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峥呵呵笑道:“现在去老子太吃亏……我看人家的丑老婆,人家看我的绝世美女老婆,这种不划算的买卖干不得!”
  “哈哈哈……”
  猴子听到马车里的笑声,不由得把战马往外偏一点。免得听见什么不该听见的动静,然后大帅就会冲自己发脾气……
  李常坐在雁门关主帅大厅里,看着手里的军报笑声几乎把房顶震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放声大笑了,从清晨时分接到这封八百里加急之后,只要看一次军报,他就会纵声大笑一次,还不允许老仆亲兵劝阻,全部都给撵的远远的。
  李东楚一身黑灰,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带着随军参军事匆匆走进大厅。抱起茶壶咕嘟咕嘟的把凉茶一口气喝完之后哑着嗓子问道:“参军何故如此开心。还把末将从铁裹门专门唤来所为何事?”
  李常亲热的给李东楚倒了一杯热茶放在他的手边笑道:“少喝点凉水,把嗓子都给激坏了,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老李,你只要再坚守三天。就能回去好好的休整一下了。白马军的将士如今疲惫不堪老夫是知道的。再忍忍,马上就好了。”
  李东楚摇头道:“大帅不在,白马军身负重责哪里敢懈怠片刻。郭恒川这条老狗竟然不顾自己的士卒,在铁裹门积薪为山放起火来了,咱们在下风位,浓烟滚滚的伸手不见五指,将士们口鼻上捂着湿布和敌军作战,撤不下来。”
  李常拍拍李东楚的肩膀道:“辛苦将士们了,今晚一定会给弟兄们送上去清肺的药汤,都喝一口,战事要紧啊,不过再有三天,大帅就回来了,大军如今已然到了朱家河,到时候我们合兵一处,小小的郭恒川也不过是荒冢里的枯骨耳!”
  李东楚霍然站起来惊喜的道:“大帅击败萧火儿了?”
  李常淡然的道:“这是自然,你跟着大帅的时日还短,久了就会知道,大帅乃是我大宋名将,击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萧火儿算不得什么事情,偏关一战,堪称地动山摇,大帅以偏关为诱饵,诱使萧火儿入城,然后引爆了整座偏关,然后大帅带着大军围堵仓惶逃窜的萧火儿,最后一举成擒,遁走的辽人不足百人。
  萧火儿被擒,乌骨毒被擒,三万多辽人降俘开始在河曲建立新城,在大批物资的援助下,新城在今年入冬之时定能修建完毕。”
  李东楚欢喜的搓着双手在大厅里走来走去的,拉着李常的双手道:“参军,既然大帅马上就可以回来,我们不如主动突击一次,打掉郭恒川这条老狗的嚣张气焰。”
  李常连连摆手道:“不要弄险,千万不要弄险,什么事都等大帅回来之后再做安排,如今我们兵微将寡损失不起,什么样的军功都没有守住雁门关来的大,我们只要好好地将雁门关交给大帅,头功就是我们的,逃不掉,用不着和郎坦那个兵痞去比较。”
  李常见李东楚有点失望,就把他按在椅子上接着道:“郭恒川可不比萧火儿那个毛头小伙子,此人用兵老辣至极,咱们弄了他的两个儿子在手上,这家伙还能忍住愤怒一板一眼的攻城,可见他的城府之深,万一我们发现的空挡是这只老狗设下的埋伏怎么办?
  如果突袭不顺利,万一危及到雁门关,你我二人就算是死上一百次也不能赎罪啊,大帅已经生擒了萧火儿,这场仗我们赢定了,雁门关外的四州也已经是我们餐盘里的肥肉,只要把郭恒川老狗麾下的二十万京城军牢牢地拴在雁门关一点点的消耗掉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候需要稳住的是我们,不是郭恒川,每过一天,老狗的兵力就损耗一分,他也就虚弱一分,等到大帅到来之后,老狗的死期也就到了。”
  李东楚连连点头道:“还是监军有见地,末将鲁莽了,惭愧啊,这就回铁裹门,保证做到坚守不出,如果有一兵一卒出了铁裹门,提头来见。”
  松了一口气的李常拍拍李东楚的后背道:“将军有这样的心思,本官就放心了,只要坚守不出,郭恒川老狗就奈何不得我们,等大帅回军之后,老夫定为将军请功。”
  心中有了定数的李东楚匆匆的出了帅府,参军事喝了一肚子水打马跟在李东楚的身后奇怪的问道:“将军,咱们何时有了突袭郭恒川大军的想法了,上午您还说要用铁裹门险要的地势生生的耗死这只老狗,怎么又要出击了。”
  李东楚瞅瞅这个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参军事怒道:“你知道个屁,整个雁门关大战和监军没有半点的关系,仗是我们在打,他躲在帅府里一步都不出去,前线也看不见他的身影,前几天还说自己抱恙在身,差点病的死掉,你刚才也看见了,他可有半点要死掉的样子?”
