以大伙儿很快都把刚才发生的事给抛在脑后了。
  见到其他人都不再注意吴世恭了,邓启帆悄悄地靠近,问吴世恭道:“大人是否有烦心事?”
  吴世恭向邓启帆做了个手势,他让身边的护卫收拾了一辆空的马车,和邓启帆一同坐了进去。
  一进入了马车,吴世恭就把写有李自成名字的邸报,递给了邓启帆看。邓启帆仔细地看来以后,有些不解地问吴世恭道:“大人,这天底下,哪一年没有一些乱民造反的啊?一般只要朝廷大军一到,都是烟消云散的。再说,这些陕匪也只是活动在陕西和山西,离我们河南可是十万八千里啊,大人是否过虑了啊?”
  吴世恭摇摇头,对邓启帆解释道:“我到了归德府也只有两、三年的时间。本来以为这归德府地处中原,安全的很,可是没想到,就这两、三年的时间内,我就打了两仗了。”
  “虽然那些陕匪离我们还远,可是我就相信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也希望我的担心是白担心。可当时如果不是我一到归德府,就拼命练兵的话,不要说这次勤王了,就是上一次的圣灵会造反,我也不一定能够安然渡过。”
  “我还有一个顾虑。我们已经是战兵了。虽然我们的驻地在河南,但是只要朝廷的一张调令,我们还是要打仗的。因此,我就想和邓先生好好商议一下,就一个目的,怎么样增强我的兵力和实力。”
  看到吴世恭是态度坚决,再加上吴世恭说的也有道理,邓启帆也就不再相劝了,他开始主动地出谋划策:“那大人要把自己的实力增强到何种程度呢?”
  “越多越好,起码五千人。要在三个月内招收完毕,一年后训练到现在兵丁的那种水平。”
  邓启帆对吴世恭的话吃了一惊,他有些疑惑地和吴世恭说道:“我们现在的收入,养二千兵丁都已经到极限了。就算是汝宁营有一些军饷,可常例一扣,到我们手中也剩不了多少了。养不了这么多的兵丁啊!”
  吴世恭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大不了用我自己的银子去补。还有,等我们回去以后,和张先生、袁先生,还有郑先生商议一下,大家想法子,多找些财源来。”
  最终,吴世恭和邓启帆粗粗地商量了一个框架:在吴世恭回到河南以后,将要把自己的兵丁扩充到五千人左右。并且,吴世恭将把汝宁营大营和李鹞子的那个山寨,建造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