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外姓的回纥九族,则是那些与回纥王族通过武装降服,怀柔联姻等手段,拉拢羁縻起来的强大氏族,与回纥族一起构成广义上的回纥国。虽然比不上那些核心氏族,但也是回纥版图内的一方管理者,有些还同时受领唐朝册封的官职,承当出兵贡马等义务……
    而两客部则庞杂的多,说是一部,其实只是为了方便管理从地域上划分的笼统称呼,既有为数众多草原前霸主突厥,薛延陀等族残余的后裔,也有海量不知名的大小杂胡部落,乃至内外回纥各部的被放逐罪人和逃亡的失败者。
    除了阿思布等几个基础较好的大氏族还可以有点号召力的权威外,其他中小部落平时都是互不相统,甚至为了争夺一点生存资源而攻杀不断。基本属于回纥国里,被边缘化的势力。
    此外还有一些靠近草原,与游牧民族关系密切的城邦小国,也会因为地缘的关系,向王帐臣贡纳赋的传统,不过也就是聊胜于无的象征意义而已。
    大部分官帐体制和风俗,也是承袭自突厥统治的时代。多数以鹘、狼为图腾,只是式样不同,
    和臣属大唐的突厥、契丹、室韦等族一样,很多回纥人直接在边军中服役,成为大唐边傍骑兵的来源,如河西道的赤水军、豆卢军、关内道的丰安军……
    象和我共事的那位枢密副使仆固怀恩,他既是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副使,也是仆固氏族的领。
    一夜无事,天明继续上路。我坐在车上,与回纥大臣莫贺达干,继续聊昨天的没说完话题,既然作为使臣,也是相当圆滑健谈的人。
    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莫贺是出身的部落姓氏,达干是回纥官职名,合称莫贺达干,即莫贺部出身的达干。
    自从草原与中原交流频繁,一些中原的习俗也影响了草原,草原上的部民本来是没有姓氏的,以出生就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名字,比如阿斯冷,意为雄健、猛兽,叶护,意味威武之大丈夫。但是随着与中原的往来密切,为了方便与唐人交往,他们也开始用部落名为自己的姓氏。
    比如前突厥的王姓阿史那氏,其实就是阿史那部落,还有我家那位哥舒大小姐,她的哥舒姓,也是来自后突厥政权突骑师中的哥舒部落。
    达干的职责,则是在战时辅佐大汗,专统兵马事,也就是可汗常设的军事顾问、类似幕僚和参佐人员,在回纥的二十八等官中,地位不算最高,却属于最有影响力的上等官之一。
    他这个名字甚至可以上蒴到,早年的某位突骑师可汗。
    当年,由后突厥突骑师国内乱,黄、黑两种突厥争权,最强的两大部落之一酋长莫贺达干,杀死出身黑种突厥出身末代大可汗苏禄可汗。另一只大部落酋长都摩度拥立苏禄可汗的儿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召集各部攻打莫贺达干,莫贺达干独力难支,便求救于唐朝碛西节度使、北庭都护盖嘉运。
    当时,都摩度、吐火仙在碎叶城,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在怛罗斯城,联兵拒唐。次年八月十五,盖嘉运攻克碎叶城,在贺逻岭擒获吐火仙。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与拔汗那军攻入怛罗斯城,擒获尔微特勒。又攻入曳建城,取交河公主,突骑施散之民数万,给与了拔汗那王,唐军威震西陲。
    开元二十八年(74o年)三月廿八,盖嘉运带吐火仙到长安献捷,唐玄宗赦免吐火仙,封他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故突厥王姓后裔,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莫贺达干为突骑施可汗。
    结果,莫贺达干以为唐朝会封他为十姓可汗,不服阿史那昕,起兵叛乱。在盖嘉运安抚下,十一月初三,莫贺达干虽然表面表示接受。却在天宝元年(742年),在俱兰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袭杀了阿史那昕。是以朝廷大怒兵讨伐,当年正是开元盛世的顶峰,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漂珠、伏尸万里,天宝三载(744年)五月走投无路的莫贺达干,被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斩杀。可为一代杯具性人物。
    自此突骑师国崩溃,以黑、黄两种,继续仇杀不断,又分别向唐称臣。各部再无强力人物抵御大食的东进,逐渐被蚕食推进,直到高仙芝的远征怛罗斯之战,才告一个段落。
