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我一定会转告我父皇,令公稍候,我这就收拾,把一些重要信件烧失落即可。”
    李仅将一匣书信扔进香炉,等它们烧成灰烬,便跟着鱼朝恩出门了,他们的住处离南门不远,片刻便来到城门口,鱼朝恩有金牌在手,没人敢盘查他,守门校尉立刻下令放人出城。
    出了城,鱼朝恩对李仅道:“公子请一路珍重,替我告诉殿下,我会尽全力拦阻李琬和杨国忠的不轨”
    “那就一切奉求令公了。”
    望着李仅的身影在夜雨中慢慢消失,鱼朝恩不由叹了口气,人生就是打赌,不知这一次他能否压对筹马。
    ......
    三更时分,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李隆基被鱼朝恩一阵急促的低喊声叫醒了,“陛下陛下”
    李隆基的睡眠极为贵重,突然被叫醒,令他心中马上怒火万丈,“什么事”
    他慢慢握紧了枕头下的匕首,杀人的**在他心中横生。
    “陛下,我有紧急情况禀报,有人要策动夺门之变。”
    “什么”
    李隆基霎时间睡意全无,他扯开帐子,一把揪住鱼朝恩的脖领,眼睛凶狠地瞪着他道:“是谁谁敢害朕”
    “陛下;是荣王和杨国忠,他们已得知陛下明天要宣布立三王子为太子,正在连夜商量调兵进行逼宫。”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李隆基眯着眼盯着他问道。
    “陛下,他们刚才给奴才的府中送去了一箱珠宝黄金,并让人托话给奴才,说请我明天务势必陛下留在麒麟殿,奴才琢磨着其中不对劲,便赶来向陛下禀报。”
    李隆基轻轻铺开了鱼朝恩,这时,他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他佝偻的背慢慢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望着发红的天空和蒙蒙细雨,他心里明白,鱼朝恩说的是真话,昔时,他也曾经带兵逼宫父皇,迫使他父皇让位,也迫使他大哥声明抛却皇位继承。
    因果报应,这一天又轮到了他的儿子,当初他只是想夺高仙芝的军权,却没有想到留下了今日的祸根,他们的儿子一个个都很有前程了,二十年前,太子瑛听说他病重,借口抓贼,竟然全副盔甲带兵进宫,二十年后,他的四儿子又一次要带兵逼宫了,还有杨国忠,他最信赖的百官之首,也想推翻他了。
    李隆基的拳头捏得指节发白,微微颤抖起来,眼中迸射一道杀机,他没有儿子,谁敢夺他皇位,就是死
    他一转身,对鱼朝恩道:“你做得很好,那一箱珠宝黄金,朕就赏赏给你,你现在就立刻出宫一趟,去替朕把高仙芝叫来。”
    .......
    '  '
第五百三十章 太后珍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就是成都局势目前的写照,李庆安想利用荣王李琬和李亨不成和谐的矛盾,使南唐陷于两王争位的内战,为此他不吝给杨国忠施加压力,命杨国忠劝说李琬策动叛乱,强逼李隆基让位。
    但事态的成长并没有依照李庆安所放置的轨迹行走,李庆安能谋事,但他却谋不了人心,在最后一刻,李琬并没有采取李庆安的所放置的策略,他没有策动叛乱,而是企图用宫内鸩杀的体例送李隆基归西,李琬低估了人心的险恶,他没有想到一百万贯的珠宝黄金最后却给自己带了灭顶之灾。
    三更时分,以政变起家的李隆基率先脱手,他密令高仙芝收拢军权,〖镇〗压李琬和杨国忠的yīn谋叛乱,高仙芝立刻命令心腹大将席元庆率军一万控制了成都,荣王府和杨国忠府被团团包抄,杨国忠和李琬皆被抓获,五更时分,李隆基下达了满门抄斩的旨意。
    李琬满门八十九人被杀,杨家满门一百五十四人被杀,杨国忠跟随了李隆基近十五年,最后却被李隆基亲自下令处斩,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和留在成都的两个儿子皆被砍头,不可是杨国忠的妻女,凡杨家的在职官员皆有共同谋逆的嫌疑,包含杨铁、杨锄、杨昭、杨晴等三十几名叔伯兄弟以及侄儿在内皆一并被斩,曾经风光一时的杨家,最终没有逃脱悲惨的下场。
    三天后,李亨率八万大军抵达了成都,李隆基正式封爵李亨为东宫太子,世事就是这么滑稽,刚刚在长安即位不到半年的李亨又摇身一晃,酿成了南唐东宫太子,令世人为之侧目。
    成都产生变故的消息,在两天后以飞鸽传信的体例传到了长安这个消息令长安哗然,无数人都感到了困huò和不解,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李隆基会立一个失德之人为储。
