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百战之师,其战力远远大于我们大楚的军队,若是正面交锋的话,我们大楚军是输多胜少。”
听到这,我不由有些莫名其妙起来,既然当年太祖爷有遗训在,元昌帝肯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将项兰嫁给外族和亲的,但现在又听他将鲜卑人,难道……元昌帝脑子秀逗了,一意孤行要与鲜卑和亲不成?
柳高人又自斟自饮了一杯,才又小声接道:“不知侯爷有没有听人说过?最近汉国那边可是有点不太平,那个十几岁的少年皇帝,自从登基后,便用铁血手段不断铲除异己,自号恒帝,更是听人谣传他一直自诩为‘天下第一帝’,最为佩服的人就是当年一扫寰宇,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政,在当年先发制人覆灭构王谋反一案后,其威望更是达到了巅峰,去年年初,他任命了年仅三十岁名不见经传的敖富为左相,在汉国内进行变法,全力抑制土地兼并,更是在军中大力提拔低层军士,半年内不仅组建了二十万规模的御林军,而且另外还扩编了三十万的常备军,现在汉国已经拥兵百万了。这汉恒帝如此效法当年嬴政,穷兵黩武,其志向昭然若揭。与之独断乾坤的少年皇帝相比,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们大楚的当今圣上,就有些优柔寡断了,登基几十年来,表面上我们大楚处处一派兴盛景象,但底子里却已经是开始腐朽了,现今我们大楚,吏治败坏,到处贪官污吏横行,土地更是兼并严重,致使各地都有流民出现,更加严重的是,一些地方要员,凭借当地势力,蓄养私兵死士,拥兵自重,已经有了不服王化的现象,可说政局十分的不稳啊。”
第39章 墨门掌令
         于汉国的少年皇帝,我知道的便不多,因为在之前的过周围人的描述,这汉国一直龟缩在蜀地,凭借着天险才一直让大楚难拿他奈何,其实,它的领地和国力,比起大楚来还是相差很多的,实在没想到这个汉恒帝竟然有如此胆识和魄力,竟然在大楚之前便积极的扩军备战,一副要出蜀一统天下的架势,也不知是他太狂妄自大,还是雄才大略。由此,我不由对这个汉恒帝更是感兴趣了。
当下我不由说道:“既然汉国的这个少年皇帝他可以短时间内扩充军力,我们大楚干嘛不效仿,他汉国不是号称百万雄师吗?那我们就来个两百万雄师?大他一倍,反正我们大楚多的是人。”
柳高人淡淡笑道:“侯爷说的对,我们大楚多的是人,但是,这扩军备战能是一蹴而就的吗?汉恒帝因为大权独揽,再加上因为他登基后,一连抄了本国好几位很有钱的人,比如构王,据传单从构王府中,他就抄得了不下五十万两黄金,还比如当时汉国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宏福商团的东家黄宏福,他也受构王案牵累,被抄了家,被这少年皇帝抄得了三十多万两黄金,更别说还有其他受连累的不下十几个大小官宦世家了。构王一案,这汉恒帝还真是做的十分漂亮的,即赢得了声名,又赚了银子,尤其重要的是,他借着构王谋反案,很是轻轻松松的铲除了朝中几位威胁他皇权地重量级人物。由此独掌乾坤,一言以治,即便如此,汉恒帝,也是经过了半年多是时间,才将本国军队扩充了一倍,但说实话,其扩充军队战力想来便不比以前那些老军强多少。而我们大楚。虽说皇权还算稳固。但是我们的圣上。一向来有‘仁皇’的美誉,几十年下来,在朝中却是多有掣肘,早在去年底,圣上就提出了扩军百万的想法,但却一致遭到各大重臣的极力反对,最后妥协下。只扩军了五十万,而且只能是在靠近汉国的雍荆两州,等皇上将旨意交托下去,差不多半年时间了,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才招齐了三十万人,而且还未能完全形成战力。这其中一个原因是,雍荆两州的刺史。克扣了部分朝廷发下的征兵银。两州刺史都各自有了吃空饷打算;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两州几十年来地常住人口都在大量地外迁,急剧减少。要想在本州征兵实在是困难地很。也好在这两州刺史贪是贪了点,但自家地头的老军,还是有些战力,这样才使得汉国至今都太迟迟不敢出兵。”
我还真没想到元昌帝这个皇帝居然当的如此窝囊,原本以为他很厉害呢?却不想现在已经是只病老虎了,连自己下道圣旨,都会遭到众臣的一致反对,等妥协了,还有人如此的阳奉阴违。看来“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句俗话也是能适用在当皇帝的身上的,谁叫他一直以来以“仁孝”治国呢?
