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牧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是小孩子受了委屈便想找一个依靠一样,豫章公主也想把心中的一些委屈说于她的母后知晓。
    唉,李世民轻叹了口气,看着豫章略显落魄地身形。心中不免有些心疼。不过。这样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柳一条去经他的商途,豫章还做她的公主。两个人本就不该有什么交集。
    再过上些日子。也该给豫章这丫头找个驸马了。不能再由着她这般疯颠的性子到处乱跑了。
    “皇上,大司农卿苏炳仁求见!”在李世民思量间,一个内侍从外面进来禀报。
    “苏炳仁?莫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故?”李世民皱了下眉头,挥手向内侍吩咐道:“去宣他进来!”
    “是,皇上。”内侍应了一声,便弯身退出。
    苏炳仁自武德九年起,便被拜为大唐朝的大司农卿,掌管天下农桑、水利之事务,平常很少会单独来进宫觐见,这次来,定是有什么大事要禀报。
    李世民转身走到书案前,直身在椅子上坐下,等待着苏炳仁的到来。
    “微臣苏炳仁,拜见皇上!”一个年约六十,满头华发,却身体健朗的老头儿躬身走了进来,及到李世民的桌案前,双手拱起,弯身给李世民见了一礼。
    “嗯,苏爱卿请坐。”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苏炳仁在一旁坐下。对于这些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李世民一向都很礼遇。
    “谢皇上,微臣簪越了。”苏炳仁又向李世民弯身行了一礼,这才提着衣服地下摆,轻身在侧旁的圆凳上坐下。
    李世民观苏炳仁的脸色,眉头散开,眉角上翘,似带有喜气,便开口问道:“苏卿今日前来,可是这农桑之上,
    么喜事?”
    “皇上圣明!不但是喜事,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幸事!”苏炳仁弯身向李世民禀道:“前些时日,微臣听闻三原一带,出现了一种新式的耕犁,以耕作快捷,转向方便,深浅可调为优,而在三原流传不止,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只是此犁的产量有限,只在三原有限地几个村落流行。微臣为确定消息是否为真,于昨日亲自去了一趟三原县,在三原县古田村地一块荒地里,终见识到这种新犁的耕作效用。”
    “皇上,”苏炳仁略显激动地向李世民说道:“此乃是上天的眷顾,那种犁头耕作起来,竟比普通的直辕犁快上三倍还不止,而且耕出的田地也比那直辕犁要好上很多。这种犁头如果能在全国推广开来的话,皇上,我大唐就再不必为荒地无人耕种而忧烦,农业上粮食的产量也会比现在至少高出一倍。到时我大唐就再不必为每年的粮产而忧心了,皇上!”
    “果真?!”李世民不禁从椅子上坐起,虽明知苏炳仁不会对他妄言,却还是激动地看着苏炳仁问道:“苏卿所言,可是真地?那新式耕犁,真能让我大唐地粮食产量提高一倍?!”
    “皇上,臣亲眼所见,断不会有差错!”苏炳仁也随着站起身,弯身向李世民禀道:“而且这种耕犁地结构简单,造价也不是很贵重,一只犁头只卖五百文,寻常人家也都担负得起。”
    “只是现有的这个犁坊规模太小,一天只有不到四十只地产量,一般都是还没产出就已被人给全部订走。要想在全国普及,没有个一到两年光景,怕是难以做到。”
    “所以,微臣想请求皇上,能够由朝庭来接管这个犁坊,扩大规模,增加产量,争取能早日让这种柳氏耕犁在全国普及起来。”
    “嗯?苏爱卿刚才说什么?那种新式的犁头叫什么,‘柳氏耕犁’?”李氏民听到这个名头,意外地出声向苏炳仁询问,见苏炳仁点头,李世民不由地又想到了柳一条那厮。
    这个犁头不会也跟他有关吧?遂有些不确定地开口向苏炳仁问道:“苏卿,你说的那个犁坊,可是叫做‘柳氏犁坊’?”
    “哦?皇上竟也已知晓了?没错,那个犁坊,确叫做‘柳氏犁房’,坊主姓柳,不过现在主要负责生产制作的,是下耳村内有名的一个木匠。”苏炳仁诧异地看着李世民,心里边很是纳闷儿,怎么皇上知道的好像比他还要早上一些?
    竟真是如此,李世民轻点了点头,‘柳氏耕犁’,从名字上看,这犁头也定是与那柳一条大有关联,这个柳一条,倒底是何方神圣?会的东西竟是如此之多?
