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雀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娘心都融化了。

窗外树梢上,停着一只麻雀大小青蓝色小鸟。

“小小姐,你名字,便叫做青雀,好不好?”英娘怜惜看着怀中小女婴,仿佛她能听懂话似,柔声跟她商量,“青雀,又名青鸟,是凤凰前身。”

7、春光明媚(一)

成化十年暮春,夏邑杨集。

村庄前面有一道古堤,堤下清澈溪水欢流淌着。沿堤种着桃树、柳树,此时桃花开灿烂似锦,远远望去,好像一片从天上飘落下来云霞。

溪上架着一座宽阔平板桥,供路人来往。时值中午,桥上走来三个小小身影。两边各是一个三岁左右女孩儿,穿着一模一样水红衣衫,个头也差不多。中间摇摇摆摆走着那个小男孩儿,估计只有一岁。

“小树,慢点儿!”右边小女孩儿牵着弟弟手,笑着交代他。这小女孩儿肤色极白,欺霜赛雪,五官精致绝伦,一双眼睛尤其乌黑明亮,莹澈灵动。

她声音也很动听,稚嫩中带着调皮,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如山间清泉。并且,她说是官话,口音非常纯正。

左边小女孩儿浓眉大眼,长也很漂亮,可惜皮肤略粗糙,不够细致。小男孩儿则是虎头虎脑憨憨,一看就是庄户人家淳朴孩子。

一阵温柔春风吹过,三个孩子迎着风,咪起眼,惬意咯咯咯笑起来。银铃一般笑声,和着这一派春光,明媚美好。

过了平板桥,堤岸上设着一个简陋酒肆。外面挑着蓝布酒帘,小屋里设着桌凳、酒炉,只卖杨集自酿桃花酒,和一些下酒小菜。

掌柜是名四十出头中年人,见三个小人儿路过,笑着问道:“青雀,青苗,又要带着弟弟上学去了?好好学啊,莫给杨老爷府上丢人。”

青雀脆生生应道:“是,大叔,我们记下了。”青苗也乖巧跟着学,“我们记下了。”摇摇摆摆青树冲着掌柜咧开小嘴笑,流下了口水。

掌柜笑着走出酒肆,拿出帕子给青树擦干净口水。青雀仰起小脸甜甜笑,“大叔好了!”她小脸比溪边桃花娇嫩美丽,掌柜笑着把她们姐弟仨送走,心中感概,“青雀这小丫头,生可真俊!乡下地方竟有这般颜色,令人诧异。”

三个小人儿慢悠悠走到了一所宅院前。这所宅院外面毫无出奇之处,门脸儿极其普通。走进去之后才会发觉这院子宽敞轩朗,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是精心侍弄,十分清雅。

这就是杨老爷府上了。

杨集村民大多姓杨,其中显赫是告老还乡杨老爷。杨老爷官做很大,户部尚书,入值武英殿,赠太子太保。前年“乞骸骨”,皇帝苦留不住,允了,赐了全俸。

像杨老爷这样回乡官员,可以称“杨尚书”,也可以称“杨阁老”“杨太保”。地方官员要来依礼参见,杨老爷虽家中闲居,一样领俸禄,一样可以使用衙门小吏、差役。身为一品大员,他如果想作威作福,父母官根本管不了,也不敢管。

不过杨老爷随和很,他老人家每日不是游山玩水,就是和村里叔伯兄弟们闲话、叙旧,通没有官架子。因儿孙们或京城或外地做官,膝下寂寞,他便府中设了学堂,凡杨集村民孩子,不分男女,不论年纪大小,均可入学,不收束修。

教男童,是他府中小厮、书僮。教女童,是他府中嬷嬷、侍女。杨老爷虽是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府中光大大小小管家就有二十多个,可见家业颇丰。训导村中蒙童,跟修桥铺路一样,也算是造福乡里了。

