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个年代里,能够从中国卖到日本去的商品只有两类,一类是矿产品和农产品,另一类就是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从来都是中国从日本购买工业品,而秦海却想把工业品反卖到日本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幸好,带秦海出来的人是宁中英,而不是项纪勇。如果是项纪勇的话,秦海说出这番话的同时,就会被劈头盖脸地训斥一番了。宁中英自己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虽然他还不知道秦海到底打算如何把刀片卖给日本人,但既然秦海有这样的勇气,他也愿意陪着秦海疯一把。做生意就是这样,没有点胆量,怎么可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呢?
  两个人换了几趟车,来到了长德路。长德路不算很长,他们走了几步,就找到了长德宾馆。这是一家涉外宾馆,客房是几幢四层的小楼,坐落于一个环境优雅的小院落之中。福冈株式会社刚刚进入中国不久,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目前正租住在长德宾馆的长包房里,这个情况是秦海在娄福翔提供的资料上看到的。
  “干什么的!”
  两个人刚到小院门口,就有戴着红袖箍的门卫气势汹汹地迎上前来,双手摊开,做出一副乡下人赶鸡的样子。由于是夏天,宁中英和秦海两个人的穿着都有些随便,宁中英穿的是一件皱巴巴的的确凉衬衣,秦海索性则只有一件圆领t恤,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能够出入涉外宾馆的样子。
  “我们找西楼325房间的福冈会社。”秦海直接报出了福冈会社的房间号。
  门卫上下打量了秦海一番,质问道:“你们找福冈会社干什么?”
  “我跟你说,你懂吗?”秦海笑吟吟地刺了对方一句,他知道,对方只是一个门卫,还没有胆量替住在里面的客人赶走访客。他越是这样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对方就越不敢过于造次。
  果然,门卫被秦海的底气给唬住了,他讷讷地说道:“你不说理由,我是不能随便放你进去的,谁知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这院子里住的全是外宾,你们惊扰了外宾怎么办?”
  秦海用手指了指门卫室的电话,说道:“你给他们拨个电话吧,拨通之后我来说。”
  “你来说?人家日本客人都是说日本话的,你会吗?”门卫问道。
  秦海道:“这你不用管,你只管拨电话就是,耽误了客人的事情,你负得起责任吗?”
  门卫摸不清秦海的底细,又看到站在秦海后面的宁中英看起来有几分干部气质,于是嘟嘟囔囔地走回值班室,拨通了福冈会社的号码。
  听到电话里的应答声,门卫果真把电话交给了秦海的手里,秦海接过电话,用流利的日语对着话筒里说道:“你好,是福冈会社吗?我是一家中国农机制造商的销售代表,想和你们谈一谈旋耕刀片的事情,你们方便吗?”
  “哦?你在什么地方?”电话那头的日本人有些惊讶,他在中国办事处工作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还没有遇到过日语说得如秦海一般流利的中国人。仅凭这一口日语,他就已经对秦海产生了兴趣。
  “我在宾馆的门口。”秦海答道。
  “我马上出来。”对方说道。
  不长时间,一个穿着西服、中等身材的日本人就从院子里走出来了。走到宾馆门口,他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门口除了门卫之外,就只有秦海和宁中英二人。他犹豫了一下,便径直向秦海走来。
  “不好意思,请问刚才是您给我打电话吗?”日本人用生硬的汉语问道。
  “是的,我叫秦海,是安河省青锋农机厂的销售代表,这位是我的老板宁先生。”秦海用日语向对方介绍道。
  “你们好,我叫中村俊,是福冈株式会社的中国区销售主管。宁先生,秦先生,请到里面谈话。”日本人一边向宁中英和秦海鞠着躬,一边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看秦海用如此流利的日语与中村俊交流,宁中英的心里感到了无比的震惊。在此前,秦海还谦虚说自己不懂日语,而宁中英也相信他的确不懂日语。可是一转眼之间,秦海就已经能够用日语呱啦呱啦地把一个正宗日本人给说得拼命鞠躬了,这是不懂日语的人能办到的吗?
  这小子身上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啊!宁中英一边感慨着,一边强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跟在秦海的后面,随中村俊走进了长德宾馆。
  在他们的身后,门卫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好半晌才骂了一句:娘的,会说日语的人,居然也穿得这么狼狈!
