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妹俩的目光顿时被琵琶吸引住了,她俩慢慢松开李庆安的手,走到墙壁前仔细地察看小莲也饶有兴致地捡起一把琵琶,轻轻地拨弄,她小时候也被父亲送到乐坊学弹琵琶,多少会一点。
    掌柜耐心地给奴们讲解着每一把琵琶的来历,李庆安则背着手在房间里四处游览,这些唐朝乐器,他一样都不会。
    但在后世他却会一种乐器,这时他走到一名老琴匠面前道:“我想定做一把胡琴,不知你们能否做到?”
    老琴匠放下手中的活问道:“你可有图纸?”
    李庆安从怀里摸出一张画的图纸,笑道:“就是这把琴,你们会不会做。”
    李庆安的图纸上画的是一把吉他,在后世,他的吉他弹得非常好,如果唐朝能做出来,那他或许也会成音乐大师了,至少也可以去梨园别院献献丑了。
    老琴匠仔细了看了看图纸,他眼睛一亮,忽然神秘地笑道:“客人请稍等!”
    他走进里屋,片刻便取出了一只满是灰尘的木盒子,放在李庆安面前笑道:“客人不妨打开看一看
    李庆安疑惑地打开了琴盒,蓦地,他的眼睛瞪圆了,不可思议地望着琴盒里,琴盒里是一把古怪的玫瑰色乐器。
    他竟然看到了一把唐朝的吉它,那长长的琴颈,那“8。字型的构造和后世的吉它都极为相像。李庆安呆呆地望着这把吉它,他十四岁生日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把红棉吉它,从此这把吉它便陪伴他度过了枯燥的练岁月,今天,他忽然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看见了这种他最熟悉的乐器,他竟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客人,你也见过这种琴?”店掌柜出现他面前,笑问道。
    李庆安思路被拉了回来,他连忙问道:“你这琴是从哪里来的?”
    掌柜取出琴笑道:“这是一个波斯胡人带来的,据说是西方的乐器,他们叫做波斯古琴,至今还无人会弹。”
    李庆安点点头,这就对了,他曾在一本吉它乐谱上看过,吉它公元并便出现在扛亚细亚,白衣大食被阿拔斯帝国取代后,阿拉伯吉它便随着白衣大食的残余势力进入了西班牙,并在那里得到发扬光大,大唐和阿拉伯地区交流频繁,这种琴流传到大唐也就不足为奇了。
    掌柜见他对这把波斯古琴似乎非常有兴趣,便将琴递给他笑道:“客人要试试看吗?”
    李庆安接过琴,这是一把用名贵紫檀木做成的琴,弦调整得很好,不过它是五根复弦,不是后来的六根单弦,他自然而然地将琴抱在怀中,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油然而生,虽然是五根复弦,但他手指却熟练地拨动起了其中几根琴弦,寻找那种感觉,片亥他便适应了,一首练习用的《轮子》从琴弦上欢快地跳出。
    旁边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连给他拿琴的老琴匠也瞪圆了眼睛,惊讶地望着李庆安。
    “客人你会弹波斯古琴?”掌板结结巴巴问道。
    “这把琴放在我这里几年了,可从未有人会弹。”
    如诗如画和小莲一起围了上来,三双美丽的眼睛里也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
    李庆安已经完全沉浸在那种熟悉的感觉中,就仿佛他后世坐在宿舍的床上,用美妙的吉他声消除一天的疲劳。
    琴声渐渐停了,李庆安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弦的结构不同,他无法弹出完整的曲子。
    “李大哥,你怎么会弹这种琴?”如诗美眸中闪动着敬慕之色。
    李庆安笑了笑道:“在西域戍边寂宾,便向一名胡人学会了这种琴,还会几十首你们没听过的胡曲,只是那胡人的琴是六根单弦,和它不同,得改一改
    他又对掌柜笑道:“这把琴我买了,我先拿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变成六弦,明天我再给你们一份详细的草图,按照我的要求改造一下琴弦。”
    “完全可以,客人明天给我们一张图纸,我让琴匠把弦换掉。”
    夜深了,李庆安坐在床榻前,轻轻地拨弄着波斯古琴,一边弹,一边凭着记忆在纸上画出了弦图,虽然和后世的吉他还是有所不同,但他适应了一个时辰后,已经勉强能弹出几段那些熟悉的旋律,一串音符从他的手中潺潺流出,水银般的月色撒在他的身上,李庆安心潮起伏,万千般对前世的思念使他情难自抑。
    这一日,唐僧师徒行至一处荒郊野岭,悟空去前方化缘取水,其余三人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忽然,八戒腰间的囤机忽然“滴!滴”的响了,他看了一眼,忽然急得跳了起来,“师傅,我去找个店回电话。”
    “八戒,这八百里荒无人烟,你去哪里回真话?”
