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再次使了个眼色给洪二,这时候费立国应该在这儿,不然交涉几乎是任由对方发挥,他只是个大字不文几个的粗人,这些官样文章实在让他闹心。
    突然城中喧声大起,他第一念头是,手下那些家伙行事,怎么不挑日子。拣了在这节骨眼上,去祸害那些富家,平时无论多少多少纵容的龌龊事,起码表面上的工夫还是要做的,虽然事后可以安上个通敌的罪名,但是麻烦也不少。一想到要重新打点耗去的钱财。不由在心底狠狠咒骂起这些败家子。
    那位胡郎中,也停下了夸夸其谈,气氛意识变成沉静起来,只有下人们上了几道茶品水果,稍稍掩饰了双方地窘然和尴尬,而洪二去的有半响仍没有回来。
    然而喧闹和骚动却是愈演欲烈之势,甚还听到刀兵和撕喊的声音,朝廷来人顿时面色变的难看起来。
    他赶忙站起身告罪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他大声喝道
    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前太守潜藏的那些余孽,又攻杀回来了,看来杀人还杀的不够多啊。还是有些家伙不甘接受出身草莽地泥腿子刺史的管制,据说逃走的前太守不但在本州根深蒂固的人脉。在临近的滑州那里有亲故,偏偏滑州又是当朝房宰相的门人许大夫的治下。他虽然心狠手辣,但是还没有狂妄自大到,可以不顾一切公然去挑衅一个朝廷大老的权威。秘密派到滑州斩草除根的人,都没有下文后,他也断了这心,没想道还是留下祸根了。
    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摆平了逐走前太守的后遗症,现在又要多事了。想想可能花出去地钱财,他就是一阵阵的肉痛。现在可不比前些年,可以借着流贼地名义到处打秋风,肆无忌惮的搜刮钱财。
    喧闹声越来越近,已经将刺史府地院落围了起来,墙头露出一排排的旗帜招展
    看到这些熟悉旗帜,黄泉心中稍稍安定,这是他最亲近的博山营和白定营,分别是族人和老乡位骨干,组成的精良亲军和卫队,都用钱财和战利品喂的饱饱的,按照卫军的标准,装备的最精良地全身明光的行头和全钢地兵器,只要有这些核心的本钱在,就算有朝一日,失了这地盘也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
    只见清瘦又有些阴鹫的长史费立国,穿着一袭青衫,引着几名全身包甲的博山卫,冲冲闯上堂来,
    “大人和诸位,请随我暂避以下”
    拥着走出门口,见着城中高大的烟柱,胡大人面色很不好看,有些讥意的说
    “贵军治下有方啊,看来掌握不了治下的形势”
    话音未落,他正想辩说什么,就见血光喷溅。
    那些博山卫纷纷从朝廷来人的那几名衣甲鲜亮的卫士身上,利落抽出刀来,松开勒颈的手臂,任其软软的滩在地上。
    “你们……|
    寒刃还在滴血。
    胡大人已经被这意外的变故,骇的说不出话来,只见宝蓝的下摆湿了一大片,显出青灰的底色来。
    他心中已经转了几念,军中素有些不喜朝廷的,这位费长史很少做这么无益的事情,难道……
    却见刀光闪烁,却不是落在朝廷来人身上,而是自己。
    安逸的生活和无节制的**,让他的身手大大打了折扣,但还是避开了要害,虽然中了几下。
    “反了么”
    他吐着嘴边的血抹子,早年拼杀的经历,让他奋起余勇,反手砍倒两人,退到堂上中门,拄着横刀,死死瞪着费立国。
    那些博山卫士,冷冷的瞪着他,手中却没有停,闷不做声的围杀上来。
    “来人”他一边格开斩刺,撕着嗓子喊。
    “没有人会来了”紧跟其后的费立国,轻描淡写的说“是您下的严令,不准接近这内堂的”。
    黄泉才发觉,这院落变成一个死域般沉寂的所在,门角里浓稠的血水慢慢的渗出来。
    “为什么”
    深入肺腑的疼痛,他眼前一时,闪过许多往事,第一个念头是,难道朝廷某些人,已经开始用强力手段,要剪除自己这些外系的地方势力了么。
    “您对我不错,不过也就是不错,可惜我已经有主子了”
    费立国,轻轻看了看自己的手指,仿佛指使人杀的,只是一只无足轻重蝼蚁。
    “再说,您不觉得,您的一切来的太容易了么”
    黄泉很想大大叫声为什么,你到底事谁人,但全身发冷,力气在流失,慢慢的滑倒,话道嘴边只变成两个字,
    “高尚……
    只听那人,轻轻自语道
    “高尚是高尚,我家主人是我家主人……虽然共奉一起旗号,可是……
    然后是无数脚步声,冲近。
    外面已经高声大叫起来,首当其冲,是费立国那高亢悲愤的声音,
    “黄泉大人死了”
    “朝廷派人谋刺了将主”
    “反了他娘的”“杀”。

