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袁氏三国-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想找机会逃离曹操的控制。
而曹操征张绣回来后,大宴有功武将,刘备受邀列席。众人开怀畅饮,只有刘备心中有事,每次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在众人全部酩酊大醉时,刘备还能保持清醒。手下报曹操“黄巾占汝南,官吏不能禁”,刘备心中一动,认为机会来了,又欺曹操酒醉,向曹操请命去打汝南,曹操醉得稀里糊涂,就同意了刘备地请求,又派亲卫许禇(此时典韦的伤势已经全愈,继续履行他护卫的职责)去拿兵符给刘备,刘备接到兵符后,迅速离开相府,召来关羽、张飞,点齐兵马,飞一般地向汝南逃去。而刘备一到汝南,即联合汝南黄巾刘辟、龚都、黄劭、何仪诸人,以汝南为据点,打起大旗,反抗曹操。曹操酒醒以后,非常后悔,曾派典韦去追赶刘备,但为时已晚,刘备已经逃脱了。这才有了曹操派曹仁打刘备之举。
曹仁乃曹操帐下第一名将,又是曹操的亲戚,极得曹操信任。曹仁率大军至汝南后,与刘备交战,刘备初战失败,逃回汝南,闭门死守,同时派人向袁绍求救。
而袁绍为诸子办完婚事后,自家私事已了,可以全心全意处理公事了。自接到刘备的求救信后,袁绍召集众人开会商议,是不是要打曹操。
谋士田丰劝道:“主公,前次曹操大肆屠杀忠于汉室的大臣,人心皆怨,许都不稳,故可用兵。如今曹操已讨平内患,屯兵于险要,而我军素质不如曹军,又刚远征幽州,未曾修整,此时不易用兵。”
沮授接道:“不错,如今兵灾连年,百姓疲弊,公家粮仓积蓄不多,不能够大规模发兵,应该先派人去觐见天子,表达我们这么多年来,安定四州,为朝廷所做的贡献;然后游说曹孟德,借口河北地区土地富庶,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正是建都的好地方,让曹孟德献出天子,如果这种办法行不通,就以“曹操独霸天子,隔我王路”为借口,派兵屯于黎阳,在黄河的主要渡口增设船只,布置精兵,我军一边偃武休农,一边派骑兵进犯曹操的边境,让曹操时刻不能安枕,士兵不能训练,农民不能耕种,不出三年,曹操必定疲弊不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消灭曹贼。”
审配不屑一顾道:“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兵法上说,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围困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强攻敌人;有与敌人匹敌的兵力,就可以与之一战。如今凭借明公的文韬武略,军队的强大,如今又平定了幽州,举兵讨曹贼是易如反掌之劳,如果按照沮公所说,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田丰又劝道:“幽州的公孙兄弟怎可与曹操相比,在用兵、治国、广纳英才等方面,他们只能望曹操的项背。主公,沮则注所言,甚有道理,如果放弃周密的必胜策略,却去赌一战之胜败,万一不尽如意,悔之晚矣。”
郭图咄咄逼人道:“主公,田丰、沮授所言乃是长曹贼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主公应效‘武王伐纣’之事,起兵讨曹,必可得到天下的响应。”
四人争论不休,袁绍踌躇不决之际,许攸、荀谌从门外进来。袁绍想,这二人见多识广,如果这两个人的观点一致的话,就依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二人的观点也不相同,干脆休会,让自己回去想。
袁绍直截了当地问道:“刘备来信求救,让我起兵帮助他攻打曹操。你们只需回答起兵还是不起兵。”
二人看了看众人,又相互看了看,居然异口同声说:“明公讨汉贼以扶王室,以强攻弱,以多胜少,应当起兵!”

第三卷 官渡风云 第三十七章

许攸、荀谌异口同声道:“明公讨汉贼以扶王室,以强攻弱,以多胜少,应当起兵!”
审配、郭图见许、荀二人支持自己的意见,大喜,加力劝说袁绍。袁绍终于同意对曹操开战,轰轰烈烈的官渡之战即将打响。
既然下定决心,要与曹操开战,那就要进行战前的准备。袁绍当时和三子袁尚在冀州,袁谭在并州,袁熙在幽州,袁斌在青州。袁绍派遣使者向四个儿子通报此次会议的内容,并命令他们在各处的领地内积极备战。
袁斌自从回到青州后,也并未闲着,他在州牧府中,接见了一位青年俊彦―――郭嘉(他怎么到青州了?)。原来袁斌早就留意着从袁绍处出走的这几位“大神”(荀彧、郭嘉、董昭),荀彧在离开袁绍后,就投入了曹操的帐下;董昭先是辗转来到张杨处,又离开张杨到朝廷任职,最后投奔了曹操;只有郭嘉在离开袁绍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颖川隐居,一方面刻苦学习,充实自己;一方面留意寻找好的老板,待价而沽。而袁斌在探知郭嘉不曾出仕后,派人将郭嘉“请”到了青州。只是当时袁斌忙着远征幽州,后来又在冀州成婚,一直没顾上召见郭嘉。而郭嘉被人劫到青州后,开始摆明了不合作的态度,一边享用着青州提供的饮食,一边痛骂袁斌与奉袁斌之命招待郭嘉的刘子惠、李历等人,充分显示了放荡不羁的浪子本色。
袁斌在冀州完婚后,回到了青州,立刻迫不及待地召见了郭嘉,想见一见这个让曹操欲托以后事的天下奇才。袁斌来到郭嘉的临时住所,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神色慵懒的青年斜躺在榻上,手捧着一简《太公阴符经》在看着,地上到处是吃剩下的枣核。
郭嘉听见有人进来了,头也不抬,懒洋洋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给我送饭了,今天又送的是什么吃的?”
