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漠在老太夫人面前,自然是放松不少,他幼时也是时常来临阳城小住,对于胡府很是熟悉,在府里服侍久得丫鬟小厮们也都知道这位小少爷,互相熟络得很。
    等到夜深,韩漠劝说身体不好的老太夫人睡下,这才与胡老太爷单独相处。
    爷孙二人先不多说,在院子里拿起木制兵器,先是切磋一番,这是韩漠每次来胡府必做之事。曾经都是胡老太爷让着自己的外孙,但是如今少年已长成,老人却更加的苍老,老太爷虽然雄心仍在,但是身体终是不如从前,韩漠的功夫又不可与当初同日而语,交手三十余合,老太爷便显疲累之态。
    只是韩漠知道老太爷是个好胜心极强之人,所以不动声色中大大留手,又切磋了二十多回合,韩漠故意露个空子,被老太爷长棍指胸,当下便丢下武器,笑眯眯道:“外公真是厉害,漠儿不是外公对手。”
    老爷子也放下木棍,哈哈笑道:“你这小猴孙,让着外公,当外公不知道吗?”叹道:“人老了,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若是外公再年轻十岁……不,五岁,你这猴崽子便绝非老夫的对手。”
    韩漠苦着脸道:“外公,你叫外孙猴崽子,父亲若是听到,只怕对外公会有意见,那岂不是骂父亲是猴?”
    老爷子眼睛一翻,“他还敢与老夫计较?莫忘记,你母亲当初出嫁的时候,老夫可是叮嘱过她,要将韩家老三收拾的服服帖帖,韩家老三敢对老夫有意见,你母亲不扒了他的皮才怪。是了,外孙啊,你们家里,还是你母亲管着你那老子吧?”
    韩漠嘻嘻笑道:“外公放心,母亲说东,父亲不敢往西的。”
    “那就好。”老爷子爽朗大笑起来,下人送上水来,爷孙二人洗抹一番,韩漠才扶着老爷子在院子里的靠椅上坐下。
    胡氏一族,乃是燕国九大世家中少有的武训之家,族中弟子可以读书读不好,但是却不可习武习不好。
    而且胡氏一族无论是嫡系还是旁支子弟,在规定的年级之内,都要参加家族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比武大赛,名列前茅着,不但在接下来的两年有着丰厚的月例银子,而且家族有机会便会提拔这些族中的精英子弟,至若那些排名极差的,对不起,非但在接下来两年中没有一分月例银子,而且还要集中起来,安置到荒凉之处,由家族专门的师傅在家下来两年中强制训练。
    也正是如此风气,胡家的一些女人,却也都能打上几手,素有胡家娘子军的称号,韩漠的母亲胡雪莺当初就是其中一员,更是娘子军的领袖人物。
    所以说,胡家子弟虽然并非人人都是高手,但是确实都有武功的弟子,这在燕国各大世家之中,那是独一份的。
    韩家子弟虽然自由也要强制习武,但是主要是针对嫡系子弟,旁支子弟并没有如此严格。
    胡家的子弟,多是在各大军队之中办差,西北军、御林军那都是有胡家子弟的身影,虽然胡家子弟在军中担任高官的不多,但是中低层将领却是不少,特别是在西北军中,胡家的子弟着实不少。
    这自然也是胡家的一大底牌。
    爷孙二人坐下说了会子话,老太爷又问了韩漠在庆国的所见所闻,听韩漠介绍过后,老太爷才叹道:“庆国人也幸亏有这一位商钟离,否则……!”他摇了摇头,说了一句曹殷曾经对韩漠说过的一句同样的话:“这商钟离一死,庆国只怕离灭国不远了。”
    韩漠微笑着站在老太爷身后,轻轻为老太爷捶着肩膀,笑道:“外公,商钟离死后,该是我大燕灭它,还是魏国灭庆?”
第六九六章 外围势力
    “那就要看萧怀玉和司马擎天谁更有本事了。”老太爷嘿嘿笑道:“都是绝世名将,未战之前,谁能知道他们更胜一筹?不过真要说起来,就算要灭国,庆国人想必宁肯是我们大燕攻下上京,不愿看到魏国铁骑在庆国土地纵横吧?”
    韩漠嘻嘻笑道:“外公,司马擎天只怕庆幸外公没能上战场。要是外公上了战场,那家伙只怕掉头就跑,不敢与我大燕争锋!”
    老爷子哈哈笑道:“你这小猴崽子,武功涨了,这拍马屁的功夫也没落下。只是你外公十多岁时,这样的马屁就不绝入耳,是不受你蛊惑的。”叹了口气,道:“司马擎天,那是有本事的……名将可不是夜空中的星星多如牛毛,能成一代名将,绝非易事,那非但要有天赋,还要有悟性和勤奋……如今天下十方名将,且不说在野五将,只说这在朝五将,哪一个不是惊艳绝伦之辈……!”