现在大楚前有狼后有虎,而且自己内部皇权又有些旁落地样子,政局不稳,可说内忧外患,但即使如此,跟项兰的婚事有什么关系?难道,元昌帝真的想牺牲自己这个最为疼爱的曾孙女,干冒大不韪的将她嫁给外族,以换的暂时与外族暂时的和平不成?还有就是,这柳高人如此的“见闻广博”,再联想到项老八对他地器重,那他到底在靖王府中显然不仅仅是个平常地客卿而已。他应该另有身份才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到底是何身份对我来说,便不是十分重要。
见他迟迟没有进入正题,我不由催促道:“柳先生,你还是快给我说清楚吧。郡主到底跟谁已经有了婚约?”
柳高人闻言又是自斟自饮了一杯,气得我差点想给他一巴掌。如此装逼,实在是可恶之极。
“侯爷,你做为陛下亲封的北方防御使,难道对这些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一点也不关心吗?”柳高人说着,不禁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只知道儿女私情,将来如何能做大事?”
我闻言不由狠狠瞪着他,心中不由暗骂,***,老子就是儿女私情怎么了?你管的也未免太宽了。
“好了,算我怕了你了。”见我如此凶狠的表情,柳高人不由举手投降,“刚的这些话,想必你也听明白了,现在我们大楚表面看和,但实际上却是暗涛汹涌,随时都有覆国灭族的危机。当今圣上,当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去年底,他派了外界公认为最有可能将来继承皇位的五王爷出使鲜卑。说到这,本人对于当初侯爷你所写的《送五王爷使鲜卑》,可是佩服万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见他居然念起诗来,我的不由打断道:“好了,柳先生,我知道这首诗不错,你还是先讲完正题,再念不迟。”
“呵呵,侯爷你的这首诗,实在是寓意深远,使得我有些忘形了。刚才说到皇上派五王爷出使鲜卑,其用意主要就是为了消除鲜卑人的潜在敌意,那一次五王爷带去了十万两的黄金,还有数十万匹的绫罗绸缎,两大箱的珠宝玉器,更是送去了两千名资质上佳的女奴,除此外,五王爷还带去了当今圣上的旨意,要与鲜卑人秘密和亲,将安平郡主嫁给鲜卑的大儿子慕容辉为妃,而当时五王爷将此意思告诉鲜卑大单于后,大单于当场便点头答应了。”
“什……什么!?”我不由张大了嘴巴,有些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我才连问道:“我刚才没记错的话,你说在去年底皇上七十大寿的宴会上,那个慕容辉向皇上求亲要让郡主嫁给他老爹,还差点让皇上砍了脑袋?而五王爷出使鲜卑则是在皇上的寿宴之前呢。”
柳高人不屑的冷笑一声道:“这有何可疑问的?皇上让五王爷带去的是密旨,而且还是口头的提议,当然不会将之公开,也说不定是皇上故意采取的一种拖延策略。但是鲜卑人自作聪明的想让这次和亲公开化,而且擅自更改当时的口头协议,居然想让安平郡主嫁给已经快六十岁的鲜卑大单于这个糟老头子,这当然让陛下生气非常。”
“听你这么一说,那这个婚约不是就此作废了吗?”我疑惑的看着他。
柳高人再次冷笑道:“就此作废的话,我也不会在这跟你多说了。其实,当日,圣上在驱赶慕容辉出境之前,早已经私下会晤与他了,两人暗中达成了某种协议。虽然目前,还不知两人当时具体谈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和亲。两月前,皇上就专门派了宫中心腹密使,将此事通知靖王爷了,让王爷在郡主回到幽州后,私下里安排个合适的机会,让鲜卑人‘接’走安平郡主。”
我闻言,心中便如被热汤圆烫着了一般难受。元昌帝!这狗操的老混蛋,为了保住大楚的暂时和平,或者说为了保住他的皇位果然是连欺宗灭祖的事情也干出来了,这当上皇帝的人,果然个个都是灭绝人性,连自己最为疼爱的亲人都可以拿出来与敌人交换,他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的。
“那靖王爷可曾答应了?”我不由有些担心的看着他。
柳高人哈哈一笑,道:“你说呢?靖王爷要是同意这门见不得光的婚事,我还能和你在这说话吗?还有,你别忘了,郡主现下这样子,还能嫁给别人吗?”
我一听心头不由一松,***,要是让项兰嫁给那些同样狗操的鲜卑人,而且还让她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认贼作父,那老子肯定要找项老八拼命了。不过,一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的播种有术,让项兰怀了我的骨肉,倒是让靖王爷想遵照元昌帝这老混蛋的旨意行事也不行了。即使鲜卑人再怎么大方,也不会希望买一送一的,娶个有身孕的大楚郡主回去,自己当便宜老爹。
心情一松,当下我也慢慢冷静了下来,笑道:“柳先生,到现在我还不知你全名呢?还有我想你在靖王府中,不仅仅是个客卿这么简单吧。”
柳高人笑了笑,很是干脆的答道:“我叫柳七,在靖王府中确实只是个客卿而已。不过,相对其他客卿来说,我还另外有个身份,那就是——墨门掌令。”
“墨门掌令?”我不由满头雾水的看着一脸骄傲的柳七,心想难道这个身份很了不得不成?
