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稹
  什么事情只要做的正大光明,有什么好忌讳的,云家的家将和家丁厉害,我用不着瞒着谁,这是云家的骄傲,就是因为一个个都藏着小心眼才会让人怀疑,我就不信,摆在台面上的事情陛下会看不清楚?还枉做小人,都是自己作的。”
  云峥说完这些话,调转马头就带着猴子和憨牛直奔自家的庄子,准备在那里召集一些家丁,去山东狩猎,当初还以为皇帝不派自己去是因为不信任,问过鲁清源之后才知道竟然是什么狗屁的镇国神器不可轻用这套狗屁的道理,还说什么用一次运道就会减弱一分……
  云家的两百名全副武装的骑兵烟尘滚滚的去山东狩猎的狩猎的时候,赵祯已经知道了云峥的动向,想了好一阵子才对陈琳道:“云峥这个人怎么就这么肆意妄为?谁家春天会去狩猎?”
  陈琳笑道:“陛下,自然是去狩猎,只不过目标是马达,张青而已。”
  “他家的家将和家丁比国朝的军卒还强悍些!”赵祯想了一下幽幽的道。
  皇后在一边道:“陛下,这是惯例,大将军没有亲卫是不行的,这是从上古就传下来的惯例,大将军亲卫在军伍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最危难的时候亲卫们是全军最后的希望,不精锐都不成。”
  赵祯点点头道:“这一点朕知道,所以,云峥和狄青的亲卫数目朕没有限制,他们两个人似乎也很自觉,没有过份,但愿云卿这次狩猎成功。”
  陈琳安慰皇帝道:“这是真正的杀鸡用了牛刀,既然云侯去了,陛下不必担心,曲阜孔门这一次应该放心了,自宋宝元年开始修建的孔府应该不会有麻烦了。”
  赵祯自嘲道:“云卿对包拯说的话其实没错,百十来个盗匪就让朝廷大惊失色实在是不该啊,国朝名将去剿匪徒,这是朕的悲哀。”
  陈琳拱手道:“其实也用不到云侯出马,老奴以为,周同,姜哲,郎坦这些将军去就足够了,老奴其实纳闷的是云侯为何要去拜会衍圣公!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想要宣扬教化,特意在开春封了孔家衍圣公,这是国朝的重要举措,云侯此行定然如他所说,剿匪只是顺路而为,最重要的目的恐怕就是拜会衍圣公。”
  赵祯叹口气道:“等云峥回来朕会问他,朕不想随便的猜测他的行为。”(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备注,衍圣公的名号始于至和元年。


第六十八章给衍圣公的礼物

  曲阜现在叫做仙源县,知县历来由衍圣公兼任,鲁国被楚国灭亡后,楚国设置了鲁县。西汉时,这里是宗室鲁王的封地,亦称为鲁国。汉朝鲁恭王刘余为修建灵光殿,曾拆坏孔子旧居,从夹壁中出土大量当时已失传的春秋文献。
  刘余在鲁国宫殿北墙和东墙一线修筑新城垣,城池的面积缩小,四面各有两门:南面保留周朝的稷门和雩门;西边保留吏门,在其南新开麦门;北垣为龙门和闺门;东垣为齐门和章门。
  东汉光武帝先后封刘兴和废太子刘强为鲁王,沿用西汉鲁城。三国和西晋时复设鲁县,为鲁郡郡治,城垣再度缩小。隋代易名为曲阜县,以“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而得名,属兖州。宋真宗时曾改名为仙源县。
  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就叫做衍圣公府,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
  云峥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衍圣公孔宗愿。
  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这些人的出生地全部在曲阜,除孔子的家族之外,其余三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孔家从孔仲尼开始直到大宋至和元年依旧长盛不衰。其实云峥还知道一些大宋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孔家到了千年之后依旧是“中华第一家!”