  ————————————————————
  继续求梦想杯的票,对于高v来说,这个票是每天有一张的,初v是每周一张,大家时不时去搜搜看。
  解释一下,这个梦想杯进入决赛是有奖金的,而且据说十分丰厚,抵得上橙子好几个月的稿费钱。而投票对于读者又是不花钱的,惠而不费的事情,所以就要请大家多帮忙了。
  现在橙子在总榜上是第七名,还要继续努力。


第六十四章 有利可图为什么不干

  福冈会社租住的房间不大,是一个里外两间的套房。套房的里间是中村俊的卧室兼办公室,外间则被布置成了一个会客和洽谈的场所。
  中村俊把宁中英和秦海带进房间,招呼他们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又给他们倒了水,这才在他们的对面坐下来,问道:“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贵干?”
  由于知道秦海会说日语,而自己的中文又不是太熟练,所以中村俊除了与宁中英寒暄时说了几句中文之外,其余就一律用日语与秦海交流了。
  秦海开门见山地回答道:“我们听说福冈会社是一家专业从事旋耕机刀片和犁铧销售代理的企业,我们想问问中村先生,你们是否有兴趣在日本市场上销售我们生产的旋耕刀片?”
  “你是说,你们想让我们代理你们的刀片,在日本市场上销售?”中村俊用不确定的语气重复了秦海的话,他有意把语速放慢,生怕秦海听不明白。
  “你说的完全正确,我们希望在日本市场上销售我们生产的旋耕刀片。”秦海说道。
  “这是不可能的!”中村俊断然道。
  “为什么?”秦海笑呵呵地问道。
  “因为……”中村俊在脑子里想了半天,居然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他看来,旋耕刀片是一种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品,长期以来,这一类工业品都是从日本卖往中国的,他实在无法想象在日本市场上销售中国刀片是一个什么情景。既然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场景,那他自然要说不可能了。
  秦海道:“中村先生,在商言商,商人的本分就是逐利。如果在日本市场销售我们的刀片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贵会社为什么不干呢?”
  “慢着……”中村俊好不容易把思路给理清楚了,他对秦海说道:“据我所知,贵国生产的旋耕刀片,使用寿命一般是700亩左右,而日本的旋耕刀片使用寿命在1000至1200亩,贵国产品完全没有竞争力。”
  秦海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听他一说完,秦海便说道:“中村先生,你说的情况已经过时了,安河省青锋农机厂,也就是我服务的企业,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够把旋耕刀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到1000亩以上。这个质量虽然尚不足以与贵国的最高水平相比,但已经达到了贵国的一般标准,所以在质量方面,我们是有足够竞争力的。”
  “是吗?”中村俊有些觉得意外,但他没有就这个问题深究下去,而是继续说道:“就算你们的刀片能够达到1000亩的使用寿命,也不过与日本市场上的一般产品相仿,我们有什么必要去代理你们的产品呢?”
  “因为我们的产品比日本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一半以上。”秦海简洁地说道。
  “你是说,你们能够在不提高现有刀片价格的前提下,把刀片的使用寿命从700亩提高到1000亩?”中村俊敏锐地问道。
  作为一名被派往中国市场推销旋耕刀片的销售代表,中村俊对中国市场上的国产刀片质量和价格都有过充分的调查。他知道中国的国产刀片使用寿命约在700亩左右,价格则为3元人民币,通过美元汇率挂钩计算,约合不到300日元。日本市场上一把旋耕刀片的价格在700至800日元的样子,使用寿命则比中国刀片要高出二分之一左右。
  中村俊不是没有考虑过把中国的刀片贩到日本去销售,但其与日本刀片相差300亩以上的使用寿命,是日本农民所无法接受的。
  现在秦海说自己的刀片能够达到日本市场上一般刀片的使用寿命,而价格却仅为日本刀片的一半,也就是相当于现在中国市场上那些刀片的价格,中村俊忍不住就有些动心了。正如秦海说的那样,有利可图的事情为什么不干?
  “我们的刀片价格确定为3。5元人民币,也就是相当于350日元左右。”秦海给出了一个报价。
  “到岸价?”中村俊条件反射地问道。
  “离岸价。”秦海笑呵呵地答道。
  “哦……”中村俊不吭声了,其实旋耕刀片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大,海运的运费和保费没多少,到岸价与离岸价之间差别并不大。在这个问题上与秦海争执,实在是没必要。
  “怎么样,中村先生,对这笔交易,你有兴趣吗?”秦海追问道。
  中村俊道:“我需要看到你们的样品,样品需要送回日本去做检测。如果贵公司的产品真的能够达到你说的质量标准,我想我们会社会有兴趣做这个代理的。当然,这件事我还需要向会社汇报一下,没有会社的授权,我不能擅自做出答复。”
  “我明白中村先生的意思,我们可以等待贵会社的答复。”秦海说道,他用手指了指旁边桌上的纸笔,对中村俊问道:“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纸笔吗?”