    八戒一呆,凑近沙僧涎脸道:“三弟,再借手机用一用。”
    “不行!”沙僧拒绝了这无理要求。
    “你每次都借俺的手机。不是打得电池耗尽,就是打得欠费停机,这次老沙再不借你。”
    “老沙,这次是我娘子打来,估计是有急事,你就行行好,再借老猪一用。”
    无论八戒怎么央求,沙僧只是不借,这时唐僧睁眼道:“八戒,你为何自己不买只手机?师傅不是每月都给你零钱吗?”
    “师傅,你也知老猪饭量大,那点零钱早就被我用作宵夜了。哪里还有钱买手机,再说,这助机是离开高老庄时娘子给的,娘子情意
    “别说了,再说师傅也要动凡心了,要不你就用为师的吧!”
    说着,唐僧取出一只大哥大,递给八戒,再三嘱咐:“用归用,但你千万不能告诉观音姐姐,我已把机芯换了。”
    “师傅放心吧!徒儿省的。”
    八戒拨通高老庄家里的电话,他忽然警惕地沙僧看了一眼沙僧,走到两丈外低眉笑道:“喂,我是猪郎,翠莲,昨晚想我吗?”
    打着打着,八戒跳了起来,“什么,上架了,你咋不早说。”他狂奔回来,对唐僧急道:“师傅,俺高老庄的帐房写了一本书,最近上架了,俺要回去看看。”
    “八戒,你高半庄的帐房姓甚名谁,写了什么书?”
    “师傅,高老庄的帐房自然姓高,叫高月,最近写了一本天下,已经上架了,在争新书榜,俺得回去订阅支持,对了,师父有月票吗?”
    “阿弥陀佛!为师只看如来写的书,不动凡心要不,你请沙僧帮忙吧!”
    八戒忿忿地瞥了一眼沙僧,不屑道:“那厮只看女频,只有粉红票,哪有什么月票?”
    “那悟空呢?”
    “那猴子哪静得下心看书,整天只想着打怪升级,师傅,我告诉你件事,昨天你给他的佛经,被他小子上茅房时用来”
    “好个泼猴!等他回来看为师怎么教他。”
    八戒眉开眼笑道:“师傅就得有师傅的样子,师傅,老猪请假的事”
    “快去快回,师傅给你半天有薪假。”
    “多谢师傅,老猪先去了。”
    八戒驾云便走,远远地听见唐僧高喊:“八戒,看在师徒一场,为师会给《天下》投一张月票,代为师向你娘子啊不!高月问好。”
    '  '
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
    :江和旬日后便是古春,又要放假;天,然后便是新十丫放假七天,中间又逢太后忌日,再放假三天,掐头去尾,天宝七年的新年长假足足有近半个月。
    新年在唐朝叫元日,是唐朝民间最盛大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拜祭先祖,远在异乡的亲人,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中拜祭先祖。
    今天是除夕,安西军将士也各自有了去处,有亲朋好友的去了亲朋好友家中,在长安实在无亲无故的,则去刚刚恢复的安西进奏院过年,几天前,安西进奏院便上门请大家过去度元日。
    府中冷冷清清,只有李庆安住的小院里充满了生机,三个小娘已经忙碌了好几天,虽然在音乐歌舞上小莲只是一个配角,但在厨食家务上,如诗如画只能给她打下手了。
    小莲的母亲在她八岁时便去世了,父亲又在军中服役小小年纪的她便承担起了一个家的重担,杀鸡杀鱼、煮饭煮茶,裁衣裙,剪窗花儿,她心灵手巧,样样能干。
    小莲其实早已明白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中午时分,她特地去坊市买了香蜡纸烛,在空置的西厢房里布置起来。
    “小莲!”院子里传来了李庆安的催促声,“你在哪里?快收'
    ****
    ~
    上页一下,马车已经来了。”
    “大哥,我马上就好。”西厢房里传来小莲慌乱的声音,“砰”地一声,一件物品摔到了地上。
    “你在做什么?”
    李庆安有些好奇地向西厢房走去,小莲从中午到现在在房里已经呆了两个时辰。
    “大哥。不要进来”。
    小莲惊慌地喊了一声,但是乙经晚了,李庆安推开了门。
    眼前的情景顿时让他愣住了,在正房的中间,放置着一只香案,案上摆放着三块灵牌,一大两在灵牌前面则整齐地放着香烛和玉饼、面捏的牛羊等祭品。
    而大的灵牌上写着“李氏庆安先祖之灵”两块小灵牌则写着“庆安父位庆安母位”而在另一间侧屋里则摆放着另一张小的香案,上面供奉着小莲父母的灵位。
    李庆安的鼻子不由有些微微发酸,这个小娘
    “大哥,对不起,没有事先请得你的同意”小莲红着脸慢慢走了过来。
    “没事!”李庆安爱怜地搂过她的纤细的肩膀,笑道:“明天咱们再来拜祭,今天是除夕,咱们得走了。”
    小莲乖巧地点了点头,跟着李庆安走出了房间,院子里如诗如画姐妹已经等待多时了,两姐妹皆穿着短儒,一条榴花染舞裙,手中抱着琵琶,俨如一对盛开的并蒂莲,相映生辉。
    李庆安也换了一身普通的常服,他今天穿着一件白色袍衫、头戴软脚慢头、腰束一条九环腰带、脚穿六合靴,简单而清爽。
    “大哥,等我一下”。小莲转身向屋里跑去,“我去拿琴。”
    这时,如诗走上前小声道:“大哥,我有点害怕”
    李庆安笑着拧了她娇嫩的脸蛋一把,“怕什么?。
    “我怕那个李相国会看上我们姐妹
    如果李相国看中了她们。开口索要,那大哥会不会把自己和妹妹送给他呢?