教男童读书,村民是极其感激。教女童读书,不以为然人就很多。一个丫头片子,再怎么读书明理,又不能考秀才,读来何用?再说了,闺女长大了,总是别人家人。

故此,送男童来读书多,送女童来读书少,负责教导女童林嬷嬷颇感冷清。也不知林嬷嬷实太闲,还是青雀、青苗这对双胎姐妹讨人喜欢,总之青雀提出要带弟弟前来读书时候,林嬷嬷慨然应允。

三个小人儿到了杨府之后,照例有府中侍女照看小青树,青雀、青苗上学去。她们连笔墨纸砚都是不必携带,学堂里备有。

说是上学,其实不到三周岁孩子能学什么?不过是指着大小多少、东西南北、一二三四之类字告诉给她们,读书给她们听,讲道理给她们听。

也教学写字。杨府小丫头给铺好宣纸,磨好墨,学生们动手写字。林嬷嬷含笑看着,但见青雀稳稳伸出小小手掌,抓起笔,目光专注看了台上老师片刻,然后有样学样,挺着背,直起腰,悬腕书写。

居然似模似样。

林嬷嬷嘴角笑意渐浓。

写出来字那就甭提了,东歪西扭,横七竖八,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写是什么——有些仔细看了,也看不出写是什么。

因学生们年纪尚小,小半个时辰之后,老师歇了课,吩咐她们出去玩耍。青雀响亮答应了一声,拉着青苗,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先去看小青树,逗小青树玩了会儿,然后姐妹俩跑到花圃边挨着坐下,眼睛亮晶晶,欣赏圃中姿态各异、绚烂璀璨鲜花。“这些花真好看!”“嗯,好看。”“还很香!”“嗯,很香。”

一位身穿青布道袍老者站不远处,微笑看着她们。

两个女孩儿看了会儿鲜花,一人寻了一个树枝,地上划着,好像是学写字。老者慢慢踱了过去,见她们撅着小屁股专注划着,一个比一个乱七八糟。

老者粲然。

“你俩划是什么?”老者温和开口问道。

两个小丫头抬头看看他。青苗看见生人,有些怯怯,扔下树枝依偎到青雀身边。青雀抱住妹妹,一脸警觉看着老者,小嘴紧紧抿着,不肯说话。

老者微微一笑,伸手捡起树枝,一块空地上写上“幼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十个大字。态致萧散,洒脱飘逸,看上去非常美观。

两个小丫头探头看了看,露出羡慕神色。

老者也不理会她俩,气定神闲,继续写下“又疑瑶台镜,飞青云端”。这十个字写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别有韵致。

“真好看。”青雀慢慢松开妹妹,轻手轻脚走到老者身边,蹲一边看。

老者继续写着,书法渐渐狂放,龙飞凤舞,青雀看着热闹,拍起小手掌叫好。青苗远远站了一会儿,也跑过来蹲青雀旁边,跟着拍起掌。

“想不想学?”老者停下来,含笑问道。

“我会!”青雀两眼亮晶晶吹着牛。

老者笑着把树枝递给青雀,“你会啊,那你写一个我看看。”青雀毫不犹豫,伸出嫩嫩小手掌接过树枝,撅起小屁股地上直直划了一道。

抬头得意看了老者一眼,又接着划了两道。

然后又划了三道。

划都不直,歪歪。

然后,没有了。

这就是会写字啊?老者忍不住笑了起来。青雀瞪了他一眼,跑到他刚才写好字前面,伸出脚,一点一点踩平。

这犟脾气小姑娘!老者大笑着伸手抱起青雀,慈眉善目问道:“跟爷爷学写字好不好?爷爷给你糖吃。”青雀歪头想了想,痛伸出小手指,老者笑着跟她拉了勾。

青苗站地上,怯怯抬头看着老者怀中姐姐。

这老者便是杨府主人,已经致仕前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杨时。他当天便牵着青雀、青苗去了学堂,告诉林嬷嬷他会亲自教这对姐妹。

