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阁三老毕竟教导了他多年的学业,严师的形象已经深入到皇帝的骨髓里去,说不畏惧也是假话。
  而且,整个也知道刘阁老虽然话不多,性格却极为刚烈。这次如果弄不好,内阁和六部来一个集体请辞也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他正德岂不成了光杆司令?
    
    
第七百二十七章 剧本没有变

      而且,在正德的心目中,刘健刘阁即便话不多,却是个道德大家。言必谈孔孟,口必言君子之道。
  在教导他怎么做一个合格皇帝时说得最的的就是“仁宽恕之道”“为人君者,即便使出雷霆手段,也得怀一颗菩萨心肠”“做皇帝的,虽说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但处罚臣子的时候,还是要先将道理说通,不能不教而诛。”
  一个宽厚威严的长者形象已经深入正德皇帝心中。
  却不想,刘阁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刘瑾八人的性命。
  正德皇帝已经被彻底吓住了,刘健的形象已经在他心中彻底崩塌了,变成了怒目金刚。在意识到刘首辅代表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力量之后,正德只能派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岳出马同内阁谈判,问刘健此事究竟要如何才能了解。
  之所以派出王岳,那是因为如今的司礼监只有王岳不属于东宫旧人,能够被他们接受。而其他人,即便是同刘瑾势成水火的张永也被归类进了八虎,属于文官们必须杀掉的对象。
  内阁的态度非常强硬,必须杀掉八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正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正德皇帝还不死心,又派人去确认,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答复。
  刘瑾等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往日大权独揽的刘公公知道事情不好,索性也不要脸面了,亲自跑去找内阁三老,提出,自己愿意交权离开北京去南京做镇守太监。
  明朝实行两京制,中央机构设在北京,但在南京依旧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不过,派去南京的的官员多半是已经到了退休年纪,或者在政治斗争中失势之人。说穿了,那地方就是用来养老的。
  刘瑾本就是草包一个,见自己已经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也是彷徨无计。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投降,希望能够保住一条小命。
  毫无意外,刘瑾的投降输诚被内阁拒绝了。
  刘公公等人只能痛哭流涕地赶回宫去,求正德皇帝帮忙。
  可正德皇帝这也是第一次监视到文官的厉害,早就怕了,哪里还能想出法子来,只能再次派人去向刘健求情。说刘瑾毕竟是他的大伴,皇帝从小就被他服侍长大。人非草木,怎能无情。
  朕视阁老们为师,视刘伴为友。人是要将感情的,如果不能善待身边人,朕又怎么能善待天下人。一个没有慈悲心的人,又如何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阁老们以前不是常在朕面前说仁恕之道吗,希望阁老看到往日的情分上,饶刘伴他们一命,让他们去南京养老吧!
  这话已经说得很是可怜了,不用问,皇帝已经彻底投降了。
  刘健能够做到首辅的位置上,什么风浪没见过,自然知道只差一步就能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一两年,内阁被司礼监打压的历来,已经彻底沦落为一个秘书机构。这事关系到文官集团和阉党的权力斗争,可讲不得人情。
  就断然拒绝了皇帝,说必须杀掉刘瑾等人,还大明朝一片晴天。
  不过,内阁三老中,李东阳的态度却有些变化,说八虎毕竟是皇帝的最最亲近之人,只需将他们赶出朝廷就可以了,又何必要将事情做绝。
  李东阳做为内阁中的“断”“言”“谋”中的“谋”看问题的角度和文官们不太一样,他个人觉得,正德皇帝性格很刚烈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偏激。说穿了,也就是个中二青年。对这样的君主,你只能引导,随着他进一天天成熟起来,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自然会走上正轨。
  如果一来就杀掉他身边的太监,只怕会激怒正德皇帝。以天子的性格,心中对文官怕是要大生恶感,将来,皇帝和大臣们不和,这大明朝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但李东阳的意见却被大家否决了,为了加上最后一把火,刘健又将目光盯上了王岳。
  通过这几次与王公公的接触,刘阁老敏锐的觉察到王岳对刘瑾的羡慕嫉妒恨。
  王岳乃是弘治朝时的老宦官,在正德登基前才改庭易帜加入到东宫阵营。
  在东宫旧人看来,这就是个外人,而且是个反骨仔,不值得信任。
  正德登基之后,为了酬功,王岳入了司礼监做了秉笔太监。这又引起了大家的不快,东宫那么多旧人,好多人服侍皇帝十多年,可最后却是这么一个新人做了内相,这不公平。
  因此,在司礼监中,王岳在几个秉笔中排名最后。平日间也很是孤立,别说批红大权,连参与政务的机会也没有。
  好不容易做了秉笔,换谁也不可能甘心就这么憋屈下去。
  王岳之所以没权,说穿了就是背后没人。如果能够和文官合作,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于是,刘健就派人去同王岳接触。
  结果王岳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并说,他和刘阁老的学生苏木是好友,刘阁老的事就是他王岳的事。
  听到这个消息,刘健吃了一惊,他也万万没想到王太监和苏木还有这么一层关系。接着,刘阁老心中又是一阵狂喜,一直以来,他都缺少一个能够在皇帝身边说上话的人。如果苏木在,有他帮忙,这次倒是可以派上用场。
  可惜苏木被刘瑾弄到陕西去了,断了刘健一条臂膀。如今有王岳在,倒是让他喜出望外。
  于是,刘健就说请王岳在皇帝驾前施加影响。
  至于酬劳,刘阁老也没说。不过,就算用脚指头想,王岳也能猜出来…………司礼监掌印。
  人的一生或许就那么一次机会,王岳自然不肯放过。
  于是,王公公出手了,找了一个隐秘的场合,单独对皇帝说,如果不杀掉刘瑾,内阁和六部九卿将集体辞职,让大明朝彻底停摆。
  又劝了半天,终于说服了正德皇帝。
  此刻的正德皇帝已是身心俱疲,他也彻底地投降了:“就这么办吧,准了!”