第二百四十九章 战地风来草木腥

    正当河北路烽烟四起的时候,许多人都会问,西北朝廷这会都在忙什么哪。
    朝廷现在为清算那些从贼旧臣的问题,各个派系轮流上阵,粉墨登场闹的正欢腾呢。
    因为老皇帝出走,身边只带了最亲近的数百人,绝大部分的文武官员都被丢在了长安,成叛军的俘虏,而安禄山自立为大燕皇帝后,位了粉饰太平充做场面,对这些旧臣大量封官,随着两京收复,于是为了这些人的身份定位和甄别,就成为还都前的一大棘手难题,
    后来又出了女营这一档事。为此西北那位皇上还特意制告天下:“士庶受贼官禄,为贼用者,令三司条件闻奏;其因战被虏,或所居密近,因与贼往来者,皆听自首除罪;其子女为贼所污者,勿问。”让穷纠女营的调查,就此为止。
    只是,
    象王唯、岑参这样自己逃脱出来投奔朝廷,或者被别人弄出来的还好说,可以算做不愿事贼的个义臣,新朝里都有鼓励的举措。象汲郡名士甄济,假称据不接受安禄山征召,被任命为秘书郎。国子司业苏源明假装有病,没有接受安禄山所委任的官爵,肃宗就提拔他为考功郎中、知制诰。
    至于,大多数无法抵抗叛军淫威的,而被强授予伪官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能象崔光远、杜佑这样被证明心怀故国,有强力人士为担保而出脱干系继续在军中效力,仅仅是极少数。
    更别说明摆投敌的前宰相陈希烈,张氏兄弟等,在腻臣黑名单上的重量级人物。
    虽然肃宗皇帝已经指定礼部尚书李、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一起审迅处置这些甄别投敌的案件,李又引见由前河西节度长史转任的,殿中侍御史李栖筠为详理判官,于是这下可热闹了,被审讯的是一个非常广大的群体,牵连甚广,亲朋故旧不在少数,自从一开始各种托请和申辩就没有停止过。
    而偏偏负责审讯的这四个人,有非常有典型的各有自己的派系和势力,从关中派和西北派,从龙赴难的故臣和拥立有功的新贵,如何撇清自己的干系和受到的牵连,如何卖宋人情,如何又能顺便打击和压制异己的势力。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缠不清的关系,错杂在一起,让审讯和甄别过程,多数时间变成了都在扯皮和争论,一场闹剧。
    至于我。正身处在包围中,放眼城外是黑压压的营帐和人头,旗杆上是偌大的一个字“史”。让人很有一种荒谬的感觉,我居然中大奖了。
    虽然早知道河北有事,但连我也没有没想到,他们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烈。
    虽然我沫兵利马,早有心理准备,当下誓师拔营,日夜兼程发兵北还。渡过黄河后,一路听到的几乎除了坏消息,还是坏消息。
    城兵败几成定局,
    魏州、相州、怀州、汝州、邢州、曹州、许州、滑州、冀州、贝州接连失陷,留守官吏或内乱被杀或叛变易帜,其速度之快,甚至我安排的河北诸州的探子,都没机会把消息送出来,河北东部就已经沦陷了大半,甚至连那些引兵在外的节镇,也不能例外。
    因此,史思明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的杀到城下,
    而此时城内城粮食吃尽,以至一只老鼠值钱四千,士卒挖出墙中的麦及马粪来喂养仅存的战马,就差最后一把力了。但是围城官军的各路军队,因为没有统帅,进退没有统一指挥,城久攻不下,也让官军疲困松懈,士气低下。
    当史军的先锋,出现在安阳河南岸的时候,巡哨的官军望见,还以为是流动部队,不加介意,仅仅派出一支数千截击的部队。结果遇上史思明身先士卒,率五万精骑冲锋之下,几乎是一面倒的被人一路马踏联营……
    淮西兵马使王仲升战死,行营前锋都统李国贞战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副使荔非元礼战死,武卫大将军杨豫阵亡、平卢兵马使董秦阵亡,河东节度使王思礼失踪、都知兵马使邓景山失踪,平庐兵马使田神功被俘,平卢节度副使侯希逸被俘、河北采访使颜真卿败走河阳、北海节度使贺兰进明退往釜阳……
    每天都可以遇到,不同番号的官军溃决下来,
    我急冲冲的一路北上救援,并没有预期中的效果,迎接我的是一连串的遭遇战,虽然龙武军首战饶阳、再战清池、又战陆泽,一路接连击破骆悦、蔡文景、许季常、周万志、徐璜玉、李秦授等多部史军,却仿佛撞进一张更加绵密的大网,我为一心赴援的固执和坚持,终究是付出了代价。
    每向城推进一步,就越发的艰难,强弩之末时陷入更多的包围中,苦战之后还是被打散,最后随我退进了这州城,只有中军一部。
    更糟糕的是,左、右军的郎将温、余宏、范佐,如今也是生死不明。