林嬷嬷有些迟疑,“青雀姓莫,她爹是莫二郎,租着老爷地,是老爷佃户……”您要是乡居无聊,随便做点什么不成,要亲自教导佃户家闺女?这样孩子,我们出面教是行善积德,您出面教就是纡尊降贵了。

见杨老爷不以为然,忙又添上一句,“这家人才搬过来不过两年功夫,为人如何,且还不知道。”您就是真要教,总要拣个清白人家孩子教导。谁知道那莫二郎夫妇究竟是什么人呢,莫玷污了您。

林嬷嬷是一心为主人着想,没成想早已激怒了小青雀。

青雀涨红了小脸,把小手从杨老爷手中气哼哼抽出来,跺脚道:“不希罕!”拉起呆呆站着青苗,转身跑了。

青雀到底是个小孩儿,下午晌牵着妹妹、弟弟回到家,才一进门就闻见诱人香味。有肉?顿时,下午不烟消云散。姐弟三人相互看了看,欢呼着往厨房跑去。

祁氏厨房忙活着,灶上炖着排骨汤。“回来了。”她喜滋滋拉过孩子挨个儿亲了亲,指指灶上大铁锅,“今晚有肉吃!”

三个孩子都舍不得走,一个挨一个坐门墩儿上,眼巴巴看着大铁锅,等着排骨熟。

傍晚时分莫二郎从地里回来,祁氏利落把热饭热菜端上来,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排骨汤。

“有肉吃啊。”莫二郎呵呵笑着。“孩子小,喝骨头汤好。”祁氏先给他盛了一碗,然后给青雀、青苗、青树,“慢点儿啊,别烫着。”

青雀咪起眼,享受嗅了嗅香味。然后小口小口,慢慢喝着排骨汤,光洁可爱小脸上,全是满足和乐。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排骨汤,我记得梁实秋专门写过,有位朋友家排骨冬瓜汤菜其美味,他就问人家有什么秘诀。朋友夫妇总是笑而不答,后来有好事者忍不住,揭了底,其实就是多放排骨,少放冬瓜!

后面好像还有,不过我都忘了,就记着一个多放排骨。

呼吁一下,没收藏请点下收藏,已收藏请多多留言,以鼓励作者。

作者如果受到鼓励,会早滴。

8、春光明媚(二)

杨集这样地方,只初一、十五才有肉卖,平时是没有。莫二郎干农活儿是一把好手,祁氏善于持家,两夫妇养活着三个孩子,日子倒也过不好不坏。每逢初一、十五,祁氏必会到集上割了肉,给男人、孩子打打牙祭。

杨集因有杨阁老这样乡宦,县里差役从没有人敢来横行惹事,很太平。村民日子顺当,也就舍得吃穿。像莫二郎一家这样日子若是放杨集也没什么,换个村子,便会显着怪异。要知道,有些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割几回肉,偶尔吃顿肉,必要捧着粗瓷大碗出去蹲门口吃饭,饭碗上那一片两片厚厚肥肉,能招来多少艳羡目光。

这晚一家人围坐着吃过饭,祁氏手脚麻利把饭桌收拾干净,把碗筷拿到厨房洗刷。之后,烧好热水,大人孩子一律洗脸、洗手、洗脚。

全部洗好时候,天也黑透了。乡下地方不兴点灯熬油,一摸黑就上床睡觉,拴好门,祁氏抱着小青树,莫二郎牵着青雀和青苗,回了一家人睡觉暗间。

青树还小,跟着爹娘睡大床,青雀和青苗合睡一张小床。祁氏哄睡青树,轻手轻脚下了床,走到两个女孩儿床前看了看。青苗已经甜甜睡着了,青雀睁着两只大眼睛,还很精神。

“咋还不睡?”祁氏嗔怪。

青雀从被窝里伸出小手,拽拽祁氏,“娘,我闯祸了。”声音低低,小眼神儿也很可怜。那幅模样分明是说,“我悄悄告诉你啊,你可别告诉爹!”

祁氏柔声问她,“咋了?”