  参军事道:“咱京西军上下谁不知道监军是胆小鬼?他也就是敢跟在大帅背后狂吠几声,离了大帅谁会高看他一眼啊,这和咱们突袭有什么关系?先说好啊,不能突袭,绝对不能突袭,那不是去突袭别人,是他娘的往虎口里钻,郭恒川等我们出关作战恐怕等得脖子都酸了。”
  李东楚怪笑道:“你跟着老子混了这么多年算是白混了,我问你啊,大帅是一头真正的吊睛白额大虫对这一点你有没有别的看法?”
  参军毫不犹豫的道:“这说法寒掺点,不过很贴切。”
  李东楚缓下战马的脚步回头看着参军道:“一头吊睛白额大虫的屁股后面为什么一定要带着一条细狗?大虫和细狗的关系好像还不错,不对,应该是真的很不错!”
  李东楚见参军还是不明白叹口气道:“大虫不在乎战场上的敌人,在乎背后的冷箭,细狗上不了战场,却能嗅见冷箭的味道,细狗不敢上战场,但是扑上去咬一两个放冷箭的小贼却最合适不过了。
  老子以前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带着你们在宁武关吃糠咽菜的苦守城关,老子之所以告诉监军咱们打算突袭郭恒川,目的就是给监军一个错处,只有让监军找到了咱们的错处,监军才会名副其实,说明他认真的监军了,还能给部下一个正确的告诫。
  如果监军监视的是一支没有任何错处的军队,兄弟我告诉你啊,只能说明监军和军队的主官之间有一个是蠢货,监军是代替天子监察军队的,天子不能是蠢货,你说蠢货是谁?”
  参军眼睛冒着金星好不容易把这一段弯弯绕的道理弄明白之后就狠狠地给了自己一记耳光,崇拜的看着自家的主将道:“这蠢货必须得由我们来当才成。”
  李东楚在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纵马狂奔起来,迎着风大笑道:“上官最喜欢的是憨憨的部下,能做事,偶尔给上官捅点小娄子,让上官觉得是他护着你你才能建功立业,这时候你建立再大的功劳上官也不会认为是威胁。
  没人喜欢什么都会,什么都做的完美的部下,因为在那种部下面前,上官老觉得自己是头蠢驴,这样的属下,上官不压制你,压制谁?
  老子以前就是那种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很完美的那种部下,宁武关从来没有出过事,也从来不需要雁门关的帮助,高继宣在我面前就是一头蠢驴,哈哈,想到这里老子都觉得自己吃了十几年的干菜纯属自找的。”
  参军追上李东楚,指指城墙上飘扬的云字大旗道:“难道您对云帅也打算这么干?”
  李东楚嘿嘿笑道:“老子的这点东西都是从大帅那里学来的,在他面前班门弄斧那是找不自在,在大帅面前,你有多大本事就拿出来,藏起来一点说不定就会挨鞭子……(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三十章观星自怜

  葛秋烟一路上都没有找到和自己丈夫在血腥之地制造一个大英雄的机会。
  她虽然不讲究,但是云峥比较讲究,赵武灵王和他的皇后为了生出一个英雄儿子,在大战过后的血腥地上造人成功,结果他们的儿子最后却把老子囚禁在沙丘宫中活活的饿死,有了这种前车之鉴,无论葛秋烟多么的粉嫩可人,他也决定心静如水。
  坐在马车里看文书,葛秋烟趴在自己的腿上发出猫叫一样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在她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猫叫一样的声音消失了,葛秋烟踢腾两下腿,卷起薄薄的毯子一个人面壁去了。
  总有看不完的文书,总有看不完的战报,河间府和真定府的将士已经杀成血葫芦了,辽人大军潮水一样的席卷过来,又潮水一样的退了下去,大宋朝建立起来的堤坝勉强还算是稳固,但是有些地方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信安军驻守的霸州已经被辽人突破了,狼城寨,田家寨,当城寨已经丢失,如今信安军全部退守到了雁头寨背靠沼泽死命的支撑,信安军的将主何朗已经给大宋的皇帝发去了绝命书,预备与雁头寨共存亡,并且希望朝廷早点做好雁头寨失陷的准备。
  霸州一旦丢失,下一个出现麻烦的就会是雄州,一旦雄州也被攻破,大宋在河间府的防线就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雄州后面将无险可守,辽人的骑兵就会大举南下。再想要挡住,那就太困难了。
  不管是云峥,还是狄青,操持的看法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可能,最好把战火燃烧在敌国的土地上,大宋如今在王安石的变种的青苗法和相对和缓的农田水利法的约束下,田野里渐渐有了一些生气,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让辽人的骑兵进来祸害的,如果百姓的生产热情被兵灾毁掉。想要重新聚集起这股子热情就不知道是什么年月的事情了。
  云峥放下手里的文书。喃喃自语道:“说到底战事来的太仓促了,太仓促了,狄青那里的压力太重了,倾国来攻的辽国依旧不可小觑。现在想要图谋燕云还是有点早了。