  中华向来是一个敬老的社会,除了女人之外大部分的东西都是越老越值钱,孔家何能例外,一个家族绵延了数千年,如果没有一点独到之处早就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了。
  皇帝之所以给孔家加封,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孔家在山东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但在大宋境内蔓延,在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同样有效。
  自石敬瑭之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唯一和大宋共同认可的人物就是孔子。这是云峥通过这段时间搜集来的燕云十六州的情报上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不过,皇帝好像也发现了这一点,在今年开春分封爵位的时候,第一个分封的爵位就是衍圣公。天宝年间分封的不过是文宣公而已。一个圣字。就将孔家高高的捧进了神坛。
  不过云峥和皇帝的目的不一样,皇帝想要笼络天下士子的心,而云峥的目的却是想通过孔家笼络一下燕云十六州百姓的心。
  一直以来。大宋君臣都认为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都在渴盼王师的到来如同麦苗在渴盼春雨,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辽国人在燕云十六州施行的统治相对其他地方要温和的多,因为这里的百姓担负着辽国七成的粮食产出,乃是辽国最重要的财赋之地和粮仓。
  燕云十六州百姓的生活要普遍好于大宋河北,老百姓就是这样的,只要生活安定,有一口吃的,他们并不在乎谁是自己的皇帝,有关心谁是皇帝的功夫,不如考虑一下谁是自己家的村长。
  云峥和庞籍说起这事的时候,庞籍竟然说云峥薄恩寡义,不该这样去想那些生活在辽人铁蹄下的苦难百姓,还兴致勃勃的说一旦王师到来,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一定会纷纷揭竿而起呼应王师,他不认为辽人区区的一点恩惠就能收买那里百姓的民心。
  天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些自信,要知道在大宋还没有建国之前,人家辽国就已经建国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 这十六州上的汉人已经在辽国的统治下历经了百年,就算心中还感念自己是汉人,但是这些年和大宋长期作战,恐怕也已经没有多少归属感了。
  云峥比大多数大宋人都清楚的知道民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世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何其艰难,就可见一斑。
  大宋和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最厉害的还是开国君主,如果开国君主没有完成的事情,如果留给后代,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治这两个厉害到变态的皇帝不在这个序列里面。
  大宋开国执行的进攻战术也是有问题的,宋代的统一战略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北方这个难题,最后竟然半途而废。“澶渊之盟”,更使中原处于长期被动局面。
  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并无恩义,所以想要人家揭竿而起的欢迎你,凭什么?
  这些问题云峥和狄青曾经讨论过无数次,打仗不怕,一旦时机到来,想要攻克燕云十六州的坚城应该不会太难,可是,那里的百姓如果不认同你,一旦大军陷入人家百姓的汪洋大海里麻烦就大了,云峥的军队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补给线,他很清楚自己的军队虽然悍勇,但是庞大的后勤支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一旦开战,自己军队的耗费必然是非常恐怖的,如果不能保障补给线,这场仗几乎就没办法打。 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土地东西约一千两百里,南北约四百里,全部面积差不多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如此辽阔的一片土地上如果处处都是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那里的百姓不认赵家皇朝,云峥唯一能拿出来的就是他们对文化的认同,这也是辽国唯一失策的地方,契丹文没能在这一代盛行,而那些契丹贵族们也以使用优美的大宋文字为荣,而语言和文字恰恰是区分一个种群的最大因素。
  基于此,云峥必须和衍圣公孔宗愿作一番长谈,并且会将自己和狄青的论证文稿拿给他看,这是狄青极力支持的,云峥说这些东西不宜给外人看,狄青却一口咬定外人绝对不包括孔宗愿!这就是孔夫子的威力所在,他老人家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用自己的人品道德给自己的子孙做了担保。
  什么马达,什么张青,这两个人和他率领的百十个蟊贼根本就没被云峥放在眼里,他一点都不恨这两个家伙,甚至在由衷的感激,没有他们的出现,自己哪来的借口登临孔府的大门。
  现在的麻烦就是要把这些家伙从邹城撵出来,最好能撵到仙源县去,仙源县的知县就是孔宗愿,一个大儒在学问上当然是无敌的,可是要他拿着武器去和盗贼拼命,那就太难为人家了,仙源县有捕快五十人,步弓手一百,乡间还有一些团练,云峥不以为老先生能够带着这些人就能够击败据说是悍贼的马达,张青,他现在很担心这些悍贼不够凶悍,起不到威逼孔家的目的。
  为了让悍贼更加的凶悍一点,云峥出了开封府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家将们开始剿匪,于是山东的好汉们开始狼奔豕突,跑的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弩箭钉死在树干上。
  从兴仁府开始云家的家将二十人为一队,不断地在这片平原上拉网一般的搜索,定陶,济阴,巨野济州,他一处都没放过,直到那些占山为王的悍匪们逃遁进了梁山泊,
  庆历七年的黄河泛滥才有的梁山泊,如今黄河又回归了故道,所以现在的梁山泊只是一个巨大的沼泽地,想要成为八百里水泊梁山,黄河还需要再泛滥两三次,只有到了大宋青蛙皇帝时期才能凑够让水浒英雄们驰骋的八百里水泊。
  山东郓城,云峥在这里屯驻了下来,吃着肥美的黄河鲤鱼,隔着水泊和马达,张青对峙,不过自己的名号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传扬开来,云峥不相信那些悍匪不去投靠已经攻下了邹城的马达,张青,盗匪合流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云峥认为只要狠狠地在邹城杀掉马达或者张青中的一个人,剩下的盗匪就会慌忙逃窜,在周围府县的围剿下,他们唯一能走的方向就是仙源县,只有在抢劫过富庶的仙源县之后,他们才有资本遁入仙源县后面的徂徕山,那些家伙如果不能帮着自己完成目的,云峥不介意将他们全部吊死在仙源县!