    李庆安笑了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他是相国,他如果连这点心胸都没有,谁还会替他做事?再说了,就算他要,我也不给”。
    如诗低头想了想,还是轻轻摇了摇头,“大哥,你怕我们除夕寂寞,要带我们去,我们心里很欢喜,可是我还是不想去。
    “姐!”如画有些急了,今天晚上她已经盼了好几天了,相国府过除夕,那是多么热闹,怎么能不去?
    如诗把妹妹拉到一边低声道:“如画,大哥是怕我们除夕寂寞才要带我们去,可是我们不能去。
    “为什么?”如画有些不甘心。
    如诗叹了口气又道:“你忘记如玉姐的遭遇了吗?”
    如画登时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件事,和她们一起长大的如玉姐被安禄山送给了巡查河北的礼部席尚书,后来听说席尚书在洛阳又把她送给了另一名高官,几番转送,最后有人在洛阳的一家妓院里见到过她。
    如画的脸色有些苍白,她连忙点点头道:“那我也不去了
    “喂!你们俩个。”李庆安走上前搂着她俩笑道:“到底去不去?”
    “大哥,我们不想去了
    “这可是你们自己不想去哦!”
    李庆安在两张俏脸上各亲一下,笑道:“既然不去,那就乖乖在家里呆着,我尽量早点回来
    这时小莲抱着李庆安的波斯琴盒从房里跑了出来,“你们还不走吗?”
    “小莲,我们不去了。”
    小莲一呆,“为什么?”
    如诗摇摇头道:“不为什么,我们不想去相国府,我们今晚留在家里
    小莲犹豫了一下,把琴塞给子戈直!”大哥。那我也不尖了,其实我本来就不“你们都不去最好,那就我一个人去
    李庆安笑着出门去了。
    长安城内此时已经成了喜庆的海洋,到处是爆竹声声,穿着新衣服的孩童们从家里跑出,手中攥着一把刚刚得到的铜钱,把蜜粥摊、面人摊围得严严实实。
    李林甫的府第不远,不多时,李庆安便骑马来到相国府的门前,李林甫的大门前也挂了一对大红灯笼,微明的黄昏中灯笼点亮了。两朵红光格外地引人注目。
    “李将军,你来了
    相国府二管家飞奔跑来,拉住李庆安坐骑的缰绳道:“老爷让我出来等候将军。”
    李庆安笑道:“开宴了吗?。
    “开宴还早呢!还有两个姑爷没到。”
    一名下人将马牵了下去,李庆安则随二管家进了府,府中灯火通明,挂满了红灯笼,使整个相国府沉浸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之中,二管家一边走,一边给李庆安介绍道:“李将军,今天相国府可热闹了,二十五名公子和他们的妻儿,十九名出嫁的姑娘回来了十七个,姑爷们也基本上到了
    “那外人呢?。李庆安笑问道:“除了我还有谁?”
    “外人也有,御史王中承一家,大理寺吉少卿一家,还有监察御史罗希爽带着他的儿子,这些都是老爷特地邀请的贵宾。”
    &;n
    sp;说着,二人走进了中堂,远远地,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相国府的主堂虽然没有杨花花府上那么大,但也能容纳千人用餐,直到此时,李庆安才看见了一个大唐权臣的奢靡,只见主堂里坐满近千人,李林甫的二十五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妾子女,二十五个女儿以及姑爷,外孙、外孙女,还有李林甫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家人,最壮观是李林甫的妻妾,足足有三四百人,整个主堂里济济一堂,莺声燕语,脂粉香气扑鼻,一群群孩童在桌案间东奔西跑,笑语声声。
    李庆安看得眼花缭乱,他想寻找姜舞衣,可人海之中,哪里看得见她的踪影。
    “李将军,请先随我来!”
    二管家领着李庆安走了旁边一个侧堂,只见里面坐着二十几人,正谈笑风生,李林甫坐在中间。正和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官员说笑着什么。
    “老爷,李将军到了。”
    李庆安随着管家走进了偏堂,他躬身施礼道:“参见相国”。
    “七郎来了
    李林甫笑呵呵站了起来,对众人道:“安西李将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