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虫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味道,但他能听懂大部分,只有少数的音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中途坐在树yīn底休息了一会,吃了些干粮,喝了些纯净水,又行了很久,视线内终于出现了宏伟的城墙。
    李浩走到路边一棵大树后,偷偷取出望远镜观察。
    城门口有几个士兵把守,李浩调整了一下望远镜的倍数,更清楚地看着那些士兵。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里拄着一杆缨枪,高倍望远镜下,能清晰地看到长枪的细节。枪杆是木制的,枪头金属工艺似乎比想像中的要差,但枪尖边缘磨得发亮,看起来相当锐利。
    这些士兵们对入城的行人并不理会,只是对牛车上的货物随便看一下,收一些入城费。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相当多,有挑着蔬菜的,有推着车的,但秩序还算良好。李浩看了一会,确定那几个士兵只是对大宗货物收税,并不对个人进行检查盘问。自己外表看起来和这世界的贵公子一样,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进城应该没问题。
    李浩走上官道,和其他行人一起往城门而去。通过城门时,那些士兵果然并不阻拦。
    走过了yīn暗的门洞,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走进了《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之中。一排排古代房屋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片人声鼎沸。李浩呆住了,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也深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这就是大宋!
    八百年前的大宋扑面而来,带着喧闹的声音,带着悠远的韵味,还带着历史的真实感。
    一瞬间,李浩有些恍惚,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李浩看过不少古装电影、电视剧,但远远无法和眼前的景物相比,那些影视布景的格局太小了,更衬托出眼前的场面的宏大。一条笔直的大街望不到尽头,街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李浩一路走下去,只见茶楼、客栈、车行、赌场、酒肆、钱庄、当铺、米店、染坊等等,各式各样的店铺作坊见缝插针地挤在街边。
    一路走过去,柳永的《望海cháo》自然而然浮现在脑中,这首词是眼前景物最佳的写照:“……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如果回去搞一个“大宋泉州一rì游”的旅游项目,游客必定蜂拥而来。只是李浩不可能这样做,虫洞的秘密他绝不会让第二个人知晓。
    街上大多数的行人步履悠闲,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大城市,走在街上的行人都是争分夺秒地匆忙而过。
    路人们总会看自己几眼,似乎看出自己与众不同。李浩有点纳闷,自己衣服式样和他们没差别呀,为什么他们还会觉得自己有古怪?
    直至李浩看到一个公子哥儿从马车走出来,他总算明白了原因。自己一身上等丝绸,绝对是非富则贵的打扮,按理说这种贵公子出入都是仆从如云,自己偏偏独自一人闲逛,难怪别人感到诧异。
    有句话叫“先敬罗衣后敬人”,因为在这种社会里,有钱没钱一眼就看能出来了,全身上下都是丝绸的人肯定是很有钱人。这种人出街,不带上三两个仆人,实在太少见了,所人们都觉得有点奇怪。
    一路走过去,还是见到一些衣不蔽体的市民,也有些人脸上带有菜sè,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而且乞丐也不时能够遇上几个。最初第一眼的惊艳过了之后,李浩开始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大宋,毕竟还是科技落后的封建王朝,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很差。
    当然了,科技落后是指与二十一世纪相比,宋朝其同时期的国家相比,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完全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果按后世那样统计国民收入,宋朝的GDP也许占了全世界的80%以上。在这个时点上,华夏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
    李浩走着走着,又看到一间当铺。这间当铺规模很大,门口悬着一个巨大的繁体“当”字,门口牌匾上写着“韩记当铺”。
    要换些钱币了,否则在这个时空寸步难行。
    李浩走进当铺,里面有客人正在柜台前办理业务,他踱到一张空闲的柜台前,取出一只打火机放在柜台上。“你看看这件宝贝值多少钱。”

第三章 宋朝人眼中的打火机
    那伙计见李浩身穿丝绸,一点也不敢怠慢。
    这只打火机质量还不错,是二十多块钱一只的,外面镀了一层金sè的合金。
    那伙计刚开始还以为是一块黄金,但他一拿到手上,就知道这绝不是黄金,黄金不会这么轻的。
    当铺的伙计捧着打火机反复端详,越看神sè越凝重。这伙计是当铺专门培养出来的,既然能坐在柜台前,就说明他对物品估价已经有了一定的眼光。可是他看从来没见过打火机,更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当铺自有一套鉴别的物品的方法,首先看材质,鉴物无数的伙计竟然无法识别材质。当然了,现代化工艺处理过的合金,他哪里见过?