青雀眼珠转了转,坐起身子,趴到祁氏耳朵边,低声把下午事说了说。青雀小脑袋瓜里颇有些懊悔,下午这么跑出来,明天想去也去不成了呀。

祁氏笑着把她塞回到被窝里,“叫你爹明日一大早去杨老爷府上问问,这么不听话小妞妞,杨老爷还叫不叫上学了。”

“不叫拉倒。”青雀躺回到被窝里,小声、没底气嘟囔道。不叫就不叫呗,他不教我,我还不希罕呢。

祁氏替青苗掖好被子,温柔拍着青雀,“乖妞妞,睡吧。”被祁氏柔声哄着,青雀小脸上有了甜蜜笑容,脸皮渐渐合上,睡着了。

祁氏坐小床边,入神看着熟睡青雀。莫二郎也下床过来,顺着祁氏目光看了过去:简陋小木床,粗布铺盖,青雀花朵一般小脸蛋。

莫二郎拉拉祁氏,祁氏轻轻叹了口气,两夫妻回到大床躺下。“这么娇贵妞妞,跟着咱俩可吃苦了。”莫二郎吭吃吭吃说道。

“孩子这不是遭了难么?没法子。”祁氏叹息。她把今天下午事跟莫二郎说了说,交代着,“你明日到杨府去问一声,要不,青雀一准儿不肯再去。”莫二郎自然满口答应。

第二天早上青雀还没醒,莫二郎已经到了杨府门前。“这么大官儿,咱这庄稼人,杨老爷会见咱么?”莫二郎门口站了半晌,也没勇气拍门。

大门吱扭一声,打开了。门里头走出一句手拿扫帚仆役,见莫二郎傻呼呼站着,问明原委,笑着说道:“你等等。”依旧拿着扫帚进去了。

没多大会儿,仆役又走出来,把莫二郎带进杨宅。过了钻山、穿堂,绕过一个紫檀架子镶大理石大插屏,前面游廊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禽鸟,一位青袍老者立廊下,悠闲逗弄着一只金色虎鸫。

莫二郎也不敢抬头乱看,搓着手,结结巴巴把昨天事说了,“……问声老爷,还叫不叫孩子来?”

旁边立着位管家,听了莫二郎这话,直替他冒汗。合着你家丫头连老爷都凶了,你这当爹连赔罪也不会,直通通问“还叫不叫孩子来?”有你这么说话么。

杨老爷一边逗弄着虎鸫,一边不经意问道:“你家小闺女是怎么说,她还想不想来?”莫二郎憨厚笑着,“她说,不叫拉倒。”

管家差点没晕过去。

晨曦中,杨老爷开怀大笑起来,“叫,叫!莫二郎,回去跟你小闺女说,爷爷不生气,照样教她!”

这天下午,青雀和往常一样,牵着弟弟、领着妹妹到了杨宅门前。青树照旧由小丫头看着玩耍,青苗依旧跟着林嬷嬷等人念书,青雀则被带到了老师书房。

书房前是几竿郁郁青竹,书房内置着一张降香黄檀镶晶墨玉大案,案上林林总总放着笔墨纸砚、名人法贴等物。杨老爷坐桌案旁,正埋头写着什么。

这间书房不只很宽阔,房顶还特别高,特别敞亮。小青雀站屋子当中,显得很渺小,很微不足道。

青雀站了一会儿,四处打量一遍,咚咚咚跑到杨老爷身边,踮起脚尖,想看杨老爷写什么。可惜,她个子太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

杨老爷觉察到身边那边稚嫩小脸,嘴角愉悦翘了起来。乡居寂寞,教教青雀这样有趣小妞妞,甚好甚好。

青雀想看却又看不着,哪里肯算了。她往四周看了看,椅子虽有,看样子都很沉,估计自己拉不动。拣了半天,拣了一张小巧凳子,使出吃奶力气,把那凳子推到杨老爷身边。

灵巧踩上凳子,青雀探头看了过去。午后阳光暖融融照了进来,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