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之虎-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欧战一直打下去。”
    “哈哈,芝能兄你就知足吧,日本人在本溪的铁矿经过一两年的夫,产量也逐渐提高了,咱们在赚,他们也在赚。”既然连郑家屯事件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眼下正在赚钱的节骨眼上,鞍山的**局打了几个闹事的日本人,也就没什么大事了,赚钱第一,当然,一些嘴皮子仗还是少不了的。
    “兴帅布局深远,比起海外的利润,日本人还差一截呢。”文山笑道。
    阳春三月是踏春的好天气,不过奉天在东北,奉天的奉天没有南方来得那么早,奉天理工大学校外裸露的地面上小草才冒出点头来,有了点绿意。但校园内的绿色明显要比校外多一些,草也长得高些,不知道是不是校园内人比较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加速了植物生长的缘故。
    “叶督军真是好兴致啊。”费希尔同叶重一起走在奉天理工大学操场的草坪上道。声音不大,只有两个人能听到。
    奉天理工大学里面的洋人教授不少,三三两两来往的学生,对眼前的两人见怪不怪。
    “若是贵国能将那套扣押的火炮生产设备放行,我的兴致就更好了。”叶重开玩笑道,好不容易到奉天理工大学里面来偷一会闲,没想到费希尔就找过来了。
    “其实给叶督军的机器放行也不是不可以。”费希尔道。
    “哦?美国什么时候改变立场了?”叶重有些奇怪地道。
    “最近贵国的总理和总统之间争斗得厉害,叶督军应该有所耳闻吧。”
    “当然,府院之争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可能不注意。”
    “不知道叶督军对这府院之争有什么看?”费希尔问道。
    “让他们去争吧,只要不妨碍我在奉天的发展,我便乐得在一边看热闹。”叶重耸肩道。
    “看来费先生还没弄清楚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啊。”叶重笑道:“这里是中国,手里有军队才有话语权,黎总统光杆司令一个,不及段总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自然没人听他的命令。”
    “如果叶督军支持黎总统,不就有军队了,虽然段总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小,但若论直接控制的军队和军队的战斗力,叶督军在中国可是首屈一指。”费希尔道:“若是叶督军能支持黎总统,得到的回报必然丰厚。”
    “可是风险太大了,日本人支持的是段总理,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太过深厚。在中国的博弈上,贵国暂时是输给日本人了,即便到现在为止,贵国的注意力仍然在欧洲,可能不久后就会跟德国开战。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怎么可能站到日本的对立面去。”叶重摇头道。
    美国人支持黎元洪,日本人则支持段祺瑞,现在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关系还不错,没有闹翻,就算叶重的军队比起任何一方都占有优势,但直皖两方加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就算没有日本人从中作耿,在直皖两系闹翻之前,无论是冯国璋还是段祺瑞,或者别的地方督军,都不会认同叶重入主中央。
    更何况现在东北还有日本人虎视眈眈,吉林还在孟恩远的掌控之下,自叶重控制了黑龙江之后,与吉林孟恩远的矛盾便尖锐起来,若是此时与黎元洪联手反对段祺瑞,日本人便随时可以通过段祺瑞,孟恩远压垮叶重。
    当然,只要叶重不与段祺瑞做对,即使叶重有些威胁,忌惮叶重的实力,段祺瑞也狠不下心来对付叶重。
    费希尔道,“段祺瑞是有实力的人,一旦他斗倒了黎总统,恐怕第一个要剪除的对象就是地方上的军阀,相对而言,叶督军若是支持黎总统,挤走了段祺瑞之后,自己便能取而代之,这一点叶督军有没有考虑过?”
第133章 督军团
    “哈哈,对付地方军阀?”叶重笑了起来,“先不说段总理有没有这个实力,即使他获得日本人的贷款,训练出来军队也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然后从弱小的下手,十年之内我在东北的地位稳如泰山,若段总理真有本事将中国其它地方治理起来了,到时候我交出军权又有什么关系。费先生还是不要煞废苦心的劝说我了,除非贵国的立场能公开的对日本强硬起来,要不然,我是不会为任何一个人火中取粟的。”
    “既然叶督军心意已决,我也就不再劝了。”费希尔苦笑地摇了摇头,虽然在华问题上美国已经对日本不满,但在对德国开战的这个结骨眼上,是不会对日本太过强硬的。
    既然现在不行,费希尔便退而求次地道:“叶督军对于欧洲的大战有什么看法?”