    那伙计看了半天,眉头紧皱,这东西非金、非银、非铜、非铁,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但这东西应该是相当贵重的,从表面一层金属光泽那以看出,从其jīng细的做工也可以看出来。
    这东西表面打磨得如此光滑,甚至可以照出人影,上面有几条笔直的纹路,充满着工艺的美感。这只有最一流的能工巧匠才做得出来。
    那伙计抬起头来,尴尬地问道:“这位贵客,请恕小的眼拙,认不出这件宝物。请贵客赐教,这究竟是什么宝物?”作为一个当铺的伙计,问出这话是很丢脸的,但没办法,他确实不认得。
    李浩微微一笑,也不答话,从伙计手中接过打火机,大拇指一顶,“叮”的一声,顶开了打火机的盖子。再轻轻一按,一道小火苗从打火机上吐了出来。
    那伙计“啊”的一声惊呼起来,被突然冒出的火苗吓了一跳。
    宋人平时取火主要是靠保留火种不灭,生新火则需要火刀、火石和火绒。点火的时候先取一点干燥的火绒放在引火物上,然后用火刀撞击火石来产生火星点着火绒,最后引燃柴火,整个过程是很麻烦的。
    那伙计从不敢想象某件东西会突然喷火,这完全超出了他的常识范围。
    那伙计的惊呼吸引了其他人,他们走近看围观。李浩再次演示了一下打火机,周围的人齐声惊呼。
    其中一个头发苍白的老者大叫道:“这是仙术哪!火德星君下凡了!拜见火德星君。”说着巍巍下跪。
    这老人带头,其他人跟着跪下,七嘴八舌道:“拜见火德星君!”
    李浩呆住了,这古代人的接受能力也太低了吧,一个打火机就能将他们忽悠成这样了,要是自己拿个平板电脑出来,放一部《蜀山》,或者放几集《西游记》、《封神榜》之类,他们还不直接当自己是神仙了?
    真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啊。
    李浩扶起老人,他现在只想卖掉打火机,并不想充当神棍,说道:“老人家,这只是一件用来生火的工具。就和火刀火石差不多,只是经过能工巧匠加工,做工非常好罢了。”
    那老者愣了半晌:“这不是火德星君的法宝?”
    李浩笑道:“当然不是了,火德星君的法宝哪止弄出一点小火苗?老人家,你来试试,按下这里。”说着,将打火机递给那老者,教那老者使用。
    那老者按下打火机,一道火苗窜了起来。虽然有微风吹过,火苗也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并没熄灭,直到那老者松大拇指,火苗才消失。
    那老者喃喃道:“这是法宝,这是一件法宝。”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太神奇了,竟然凭空就变出火焰来,这是法术吧。”
    “不是法术,是变戏法的。这是掩眼法,这火焰不会是真的。”
    “你瞎眼啦,这火怎么不是真的,明明有火苗在晃动,怎么不是真的?”
    李浩没理会他们,直接将打火机再递进柜台里。“这叫打火机,海外最高明的工匠制造,可以反复多次地生火。你试试!按下这里。”
    那伙计接过打火机,照着李浩刚才的样子一按,也打着了火,他听了人们的议论,迟疑地伸出手指靠近火苗。手指被火苗灼了一下,立即缩了回去。
    “天哪,不是变戏法,真的能够生火。这打火……鸡,这打火鸡用来点火太方便了。”那伙计毕恭毕敬道,“贵客您请稍等,我去请掌柜过来。这件宝物我无权定价。”
    李浩微微点头,那伙计匆匆地去找掌柜。
    不一会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那伙计引着一位年近半百的掌柜进来。掌柜老远就双手一拱道:“贵客大驾光临,韩某迎接来迟,恕罪恕罪。”
    李浩也学他的样子拱拱手道:“不敢,韩掌柜客气了。”
    李浩向韩掌柜示范了一下打火机的用法。韩掌柜小心翼翼地接过打火机,也试着打了两次火,他是商场上的老狐狸,表面上虽然不动声sè,心底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和这打火机相比,其他生火工具简直就是渣。韩掌柜笑道:“听贵客的口音似乎不像是泉州人,不知祖籍何处?”
    李浩心底一笑,想套出我的底细了。不过这也正说明了他看重这打火机,要不然才不会兜圈子打听。
    “我叫李浩,在大宋出生,但自幼就游学海外。家族中的人早就迁移到海外,我是在海外长大的,反而不懂大宋乡音了。惭愧啊!”