    但长安朝廷对此事却相当低调没有几多人去关心它,此时,长安满朝文武的心都放在了长安新朝的建立。
    由李庆安推荐,三百四十名五品以上职事官投票表决,正式推举裴曼、张筠、崔涣、韦滔、张镝、卢奂、王缙等七人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组成新一任政事堂。
    随即政事堂宣布拔除伪帝李亨所下发一切旨意,重尊敬宗皇后沈氏为太后,在政事堂和沈太后的一致提议下百官拥立了年仅两岁的李豫唯一骨肉,隋王李迅为新帝,改年号为庆平,今年便为庆平元年。
    由于再没有了李亨那样的监国,政事堂也就成了北唐最高的权力机构北唐所有的军国要务皆由政事娶七相共决,而太后沈氏下旨加封李庆安为太师,天策上将军,天下戎马大元帅,并将渭南县的万顷皇庄赏赏给了李庆安。
    大明宫麟德殿内,沈太后亲自接见了前来拜谢封爵的李庆安,此时沈珍珠的心中十分难过就是在去年此地,她同样也接见了李庆安,并亲口尊他为尚父,然而尚父也没有能保住她的儿子,她的儿子被祖父用最卑鄙的手段毒死了。
    沈珍珠其实不怪罪李庆安,她知道李庆安如在长安李亨是绝不敢下手,他就是利用李庆何在西域与吐蕃作战期间下了手,沈珍珠只恨自己,她如果能再细心一点,不要离开儿子身边她就一定会阻止儿子喝下那碗断肠的mì糖水。
    亲人已经死去了,悔恨也没有用,沈珍珠只希望有一天能亲手杀死那个害了自己丈夫和儿子的恶魔这成了她活在世间唯一的信念。
    沈珍珠坐在内殿上怔怔地想着心事,这时门口一名shì卫高声道“天策上将军觐见太后娘娘!”
    一连喊了两声,沈珍珠都没有反应,她依然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这时,她的心腹shì女见娘娘失神,便轻轻地碰了她一下,“娘娘!”
    沈珍珠一下子回过神来,问道:“李大将军到了吗?”
    “已经到了很久,在外面等待呢!”
    “啊!速速召他觐见。”
    “娘娘有旨,召天策上将军进殿!”
    两名宫女迅速拉过了一道纱帘,将沈珍珠隔开了,片刻,李庆安快步走进了内殿,他一眼便看见了危坐在纱帘后的沈珍珠,他心中微微一叹,这个可怜的女人,眼睁睁看着丈夫和儿子两任皇帝先后惨死,不知她内心会是如何哀思。
    李庆安上前两步,单膝跪下道:“臣,安西节度使李庆安拜见太后,祝太后千岁千千岁!”
    “赵王殿下没必要多礼了,请起吧!”
    “谢太后!”
    李庆安站起身,躬身又道:“臣进宫特来拜谢太后的封赐!”
    沈珍珠微微一笑道:“以殿下对大唐社稷的功劳,无论怎样的封赏都不为过,其实哀家的意思是希望殿下能成为监国,但又不敢轻易提出,便想先征求殿下的意思。”
    “多谢娘娘美意,政事堂也有此意,但都被微臣拒绝了,微臣还要集中精力统一大唐,无暇过问具体政务,所以臣还是不担负文职为好。”
    “既然如此,那哀家就不勉强你了,不过哀家希望你能接受那片皇庄的封赐,否则,哀家心中不安。
    ”
    说得皇庄,这也是李庆安进宫的主要目的,他就是要来辞去那片万顷皇庄的封赐,他身施一礼道:“娘娘,那片皇庄臣不克不及接受!”
    “为何?难道哀家没有权力封赐你吗?”
    “非也!”
    李庆安摇摇头道:“娘娘的美意臣感jī不尽,但政事堂已经做出决定,要继承敬宗皇帝未完之事业,将尚未分派完的土地全部分给关中黎民,让耕者有其田,完全缓和土地兼并的危局,这一万顷皇庄当初敬宗皇帝已经起草了分田方案,但被李亨强行收回,所以如果娘娘把这片皇庄给了臣,而臣又接受了这将会使敬宗皇帝九泉下难以瞑目。”
    沈珍珠默然,片刻她才叹了口气道:“哀家无知,多谢殿下深明大义,这件事哀家听殿下的放置。”
    李庆安听她对自己左一声殿下右一声殿下,心中着实有些不自在,便笑道:“在娘娘面前,臣安敢称殿下,娘娘无妨称号臣武职。”
    沈珍珠笑了,便点颔首道:“哀家恭敬不如从命,也称你为大将军吧!”
    “多谢娘娘体谅微臣若没有其他事,微臣便告退了。”
    沈珍珠却没有吭声,过了一会儿,她才低声道:“哀家有此话想给大将军sī下说说,不知可不成以。”
    李庆安点了颔首这时,几名宫中shì女上前将内殿的大门关上了,殿内马上一片昏暗,沈珍珠又对几名shì女道:“你们也退下。”
    几名shì女退了下去,内殿里只有李庆安和沈珍珠两人,这让李庆安感觉气氛有些压抑,他若有所感不由抬头望去,只见沈珍珠徐徐拉开了那层薄薄的纱帘,他现在可以清晰地看见沈珍珠的脸,一张清秀绝伦的脸庞,一今年轻而憔悴的少fù,她才二十七八岁便成了太后,往后的漫长岁月真不知她该怎么办?
