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年前的登州事件唐家也曾参与其中,而且是做的保林家一方,虽然唐家半途就退出,但对事情的经过和其中的瓜葛可谓是一清二楚。要说青州陆家在当时跟林家是没有深仇大恨的。就是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才让林靖文这么不待见他们。
心中百思千转,唐继尧却没有多少时间发呆。他想起了此行的目的,连忙问道:“华亭的织坊可是已经搬走?不知搬到了哪里?”
陆青城哪里不明白他在想什么,却答道:“唐兄放心,织坊是最早搬迁的一批,实际上早在政和七年华亭织坊就离开了华亭,只是依然把贸易地点设在华亭而已,每月地货物供给不会少的。只是,唐兄怎的来找陆某来了?这些贸易上的事唐兄应该去找那些民间的商家才对。”
“是这样,”唐继尧一听货物供给没问题不禁一喜,只是。听了陆青城的问话,他犹豫半晌,试探着道:“林家既然迁出中原,那么会不会放弃中原市场?唐某知道林家在中原的市场并不大。目前也只是松江一地还有和我唐家合作而已,若是尽数迁出中原会不会因此而完全放弃中原?”还有一个问题太敏感了唐继尧不敢问,那就是:你们会不会再回来?若是林家真的回来。那很大的可能是打回来的,这么敏感地问题他怎么敢问。
陆青城闻言皱了皱眉,他忙政务都忙不过来,而且,松江一府的政务也并不繁重,可别忘了,他同时还是律政院地律政使,林家五府一州四县的律法事务还要靠他来主持,根本就是忙得跳脚,哪里还有闲工夫去过问小小的商业贸易上的事。
“陆某却是不曾过问此事,这样,待陆某寻来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吏与唐兄分说。”陆青城派人去叫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员。
片刻之后,一个官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那是一个中年人,一个胖子,真是胖的可以,圆滚滚的身子圆圆的胖脸肥嘟嘟的胳膊,连露出衣领地脖子上都满是肥肉,随着他的跑动浑身的肥肉一抖一抖的,现在是十月,天气早已转凉,但从前面地府衙到后堂这么短的距离他一路跑下来居然是满身的大汗。
跑到陆青城近前,这名胖得甚有特色地官员匆匆抹了把汗,冲陆青城一拱手,稍带喘息地问道:“未知大人召唤下官有何差遣?
“马大人,”陆青城指了指唐继尧,“这位是明州唐家的公子,你们先认识一下。”
这位胖胖的马大人叫马万三(书友砚客串),亦是明州人士,本来是一个颇有资产的商贾,在明州一地虽然比不得家大势大的唐家,但也是富甲一方。只不过去年他侥幸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奇石,本来他是想弄点关系送给蔡京再通过蔡京献给皇帝的,但不小心被朱勉得知,于是乎,花石纲被加到了他身上,一夜之间马万三就家产尽没妻离子散,他本人也不得不离开明州流落他乡。
这没什么,哪个人没有三灾六难的,只要人有本事还是能爬起来的。马万三能做到富甲一方自然是有本事的人,他的家产虽然被朱勉给抄了,但总算有点剩下的,这剩下的财物已经足够他东山再起了。
但是很不幸,马万三出了明州就被强人给盯上了,身边已经没有家丁护卫簇拥的他携带的财物被一抢而光,不得不流落苏州成为流民,一年前被朱勉发到了松江来。
不过他的霉运也就到此为止了。林家除了通过各种大学堂培养人才之外,一贯的做法不是从豪强士子中选才而是从民间拔才,陆青城下令从朱勉送来的流民之中选拔人才,马万三被选上了,其他还有许多人被选上,或入官府为官吏,或为工匠,亦或被民间商家工场收用。
马万三则是因为其商业头脑和在度支方面的能力被陆青城亲自任命为兼任松江商业曹和度支曹两曹,可谓是颇有实权,现在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了。听了陆青城的话,马万三冲唐继尧一拱手,状甚亲热地道:“唐公子,我们又见面了,一别经年,唐公子现在可好?”马万三以前就在明州地面混饭吃,跟明州本地的大家族自然有些交集,这唐继尧他是认得的。
“原来是马大官人,”唐继尧早就开始注意这位马大人了,开始还只是觉得有些脸熟,细细一看,却是大吃一惊,连忙拱手为礼:“哦,现在该叫马大人了,想不到马大人一别经年竟然成了官家。”
“是啊!”马万三也是大为感慨,颇有自嘲地道:“两年前我马万三还算得上是家大业大,风光无限;一年前我却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但是现在,”马万三苦笑着摇摇头,“想不到我一介粗鄙低贱的商贾也成了官家。这人生的际遇真的很奇妙,若是两年前有人对我说‘两年后你会做官’我是打死都不信的,一年前更不会相信,但是现在……”
“呵呵!”马万三只是稍微一感慨,却回过神来对唐继尧道:“未知唐公子来此有何要事?我等既是相熟,又有同乡之谊,能帮忙的马某一定帮,唐公子尽管道来。”
—
“哦,原来你们是认识的。那就好,既是如此,本官尚有公务在身,暂且失陪了。”陆青城见二人认识,那就好办了,对唐继尧道:“唐公子,马大人身兼松江商业、度支两曹之掾,些许贸易事宜马大人尽可做主,你与他商议便可,本官就先行失陪了。”
“些许?!”唐继尧心里苦笑连连,四年前别说陆青城了,就是林靖文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的,而且重视贸易跟什么似的,想不到仅仅四年时间就成了“些许”!人家林家现在也是家大业大,唐家现在甚至需要仰视了——人生的际遇真的很奇妙,唐继尧对刚才马万三的感慨大为认同。
“陆大人慢走。”
送走陆青城,唐继尧马上和马万三大拉关系,毕竟以后还要靠这位马大人混饭吃呢!