    他这个莫贺,就是出自当年被回纥吞并的其中一部,从突厥人变成回纥人后,继续做他的达干,也算是历史的巧合。
    突然开道的前军,传来应警的急促鸣号,各种游骑散队,迅收缩到队伍左右。
    只听得远方空中鸣镝如潮,大地颤颤,地平线上被如山如潮的游骑所淹没,卷荡起得烟尘,直上云空,连太阳都变得昏黄暗淡起来。
    唐朝就有沙尘暴?我心中刚转过这个念头,就通过咫尺镜看清楚,那不是沙尘暴,那是无数的万马奔腾,众骑纵横,驰骋激扬,彪悍猎猎的劲风飞尘,扶摇直上,扑面而来。
    然后更近一些,像洪水一样淹没了整个视野的杂色皮袍中,夹杂着铁甲的光芒,就像海流中潜藏的鲨群,哪怕在老远,就充满了危险的压迫感。
    而唐人收缩的军阵,则变成另一个极端,在很短的时间内,迅安静下来,肃杀悚然,又如海浪暴潮中的一块恒古礁岩,无论怎么风急浪大,千古耸然而不为所动,将无数次扑击摔打,反撞的粉碎。
    几次凹陷突出之后,华丽精美的旗帜和喧嚣,全部消失在一片死寂当中,刹那间变成一阵锋刃森冷闪亮的钢铁丛林。我的四周,也被拿着铁牌的卫士紧密的包裹起来,只留下一个笑笑观望的空间。
    随着洪流的逼近,而没有丝毫听下脚步的迹象,依旧去势不停的逼上前来。
    瞬间车阵中如滚动暗流一般,翻起大片的金属板,爆出一片炽亮的金光,直接打在那些,背光席卷而出,各种旗幡遮天蔽日的骑众身上,顿时耀花了无数人马的视野,骤然的闪光,也在潮水一样整齐前进的洪流当中,惊起连片错乱的人声惊喝和坐骑的嘶鸣,密密匝匝的凹陷了一大片堆挤在一起的人马。还有战马翻倒和人被踩到的惨叫声。
    只听得如烈风呼啸而过的声音,他们的身前,已经多了一层密匝匝的箭矢划出的警戒线,整齐划一的将最前排的骑手,隔绝在十步之内。
    “大唐使团在此,回纥人等来迎见……”
    冷不防爆出一阵震耳欲聋的齐声大喝,如山崩海倾的声浪,直接迫进那些万马奔流的胡骑中,又不免一阵马惊人跳,那种刻意营造的气势已经十停折了七停。
    我对虞候将鱼同做了V字手势,第一次相互下马威的交手,1比o。
    随行的回纥大臣贺莫达干,这是才回过神来,赶忙出阵去交涉。对方的军阵中,号角声声,也如辟波,涌出一队挟弓执刃的骑士,相比周围那些乱哄哄的骑兵,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的显目
    人人具是一水黑色的及肩鳞甲,外套大氅,手掌旗幡,看起来形容鼎盛,整齐森然,似乎连个头都是精心挑选过的差不离。由于草原缺少资源,草原民族很少有足够规模制式的装备,看来这就是回纥人派来迎接的仪仗。
    “居然是鹘卫啊……”
    有人叹声道。(!)

第四百八十六章 车城

    长安大内。皇帝小白正在秋岁入库的籍册。
    “关内府兵名下的军屯庄,交公猪羊七万多口……”
    这个数字让他微微楞了下,居然有这么多。
    他当然不知道,由于那些庄子采用相对整个时代,更有效率军事化管理和组织制度,以及先进的技术和大型生产工具普及,大量畜力的运用,使得生产效能大大高过那些普通的乡村,随着这些年运作的成熟和磨合的默契,也迎来了相对平缓的增长期。因此也让那些庄子里的青壮子弟拥有了半工半读的闲余时间,以及大量新作物带来的生产剩余和加工废弃物。
    平时他们就利用这些剩余和废料(主要是豆皮秸秆糠麸之类的),见缝插针的进行各种副业生产,比如由妇女合伙侍养的鸡鸭鹅兔,青壮年则在组织下喂养一些猪羊。这些农产品,出来按照比例交公收购外,剩下的都是他们的收入分成。一部分作为庄子的公产卖掉,换取祠堂、学塾等公用所需。一部分则在入冬正月前,按照人头和出力进行逐户分配,竭者新春的景儿,好好的打半个月的牙祭。
    “大家,这是通政司新送来的递奏……”
    新任左偈者监的宁致远。抱了一叠紫皮楮边的书册进来。
    “枢密使大人私通吐蕃……”
    皇帝小白看的冷冷一笑
    “这些人,就不会再编点更更好的理由么……”
    谁都知道,这位枢密大人自称大汉主义者,和吐蕃人买卖营私还有可能,以他这样的高位私通卖国,还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么。
    “度支转运使奏,请求整理官债,各军为凑粮,私募军债,杂驳不清,毁誉颇多,如今天下安定,无军需之急,以朝廷收归统筹之……”
    他叹了口气,官府的信用,还不如朝廷的一只军队,虽然他明白,这是前代那些官员所用非人,贪弊太狠,把一个方便理财的善政折腾成臭名昭著的烂摊子,所带来的后遗症,但还是有些异样的想法……
    京师大学堂,某处课堂,汲汲上百人,正在听台上讲解著述。
    这却是特殊的课堂,在京学之中,可遇不可求。因为在这种课堂上,,会突然性的提出一些有争议,甚至需要避讳的话题,而皇帝特地御批手书,就论国事不以言罪……