  云峥在郓城没有找到头戴鲜花的西门庆,趴在酒楼的围栏上喝着酒也没有看到一个三寸丁挑着担子卖烧饼,倒是有几个潘金莲一样的女子见到年少多金,且摇着扇子显得风流倜傥的云峥,不断地抛媚眼,或者站在自家的楼阁上,估计支起窗户梳妆,有些胆子大一些的还端着自家的行菜娇声招呼云峥过去品尝一下。
  看来我们都冤枉人家西门庆了,这种环境下好人也会成为西门庆的,云峥的两个老婆虽然都有了身孕,他也没打算在这里留下一段风流韵事,别因为自己成了云门庆就害死几个可怜的武大,刘大,之类的,自己身边的武力太强悍,武二郎就算想要报仇,估计也会跟着自己的哥哥冤沉大海,那样一来只是便宜了拿银子的王婆,这不是云大想要见到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这一章很难写,慢了一些,对不住


第六十九章杀贼

  郓城的烧饼不好吃,云峥咬了一口就扔下了,死面的饼子硬的就像是牛皮糖,用牙齿扯都扯不下来,少年人的牙齿都对付不了这种烧饼,当年迈的包拯在用不多的牙齿撕扯这种烧饼的时候就显得尤为悲壮。
  实在看不下去的云峥叹口气道:“一粥一饭当年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可是为此赔上牙齿就不划算了,您还是吃点这里的鱼,味道不错,就是鱼腥味重了一些,不过至少能保证牙齿的安全。”
  老包实在是对付不了手里的烧饼,喟叹一声扔下烧饼道:“想当年,老夫在庐州老家的时候最喜欢磕铁蚕豆,如今却对付不了一个烧饼,看样子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一个比云麾将军和开封府知府还牛气的小二晲视了一眼面前的两个土包子,从桌子上取过烧饼,掏出一把刀三两下就把饼子切碎了,而后倒进鱼汤里,示意二位土包子慢用。
  包拯瞅了云峥一眼道:“看来这饼子就不是拿牙咬着吃的?”
  小二在一边插话道:“两位客官,这是小店的招牌菜,叫做“过鱼饼”,吃的时候用刀切碎,再用鱼汤泡软,饼子里吸满了鱼汤,最是美味……”
  云峥怒目凝视小二,恨不得将这家伙灭口,今天的丑事如果传扬出去,自己这个伪美食家的名头就会荡然无存。
  小二受不了云大将军恐怖的气场,躬身退下。
  包拯夹了一小块泡软的饼子塞嘴里吃了一口道:“味道确实不错。这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想通的,就跟这饼子是一样的,一时咬不动,拿鱼汤泡泡,就可以很轻松的吃下去了。
  云侯,老夫紧赶慢赶还是落在你的后面,你将山东的盗匪撵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老夫一路穿州过府的时候,在那些州府看到悬挂在城门上的盗贼人头就知道云侯此次狩猎所获颇丰,只是不明白云侯为何将剩下的盗匪全部撵到马达,张青那里去?
  别人剿匪都是想办法分而歼之。云侯难道想毕其功于一役?”
  云峥也吃了一块饼子。鱼腥味重的让人呕吐,赶紧吐出来拿清水漱了口这才道:“分而歼之那是实力不济的表现,我把盗贼全部聚集到一起,是担心那些盗贼死不了啊。按照大宋律令。为盗者有首从之分。为首者斩,从者徙。
  都说贼心不改,这些人流放到军中就是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让他们聚集到马达,张青麾下全部变成叛贼,这样杀起来才没有顾忌!”
  包拯愣了一下连忙道:“难道那些传言是真的?大将军的杀心抑制不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大开杀戒,此次平叛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杀人的**?”
  云峥烦躁的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头,如今大宋四境竟然再无战火,真是烦死个人!只能拿这些叛匪练练手。”
  包拯斟酌一下说话的语气,而后慢慢的说:“可是邹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