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夺清-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奖励。
    让薛兴华打开眼界的是,华人和荷兰人在这个测量室的迥然不同的二种表现。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计算机,计算时华人用的竟然是算盘,这种计算工具薛兴华只在小说里读到过。荷兰人则用计算尺或用笔在纸上算。
    让薛兴华目瞪口呆的是,算盘的威力比洋人的计算尺和笔快捷多了。
    只要测量参谋的数据一报出,几个聘请来的老头在三角函数表里找出相应的数据,然后将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
    基本上是参谋的话音刚落不久,他们就已经按测量参谋的要求将数据计算出来。在这个时候,荷兰人还在手忙脚乱地画个不停,或在计算尺上估算最后的数字。因为计算尺能计算数字位数实在有限。
    因为速度相差实在太大,计算数据的荷兰人所作工作往往只是初步验证华人老头用算盘算出的数据是否正确。只要看到一长溜数据前面的数字与老头们的数字相同,他们就认为老先生们算盘算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同,荷兰人先会怀自己的正确,自己验算一次后再底气不足的提醒老头们是不是算错了。
    华人老头们一般先鄙夷地扫一下荷兰人,说一句:“算盘怎么会错?”然后噼里啪啦一通。如果真错了,老头改起来理直气壮。如果没错,老头对荷兰人又是一轮更厉害地鄙视和一阵狂妄的话语。
    这一幕让薛兴华看得心花怒放,实在没想到老祖宗的手艺还有如此牛的一面。有一个老头甚至能用左右二只手同时打算盘,而且速度极快,噼里啪啦的,声音很脆听起来很舒服。至于他自己,双手拨打算盘珠子的时候,完全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胡子还一翘一翘的,眼睛不时得意地扫看着其他人。
    一个测量室的荷兰副参谋对薛兴华说道:“真是奇迹,奇迹,他们就如玩魔术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十分钟报告一次测量数据,不,五分钟都行。”
    现在的军舰指挥系统非常原始,没有网络上看的什么火炮指挥系统。测量室测量的距离基本只向指挥室负责,让舰长、枪炮长知道相互之间的距离。真正炮击的时候,指挥室里的枪炮长对炮塔的指挥很抽象,只是根据舰长的命令来指挥炮塔炮击选定的目标,督促炮塔一直打到火炮无法使用为止。
    【感谢订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ww。。。章节更多,支持&&!)
……(本卷结束) ……
正文
第一第120章 【海军初战4】
    体的炮击准备、炮弹填装射、射药的确定、炮管的确定等等工作都由炮塔上的炮手自己进行。炮击效果只与炮手各自的经验、水平有关。有的炮手在相距四千米的时候就能击中目标,有的就是二千米之内也打不中。
    薛兴华正在看着三角函数表,柯良玉这个代理舰队司令走了进来。他朝薛兴华敬了一个军礼后说道:“报告师长,气象室的军官说今天下午有可能有台风。请问我们是不是回转纳士纳群岛的渔港避风。”
    纳士纳群岛位于南海南面、婆罗洲西北面的一组岛屿,那里有较大的渔港可以停靠。
    “台风?风力多大?”薛兴华问道,“其他人的意见呢?”
    “具体强度还无法预测,他们说强度不是很大。但,不排除强台风的可能。”柯良玉眼里全是担忧。
    “问问林华,他有没有把握在台风中训练。”
    “在台风中训练?”
    “对。我们总不能每次见到台风就逃跑吧?这种事又不是每次能逃得了的,现在不训练,今后万一突然遇到台风,你说我们怎么办?”薛兴华说道,“我建议你们拿这次台风做一次大的训练。既训练对抗台风的能力,又训练在台风中战斗。当然,如果台风实在太大,你们觉得我们的军舰应付不了,很可能翻船,那就往回撤,回纳士纳群岛避风。”
    “那你……,这台风一来,军舰上的颠簸就大多了。”
    “我现在只是普通一兵,你们忙你们的。不用考虑我。”薛兴华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们以前射击不是打固定靶就是由运输船拖拽打靶。现在借助风力,让渔船随着风跑,这样打靶的难度肯定大得多,试试看,把鱼雷也用上。”
    “是!”柯良玉犹豫了那么一秒。然后用力地敬了一个军礼。
    下午五点多钟。台风如期而至。天空乌云翻滚。海上浊浪滔天。庞大地军舰如风雨中地树叶。一时冲上浪头一时跌入浪底。薛兴华心里很是担心自己地决定会不会葬送这二艘军舰。更担心自己和还不容易收集起来地海军精华就此烟消云散。他当一次又一次从甲板上爬起来。他有点后悔了。觉得自己太性急了一点。
    其实。薛兴华地担心是多余了。这是他第一次遇到风暴。胆怯是肯定地。也是人之常情。但荷兰海军和林华等人已经多次在大海上遇到过台风。只是那时候是尽可能逃离风暴区。而现在却是有意地往风暴里钻。他们之所以决定留下来与台风搏斗。也是有很大地把握。只是那些才成为水兵不久地士兵包括薛兴华要多遭一些罪而已。毕竟三市位于热带地区。台风是常有地事。只是风力强弱不同而已。
    此时。林华在传声管里大声喊道:“各位注意。我。林华已经接管本舰。台风来临。请各位坚守自己地岗位。现在我命令右舵3。中速!测量室报告靶船距离、方位、速度!”