    “为敌者,大至一国一邦,小至一城一地……破敌之法,非惟刀兵尔,圣人曰,兵乃凶,非不得以而为之……”
    “不战而去人之兵,亦有多道……”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都是一种手段……”
    “军事者,军国之事,修兵甲,整士伍,以威力摄而服之,吊民伐罪,追亡逐逆……是以春秋霸主,以一国之域。号令群雄……”
    “政治者,经纬安定,为政资治,……励精图治,使五民各安其业,户口孳盛,亦称政治……败其吏治,坏其律令,使奸佞横于国,贪暴流于市,官民相煎,人心思变,不战而下,为政治之法……”
    “经济者,经国济世,生产流通之道,亦为徭役赋税只根本……越借吴粮而蒸熟其种,置其田土荒芜,可称经济之战,……齐楚争雄,齐多铸钱,而收诸国之粮,居天下之丰,灾年不动刀兵,而王霸天下,是为经济之战……本朝英公定高句丽,轻骑快马,春掠秋焚,数年往复。其国大饥,不占而乱,贵人自请臣服,亦为经济之战……”
    “文化者,文德教化之道……所谓移风易俗,外族学我衣冠饮食,习我礼义文字,用我习俗制度为荣,尙以通婚易其种,……则夷入华夏则夏,古有东胡匈奴,夕有鲜卑氏羌,本朝有突厥契丹、今皆华夏无异……”
    有些学生的脸色变得很奇怪,他们都是宇文、独孤、慕容、元、段氏什么的鲜卑后裔……
    “我现在明白父皇为什么准许他们在这里畅所欲言了……”
    一个角落里,新封没多久的鲁王,正在饶有趣味的想大多数人一样做着笔记。
    “殿下……”
    “在这里说,至少辩驳是非,争一争大义所在,也在京学内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总比跑到无法察觉的地方去,被别有用心的人,变成流言非议的好……”
    “父皇有曰,英明之主。可以听取异己之见,然后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所在,昏聩的上位者,则只想听合自己心意的东西……”
    “经常来这里果然收益匪浅啊……”
    身为被寄予厚望的皇子,虽然不能真的到市井中微服私访,但是也少不了见识世情的例行功课,浴室京师两学这里就变成出游的选了,都是同样年龄相近的年轻人,喜欢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各种群体,可以经常见闻到一些新事物和新言论。
    虽然不乏热血、鲁莽、冒失之类的缺点,却是代表了这个国家最有活力和进取精神的阶层。起码比王府上下那么千篇一律的官样论调,要让人轻松和舒服的多。
    “我还想去看看京华斗剑大会……听说正在进行京畿道的预赛……”
    “万万不可啊……”
    随从的脸色顿时苦的几乎要滴出水来,他们虽然也是显贵之家的出身,却根本没法和这位比……
    “那些都是好狠斗勇的江湖人,有什么看头的,那些游侠儿轻生死而好意气,一言不合就刀兵相加,京兆府已经处置了多桩,其中不乏亡命匪类……殿下万金之躯,这么能轻易犯险呢……”
    “轻生死而好意气又怎么样,”
    少年鲁王脸色一沉。
    “这才是市井人家的血性和武勇,就看朝廷这么善加运用了……本朝崇尚开边进取的,自古又有多少游侠儿投军开边的,成就一代军门世家的……”……
    除了崇拜狼,回纥还和突厥崇尚雄鹰一样,崇尚鹘,象狼一样凶狠狡诈,象鹘一样轻巧迅捷,将部族中最健勇敢死之士组成的军队,称为牙帐护军,分为中左右三部,其中最效用善战,经验丰富的,又称鹘卫,和各族贵人子弟组成的附离子一般,是可汗出行的贴身随扈亲卫。
    而统领这么一只鹘卫,前来迎接的移力贪汗,他既是药葛罗分支——别斤八部的酋长,也是回纥一名小可汗,(可汗之外常别设小可汗以佐可汗,但不是常设官职,随意性较大,一般以其管辖地命名)。负责统领这些最接近可汗身边的健儿。
    只是他在莫贺达干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虽然都是达干,有些只是纯粹顾问性质的辅佐官和荣誉头衔,有些则是踏踏实实代可汗领兵。乃至专重一方的重臣。
    眼前这位莫贺达干,显然是后者,据说他幼年就被作为特勒(王子)们的陪臣,送到王帐来的,最为新可汗的亲信序列,甚至要高过他这位鹘卫头领。
    “我们这次出动了数万控弦,
    “莫贺大人……这样做会不会让唐人轻慢我的族人……”
    “就是要让他们轻慢啊……”
    莫贺达干轻飘飘的吐出这么一句话,……
    一来就给这么个大战阵,显然回纥人也得到消息,对我带这么多部曲,来草原上武装散步,也有所想法,或者说怨念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