唐家与林家结盟的这几年来,靠着林家的支持也算是恢复了几分元气,但大家族么,家大人就多,光每月七大姑八大婶的月利钱就让唐继大伤脑筋,他辛苦一个月挣下的银钱倒是大半都发给家族的那些人了,养家糊口啊,真的很不容易。
要说唐继尧在两年前还有撇开林家自己干的想法,他甚至都作了些准备,已经订制了十几艘几千石的海船,扶桑他是不敢去的,那是林家的专属,陆家的教训可还没几年呢,他是准备下南洋。不过,等到去年他继承人的身份被真正确立,等他真正接手了一些事务他才知道唐家的崩坏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只是“勉强维持”四个字而已,而且这“维持”里面还有林家很大的成分,一旦唐家单飞……可以这么说,少了林家的支持,唐家虽不至于倾亡,但衰落肯定免不了,更别说复兴了。
总而言之,唐继尧得出一个结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家都必须抱紧林家的粗腿。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三九章 当位列三公
更新时间:2009…4…24 0:43:44 本章字数:5332
说陆家的人离开松江之后,陆成方越想越不甘心,不城软禁了十年么,至于把他养成一个白眼狼吗?现在居然连家族都不顾了,硬是要去跟着出身低贱而且没有任何根基的一个南归的野人,至于吗?
“至于吗?我陆家难道已经衰败到连家族子弟都留不住了?”陆成方唉声叹气,象是在询问旁人,又象是在自言自语。从松江一出来他的情绪都很低落,和陆成皋同乘一辆马车,却叹息连连,看得陆成皋直皱眉头。
陆成皋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是青州陆家公认的智囊。他从松江出来以后倒不至于象陆成方那样艾声不断,只是低着个头苦思不已。此时听了陆成方的话,他一边思索,随口答道:“家主,我陆家还没到衰败的地步,目前还正是兴盛时期。”
“那青城为何对我陆家不屑一顾?你听听他是什么口气,就象跟旁人说话一样,哪里有一点为家族考虑了。”陆成方喃喃地说道,他的怒气早发完了,现在却是怒不出来。
“实际上从四年前我们陆家将青城逐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不,是从青城开始偷偷瞒着我们学法家学问的时候起,青城就跟陆家不同心了。”陆成皋双眼闪着智慧的光芒,透过窗帘看着隐约的的景色。
此时马车刚刚出松江府城,现在他细细观来,发现路上的行人车马还算不上少,至少比起一些个跟松江同级的州府来说还不算少。但他知道,若是跟全盛时期松江超过二十万户的人口相比,这样的行人车马只能算是萧条得可怕。
松江曾以富庶繁华之名崛起于两浙路,这几年来很多人都有了一种认识。只要林家还在松江,只要林大官人在,松江绝对跟萧条不沾边。
“两浙有刮天高三尺地朱勉匹夫,所以凋敝;松江有只手兴华亭的林大官人,所以繁华。”
这是这几年在两浙路很流行的一句话。当然,这只是那些升斗小民私下里的感慨而已,他们没有松江人的运气,天降林大官人来帮助他们,而他们只能在东南小朝廷的盘剥下苦苦度日,什么时候熬不下去了只能抛妻弃子背井离乡。
陆成皋对这些地方性传闻当然不知。但他也曾听闻过松江的富庶繁华。
这个新兴起的东南小府先是以价廉物美的织锦布匹闻名大江南北,随后陆续供应茶、漆器、陶瓷、铁器、纸张、蔗糖、美酒、皮革等等,每样都是价廉之物,而且供应量极其的大,更重要地是,如此价廉之物其质量却不输与其它商家多少甚至更为质高,如此一来,松江货物行销两浙,两淮也多有市场。到后来,大概是政和六年的时候。松江各商家工场推出了品牌和售后服务这种新奇的东西(不用想,这肯定是林靖文这厮的主意)。更是让松江货物大受欢迎,甚至,很多人就认准了松江的品牌,非松江之物不买。
但是到了政和七年,松江货物对中原的供应大幅降低,那时候林家逼迫高丽签定了《开城条约》,整个高丽市场为林家垄断,那时候林家根本没多少人口,生产力受限自然不能过多供应中原,后来人口多了生产也跟着扩大了吧。但内需也跟着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到现在林家内部市场上都是供小于求,更无力经略中原市场了。