    “英法俄没有赢,德奥也没有赢,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损失惨重,唯一的赢家自然是美国。”叶重道。
    “欧洲大战一旦结束,我国势力重新进入中国,到时候叶督军便不用忌惮日本人了,可以与我国一同联手抵抗日本人在东北的蚕食。”
    “这就不好说了。自然是谁强我就依附谁。”叶重耸肩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会保护美国人在东北的合法利益。”
    “有叶督军这句话就够了。”费希尔微笑道,相对日本人对领土和资源的强烈需求不同,美国人更多的是要求商业利益。自日俄大战以俄国的惨败告终后,日本人的势力深入南满路,大大的挤压了英美商人的生存空间,造成英美商人在东北所攫取的利润大幅缩水,这才是英美与日本在东北茅盾的根本所在。
    在奉天理工大学逛了一圈,叶重便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文山便送过来了一封电报。
    “兴帅,北京段总理发过来的电报。”
    “都说些什么?”
    “段总理要逼迫国会和黎总统通过对德宣战的议案,不过黎总统一直不予答应。”
    “所以段总理又要把这些地方督军召集起来,向中央施压?”叶重笑道:“看来这个段总理也没有别的本事了,动不动就用这招老套路。”
    “前两次督军团是在徐州开会。现在改到北京来了。”文山道:“并且段总理说这次最好兴帅能亲自往北京跑一趟。”
    “我哪有这个闲功夫,给段总理回电,就说我会派代表过去,支持总理对德宣战。”叶重道:“还是让副官室的朱成刚去吧。”
    三月份没什么大事发生,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赶下台了,俄国换了新的临时执政政府。不过这个地球少了谁都是一样的转,尼古拉二世被软禁,一战的烽火仍然还在延续。
    然后美国对德宣战。蝴蝶效应直接扩散到隔了一个大洋的中国。让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端愈趋激烈。
    在段祺瑞的操纵下,各省督军或者督军代表纷纷赶往北京。
    段祺瑞的宅院里面可谓是济济一堂,会聚了绥远,安徽,江苏,奉天等14省的督军或者代表。一时间将星云集。
    “毓桂兄,你是越来越精神了啊。”人到齐了段祺瑞这个主要自然现身,刚出来,便朝倪嗣冲这个皖系的中坚人物之一的胸口轻轻的擂了一下。
    “哪里比得过总理,若论位高权重,总理当算民国第一人。”倪嗣冲笑道。
    段祺瑞向田中玉,张怀之,张勋这些人一一打过招呼。一起坐了下来。
    “这次将大家都召集到北京来的目的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
    “这是自然,总理和黎总统为了对德宣战的事都闹得天下皆知了,我们这些人自然都已经晓得。”湖北督军王占元道。
    “既然德贤兄已经听说了,不知道有何高见?”段祺瑞手往下压了压,示意要站起来斥责王占元的倪嗣坐下,笑眯眯地看着王占元,这个王占元先前反对对德宣战,现在又跑到北京来,怕是来折台的。段祺瑞暗自警惕,不过谅他一个地方督军翻不起浪来,只要大势掌握在自己手上就可以了。
    “高见不敢当,不过只要总理解决了我一个难题,我立马拥护总理对德宣战。”王占元道。
    “哦?德贤兄请说。”
    在座的督军和代表顿时竖起了耳朵。
    “其实同意对德宣战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总理准备派哪一支军队参战?”王占元问道。
    “对,对,欧洲战场可是个实足的剿肉机,听说打得惨烈的时候,英法联军一天就报销了六万多人,战争打到现在双方伤亡最低都不下百万人,可见战争的惨烈程度,远非国内战争能比的,我**队无论是装具上,还是兵员素质上,与同盟国和协约国比都差了八条街都不止。以我国的军队去参战恐怕更加会伤亡惨重,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阎锡山连连点头同意。王占元这句话算是提到了点子上。
    “德贤兄和百川兄说得是,英法美几国岂是好相与的,即使咱们的军队去了也是在前面当炮灰的角色。”陕西督军陈树蕃点头附和道。
    一时间会议室议论纷纷。
    对于这些督军不愿意损失手下的军队,段祺瑞也是心知肚明,对此早有预算,于是段祺瑞笑道:“各位过滤了,其实参战不需要动用大家的军队。”
    河南督军赵倜奇道:“总理的意思是不派兵?不派兵怎么参战呢?”