  孔家的势力还没有在燕云铺开。郭恒川这种人在燕云遍地都是。大军进入燕云想要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还不可能啊。”
  云家的马车可能是这个时代最舒适的马车,车轱辘沾上了厚厚的一圈鱼胶。鱼胶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空洞,空洞的外面是密密的苎麻丝线,最外面又裹上鱼胶,车厢底下也加了一些弹簧减轻了颠簸。
  这样的马车已经能够勉强媲美后世胶皮轱辘的架子车了,就这,还是架子车轱辘没有充饱气的情况下比一比。
  不过比起大宋的木头轱辘的马车简直就是天堂了,狄青家的马车坐上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云峥就觉得自己全身的骨头都已经散架了。如果马车走在青石板路上,上下两排牙齿就会碰的咯咯的响,一句话说出来都带着颤音。
  瞅着夕阳下的朱家河,云峥感慨万千,河面上波光粼粼,还不时地有鱼儿跳出水面,有山,有水,有平原,这里本该是一片鱼米之乡才对,可是因为战争,朱家河一带也如同鬼蜮。
  即将成熟的庄稼地里这时候该是人头攒动的时候,此时只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田地里劳作,青壮年和妇人孩子一个都看不见。
  云峥下令停车,走下了马车,径直走到路边的庄稼地里,掐下来一支麦穗放在手里搓一下,吹掉麦壳子,扔嘴里吃了起来,新鲜的麦子吃起来很香,如果拿火烤一下吃起来会更加香的。
  把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的老人家扶起来,自己一屁股坐在田埂子上问道:“老人家,麦子已经黄了,再有三两天就能收割了,这时候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把家人都叫来吧,偏关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军队也要回雁门关了,不会再有军队过来了,放心收割吧,夏收要是糟蹋了,来年就要饿肚子啊,天大地大都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老汉小心的陪着笑脸道:“军爷说笑了,老汉哪里来的家人,孤老头子一个。”
  云峥仿佛没有听见老头子的狡辩继续笑着说道:“咱们大宋军队在偏关杀了五万多辽人,回到雁门关还要杀跟多的辽人,杀的人多了,这片土地就空出来了,朱家河一带也不再是边关了,大宋的边关就会推进到辽国西京一带,这里成了内地,以后就没有兵灾了,很快就会繁荣起来,朝廷也会派官吏过来治理,军法也就管不到你们。
  老丈,好日子就要来了,不要再害怕了。”
  老头子睁大了浑浊的眼睛不禁追问道:“您说的是真的?”
  云峥哈哈一笑道:“自然是真的。”
  说完话就起身离开,抓了一把麦穗笑着对老汉道:“一张大饼换老丈一把麦穗如何?”
  猴子笑嘻嘻的从马包里取出一张一寸厚一尺方圆的大饼放在老丈的手里,见大帅吃麦穗吃的香甜,又拿出一张大饼,跳到麦田里捡饱满的麦穗掐了一大把抱在怀里跟在云峥的后面返回了队伍。
  老汉抱着两张大饼张了好几次嘴想要问这位军爷的姓名,到底还是不敢,看看怀里的大饼,又瞅瞅不远处的青山,觉得这位军爷的话应该可信,自己的儿子媳妇应该可以回来收麦子了,再等下去,说不定麦子就要掉地里了……
  大军夜晚就宿营在朱家河畔,云峥唉河边的沙滩上铺了一层席子,躺在上面双手枕在脑后,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天上的星星,银河璀璨的就像是一条镶嵌满宝石的腰带,从天宇的尽头一直横跨过自己的头顶,找不到牵牛织女星,是因为星星太多的缘故。
  云峥最喜欢的景致就是漫天的繁星,因为只有星星才和自己有一样的经历,自己如今看到的星光,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恒星爆炸后产生的能量光团,明明就在眼前,星星的模样却是过去留下的残影。
  一股烤麦穗的香味传了过来,葛秋烟和苏轼还有猴子三个人围着一小堆火,一边烤着麦穗一边小声的交谈着,苏轼的嘴圈黑黑的,猴子也是如此,只有葛秋烟比较雅致,因为她就不吃烤麦穗,抱着一包还没有完全熟透的杏子嚼的咔嚓咔嚓的。
  “大帅为什么总喜欢看星星啊?”猴子吃掉一大把麦子,抬头瞅瞅天空问苏轼。
  苏轼笑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兼备者乐星光,这是一种境界……”
  苏轼说着话口水就流了下来,不是因为嘴馋,而是旁边葛秋烟嚼青杏的动静太大了,他的口水根本就不听他的使唤,刚才出于好奇,也吃了一颗青杏,到现在牙齿都不敢咬硬东西,也不知道师娘是怎么把那一堆青杏吃下去的。
  “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