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秦,咱们成功了!”李林广在电话里兴奋地向秦海报喜道。
  “涂层的均匀性如何?喷涂质量的稳定性能保证吗?单件成本能不能压缩到不超过堆焊工艺的150%?喷涂设备的耐用性如何……”秦海没有被李林广的消息所打动,他向李林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这个……”李林广有些蔫了,秦海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他们的软肋。他们加工出来的工件,质量并不稳定,质量好的与质量差的耐磨性能相差好几倍,几乎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
  “小秦,如果要提高质量的稳定性,喷涂设备还要进行改进,要加进自动调整工件的模块,设备成本恐怕要增加十几万……”李林广怯怯地提醒道。
  “我让老宋再给你们拨200万过去。”秦海大大喇喇地说道。
  秦海知道,在材料科学领域里,一项技术的实验室应用其实并不复杂,最难的地方在于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热喷涂的有关原理是秦海已知的,能够在实验室里把刀片耐磨性提高3倍并不奇怪。如果他们的研究仅局限于这个阶段,那么也许能够出几篇世界顶尖的学术论文,却无法形成一个赚钱的产业。对于论文,至少秦海是并不稀罕的,他要的是这项工艺带来的巨大商机。
  李林广已经记不清花掉了多少钱,他只知道自己对于钱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淡泊了。5万、10万、20万、40万……设备的制造成本翻着番地往上涨,但秦海所提出的工艺要求也越来越接近了。这一次,他把秦海请到红泽来,就是让秦海参观他们制造出来的最新设备。
  “这台设备,是我们设计的第22个版本,能够适应多种形状的工件表面喷涂,涂层牢固、均匀性好,喷涂速度可以达到4秒钟一个工件,使用寿命超过100万件……”李林广向秦海介绍着新型热喷涂机的技术性能。
  “造价呢?”秦海问道。
  “60万左右,不过,如果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成本还能够再降低一些。”岳昆在一旁插话道,他是搞机械的,对于设备的造价最为了解。
  “太难看了……”秦海盯着这台设备,摇着头说道。这种实验室里用的设备,一切都是因陋就简,根本谈不上对外观的追求。不过,这似乎也应了后世的一句俗话:土鳖不土,战斗力五。中国企业搞出来的尖端设备,无不是透着一股浓浓的土鳖味的。
  “小秦,设备就是拿来用的,外观好看不好看有什么用?”李林广对于秦海的观点大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台设备浑身上下都焕发着粗犷之美,性能又如此卓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秦海没有搭理李林广,而是直接对岳昆吩咐道:“岳教授,麻烦你继续对这台机器进行改进,要提高它的自动化水平,外观也要找人再设计一下,尤其是要适合欧美国家工厂的需求。”
  “欧美国家?”岳昆一愣,“小秦,你的意思是说,这台设备你打算卖到欧美国家去?”
  “为什么不呢?”秦海笑着反问道,“岳教授,目前在热喷涂方面,我们已经是走在世界前列了,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世界各国的厂商都得向咱们买设备。我总不能拿着一台这样的设备去找人家要100万美元吧?”
  “100万美元!”李林广把舌头吐出老长,“小秦,你可真敢报价,刚才老岳可是说了,这台设备也就是60万人民币,就算我们给它加个罩子,弄得漂亮一点,你也不能卖100万美元吧?标个20万美元,我都觉得是暴利了。”
  秦海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李老师,您光算了设备造价,咱们的专利技术难道不值钱吗?热喷涂有多大的用处,您是非常清楚的,用点石成金来形容也不夸张吧?咱们作为专利的拥有者,唯一的设备制造商,这个时候不卖高价,还等到什么时候?”
  “我觉得有理。”岳昆倒是先回过味来了,他拍拍李林广的肩膀,说道:“老李,你想想看,咱们从国外买实验设备,小小一台分析仪,也是几万美元,其实能用多少材料?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人家有技术吗?现在咱们也有技术了,不反过头来卖他们一两百美元,岂不是吃亏了?”