    “大将军,哀家也知道和你闭门sī谈会影响你的名声,哀家先向你报歉了。
    “臣不在意!”
    沈珍珠轻轻叹了口气,又道:“我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对这个人世我已没有任何留恋了,原本我想落发为尼但你夫人明月劝我,大仇未抱你怎么能退出红尘,我想也对,若不克不及亲眼看见仇敌被手刃,我的心就离不开红尘,这次我之所以承诺再为太后,我是为了酬报你而做准备。”
    李庆安刚要说话,沈珍珠又摆摆手拦住了他,“你不要打断我,让我把话说完,李庆安,我们来做笔交易吧!”
    “太后,微臣不太明白。”
    “你不要在我面前装傻,你立才两岁迅儿为帝,你以为我不明白你的心思吗?当初先帝就告诉过我你很有野心,所以我才让适儿拜你为尚父,既是求你呵护,也是希望你不要伤害我的儿子,虽然适儿最后还是惨死,但我其实不恨你,我知道你不在长安,远在吐火罗,我原以为你回来后便会即位,却没想到你竟然立讯儿为帝,李庆安,你让我看不透啊!”
    李庆安脸sèlù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道:“那我想问娘娘一句,先帝有没有说,谁可以相信?”
    “先帝让我不要相信你,而去相信郭子仪,可是这一次,郭子仪却令我失望透顶,他太油滑了,根本就不敢获咎李亨,或者说是不敢获咎你,我很清楚,依你的身份和实力,灭失落李亨绰绰有余,所以李庆安,我想和你做笔交易。”
    “交易?”
    李庆安瞥了她一眼,他不明白她还有什么责本和自己做交易,除非她的身体,这时,李庆安隐隐感觉到沈珍珠让自己和她独处暗室,其实不是说几句sī话那样简单,如果是那样,她的心腹shì女没需要离开,也没有需要拉开纱帘,李庆安感觉她似乎是在刻意制造一种yòuhuò自己的气氛“太后想用什么和我做交易?”李庆安的声音也略略显得有些紧张。
    沈珍珠脸微微一红,她不敢抬头看李庆安的眼睛,低声道:“我只有两样工具可以和你做交换,一个是我的太后身份,另一个我不说你也明白,但我希望你能接受前者。”
    李庆安笑了,道:“你的太后身份怎么和我做交易?”
    沈珍珠慢慢抬起头,一双秀丽的美眸凝视着李庆安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你若能承诺我的要求,只要你提出要求,我随意可以下旨让迅儿退位,由我来出面,向天下人宣布你可合法即位。”
    李庆安也凝视着沈珍珠的双目,半响,他才缓缓道:“太后的要求是想让我把李亨交给你,对吧!”
    “是!这世间只有你才能办到,我要亲手在先帝和我儿的灵肃杀了他。”
    李庆安缄默了片刻,他叹了口气道:“太后,我可以许诺你杀了他,可是要把他交给你,你知道这很难。”
    “我也知道这很难,所以我才和你做交易。”
    说到这,沈珍珠轻轻咬了一下嘴,低声对李庆安道:“李庆安,只要你承诺我的要求,你提什么条件,我都可以应允。”
    李亨的南逃,引发了他的心腹大臣们一片逃亡潮,当李庆安率军进城后,长安的混乱局面便渐渐地平息下来,此时,长安城已经完全被千牛卫控制,李庆安通过政事堂,任命苏震为京兆尹,同时任命了新的万年县和长安县县令,他又命千牛卫放权,把属于县衙的日常事务还给了长安县和万年县,千牛卫把精力转到了维护各坊的平安秩序上,而那些邻里纠纷、作jiān犯科的日常琐事,就交由县衙去措置。
    李庆安从大明宫出来,天sè已经到了黄昏时分,他闭着眼靠在软垫上,身体随着马车轻轻晃动,他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沈珍珠那哀怨秀丽的脸庞,他不由想起历史上的沈珍珠,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的军队攻陷了长安,沈珍珠来不及逃走,被叛军抓住,掳到了洛阳安禄山的皇宫里,她所受到的侮辱和欺凌可想而知,这个可怜的女人最后下落不明,成了历史上的不解之谜。
    其实以李庆安对李豫的了解,沈珍珠最后只可能有两个结局,一是落发为尼,遁入空门,其次即是被李豫派人杀了。
    历史已经在他这里转了弯,沈珍珠不会再遭到安禄山军队的欺凌,可是她却遭到了另一种人生不幸,这让李庆安也忍不住升起了一丝怜惜之心。
    马车走得很慢,李庆安的思路从沈珍珠身上又转移到了眼前的局势,目前李隆基控制着整个长江以南的广大国土,荆襄的李瑁和江淮的李磷都手握十万以上的重军,加上李亨的关中军,哥舒翰的两湖军和高仙芝的剑南军,以及岭南的三万军,李隆基可以调动的军队足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