    且战且退中,这几名部将自愿留下来断后,为我退进城中,争取时间。其中的悲壮惨烈,让当时我几乎将牙咬出血了,他们可都是最早追随我的老人。虽然比起别人,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勤勉忠事,最后用生命实践了对我的誓言。还有河南军的将领卢稚、廉坦,也慨然赴难……
    看着潮水般暂且缓缓退去的敌军,我心中的忿怨和狂躁也渐渐平服下来,但他们决绝依然,慨笑而去的表情尤在眼前,
    “得君大恩,今得偿报”
    “还请军上,代为照看家人了”
    “老大”一个声音打断我的追思。
    韦韬浑身浴血,拄着双头枪,一瘸一拐的走上前来,满脸坚毅的说。
    “我们还有北塞高郎将的金吾军,还有潼关的卫郎将的铁拔军,还有成都和昌安的那几十营团练和义勇,只要大人在,龙武军就不会跨”。
    我重重点了点头。
    越是在这种,时候哪怕再怎么困难,身为一军之主越要有若无其事,从容镇定的态度。
    “军中还有多少可用之士”
    “帐下完好之士,计有八千四百六是一员,另有伤者二千一百四十二员,预计锦旗可以养好归队的一千三百员”……
    待到重新核计的数字上来,我又是一阵黯然,自我带龙武军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三万龙武军加两万河南兵过黄河,到现在只剩下我身边这万把人了,真是世事弄人。
    而这时的州还只是中等规模的城池,四野平川,根本没有足以扼守地东西。更兼,水陆交通发达,造成防守上的困难。见过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后世宋朝要养八十万禁军,相比八关锁要的洛阳或者是两关夹四城的长安,在这种无险可守的平原上,没有足够的军队拱卫,作为京师的安全是很难让人放心的。
    所幸附属各营因为死战保护得力。都保留了基本运做编制下来,再加上州本来是位张镐准备地,留有龙武军的团练三千和若干待转运的粮草,虽然失去大部分的车马,器械和辎重,但暂时自保还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的正在围城的主事人。也正在大帐中,发出嘘唏地感叹。
    “属下已经查验过了”令狐潮恭敬的半跪在地上。
    “这就是在雨天中依旧能够快速击发的刚弩,还有这折铁钢刀,都是典型的龙武军的标准具装”
    被称为少帅的史朝义面无表情,正在手中把玩着一只全钢的弩机,案上还放着一把尽是崩口的细刃横刀。众多顶盔贯甲的将领,沉声屏气肃立其后。
    “这是什么样的一支人马啊,就是他们,屡屡坏了父王大事地么”他伸出一只手指,在残破的沙盘标识上。轻轻划过。
    “拔龙军、撼山军全灭,虎貔营被打散、神彪营溃败。李献诚地黑水军也被重创,居然一气击破了我七个军的旗号。还有四个军地旗号折损过半,虽然其中多是新募,不满员的杂号军,但李献诚不是号称死鬼安王的爱婿,也是与父帅同辈的勇将,怎么会怎么不顶用”
    “回少帅”
    诸将队列中,一个声音辩解道。
    “这些龙武军极为难缠,又善用车营联阵。号称铁龟连阵,走到哪里立阵立到哪里。哪怕被打散了,小股的个体还是依据地势阵型,斗志不减死战不休”
    说道这里,诸将纷纷露出一种复杂参半的表情,都说北衙六军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军,但是事实大出意料,饶是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健将,见过草原上最凶狠膘悍地敌人,却也没有见过这般能够一边高唱着不知名的军歌,慨然死战到最后,几乎没有一人溃走地兵将。
    另一个声音也开口道
    “而且,这些龙武军可是人人备弩,专袭头目,据说李献诚就是被这些夹杂在人群的暗箭,给射翻于马下而累至全军溃走的”
    “而且这些人尤擅长转进奔行,见势不妙就会放火阻却,一不小心就会让他们脱跑,是以我军虽然重重围杀,耗尽其火油箭石才攻破了其车阵,但还是被其中军逃得出去”
    “我不要那么多理由”
    史朝义冷然断喝,
    “我们设了这个偌大的局,本为扫清河南之兵,断其后力,被龙武军跑了一部,就未尽全功,留下多少后患”
    他转向一名深目高大的将领,
    “高如震,龙武残军是从你的军阵中逃出去的把”
    那名将领顿时一头跪倒下来,沉声道。
    “正是某部”
    “虽然所部力战阵亡过半,但不能成为你脱过的理由”
    “自去领罚把”
    “是”
    高如震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