    不过,柳一条这样做,倒也是间接地帮着朝庭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虽然,他也会因此赚上很多的银钱。
    “皇上,此事易早不易晚,最好能赶在今年的春种之前,就能把这柳氏耕犁在全国推广开来,需知这一年增加的产量,可都是数以亿计啊,皇上。”苏炳仁再一次弯身请求,身为大司农卿,提高农务效率,尤其是国家粮食的产量,是他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嗯,苏卿所言极是,不过这征收‘柳氏犁坊’之事,还要容朕再思量思量。”李世民有些犹疑不定。
    柳一条不比旁人,他先救了太子,后又医救了长孙皇后,对他们李家算得上是有大恩德的人。如果贸然征收了他的产业,难免会惹人争议。这也不合李世民做人的准则。
    但是如若不征收,国家一年的损失将会不计其数。粮食,一向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由不得李世民不慎重。
    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两全之法?
    “皇上,”苏炳仁见李世民有些犹豫不决,便出言轻劝道:“各地的春种时间,最近的距此有十五天,最远的也只有不到一个整月,如果再加上开荒的时间,总共也就不到五天的时间,时间不待人,还望皇上能及早做出决断。”
    “嗯,”李世民轻点了点头,向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去请柳先生过来!”
第137章 会诊
    承乾掂着他的脚,在东宫的正殿内走来走去,乞盼着思邈两人早些到来。
    自一年前得知自己的右脚被废,成了一个子之后,李承乾连死的心都有了,眼前的天空一片黑暗。看什么,什么不顺眼,为此他摔了多少杯子,打了多少内侍,还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踏出东宫一步。自卑,悔恨,心理也变得开始有些阴暗。
    一个残废怎么做太子?一个残废以后还怎么会有机会再当皇帝?就算李世民不炒了他,他对自己也是很没有信心。
    “李泰!王子魁!”李承乾恨得牙痒痒,恨不能扒其皮,食其肉。当初要不是他们,他何以会落到如此地步。
    但是,对于他们李承乾却又是显得毫无办法。过去了那么久的事情,一没有人,二没有物的,说出来有谁会相信?
    还有,上次他被人刺杀的事情,李承乾现在已经基本能够肯定,就是李泰那小子做的。但是呢,那个李泰却还是能大摇大摆地在他的面前走来走去。而他,与李泰见着了,还得亲热地‘四弟四弟’地叫着。窝心,却又没撤,只得万事留意一点,做好防备。
    “太子殿下,柳神医与孙道长到了。”李纪和走进殿里,向李承乾禀报。
    “快,请他进来!”李承乾的整个眼睛都亮了起来,他的脚能不能医好,他能不能变回一个正常人。就全要靠这两个人了。
    在李纪和地带领下,柳一条,孙思邈,还有孙思邈的徒弟长眉道人,一同走进了大殿。当孙思邈看到太子殿下拽着脚迎上来时,眼神一凝,怎么这个一国的储君,竟是一个子?
    “小民见过太子殿下!”
    “贫道见过太子殿下!”
    “贫道见过太子殿下!”
    不管如何。礼数不可废,三个人紧走两步,及到李承乾的跟前,齐齐弯身给李承乾见了一礼。
    李承乾双手虚抬,笑道:“三位有礼了,都请坐吧!”
    李承乾着脚走到正首位坐下,然后挥手向柳一条他们示意。三人又冲他施了一礼,这才分先后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待宫女们端上茶水,李承乾这才说道:“刚才孤去了一趟立政殿,见母后的气色好了很多。说起话来也不似以前那般虚弱。这都是柳先生和两位道长的功劳,孤在这里谢过三位了。”
    说着,李承乾很诚心地冲柳一条三人拱了拱手。
    “太子殿下客气了。”孙思邈稽首说道:“对于皇后娘娘的病症,贫道师徒并未起到太大地作用,只是锦上添花,授了皇后娘娘一门养气之法而已。皇后娘娘的病症,主要还是得亏柳小哥的食疗之法。”
    “道长过谦了。”柳一条向冲孙思邈拱了拱手。道:“气疗之法。可是小子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深之法,小子可是万万不及。”
    “呵呵,柳先生和孙道长就莫要再谦虚了,”李承乾笑道:“两位的医术各有千秋,医病救人自都是一把好手,对于两位,孤可是佩服得很。今日孤请两位过来,就是想请两位来帮孤诊治一下这腿之脚。”
    李承乾把右脚伸出。苦笑着对孙思邈说道:“孙道长刚才也应看到了。孤这只脚。年余前曾受了些伤害,之后就便成了这般模样。还请孙道长能为孤诊断一番。若能治愈,孤自是感激不尽!”
    “哦?”孙思邈扭头看了柳一条一眼,见柳一条一副了然的样子,显是早已料到此行的目的,也必是早为太子诊断过。就是不知他诊出的结果如何?
