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大将军有何计策,还请杜大人明言。”太子卢承祖闻言双眼一亮,赶紧迫不及待的问道。
    “大将军之计很简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颉利可汗进攻定襄,我军就进攻牙帐,击破突厥后方,使的颉利不得不撤军。”杜如晦淡淡的说道:“这个时候,颉利的大军在外,内部空虚,正是我军进攻突厥的最佳时机。”
    “放肆,杜如晦,你难道想置我父皇于死地吗?”卢恪闻言面色一阵大变,猛的站起身来,怒喝道:“定襄是多大的城池,父皇身边才多少兵马,能支撑到什么时候。万一颉利大军攻破定襄,我父皇如何是好?杜如晦,你这个无君无父的家伙,还不给孤王住嘴。”其余的卢承泰等人也纷纷怒视着杜如晦,都是一副怒愤填膺的模样。
    “好了,都给我住嘴,杜大人和大将军岂是那种人,杜大人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道理,且听听他怎么说。”卢昌青冷冷的扫了自己的一干孙子一眼,又扫了一眼杜如晦,道:“杜大人,你接着说下去。”
    “谢王爷。”杜如晦神情灰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说道:“其实定襄并非诸位王爷想象的那么脆弱不堪,陛下这些年早就有意修建定襄,准备以定襄为前沿阵地,以吸引颉利的注意力,使我军的精锐部队能快速的到达突厥腹地。里面藏有大量的粮草和军械,虽然这个时候城防或许不足,但是颉利可汗想攻下定襄,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至于陛下的安全,且不说陛下勇猛无比,就是薛仁贵和他的八位结义兄弟也都是不简单的人物,在乱军之中,想保住陛下突围并不是一件难事。”
    “其二,这个颉利对定襄围而不攻,显然是有诡计,或许如同当年的胜州之事一样。”李靖冷冷的说道:“对方会以定襄为诱饵,不断的吸引我军前去解救,然后分批吃掉我援军,不断的削弱我大唐的军力,这或许就是颉利的诡计。我们不能不认真考虑。”
    “大将军,你能保证我父皇的安全的吗?”问话的是卢承烈,只见他面容冷静,只是双目中的怒火却是任何人都可以看的见的,只是不知道他为何有如此心态。
    “老臣不敢保证。”李靖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将军战死沙场,或死于刀枪之上,或是死在流矢之中,这都是平常之事,陛下是皇帝,但是也是将军。喜欢在战场上厮杀,所以臣不敢保证陛下的安全。臣只是按照臣的猜测说出自己看法而已,至于其他的,还请诸位殿下自行斟酌。”
    “这个?”卢承烈面色一变,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双眼只是朝卢昌青望了过去。
    “太子,你怎么看?”卢昌青脸上露出一丝迟疑来,显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将目光望向卢承祖,他才是帝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某种程度上,卢昌青的权力反而没有太子殿下来的大。而且在这种时刻,太子才是帝国的监国,只有他做出的决定才是最终的决定。
    “殿下,这个时候,臣以为还是以陛下的性命最为要紧。”房玄龄忽然出言道:“我朝有大将军这样的名将,又有数十万的精锐军队,有这些保障,臣以为足以将陛下救出险境。臣建议,由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去定襄救驾。臣也敢担保,只要大将军出马,定襄之围必定能解。尽管这样做会损失一定的军队,但是只要陛下在,那大唐就在。”
    “房大人此计虽好,但是下官倒是担心这样一来,我军不但不能救回陛下,甚至还有可能将我朝的数十万军队都做了突厥人的俘虏,到时候,对方就可以趁机南下,我中原就会生灵涂炭,这样一来,房大人的罪过可就大发了。”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一个阴仄仄的声音,众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因为说出此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崔仁师。
    “那崔大人的意思呢?”房玄龄不屑的说道。
    “下官以为,可以依照大将军和杜大人的计策,出兵塞外,让颉利主动退兵。”崔仁师毫不犹豫的说道。
    “殿下,臣只是从军事角度分析一番而已,并非是臣的根本心思,还请殿下明察。”哪里知道崔仁师话音刚落,一边的李靖赶紧说道。
    “臣也是如此。”杜如晦赶紧说道:“臣所说的方法虽然是最佳的方法,但是却不是最合适的方法,眼下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由大将军领军,整合我大唐军队,前往搭救陛下,这才是最重要的,弄不好在城内的陛下还能借的机会,与我军两面夹击,一举击溃颉利可汗也未可知。”
    “你,你们?”崔仁师气的满面通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靖和杜如晦二人居然如此滑头,一开口就推翻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这哪里是什么大臣,实际上就是那街头上的小混混,说过的话,做过事从来是不算数的。
    “怎么,崔大人,你难道就不想陛下赶快回来吗?”就在这个时候,只见殿外传来一阵娇哼声。众人望了过去,却见不知道什么时候杨宁儿与长孙无垢二人出现在大殿之外。
    众人见状,赶紧站起身来相迎,要知道如今皇后崔莹莹远在霍邑,在后宫之中,只有杨宁儿和长孙无垢的身份最高,也最为尊崇。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两女居然联手闯入前殿。而且杨宁儿出口就是如此的伤人,一出口就朝崔仁师发难。
    “杨娘娘,这里是宣德殿,并不是后宫,朝中大事您还是不应该过问的好。”崔仁师面色一变,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陛下曾经多次下旨,命后宫嫔妃不得干政,娘娘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圣旨了。”