  眼见着,这一场大政治斗争就要以刘瑾等人的死而告终,只需等到第二日,一切都水落石出。
  可是,如真实历史记载上有些略微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又跳出出来一个新人物,苏木会试和殿试时的同年,通政司和翰林院的同事段炅。
  原来,段炅殿试之后点了翰林,正在翰林院中做庶吉士。他因为和如今的吏部左侍郎焦芳关系特殊,散馆之后被要到吏部出任给事中。
  按照明朝的规定,上奏皇帝的奏章要先经过吏部审阅。
  所以,刘阁老等人上书要杀刘瑾一事他也是知道的。立即感觉到这是一次通天大道,据他所知,焦芳和刘瑾关系本就暧昧,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让焦芳出手替刘瑾挽回败局。不但焦芳,对他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否则,在这个给事中位置上,他段炅也不知道还要窝多少年。
  于是,这段时间中他都暗暗留心这件事。直到王岳和刘健结成同盟的时候,段炅知道机会到了。
  而且,焦芳做为吏部左侍郎,内阁和六部弹劾刘瑾,他也是参与者,熟知内情。
  “左侍郎大人,表面上看来,刘瑾等人已经败无可败,再没有回天之力。如果内阁和六部九卿按照正常的程序弹劾刘瑾乱政治不法,以堂堂正正之师进击,这一仗却是没有任何悬念可言。”
  “可惜啊,可惜,刘阁老毕竟年纪大了,失之操切,总想得一巴掌将刘瑾拍死。但他万万没想到,如此一来却露出了一个极大的破绽,让刘瑾有了反击的机会。”
  站在焦芳面前,段炅大声冷笑:“内阁的错错在不该和王岳结为同盟,到时候,如果刘瑾等人转过头来死咬王岳,刘阁老等人的杀招立即就被人给破了。”
  焦芳心中一动,三缕长须无风自动:“说下去。”
  段炅:“如果内阁和部院大臣不那么急,一步一步紧逼,到最后,要杀一个刘瑾也不是难事。从永乐年起,文官和内侍的矛盾早就势成水火,我朝一百多年来,双方都是争斗不休。有的时候是外臣占上风,有时是宦官得势,大家也都见惯不惊了。毕竟,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是,以前不管外臣和内宦如何争斗,外臣是外臣,宦官是宦官,都泾渭分明。今次的情形却甚是古怪,王公公堂堂司礼监秉笔却和内阁连通一气,要杀刘瑾,谋那内相第一人的位置。左侍郎大人,您不觉得有趣吗?”
  说到这里,段炅面上露出一丝得意。
  “霍!”一声,焦芳站起来,一张脸露出酒醉一般的红晕,“有些意思了。”
  段炅加快了语气:“内侍和外臣连为一体,国朝百年以来可从来没见过,又致陛下于何地?”