  “请便。”中村俊不解秦海的意思,不过还是非常礼貌地把纸笔取过来,递到了秦海的手边。
  秦海接过纸笔,不假思索地开始写了起来。写了满满一篇之后,他把纸递给中村俊,说道:“中村先生,你可以把这个传真回去,它可以证明我们公司的实力。”
  中村俊接过纸一看,只见上面用英语写着一串一串的术语,间或还有一些元素符号。中村俊也是科班出身,多少能够看懂一些英文的技术文献。他读了几行,便知道这是一套完整的旋耕刀片生产工艺,从最初的钢材配方,到后期的热处理以及感应堆焊技术,洋洋洒洒,详略得当,基本反映出了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
  工业技术上的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真正影响产品技术水平的,不外乎三五个技术难点。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有办法解决这些难点,那么提供出达到某种技术标准的产品就不在话下了。
  秦海写的这个工艺流程,恰到好处地解释了青锋农机厂生产旋耕刀片的主要技术思路,让人一看就知道青锋厂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技术要领,完全有实力生产出高质量的刀片。
  当然,秦海在写这份流程的时候,对于该保密的环节,还是遵循了点到为止的原则。比如说钢材的配方,他只写出主要元素的成份,对于其中的微量,只是一笔带过。内行的人都知道,微量元素的控制,对于钢材品质有着明显的影响,这样的知识属于企业的诀窍,那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有了这份资料,我想会社会对贵公司的产品更有信心的。”中村俊服气了,他细心地收起秦海写的资料,准备稍后再用传真机发回会社总部。
  “那我们就先走了,期望能够早日得到贵会社的答复。”秦海站起身来,向中村俊告辞。
  中村俊把秦海和宁中英送出了小楼,看着二人向宾馆外走去,他连忙返回自己的屋子,拨通了日本的国际长途电话。
  “小秦,你刚才跟那小日本叽哩呱啦说什么呢?”从宾馆里出来之后,宁中英终于松了口气,开始向秦海打听细节。
  秦海没有隐瞒,把自己与中村俊谈话的内容一五一十向宁中英复述了一遍。宁中英听罢,问道:“你说咱们能够把刀片的寿命延长到1000亩,你有这个把握吗?”
  秦海道:“有把握,不过需要一些投入,我们要改造一些热处理设备,还要改造铸造车间的电炉,以便对北溪钢铁厂提供的钢材进行二次冶炼,提高钢材品质。如果福冈会社真的有意和咱们合作的话,这个投入是值得的。”
  宁中英问道:“你觉得,按最好的估计,如果福冈会社和咱们合作,咱们的刀片能够在日本市场卖出多少?”
  “一年50万至100万片吧。”秦海说道。
  “多少!”宁中英吓了一大跳,连忙用手掏掏耳朵,等着秦海再说一遍。
  秦海笑道:“宁厂长,干嘛一惊一乍的?我在娄厂长那里看过福冈会社的资料,他们在日本占有旋耕机刀片市场近20%的份额,而日本的旋耕机刀片年销售量在1000万片以上。也就是说,福冈会社一年能够销售200万片刀片。如果咱们的刀片质量好、价格低,卖出100万片有什么奇怪呢?”
  “我的天啊,如果是100万片,那就是350万的产值,毛利起码在100万以上,那……那可是一场大大的翻身仗啊!”宁中英激动得胡子都抖动起来了。
  青锋厂不过100多工人,一年的工资总额也就是20万元上下,100万的毛利是宁中英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真有这么大的毛利,即便扣掉上交给县里、市里的利润,余下的钱也足够让青锋厂富得流油了。到那时候,别说什么报销医药费、发放年终奖,就算盖几幢新的职工宿舍,又有何难?
  “走,小秦,咱们找个地方喝点酒去。如果这笔生意能够谈成,你就是青锋厂的大功臣。今年年终,我给你发500块钱奖金。”情绪高昂的宁中英慷慨地说道。


第六十五章 有种汽车叫浦桑

  也难怪宁中英会觉得震惊,在计划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干部,习惯于饿不死也撑不死的经营环境。产品滞销直至破产的事情,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产品热销导致一夜暴富的事情,他们同样没有见过。秦海就不同了,他经历过的时代里,有过无数这种一个产品甚至一个点子就救活一家企业的案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