这些情况陆成皋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现在知道的是。陆青城所言非虚,松江的人口绝大部分真的已经被迁走了,按照现在地规模。连全盛时期松江的二十之一都不到。剩下地这些未被迁走的人应该是被林家放弃了的,林家根本就没打算迁他们走,不然整个松江府只怕连一个人都没有。
一年之内迁走二十万户,这该是多大的实力啊!万民迁徙可比不得一户人家搬家,需要做的事多了。钱粮物资只是小事,运输用的车马和船只也不算什么,关键是行政方面,需要规划城镇,需要分派官吏,需要划定户口……辽国在百年前也曾大规模迁徙中原之民去苦寒的关外,迁去的户口比现在林家迁的只多不少。但看看辽国的结果吧,数十万户汉人百姓真正到得关外地十不过二三,或者逃散,或者被冻饿而死,或者被契丹人杀死,更多的却是死在迁徙的路上,数十万户,真正到达关外并最终存活下来的不过区区几万户而已。据说当时幽燕到关外地道路之上尸骨枕籍,汉人的尸骨充塞原野,契丹人用弯刀和马鞭驱赶汉人奴隶整整清理了半年还多的时间才清理完,甚至引发了不止一场瘟疫。
只见汉民骨,只闻汉奴泣,不见汉人还。
闲话扯远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大规模迁徙百姓需要地人力物力财力极为恐怖,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国家的实力才行,难道林家真的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陆成皋想得头都大了。
陆成方却没想这么多,他只是为没能达成此行的目的而感慨。“唉,七月的时候我们陆家安排在高丽的人拼死传回消息,虽不甚详细但总有个大概,本来我们可以以此算计林家一把的,多少也能出了几年前扶桑海域两战皆没的恶气,却不曾想林家应对如此迅速。只是,不知道到底是谁泄露了消息,难道是我们陆家内部的人?”
“应该不是,我估计应该是朝廷那边有人在给林家通消息。”陆成皋摇摇头,这个问题他在陆青城露出口风的时候他就想过了,早就有了大致的判断,“我陆家知此消息的人连同家主在内绝不超过七个人,都是家族核心弟子,不可能会出卖家族。以小弟看,消息之所以泄露,应该是在我们向朝廷揭发之后出了纰漏,换句话说。是朝中有人在为林家通报消息,只是小弟实在想不出来这人会是谁。”言下甚是苦恼。
“会不会是康王?他是林家的主子,为自己的属下通报消息很正常。”
陆成皋一口否决:“不会是康王,从松江陷入流民之祸起,康王可以说相当于半放弃了林家,他不会再为林家干这种火中取栗的事。何况一旦得知林家私底下做的这些事,只怕康王是第一个找林家算帐地,断无相助林家之理。”
“那会不会是蔡太师?”
陆成皋摇摇头。
“童太尉?”
“更不可能,蔡、童二人根本就没将林家视为心腹过,他们可能会为林家锦上添花。更可能落井下石,但绝不会雪中送炭,此一点小弟万分肯定,蔡、童二人一贯就是这么个德性。”陆成皋苦恼地道:“但如此重大的消息,能知道的人实在不会太多,据我陆家在朝中的人传回的消息,目前也就只有门下省的几位头面官员和六部尚书知道,这些人都有可能泄密,还有太子和一干神通广大的皇子也可能知道,他们或者会出于某种目的泄密——人
。小弟实在分析不出来到底会是谁向林家通报消息。
苦思了一会儿,陆成皋却自己放弃了。苦笑着道:“我还想这些有什么用,不管林家在朝中的人是谁都不重要了,林家已经坐稳了根基,现在却是到了他们展翅高飞的时候,我等依靠寻常手段已然奈何林家不得,再算计亦是无用。”
陆成方正待仔细询问,却感觉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连忙掀开前帘,问道:“发生了何事?为何停下来?”
“老爷,是松江知府陆大人带人赶上来了。他们拦住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