  没错,太监一向都是以皇帝代言人而出现的,代表着皇权的力量。如今,王岳和文官结盟,已经开始挑战皇权了,这是做死之道。
  焦芳立即想明白,这次,内阁要完,这可是我等了十多年的机会啊,如何能够放过。若是做好了,入阁当不在话下。
  他面上的红晕一闪而逝,森然道:“段炅,你马上给刘瑾带个信去,叫他们连夜去觐见皇帝陛下,不要再提内阁,只抓着王岳猛咬。”
  “是,学生这就去班。”这个时候,刚才还一脸得意的段炅已是满面的佩服,焦芳能够在一刹那把握事情的关键,果然了得。
    
    
第七百二十八章 历史的舞台

      焦芳和刘瑾以前本就有默契,两人本就有特殊的联络手段。
  很快,焦芳将将消息带进宫去。
  刘瑾等人这段时间被内阁和文官集团们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惶惶不可终日。
  正无计中,突然得到了焦芳的主意,仔细一琢磨,都是抽了一口冷气:文官厉害啊,连这么毒的法子都想得出来。真说起来,能使出这种手段的,怕是只有苏子乔一人。还好苏木已经早早地被打发去了陕西,他这次若是在京城,估计也不会同意刘健结盟王岳之举。真到那个时候,内阁就不会有破绽留下,大家也只能尽早去跳金水河死了干净。
  得了主意的刘瑾忙带了其他七人连夜跑去西苑进正德皇帝,这次,就连张永也和刘瑾团结一心。
  八虎一见到正德,什么话也没说,就不住地哭。
  正德皇帝被大家哭得心烦,就问他们有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刘瑾就开始破口大骂,说王岳因为不是东宫出身,又怀了野心,同文官们连通一气,要害司礼监的同事,好做掌印太监。这事,其实和文官弹劾自己没什么关系,就是王岳使坏,请万岁爷为奴婢等做主啊!
  听到这话,正德毛发都竖了起来。
  对于文官,他早就绝望了,知道这些官员们根本就不会和皇家一条心。实际上,从仁宗、宣宗皇帝开始,文官们就以挑皇帝的毛病之为乐事。
  如果你忍不住这口气,对他们实施惩罚,那还真中了他们的圈套。
  无论你怎么做,到最后,人家都会得一个正臣直臣,铮铮君子的美名,立即就会名动天下。
  看到这条成名捷径,不少文官都纷纷效仿,以触怒皇帝为荣。
  做皇帝的有的时候想起来,还真是无奈。说穿了,大臣们都那他当一个大怪打,用来刷声望刷经验值。
  到最后,皇帝们也学精了,你不是要主动求庭杖获取名声吗,朕偏偏不遂你的愿意。你越是骂,朕越是甘之若怡,一副享受的样子。
  到了弘治皇帝时,更是练就了一身唾面自干的本事。
  至最后,他倒是拿大臣言官们刷声望,到去世之后,反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尧舜之君。
  正德皇帝对文官的态度也是如此,敬而远之。倒是身边的太监们,无家无室,又长期侍侯在身边,真到了关键时刻,才是可以信任的。
  文官、宦官,相互制衡才是硬道理。
  可现在,自己最信任的太监们却和文官相互勾结。
  正德看起来荒唐胡闹,其实非常精明。在涉及到皇权的事情上,就算是再笨的皇帝,也会立即变得敏感起来。当然,晋惠帝除外。问题是,正德可是大明朝排在太祖、成祖、嘉靖之后的有为之君,如何不识的其中厉害。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文官们对自己这个皇帝不满意,要想有所动作。宫中的太监又他们的人,自己岂不变成了傀儡。
  皇权之下,爹娘老子也不认了!
  正德一张脸黑了下去,如同积雨的乌云。
  沉默了半天,突然说了一句:“阁老乃朕的股肱,朕视之如师。”
  他这个犹豫早在焦芳的计算之中,也教了刘瑾的应对之法。
  此刻,听到皇帝如预料中一般说出这句话来,刘瑾心中也是大震:“读书人,好生厉害,连天子的心意也能揣摩到!”
  他立即照着焦芳的指导,说到:“天下乃陛下所有,陛下所决,谁敢不从?”
  这下,曾经的少年终于大彻大悟了。
  正德皇帝突然醒悟,自己是皇帝,而大明朝其实就是家天下。他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族长,拥有独断专行的权力,至少在法律上如此。
  以前的皇帝们之所以礼让文官,不过是在做一个姿态,一个明君的姿态。
  如果,你不在乎名声,倒是不用怕他们的。
  “丢那妈,顶硬上!”正德皇帝的心中突然浮出以前和苏木和他在一起时所说过的粗话:“老子今天就是要行快意之事了!”
  一刹那,真实历史上那个正德皇帝彻底苏醒过来。
  于是,皇帝下令,连夜逮捕王岳,发配去南京看管。
  第二天,刘健等人本以为可以听到刘瑾等人伏诛的消息,却不想等到的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他们也已经知道,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失去了皇帝信任,内阁做为一个名义上的中枢决策重地已经蜕变成一个纯粹的秘书机构,他们的存在已经毫无意义。
  心灰意懒的三大内阁辅臣上书请辞。
  正德皇帝也没有挽留,直接准了,只驳回了李东阳的辞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