  秦海拍掌道:“这就对了,岳教授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一直都是买人家的东西,任人宰割,现在咱们有技术了,也该切一切别人身上的肉了。李老师,岳教授,你们二位再辛苦几天,把设备继续改进一下,然后组织学生把图纸画出来,我就准备找企业去进行批量生产了。等到国际耕作设备博览会开完,咱们的热喷涂工艺肯定会一炮打响,到那时候,咱们就等着外国厂商来抢购咱们的热喷涂机了。”
  “好!”李林广来了情绪,“听小秦这么一说,我倒踏实了。前面花了那么多钱,我还真有点心疼。如果咱们的设备能够卖到100万美元一台,卖上两三台,前期的投入就全部都赚回来了,剩下的就是净赚的钱,这钱也太好挣了!”(未完待续。。)
  ps:  开了一天会,晚上10点才到家……明天白天还有一天会。
  没办法,人在江湖。


第二百六十二章 陶瓷也疯狂

  把做着发财梦的李林广好生安抚了一番之后,秦海忍着笑开车返回了平苑。他觉得好笑的地方在于,像李林广这样一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人物,居然也这么快就钻进钱眼里去了,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看来俗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诱惑的人,关键在于诱惑是否足够大。
  距离崔洪春说的国际耕作设备博览会还有一个月时间,留给李林广和岳昆他们改进设备已经足够了。此前制造出来的这台设备已经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秦海准备明天就通知宁中英派人去把设备拉回青锋厂去,开始批量生产升级版的旋耕刀片。
  吉普车开进钢铁厂,秦海看到厂区里到处灯火通明,车间里隐约传来轧钢机的轰鸣声,来来去去的工人全都是步履匆匆,一派繁忙生产的景象。
  自从沈昌平被贬往罗山供电所之后,城关供电所新来了一位所长,上任之初便先来钢铁厂拜访,反复强调会千方百计保证钢铁厂的供电。这一段时间,钢铁厂的供电果然十分稳定,甚至在全县电力供应不足,需要对一部分企业拉闸限电的时候,钢铁厂的电都是得到充分保证了,这倒正应了秦海此前的想法,那就是利用这一次危机,为钢铁厂赢得一个特殊的地位。
  因为到厂里已经比较晚了,秦海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然后锁上车往家走去。刚刚走到楼下,他就听到家里传出一阵阵的说笑声,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些林西省的口音。
  “是谁来了?”秦海推开家门,笑着问道。
  “秦厂长,你回来了!我们还担心你今天不会回来呢。”一个汉子从沙发上站起来。笑吟吟地迎着秦海走来,隔着两三步远就伸出了双手。
  “哎哟,原来是刘大哥,你们怎么来了!”秦海这才认出,眼前这位正是曲武建兴煤矿的刘硕,是老矿长沙仁元照顾的那些矿难遗孤中的老大。
  一年多以前。秦海到曲武去买煤,受到沙仁元的感动,拿出了几十万元,与沙仁元合办了一家兄弟陶瓷厂,刘硕被任命为陶瓷厂的厂长。这一年多来,秦海忙忙碌碌的,与刘硕一直都是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沟通,乍一见面,还真有些认不出来了。
  在以往通电话的时候。秦海知道沙仁元已经因病去世了,刘硕等人牢记着沙仁元的嘱咐,兢兢业业地经营着陶瓷厂。在秦海的技术指导之下,陶瓷厂的经营状况不错,去年就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今年已经有望取得数十万元的利润了。
  “刘大哥怎么不先打个电话过来?早知道你们今天过来,我就在平苑等着你们了。”秦海一边与刘硕握手,一边抱歉地说道。
  “秦厂长太客气了。我们也是一直买不到火车票,所以也定不下时间。”紧跟着刘硕站起来的一位中年妇女也上前与秦海握了一下手。笑着说道。秦海认得,她也是那些矿工遗孤中的一位,名叫黄燕玲,现在在陶瓷厂任副厂长,主要是负责内部管理事务。
  “老刘他们也是太客气了,在平苑火车站下了车。也不给咱们厂打电话,背着那么多东西,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其实如果他们打个电话的话,我就派车去接他们了。”秦明华在一旁说道。
  刘硕、黄燕玲和另外两名工人是坐火车从林西过来的,到平苑之后。就自己一路打听着来到了钢铁厂。进厂来一问,才知道秦海正好去红泽见李林广去了,并不在厂里。不过,秦明华是听儿子说起过曲武的事情的,他热情地把刘硕等人带到了厂里的招待所住下,安排他们吃了饭,又盛情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做客聊天。
  在秦海回家之前,一直是秦明华在陪着刘硕和黄燕玲,其实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更小,反而更有共同语言。虽然秦海管刘硕叫“大哥”,但事实上刘硕比秦海足足大了20多岁,比秦明华只年轻几岁。不过,他倒是挺在意自己的身份,一直都管秦明华叫大叔,不敢乱了辈分。
  宾主寒暄了几句,便分别坐下了。刘硕一坐下来,便着急地对秦海说道:“秦厂长,你上次给我们写信,让我们研制生产超细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我们组织厂里的工程师,根据你信里提示的方法,已经把这两种粉末都生产出来了。这一次,我和燕玲就是专门给你送这些粉末过来的。”
  “这么快就研制出来了?技术指标如何?”秦海问道。