袁斌忽然有一种想冲上去,踹他几脚地冲动。袁斌忙把心中这个奇怪地念头压了下去。对郭嘉道:“奉孝,颇安逸否?”
郭嘉忙把视线从书中移到来人的身上。郭嘉见来人有一种不凡地气质,脸上挂着淡淡地笑容,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再加上他站在门口,门外的光线从他身后射进来,更映衬的他如同神仙一般。郭嘉知道,把自己劫来的主谋终于出现了。
郭嘉提上鞋,从榻上站了起来,对着袁斌长揖道:“颖川野人郭嘉,参见主公。”
郭嘉这一手,把袁斌弄了个措手不及,许多劝诫的话语还未说出口,就被堵死在心里。袁斌听刘子惠说郭嘉心中有怨气,好骂人,如今见郭嘉如此恭敬,奇道:“奉孝何前倨而后恭?”
郭嘉笑道:“学生本是读书人,自幼习孔孟之道,将军不遵道义,强行把学生劫来,学生自当守节不屈,大义拒之;如今气也气了,骂也骂了,该遵守的节义也遵守了,学生已经做过了一个读书人应尽的义务了,剩下的自当是识时务,拜主公了。”
袁斌见郭嘉如此“无赖”,大笑道:“好个颖川郭奉孝,真是奇才鬼士矣!”
袁斌见如此容易就“收服”了郭嘉,心中喜悦,乘势召集众人开会,一来总结青州近一年来的状况,二来制定来年的方针大计。
袁斌高坐在州牧府大堂的主座上,左一列是刘子惠、李历、刘馥等旧人,新收的辛评、崔琰、郭嘉等人,皆是文臣;右一列是赵云、华雄、于禁、臧霸、太史慈、夏侯兰、赵浮、程奂等武将,还有吕布的旧将高顺、张辽、曹性、成廉四人及谋士陈宫,吕布之子吕伟,众将中只不见了高干。
赵云先是出列,对袁斌道:“主公,现有后将军袁术(袁绍一系,并不承认袁术称帝的正确性,所以一概以他称帝前的官职来称呼他)的部将纪灵、杨弘来投,说有重要事情报与主公知晓。”
袁斌道:“噢?他二人何在?”
赵云将二人带到堂上。袁斌问道:“二位不在淮南,何故来我青州?”
当下杨弘将袁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称帝,受到曹操攻打,势穷力孤,向袁绍求救,袁尚要以玉玺为质,才发兵相救,再到二人送玉玺与袁尚,袁尚留下玉玺,要害二人,二人逃得性命,袁术死在寿春,二人流落青州等等。袁斌这才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原委,原来玉玺落到了袁尚的手里,而且袁尚还瞒匿不报。
袁斌心想:“袁尚不用出兵远征,不但什么事没有,还白白得了玉玺。可惜‘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袁尚虽然得到了玉玺,可冀州从此多事了。”袁斌并不太看重玉玺,认为玉玺虽然名贵,但到底只是个物什,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得到了玉玺不但无用,反而会惹来杀身之祸。他命令众人严守秘密,不得泄露此事。就让袁尚捂着那个“定时炸弹”吧,早晚他会吃亏的。
袁斌收留了纪灵、杨弘二人,并向二人表示,一定要为袁术报仇,消灭曹操。
刘馥奏道:“主公,蒙主公看重,授馥以‘典农中郎将’一职,负责青州农事。但馥才疏学浅,不堪大任。馥有好友数人,皆晓农事,通稼穑,懂水利,主公何不聘之?”
袁斌问道:“元颖,公之友皆是何人,可速请来。”
刘馥道:“河南开封人郑浑(字文公)、淮南人仓慈(字孝仁)、太原人温恢(字曼基)、陈郡人梁习(字子虞)、泰山郡平阳人高堂隆(字升平),现皆避祸于南方,声名未著,主公可速聘之,迟恐为人所先。”
袁斌点头道:“元颖所言甚是,公可为我招之,我必重用。”刘馥退下,后果请来五人,袁斌皆任以典农校尉、都尉,屯田校尉、都尉,河堤谒者等职,受刘馥节制,一齐负责屯田、水利之事。
此时,袁绍的使者也到了,通报了袁绍决定与曹操开战的消息。
袁斌命使者下去休息,对众人道:“父亲已决定与曹操开战,命我兄弟各自准备,配合主力大军行动。诸公认为我当如何准备?”