    “只需要动员一些劳工去欧洲帮助英法美等国负责一下后勤和修筑防御工事,帮忙生产一些军火就可以了。”段祺瑞道。
    “原来如此。”在座的督军和代表们顿时放心下来,原来不用派兵,只需要派些劳工去就可以了,现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只动用些劳工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德国战败已成必然,这点已经是共识了,既然不损害到自己的实力,说不定还能分享点胜利的果实,何乐不为呢。
    “既然这样,我第一个拥护总理对德宣战。”
    “好好,既然这样,大家都在这里签字,盖个章吧。”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段祺瑞大笑道。
    “快点盖章就算了,磨磨蹭蹭地。”张勋看到年不过三十的赵在刚在阅读参战宣言上的条例,出声催促道,“叶重也真是,这么重大的场合,要么不来,要么派个把小虾米过来应付了事。”
    前两次在督军团在徐州集会,会议上推选张勋为盟主,叶重的人不捧场,让张勋这个长江巡阅使,老资格的军阀有些不悦。
    “对德宣战不是小事,兴帅派我过来,我自然要清楚参战宣言上面的条款,不能随便动用兴帅的权力。”赵成刚不紧不慢地道。“兴帅派谁过来都不打紧,只要站在段总理这边,将意思传到就足够了。”
    张勋是老资格没错,若张勋只是说赵成刚,他当然只当耳边风,可是张勋言语里居然对叶重没有多大敬意,直接就叫名字,赵成刚自然要分辨两句。对于这个多次在徐州召开复辟会议,脑后还留着辫子的张勋,赵成刚打心眼里瞧不起。
    “你…。奉天难道没人了吗,派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过来,没大没小,不过一个小小的中校,居然敢这样跟我说话。”张勋顿时眼睛一瞪。
    “虽然我只是个中校,不过代表的是兴帅,兴帅自然可以与辫帅平起平坐。”赵成刚不卑不亢地道,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叶重连日本人,俄国人都敢硬顶,赵成刚在副官室做事自然也知道叶重的脾气,哪里会让张勋骑到头上来。
    在座的督军和几个代表都纷纷坐在一边看好戏,没有一个劝架的,张勋是北洋系中威望极高的军阀,叶重虽然是小字辈,但实力却是首屈一指。若是两方起了争端,还真有点看头。
    “好了,好了。以绍轩兄的资历,和一个后进计较做什么。”段祺瑞连忙打圆场道,虽然叶重没来,不过确实和赵成刚说的一样,站在他这边就可以了。两方若是闹得下不来台,难看的还是他这个主人。
    “兴帅,这里有一封信,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搞化工方面的学生联名写的。还比较有见地。”文山走进叶重的办公室,将信放在叶重桌子上道。
    “哦,我来看看都写了些什么?”叶重拿起了信,全国各地写给叶重的信太多,一般都是副官室负责,所有的信都检查过没有异物,核对过信的来源,并且审核过内容之后,比较有见解的才会递到叶重的书桌上,要不然叶重这个督军什么都不用,整天坐在那里看信都看不过来。
    “关于奉天化工业的建议?农药,化肥,还有炼油的工厂。”叶重将信细细地读了一遍,好半响才将信放下。
    “兴帅觉得怎么样?”文山问道。
    “不错,这些学生算是成材了。”叶重笑道,“芝能兄帮我回一封信,我一手丑字就不事后出来丢人现眼了,让他们再作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应该从哪些厂开始,办哪些厂比较容易。奉天的化工业是要开始起步了。”
    “是,兴帅。”
    “哈哈…。”
    阜新市的煤焦油加工厂内,陈明的大笑声吓了另外工友一跳,陈明不顾这些人的眼光,一溜小跑,找到了周宇。
    “建中,建中,你寄出去的信兴帅不仅看了,还专门人让回信了。”陈明兴奋地向周宇扬着手中的信大笑道。陈明这个大嘴巴说的话顿时吸引了附近一片人的目光。
    “什么,这两个学生竟然给兴帅写信了,兴帅还让人回了?”
    “妈了个巴子,什么时候我也给兴帅写封信试试。”
    “呸,就你,自己的名字都要请教别人怎么写,还想给兴帅写信。拉倒吧你。”
    “看不出这个周宇,长得还没我体面,他写的信兴帅竟然会看,啧啧…”
    “人家可是从米国回来的高材生,这几天咱们厂整出来的新东西就是他们搞出来的,知道不?当初兴帅花了大价钱送他们到米国读书才学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
    “兴帅怎么说?”周宇没有理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也有些兴奋地道。
    “走到房子里面去看。”
    “原来是要一份详尽点的计划。”周宇和徐明两人看完,同时吐了口气。
    “这么大的事,就知道兴帅不会置之不理的,这下奉天的化工业将迎来新的开始了。”周宇笑道。
    “怕是没这么简单,没钱万事难,别看奉天现在富庶,但也经不起这么花,十来万不事生产的军队要养,修路,修水利,火电厂,扩建学校,哪一样不要钱,真正办成规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当长的路,总比没路走要好。”周宇乐观地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