  刘硕笑道:“有秦厂长提供的那么细致的技术指导,我们如果搞不出来,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我们是严格按照你的要求做的,粒径和纯度都达到了标准,就是成本还比较高,每公斤氧化锆粉末的成本差不多要到四五十块钱呢。”
  秦海用来给青锋厂的旋耕刀片做热喷涂处理的喷涂材料,选择的是氮化钛。从耐磨性能来说,这种材料是最为理想的。但其缺陷在于,钛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氮化钛也价格不菲,用在农机具上未免有些奢侈。性能比氮化钛略微逊色一些,同时成本也低廉一些的陶瓷材料也是有的,氧化铝和氧化锆都属于这一类材料。
  秦海与沙仁元在曲武合办的这家兄弟陶瓷厂,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生产工业陶瓷,主要以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为主。这一次,秦海打算搞热喷涂工艺,正好能够用得上他们的陶瓷材料。不过,兄弟陶瓷厂原来生产的陶瓷产品主要是工业用的坩锅、电炉炉壁材料等,对陶瓷原料的颗粒尺寸要求不高。而用于热喷涂的陶瓷必须是粉末状的,颗粒大小要达到微米级,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材料制备工艺。
  秦海对于制备微米甚至纳米级陶瓷材料的工艺了如指掌,他根据兄弟陶瓷厂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几条技术路线。刘硕组织厂里的工程师根据秦海的提示进行研究,很快就解决了各项工艺难题。制备出了达到秦海要求的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
  本来,他们只需要把这些粉末通过铁路托运的方法运送过来就可以了,但刘硕想到秦海对他们这些人的帮助如此之大,而自己却一直没有前来拜访,未免太过失礼,因此就借了送材料的机会。带着黄燕玲千里迢迢亲自上门来了。
  “我们现在是小规模生产,如果生产规模扩大一些,成本应当能降下来一点,不过,我们估计最少每公斤氧化锆的价格也会在30元以上。”黄燕玲说道。
  秦海道:“成本能降下来当然更好,降不下来的话,30元每公斤也不算贵了。只要你们能够生产得出来,我保证能够以300元每公斤的价格给你们卖出去。”
  “能卖得这么贵!”刘硕惊喜道,他回头看了看黄燕玲。说道:“燕玲,如果真有这么高的利润,那可比咱们生产陶瓷成品的利润高多了。”
  “这不奇怪,这种超细颗粒的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是用来涂在金属表面上的,使用量不大,却能让材料的耐磨和耐热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厂家对于价格并不特别敏感。”秦海解释道。
  “这么说,市场的需求量也不大了?”黄燕玲问道。
  秦海道:“目前需求量应当不会太大。估计等我们新开发的陶瓷涂层工艺得到推广,需求量会大一些。不过,一年有几吨估计也就到顶了。”
  “有几吨也不错了。”刘硕说道。如果照秦海的说法,一公斤氧化锆能够卖300元,一吨就是30万,几吨就是一两百万,而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其中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与秦海不同,刘硕现在还处于刚脱贫的状态,一两百万的利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
  说完生产上的事情,秦海才想起问了问刘硕和黄燕玲的来意。刘硕笑道:
  “我们这一趟是特地代表我们兄弟姐妹来看望一下秦厂长一家的。去年咱们厂子基本上盈亏平衡。根据秦厂长你的交代,我们在年底的时候给各家都分了红,一家分到1000多块钱,大家都高兴坏了。
  今年厂里的形势比去年还要好,很多市场都已经打开了,有了些稳定的客户。我和燕玲估摸了一下,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年底每家人家能够分到的红利起码要比去年翻上两番。
  大家都说,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好生活,工作又稳定又安全,收入也好,全亏了秦厂长帮忙。所以大家就非要让我们俩代表他们,来看看秦厂长,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
  “小海,刘厂长他们给咱们家送了小米、核桃、花生、芝麻油,一大堆东西呢,我和你爸爸还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才好。”宗惠英从里间屋走出来,对秦海说道。
  “大婶,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们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秦厂长给我们每家发了一个金饭碗呢。”刘硕笑着对宗惠英说道。(未完待续。。)
  ps:  有点卡文了。一个情节结束了,要开始另一个情节的时候,需要有一些过渡,或者一个合适的导入方法,有时候脑子不太清楚,就想不出一个好的过渡情节,这就叫卡文。写书毕竟不是真正在码字,是需要创造力的。有同学在书评区抱怨橙子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