    听了林华镇定地声音。薛兴华也安心了不少。他抓着扶梯透过前面地玻璃。看见军舰很快就摆正了舰身。舰头正对着台风吹来地方向。
    测量室很快报上了数据:“靶船距离我舰四海里。方位335度。速
    度4”
    当风稍微减少一点,林华又命令道:“左舵7,全速!”
    没有过多久,林华又大声喊道:“右舵9,中速!”过了一会,喊道,“目标数据!”
    测量室参谋立即回答:“距离三点四海里,方位326,速度35”
    这个距离已经到达了152毫米的主炮射程,但离120毫米副炮地射程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要射中却是不大可能。在对马海战爆之前,军舰炮击的有效距离是2700米之内,也就是一点五海里左右。
    几次利用台风之间短暂的间隙,左前方的靶船离军舰越来越近了。当测量室报告距离只有二点三海里时,林华命令进行一轮试射。
    借助望远镜,薛兴华看到炮弹落点离无人驾驶的靶船有很远的距离,主炮炮弹射出好运,超过了靶船至少四百米地距离,副炮则东一弹、西一弹,完全没有章法。
    薛兴华没有生气,也没有失望,毕竟在这个时候能将炮打响就算不错了,人都难站稳。估计林华等人也是这么想了,只是训练大家对台风的适应能力,减少水兵对风浪的恐惧。在这里天气下,那艘旧渔船在人的眼睛里只是一个小黑点,真要能打中才是怪事。
    当渔船处于军舰正左方,距离只有一点六海里时,一次轮射终于将渔船掀翻,引起了士兵们的一阵欢呼,但是当渔船底朝天之后,军舰上的
    难看见那它了。天色也越来越暗,为安全起见,林训练在台风中要靠近一艘处于船后方地靶船实在困难。而现在的鱼雷最佳射程才500相当于米,二之间必须靠得很近才行。
    现在的鱼雷驱动力来源于雷体里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驱动鱼雷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因而是鱼雷前进。因为压缩空气的能量有限,加上雷体里没有定位和稳定装置,鱼雷放出去之后开始一小段距离还可以按设定地方向前进,但遇到扰动后很快就会改变方向而随波逐流。
    薛兴华看过好几次鱼雷开始时冒着一串串气泡往前猛冲,但过了一段距离就到处乱窜了。他很多次都不解,询问鱼雷军官鱼雷怎么只能跑这么远的距离,为什么很快就改变了预定方向。鱼雷军官自然也说不出一二三来,他只知道设定深度知道射出去。
    被薛兴华逼急了,他总算说了一句:“可能是因为尾翼太小,速度太慢,控制不了它后面地方向。”尾翼应该是鱼雷的水平舵和垂直舵,既可定深又可以起一定地稳定作用。
    “能不能加大尾翼,能不能把它们的速度提得更高?”薛兴华不甘心地问道,他记得前世地鱼雷射程可以达几十公里,俄罗斯的过氧化鱼雷射程达一百公里,这也相差太大了吧。
    现在的鱼雷射程名义上是五百码也就四百多米的距离,实际上那是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下,射方和目标方都静止才能保证百百中,可战斗中哪里能都静止等你打,所以能在二三百码以内击中目标就算不错了。在这个距离上,不说舰炮能打中,就是步枪也可以挥作用。
    太他娘娘的危险了!
    鱼雷军官无法给薛兴华满意的答复,薛兴华只好自己拿着说明看,将报废的鱼雷拿来琢磨。越琢磨越现里面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而且在他的印象中似乎还记得有什么“蒸汽鱼雷”这个词:“蒸汽鱼雷是用蒸汽驱动的吗?那鱼雷是烧汽油还是柴油?”