座中张辽与陈宫对望一眼,陈宫点了点头,张辽道:“启禀将军,辽有一言,请将军听之。”
袁斌道:“文远无需客气,请讲。”
张辽道:“我家少主与曹操有毁家之仇,切齿之恨。将军可先取徐州,若能复奉先公旧业,使少主守之,我等愿万死以报将军大恩。”
这时吕伟也在陈宫的示意下,出来跪求道:“求将军为家父做主,若能得报大仇,伟愿与将军为奴,牵马执蹬,无怨无悔。”
袁斌见状,十分头疼,当初只想留下高顺、张辽二将,以为己用。没想到二人在吕布灭亡时,虽然来青州投奔自己,但也带来了这么个麻烦。
郭嘉初来乍到,正当立功以自效。对袁斌道:“主公,张将军言之有理,徐州现由车胄任州牧,此人无名无实,废物一个,曹操颇善用人,不知为何犯下如此大错,任此人做州牧,实乃一大败笔。主公可趁曹操未醒悟过来,先夺取徐州,此事易如反掌,若等曹操派能吏智将来替换车胄,到时再夺取徐州,难矣。”说罢,冲袁斌直眨眼。
袁斌知道郭嘉智计百出,说出此番话,定有原故。对张辽道:“好吧,我当尽力助吕少将军夺取徐州,以复旧日基业。”此话一出,高顺、张辽、陈宫、吕伟全部对袁斌感激涕零,磕头不止。
袁斌止住四人,起身拔出佩剑道:“诸位可善做准备,只待父亲在军一出,我们就做为偏师,夺取徐州,攻打曹操侧翼。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
本书再更一章,诸位看书颇爽否?若觉此书倘可,请以票荐之。

第三卷 官渡风云 第三十八章

好多朋友都说笔者刷点击,这真不知从何说起。本书在起点驻站已经一月有余,许多朋友是看着本书的点击一点一滴增长起来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刷点击一说,不知从何而来。
袁斌止住四人,起身拔出佩剑道:“诸位可善做准备,只待父亲在军一出,我们就做为偏师,夺取徐州,攻打曹操侧翼。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众人都退出时,只有郭嘉端坐不动。待众人退尽,郭嘉对袁斌道:“主公,颇喜高顺、张辽否?”
袁斌道:“二人乃当世名将,喜之甚也。”
郭嘉道:“昔日齐桓公存刑救卫,扶助弱燕,凭此功绩,得到众小国的支持,才能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主公若能助吕伟夺取徐州,此恩之大,粉身难报,高顺、张辽二将军必怀感恩之心,当可任主公驱使。”
袁斌问道:“夺取徐州不难,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若是这吕伟养成力气,成为吕布第二,如何制之?”
郭嘉笑道:“主公多虑了,吕布当世人杰,万里无一,其子吕伟与其相差甚远。别说其无意造反,就是他想造反,陈宫和张辽也要秤量秤量。况徐州乃战略要地,昔日楚霸王攻灭强秦,为何不回楚国定都,反将都城定在彭城,即看中徐州的重要性,主公正可借吕伟之名,打起为吕布报仇的旗号,入主徐州。”
袁斌又道:“曹操用兵如神,若要来争徐州,我恐敌他不过。”
郭嘉道:“曹操当世英雄,兵法韬略无不是上上之选,若能全据巴蜀之地,举兵东向,天下何人可敌?可惜他的地盘在兖州,处于四战之地,腹背受敌,难以展足。如果当真来与主公争徐州,袁大人可领冀州之众攻其北;孙策领江东之众,攻其南;主公攻其东,曹操纵有通天之能,却无回天之力。”
袁斌喜道:“好,我这就派人向父亲报告,就说我青州愿为偏师,攻打曹操侧翼。”
袁绍看着青州袁斌与并州袁谭送来的书信,心中十分商兴,自己的这两个儿子无论人品还是才华,皆是上上之选。自己刚下达总动员令,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做为偏师与曹操作战。
袁绍在冀州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在出兵之前,他再次召开战前会议,商量作战匠方针。
沮授见袁绍战意坚决,不能更改,随改变了自己原先的主张。这一变化,让袁绍十分高兴,认为沮授还是很识时务的,就把监军的位置给了沮授。监军统管三军将领,负责作战计划的拟订,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长”一职,这可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许攸看着袁绍春风得意的样子,暗自摸了摸怀中的“麻囊”,心想:“主公临行前,说此次出兵不会太顺利,田丰、沮授因劝阻出兵而被囚,要我想办法营救田丰、沮授。如今田丰虽然因为不支持出兵的原因,而被大将军疏远,不再受重用,但并没有被囚,而沮授更是坐到了监军的位置上,有他在,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会不会是主公多虑了?”
袁绍望着整齐地坐在两旁的文武众臣,看着他们精神抖擞的样子,心中是热血沸腾,仿佛看见了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