    “海外?具体是哪里?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故临、斯伽里这些地方的货物我都见过,似乎都无法制出这么jīng巧实用的宝贝。”韩掌柜是见过世面的,却越发对这打火机来历疑惑。
    “韩掌柜听说过木匠祖师鲁班吗?他们公输家族嫡传后人避祸海外,在东海极远处的一片大陆上将家族技艺传开,那里的人数百年来一直钻研各种技巧,制作出能在天空飞翔的载人木鸟,能够自行走动的木牛流马,能够漂洋过海的铁甲大船。”
    韩掌柜听得目瞪口呆,半晌回不过神来,惊讶道:“书上说鲁班能够做一只木鸟,在天上飞三天不坠地,难道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就坐过木鸟,飞在白云之上。”李浩心底暗道,“哥没坐过木鸟,不过随学校教授参加校际交流会时坐过飞机,确实飞在白云之上,这话不完全是忽悠你。”
    “呃……”韩掌柜无言以对,良久才憋出一句,“飞到白云之上,离南天门很近了吧,南天门的天兵天将允许凡人飞天吗?他们不抓人吗?”
    “呃……”这下轮到李浩无言以对了,这老头的话真是神展开啊,哥要败给你了。“很多人都坐过木鸟,但从来没见过天兵天将。”
    韩掌柜点头道:“也许离南天门还很远,天兵天将懒得管这些事。”他倒是想了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李浩兴致全无,不想和这个宋朝的土鳖继续谈下去了,双方实在有无数代的代沟,他将话题扯回来道:“韩掌柜,你看这打火机值多少钱?”
    韩掌柜是当铺的人,按规矩确实应先估个价,他沉吟道:“在本店可以当10贯钱。”
    李浩在前两天查过历史上宋朝的物价,他随便推算了一下,宋朝1文钱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主世界三四毛钱。而一贯就是1000文,所以10贯钱很多了,在主世界的购买力超三千元。
    李浩查过资料,据说苏东坡给秦观的信中说过,他是怎么节俭地每月只花4贯500文钱养家。
    虽然当时苏东坡已经被贬,但怎么说还是当官,而且有妻妾,还有下人,就算再节俭这花费肯定比普通家庭要高,可见普通家庭的每月的收支远远低于4贯500文钱。
    一只打火机10贯钱,只有富裕之家才会去买,宋朝贫富分化非常严重,社会上有小部分人非常有钱的。
    李浩呵呵一笑道:“10贯钱?韩掌柜,这种打火机是鲁班嫡传后人所制,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即使在海外也是罕见的奇珍。除了我这里有货,大宋朝再也找不到第二只打火机。”
    “你说值多少钱?”
    李浩一笑道:“一口价,200贯!”
    韩掌柜哈哈笑道:“真是狮子大开口,你不算算200贯钱可以买多少头耕牛了?这个点火的物件值这么多?”
    “天下耕牛多的是,打火机却唯独我这里才有。”李浩也不急,反正当铺又不止这一家,这里谈不成可以到其他当铺。
    “最多20贯,这东西不就是能点个火吗。买得起这玩艺的都是达官贵人,他们不可能亲自去生火或者点灯,买下打火机,也就是好奇和炫耀而已,完全没有实用xìng。”
    李浩承认如果仅就功能来说,这打火机确实不值高价。毕竟打火机并非不可替代的商品,火刀火镰虽然麻烦,但宋人早已习惯。他开个200贯的超高价格,也是带有漫天开价的心思在里面,他并不认为真的可以卖这么高价,毕竟当铺不是拍卖会。
    两人又谈了一下,谁都不肯让步,李浩见谈不拢,就离开了这间当铺。
    李浩一连找了几家当铺,他们最高的只肯出价50贯。见行情如此,李浩便将带来的十只打火机全在这里卖掉,卖得多了价格又降了一些,最后按40贯成交。
    十只打火机,卖了400贯,至少赚了数百倍利润。时空贸易,果然是暴利行业!
    400贯数额相当大了,他们在附近的一间钱庄完成交易,李浩身上多了一叠银票和一些碎银。

第四章 招收伙计和长工
    400贯钱在宋朝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李浩身怀巨款,就不方便四处溜达了。
    他向那间当铺的掌柜打听了一下,问他宋朝有没有提供中介服务的人。
    那掌柜听了半天才明白,“哦,是要找牙行的人啊,往北再走不远,那里有间崔记牙行,信誉一向不错。”
    经他一提醒,李浩才想起了牙行。古代的牙行当然不是补牙、拔牙的牙科诊所,而是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用现代的话来说类似于经纪人、掮客。
    由于对宋朝不熟悉,有个经纪人更方便。李浩出了钱庄,直往掌柜所说的那家牙行而去。
    李浩这一趟宋朝之行,按计划是初步在宋朝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