    实际上,一知半解的薛兴华同学又犯了一个错误,前世并没有叫“蒸汽鱼雷”的,真正的学名叫“蒸汽瓦斯鱼雷”或叫“热动力鱼雷”,是由美国人布里斯在1904明的。
    这种鱼雷的射程一下子将传统鱼雷的米提高到270米。
    在这个时候做不做鱼雷射试验,薛兴华想都没想,现在的他实在被大自然的威力折腾得剩下半条命,晕船差点让他把胆汁都吐了出来:“考!这海军还真不是人干的。”
    台风刮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钟才真正结束。劳累了一个通宵的官兵都在岗位上趴下了。除了留下值班的士兵和军官,林华宣布大家都休息。
    通过清点,与台风搏斗的整个晚上,损失一名海军,一箱工具,二笼鸡,还有一些其他物品。那个牺牲的海军是出去查看桅杆时不慎从上面直接摔进海里,连泡都没有冒一个就不见了人影的。
    不知睡了多久,薛兴华被士兵喊醒来:“报告师长,我们现前方有海盗的船只。”
    薛兴华一下坐了起来,大声问道:“海盗?多少?”
    士兵被薛兴华的动作吓得退开一步,回答道:“二艘海盗船,还有一艘货轮。”
    “哦,数量跟我们的一样。”薛兴华飞快地抓起军帽戴在头,说道,“难道他们也搞训练?走,看看去。”
    “那艘货轮是他们抢的,上面悬挂的国旗是比利时的。”士兵落在薛兴华后面说道。
    当薛兴华走进指挥舱,接管军舰指挥权的柯良玉就递给他望远镜,指着前面指甲大的黑影说道:“师长,要不要赶上去?”
    薛兴华一边举着望远镜观看,一边问道:“没看见海盗骷髅旗,你们怎么知道是海盗?”
    旁边的航海长刘冠通说道:“骷髅旗已经被他们降下去了,而且那二艘海盗船我以前见过,也有英国人给我们的通报中写过这二艘船做的坏事。他们是盘踞在婆罗洲北部和菲律宾南部的一伙大土匪,这种风帆战船有好几条。
    ”
    薛兴华看着那二条风帆驱动的旧船点了点头,问道:“他们的武器装备怎么样?”
    “每艘船上都有12C毫米的速射炮,但更多的是前膛炮。他们的船不是蒸汽锅炉带动,用的还是风帆,速度只有十节,而且都是木质船。我们一艘应该可以对付他们二艘。”航海长如数家珍。
    【感谢订阅,求推荐】
第一第121章 【海军初战5】
    兴华看着柯良玉,问道:“大家累了整整一个晚上,?如果能打,就把他们打下来,也许那艘货轮上有不少的货。”
    几个人都笑了,柯良玉问道:“师长是不是看中了那艘货轮?”
    薛兴华也笑道:“我们现在少的就是船,人家已经帮我们夺下了,不收过来实在说不过去。”
    开战的决心和战斗计划在薛兴华的推动下,很快就定了下来:利用四川号十八节航速的优势赶到海盗船的前头拦截,云南号继续在后面追赶,当敌舰逃跑时负责迟滞。
    指令通过信号旗很快就传到了后面的云南号后,四川号灵巧地在海面上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它将从海盗船的左边插到它们的前头。
    四川号的速度很快就达到了十八节的极限航速。战斗警报响彻了全舰,士兵动作迅速地奔赴各个岗位。几个算盘高手也急匆匆地跑进了测量室。这几个老头昨天晚上因为没有什么任务而比其他士兵早进宿舍睡觉,现在的他们虽然年纪比士兵大得多,但也精神抖擞。通过他们的算盘计算,海盗船的速度、距离、方位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了指挥室。
    此时,林华也揉着通红的眼睛走进了指挥舱。他拿起时刻挂在胸前的望远镜看了一眼位于右前方的三艘船,用英文笑这说道:“这些家伙恐怕没有想到台风一停就会有军舰出现在这里。真是天意。”
    林华在指挥舱里习惯说英文,有时命令都是用英文,还要翻译帮忙,让不懂英文的柯良玉很是不满。听了他地话,柯良玉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离他远一点。
    荷兰中校霍斯特也轻松地笑道:“以前我们总是找不到他们,想不到我们不找他们,他们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林华道:“这叫踏破铁血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
    二个小时过去。开始跟在海盗船后面地四川号拐了一个大弯。现在已经与海盗船并驾齐驱。只是二之间地距离并没有拉近多少。相差约四海里左右。
    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出海盗们已经知道了军舰地意图。他们已经张开了所有地风帆。炮口也指向四川号。
    指挥舱里地人都举起望远镜认真地看著。一个说前面地海盗船有12毫米地火炮二门。一个说有三门。其中中间那一大堆缆绳地后面还有一门。
    “不好!海盗要分开逃跑!”航海长刘冠通大声道。
    果然。第二艘海盗船转了一个方向拐向南面。
    柯良玉看了薛兴华一眼。大声命令道:“右舵0。炮火准备!”
    四川号朝右边轻轻转了一个弯,测量室的数据立即报到了指挥舱和火炮控制室。
    “舰艏主炮准备完毕!”
    “舰?主炮准备完毕!”
    “副炮准备完毕!”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