第40章 试探
         见我一脸疑惑表情,柳七也是一脸纳闷了,疑问道:听说过墨门吗?”
我十分坦然的摇摇头,墨门我还真没听说过,难道是个江湖帮派不成,还掌令,干嘛不干脆叫掌门呢?我看着斯斯文文的他,实在很难相信,他会是一派掌门。
柳七眼中微显恼意,不过转瞬即逝,给我解释道:“我们墨门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有墨子他老人家创立的,而他也是我们墨门的第一代子。”
我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墨子的墨门,这个我知道,其实你们应该叫墨家才对,你早说墨家掌令我就知道了。墨子他老人家可是个伟人,他提出‘兼爱’、‘非攻’的哲理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说实话,我还真是佩服这个墨子的,因为前世我的干爷爷就对他推崇备至,给我讲过一些他的生平。
听到我称赞墨子的话,柳七的脸色当即也好了起来,笑道:“侯爷你既然知道墨家一说,却不知道墨门,实在是让我有些意外,其实,世俗之人都是称呼我们为墨门子弟的。不过,我也听说了,侯爷在早前得了失魂之症,想来对我们墨门一事有所遗忘。”
既然柳七自圆其说,倒也省的我再次解释了。我当下便回忆起老爷子,当时对于墨家的描述,它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首领叫做子。普通地成员叫做墨者,他们个个习武强身,都服从子领导和指挥,可说个个都是死士。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墨家还是个古代的民间科研机构,历史上很多的创造发明都是出自墨家之手,尤其在守城器械方面的。如此,也难怪项老八对他这个墨门掌令如此的敬重了。而且还派了他来协助我。看来在修建防御工事上。这柳七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的。这么个有势力又有真实本领的古代高级人才,当然是值得我巴结笼络一二。从目前地情况来看,这柳七对我地态度还是蛮不错地。
我不由拱手,脸显尊敬之色道:“先前我实在是有些无礼了,要是我早知道先生是墨门掌令的话,就不会那样了。一直以来,你们这些身体力行。干实事,又愿意提老百姓说话的墨者都是我所敬重的。”
柳七闻言,脸上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侯爷客气了,我们这些墨者,只是秉承祖先的训诲,为天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柳先生你真是太谦虚了,你们墨者地所作所为值得世人的赞誉和尊重。”我再次夸赞了一句,接着话题一转道。“对了。柳先生你说是墨门的掌令,恕我粗陋寡闻,这掌令在墨门中到底是何要职?”
柳七喟然一叹道:“当年墨子创立我们墨门一派。曾盛极一时,但自他而后,我们墨门便四分五裂了,在战国之时,每个七国中的墨门,都几乎自成一派,直到秦始皇一统七国后,我们墨门一脉总算是有所团结了,只是却面临着当时朝廷的取缔,一直无法壮大,重现当年墨子之时的盛况。后来,我们大楚的太祖爷,横空出世,与我们墨门为善,并暗中大力扶持,这才使得我们墨门重获新生。当时墨门的子在笔札上曾记载过,鼎盛之时,我们墨门地墨者曾达到十万人之数。可以说,在太祖爷地历次征战中,我们墨者都给以了积极的配合协助。尤其是当年的平胡关一战,我们墨门当时地子陈广更是率领门众,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不幸中流失罹难。自那时后,我们墨门一派,为以示对陈广子的尊敬,便不再设子一职,让掌令一职代子管理整个墨门。”
我一听原来这掌令就是现在墨门最大的首领,心下不由大吃一惊,接着便有些喜出望外了。自己要是也学当年的项羽与墨门达成战略同盟关系的话,那自己以后不是更有与项老八叫板的本钱了?不过,接着转念一想,这柳掌令已经是靖王府的客卿了,难道他已经被项老八收买了不成?
我装出好奇的问道:“那不知你们墨门现在的境况如何?”
柳七大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感触道:“我们墨门现在的境况不算坏,但也算不上好。当年,我们墨门十万门众为太祖爷征战可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自从他登基后,除了任命勇的墨者外,却是大力的提拔那些寸功未立的儒者,而他的后代,更是对我们的墨家一派进行或明或暗的压制,经过这几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我们墨者比起当年大楚开国之时,已经是昨日黄花了。如今,我们墨门一派,门徒不到万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匠人。”
匠人?而且还是万人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