    孙思邈站起身,从长眉道人那里要来护垫,走到李承乾的跟前,把护垫铺于桌面,弯身向李承乾稽道道:“那贫道就簪越了,请太子殿下伸出右手,待贫道为殿下探探脉搏。”
    “有劳孙道长了!”李承乾伸手请孙思邈在旁边坐下,然后伸出右手,放于桌面地护垫之上。
    孙思邈依言坐于对面,伸出右手中、食两指,着于李承乾的右腕处。
    “嗯,太子殿下的气血平稳,中正宏大,五脏六腑也都相安宜得,并无不妥之处。只是当气血运及右脚踝处时,似有少许阻碍之处。就好比河流之遇礁石,虽能避过,但亦会激起一片涟漪。想来这便是致使太子殿下脚之源。”
    说完,孙思邈松开手,起身向李承乾稽首说道:“还请太子殿下抬起右腿,以便贫道详细探查一番。”
    “嗯,孙道长请!”李承乾依言把右脚抬起,递到孙思邈的手手。
    思邈蹲下身,把李承乾的靴子退下,隔着袜子在李承摸来摸去。
    “太子殿下的脚骨受损,也曾有稍许破裂之处,不过都已完全长好,似并没有脚之理,真是好生怪异。”孙思邈地脸上露出了稍许地不解之色,摸起骨来也更加细心起来。
    “嗯?不对!”孙思邈两根手指紧夹着李承乾右脚踝骨处的上下两个关节之间,疼得李承乾一嗤牙,忍不住轻叫了一声。孙思邈见此,眼中有了一丝了然,遂指着被他捏到的地方,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的这里,似有一些异物堵在其中。致使两骨之间气血不通,太过用力便会有疼痛产生,不能正常行走。”
    “孙道长所言竟与柳先生前几日所言一般无二,不知孙道长可有取出这异物的良方?”李承乾收回右脚,把长靴穿回,希翼地看着孙思邈,并向他询问道。
    果然如此,孙思邈扭头向柳一条看去,开口问道:“不知柳小哥可有良策?”
    柳一条站起身,道:“小子见识浅薄,所想之法,唯开刀取物一途而已,还请孙道长赐教!”
    柳一条也想听一听孙思邈这个老中医的意思,不知道中医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做何应对?
    “开刀?”孙思邈皱了皱眉,中医治病,讲究得是阴阳调和,五气平稳,善内而不善外,对于李承乾这种类似于外伤的病症,他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这开刀,未免是太过凶险。
    “对于太子殿下地足疾,贫道所能想者,只有针灸或可有效,只是须得长久地医治方可,嗯,需用得一年,两年,或是更久。”孙思邈斟酌了一下说道,不过听他地语气似也不甚肯定。
    “开刀之术,贫道以前也有耳闻,知此术见效虽快,但动刀之间却是太过凶险,若是动刀之时稍有偏差,太子殿下的右足,怕是就不止只是这么简单了,有可能还会有性命之虞。”孙思邈看了李承乾一眼,道:“如无必要,贫道不推荐太子殿下选此开刀之术。”
    如无必要?李承乾苦笑了一下,如无必要,他还会巴巴地找他们来么?
    孙思邈地见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是不错,能走路,又保有一条性命,足矣。但对于太子,却是万万不能接受,李承乾绝不允许自己脚的太久。
    “多谢孙道长好意。”李承乾轻向孙思邈与柳一条拱了下手,道:“孤已忍此足疾一年有余,实不想再忍上第二年,所以孤选速疗之方,还请孙道长与柳先生能悉心为孤诊治。”
    “开刀动骨之术,非是贫道所擅,贫道怕是无能为力了。”孙思邈稽首推辞道。
    “这,”见李承乾将目光向他移来,柳一条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站出身,拱手向孙思邈说道:“孙道长,这开刀之术,小子倒是知晓一些,不过在手术之中,却还有些许地方需先生帮忙方可。比如这止血,止痛,及术后对伤口的调理,这些都是道长所擅长,还望道长能从旁相助一二。”
    “这倒是无妨,尽管交给贫道就是。”孙思邈疑惑地看着柳一条道:“不过,柳小哥真的精通这开刀动骨之术么?事关太子殿下的性命,这可开不得玩笑。柳小哥要三思啊。”
    孙思邈不相信,这也情有可原,外科手术在中国的古代史上少之又少,历代有记载的,好似也只有华佗一人而已。孙思邈听了不觉惊奇倒也是不错了。
    “这一点,孤信得过先生。”李承乾从椅子上站起,道:“月余前柳先生就已为孤做过类似的治疗,并救下了孤一条性命。”
    说着,他解开衣裳一角,搂起上襟,露出下肋处的伤口,向孙思邈说道:“孙道长请过目,当日要不是有柳先生为孤医治,孤早就已魂归幽冥矣!”
    “这,”孙思邈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下也相信了几分。难怪太子,皇后和皇上会对他如此礼遇,这柳小哥倒是真有几分本事。遂开口向李承乾说道:“既如此,贫道定会全力配合,不知太子殿下准备何时开始医治?”
    “这个当然中越快越好!”李承乾再一次把目光移向柳一条,开刀之事,还要他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