    韩漠轻轻按着老爷子的肩膀,并没有多说,只是笑笑。
    “再过得几十年,这天下就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了。”老爷子含笑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中,总也会有名将闪耀的。”
    韩漠呵呵一笑,撇嘴道:“外公放心,你这外孙决不会是其中之一。”
    “没志向。”老爷子不悦道:“小猴崽子,外公可把话说在前面,到时候若将星闪耀,缺了你这小孩崽子一份,老夫便是睡在棺材里,那也是要爬出来教训你一番……!”
    韩漠吐了吐舌头,老爷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争强好胜。
    “是了,老夫听说,你与你那大哥关系有些隔膜,可有此事?”老爷子话锋一转,忽然问了一个让韩漠很意外的问题。
    “外公说的是?”
    “韩沧!”老爷子道。
    韩漠微皱眉头,心中颇有些惊讶。
    他与韩沧的关系有些僵,这也只是极少数人知道的事情,却不知道远居临阳郡的胡老太爷为何也知道,更想不通老太爷为何会关心这样的事儿。
    老爷子知道韩家这种内幕事儿,那自然是京里传来的消息。
    难道是母亲胡雪莺告知老太爷?
    韩漠叹了口气,道:“外公,也没什么隔膜,只是……大哥的性子是那个样子,素来和弟兄们性子不和而已,倒也不只是和我,与三哥四哥也不怎么好。”
    老爷子平静道:“不去说老三老四他们,只是说你。”他咳嗽一声,才缓缓道:“这一年来,你的风头可是盖过了韩沧。老夫知道,当初韩沧乃是你们韩家这一代子弟中明珠一样的人物,上上下下都宠着他,将他当你们韩家未来最有前途的人,但是……这一年来,你在朝中的风头却是强出他不少,而且……你如今的官爵,那也是他比不上的,你敢说你那大哥的心里就没有对你生出怨意?”
    “那我也没法子。”韩漠从老爷子身后走到旁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平静道:“外公是否有什么法子让我们兄弟和睦一些?”
    老太爷凝视着韩漠,微笑道:“漠儿,你觉得以你大哥的脾气,甘不甘于在你之下?”
    “自然是不甘的。”韩漠靠在椅子上,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苦笑道。
    家族的目光从韩沧的身上移到自己的身上,韩沧如今已非韩族的天之骄子,那个心胸向来不是很豁达的大哥对自己肯定是很有怨言的吧。
    “不甘就会有怨气,有怨气……那就很难和睦。”老爷子缓缓道:“你如今虽然胜过他,但是……你要记着,你们韩家宗主的位置,日后还是他的!”
    韩漠皱起眉头,不明白老爷子今日为何要说这些话。
    胡老太爷神色平静,温言道:“你要防备他。我胡家与韩家虽然是关系良好,但是在我胡家人的眼中,只有你和你的母亲才是我胡家的血脉,外公不管韩家人怎样做,但是无论谁伤害到你,外公拼了老命也要与他斗到底。”
    韩漠抬头看着老太爷。
    “漠儿,你心里记着,外公会帮着你。”老太爷身体坐直,微微前倾:“无论发生什么,外公和胡家族人都会帮助你!”
    韩漠面色平静,只是不知为何,从外公的话中,韩漠却听出一丝挑拨离间的味儿。
    这个老头儿,不是在勾起自己对韩沧的怨恨之心吧?
    夜很深,爷孙俩又说了会子话,韩漠才扶着老太爷回屋歇息,只是老爷子今夜这番话,却或多或少在韩漠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不管老爷子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话中有些道理是正确的。
    韩沧无容人之量,若是一直怨恼自己,那么日后兄弟之间,肯定会出现更大的裂痕,裂痕一旦扩大到极致,两人只怕真要发生一些韩漠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
    在临阳城歇了一夜,次日使团离开临阳城,老太爷和临阳城的官员们送出二十里地,使团又行了五日,才出了临阳郡的地面,进入了不久前刚刚受灾的宜春郡。
    宜春如今还在恢复生产的时候,其他各郡正值秋收时节,而宜春却还只是在重建家园时期,受灾各县的官员们,也都是身先士卒,很是尽力。
    宜春郡自从贺家灭亡后,官场虽然有所变动,但是还并未进行大的洗牌。
    稍有见识的官员心中清楚,等到宜春完全安定下来,各项生产恢复正常,那么朝廷只怕就要对宜春的官场进行一番调动了,朝廷如今没有动手,无非是要借助这些官员进行宜春的重建事务而已。
    所以从上到下,官员们都是表现得很卖力,至少要在老百姓中留个好名声,然后多得一些功绩,为官场重新的洗牌打一个底子。
    有的人想保住官位,有的人想往上爬一爬。
    使团到来,有曹殷在使团之内,沿途的官员们更是积极卖力,那些前来迎接的官员,故意将自己身上弄有泥浆污渍,而且衣衫不整疲惫不堪的样子,到了曹殷面前,又大声请罪,说自己仪表邋遢,有失大礼云云,之后又解释如今宜春各项工作繁重,自己如何亲临上阵云云,一副子忠臣干吏模样,一副子为了百姓顾不得收拾易容的模样。
    更有一县的县令,卷着裤腿子,披着占满泥浆的蓑衣,带着一帮像乞丐模样的官员前来迎候,这让使团众人看了哭笑不得。
    好在曹殷性子温和,只是闻言勉励一番,这要是换了较真的官员,只怕真要治一个不敬之罪,使团中的礼部侍郎宋世清对于沿途官员的模样,就大有意见,每次都要斥责一番,先唱黑脸,然后曹殷才登台唱一出红脸。
    宜春郡的主城是峄城,洪水早已经退却,整个主城也已经大体恢复了灾前的繁华,使团距离峄城还有三十里地时,宜春郡郡守司徒静和城守军指挥使诸葛敏便领着大批的官员在等候迎接。
    一番礼仪,将使团迎入了峄城之内。
    韩漠与这两位官员那是旧相识了,司徒静更是已经在暗中向韩漠效忠,只是经过上次的动乱,司徒静看起来已经老实许多,也沉稳许多,从迎接使团到宴会结束,从头至尾,都是恭恭敬敬,谨小慎微。
    ……
    夜色深沉,峄城郡首府邸的一处密室内,司徒静领着韩漠进去之后,立刻跪拜在地,恭敬道:“大人的大恩大德,司徒静没齿不忘!”
    司徒静在贺家动乱之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贺家倒台之时,这位郡守大人本以为势必会受到牵连,人头落地。
    但是后来的事情却是大出司徒静的意料,非但没有丢掉人头,甚至连官职也没有被罢免。
    司徒静知道,自己死里逃生,那是多亏了韩漠的帮助,心中更是知道,如果自己还想在这个位置继续坐下去,那便不能离开了韩漠的帮助。
    司徒静是个小人,但却不是笨人。
    他明白此种的厉害,自己如今可是没有机会左右摇摆,因为在宜春发生的那些事情,苏家和萧家对自己是视若眼中钉的,如今只有韩家才能保住自己。
    再加上如今韩家在朝中势力甚盛,所以他已是下了决心,日后只能抱着韩漠的大腿,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更要紧的是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韩漠见司徒静跪下,立刻上前扶起,笑道:“司徒大人,有一阵子没见了,最近可好?”
    “托大人的福,下官一切都好。”司徒静忙道,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低声道:“按照大人的吩咐,下官在宜春已经秘密收纳了不少的官员在门下……!”
    韩漠神色一冷,淡淡道:“我何时吩咐?”
    司徒静一怔,瞬间明白过来,忙道:“下官失言,是……是下官自己结交了不少的官员,他们……他们宣誓,誓死效忠大人,还望大人日后多多提携……!”
    说到这里,司徒静小心翼翼地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名册,上呈给韩漠。
    韩漠接过名册,随意翻了翻,缓步走到灯火边,取下灯罩,将名册放在火上,很快就烧成灰烬。
    司徒静张了张嘴,却是不敢吭声。
    “以后不要做这样的蠢事。”韩漠淡淡道:“有些东西,记在心里,不要拿在手中……!”
    “是是是……!”司徒静额头冒出冷汗:“下官明白!”
    “不过……你做的很好。”韩漠在椅子上坐下,凝视着司徒静:“名单上的人,虽然不是高官,但是都是负责重要的事务,你能够知道收纳什么样的人,我便放心了。”
    司徒静松了口气,笑道:“大人放心,这些人都有才干,而且大都是被排挤过的官员,他们能够投在大人门下,是他们的福气。”
    “是投在你门下,而不是我。”韩漠纠正道:“莫忘记,有时候只许以空言,并不会让他们真正成为你的人,给予他们想要的,而且……给予他们可以企盼的承诺。”
    “是!”
    “宜春郡迟早是要进行一场官员调动。”韩漠平静道:“你的位置,京中会想办法保住,至于名册里的人,让他们多立下功绩,日后也好给予他们调动……萧家和苏家也还盯着这块地面,总会有他们的官员到时候要来此任职,莫让那帮人在这边扎下根基就是。”微微一笑,“这对于你来说,应该不算难事。”
    司徒静立刻道:“大人放心,只要有大人在后面照应,下官绝不会让他们的势力渗透进来。”
    “唔。”韩漠微微颔首:“那个诸葛民,你多留意。莫忘记在宜春城守军中拉拢安排一些人,但是……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下官明白!”司徒静恭敬道:“宜春洪家米行已经铲除,下官已经扶持田家起来,田家会将四成的收入私下交给下官,那些银子,下官足以收拢一些人……没有人不爱银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