    “怎么,崔大人要处罚孤母妃不成?”卢恪冷笑道:“崔大人好大的官威啊!皇家有皇家的规矩,不错,后宫嫔妃是不准干涉朝政,这是父皇亲自下的圣旨,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父皇如今身临险境,我母妃如何过问不得,更何况,就算要处罚我母妃的话,也是父皇和皇后娘娘说的算,几时轮到外廷说话的了。”
    “王兄所言甚是。娘娘也是关心父皇的安危而已。来人,给两位娘娘设坐。”说话的是卢承祖,一见崔仁师落了下风,赶紧劝阻道:“如今还是讨论如何营救父皇的要紧,诸位臣工,可以各抒己见,就算说错了,本宫也是不做计较的。”只见那卢承祖行动之间倒是有几分威严,已经有太子殿下的模样了。
    “哼,下官以为,这个时候,陛下不在长安城,深陷定襄,更为重要的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还不知道定襄的情景如何。不过不管怎么样,手下要做的就是营救陛下。既然要营救陛下,那就得统领全军,统领全军更是需要一个领头人,太子殿下监国,可以统领全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可以为之辅助,兵发定襄,必定能就陛下于危难之中。”
    “太子殿下?”众人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尤其是卢恪和卢承烈二人,这两人都是人精,如何不明白崔仁师的打算,分明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卢承祖抓住军权,只要军权在手,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甚至还有可能学学玄武门之事,奉卢照辞为太上皇,自己做了皇帝。一旦让这种事情成为现实,可以想象,自己的这些兄弟们日子肯定也不好过了。
    “太子殿下年轻,并未上过战场,臣以为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岑文本轻轻的扫了一眼卢承祖一眼,丝毫不理会卢承祖那通红的俊脸,只是端坐在那里,冷静的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臣以为还是请大将军出马,统领我大唐军队,援救陛下。”
    “四郎可以为副将,随军前往。”卢昌青这个时候也出言说道。
    “小侄领命。”卢照英闻言大喜,赶紧站起身来,拱手听命。
    “末将领命。”李靖也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陛下不在长安,这个时候各种谣言早就传的满天飞了,臣以为应该立刻采取各种措施以安定民心。”崔仁师一见事情即将办妥,赶紧站起身来又说道。
    “此言甚是,不知道崔大人可有什么良策?”长孙无垢这个时候也出言问道。
    “请太子殿下发出安民告示即可。”崔仁师得意洋洋的说道。
    “怎么不是请皇上发出安民告示呢?”一边的卢承泰忽然冷笑道:“若是能得到皇上发出的告示,莫说整个长安城,就是整个大唐也能安定下来。”言语甚是尖酸刻薄,直指崔仁师的计策另有用心。
    “殿下,此言有误了。”岑文本轻轻的扫了卢承泰一眼,淡淡的说道:“崔大人的话,绝对是没有其他的用心的。崔大人,我说的对吗?安民告示是要发的,可以用太子殿下、大将军李靖和宣德殿的名义发出,告诉长安城内的百姓,告诉全天下的人,陛下在定襄,只是为了吸引颉利可汗,而我朝军队准备乘机北伐,一举消灭颉利可汗,消除我朝来自北方的威胁。”
    “老臣愿意立刻率军出征。”李靖大声说道。
    “大将军身染足疾,听说都不能上马了,这个时候能出征吗?”崔仁师略带关心的问道:“大将军乃是国之柱石,就算是留在长安城内,也足以安定民心,臣建议可以另选其他年轻的将领领军出征,大将军还是留在长安城内,或者坐镇第二道防线,以做万全之策。”
    “陛下都在危险之中,哪里还有什么万全之策,妥善之策。真是腐儒之见,你如此阻拦大将军出征,莫非是另有心思不成?”这个时候,一声怒喝之声传了过来,却见李靖之后,站出一个面色黝黑的将军,双眼似铜铃,面目如夜叉,不是尉迟恭又是何人。
第三百四十四回父子君臣
    “你,你这个莽夫!”可怜崔仁师一见是尉迟恭,气的面色通红,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所谓是秀才遇到兵,是有理也说不清,更何况是遇到尉迟恭这个家伙,就是打仗也是一个不要命的角色,和他讲道理,简直是对牛谈琴。根本就没有办法与他沟通,无奈之下只得将目光转向李靖,等待着这位在军事上有着绝对话语权的人给自己以支持。
    “老夫虽然老了,但是还能挽上七石的弓,你崔大人虽然年纪比老夫小,但是若是论单打独斗恐怕还不是本将军的对手啊!”李靖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来,笑呵呵的说道:“只是不知道崔大人可敢与老夫对上一阵,看看老夫是不是老了。哼哼,莫说是一个突厥人,就算再来一个突厥人,老夫也是不怕,崔大人,全天下,本将军只害怕一个人,那就是当今天子。你以为陛下真的需要救吗?你以为陛下在出巡之前就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吗?你也太小瞧锦衣卫了,当然你也太小瞧陛下了。”
    “大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崔仁师面色一变,紧张的说道。
    “本将决定出兵草原,袭击突厥后路。”李靖想也不想的就说道:“一万精锐骑兵就足够了,凉王可以领十万大军出雁门关,兵逼颉利,使颉利不敢对定襄城发动全面攻击,命徐世绩坐镇长安,以防宵小,安定长安。”
    “本王愿意。哈哈,大将军,本王就知道这次有仗打了。”卢照英哈哈大笑道:“伯父,您看呢?”
    “既然大将军有这个主张,那就如此吧!”卢昌青双目转动,眼光流转之间现出一丝异样来,只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人看见而已。
    “大将军,这样一来,不就是陷父皇于危险之境了吗?”卢承烈皱了皱眉头,说道:“不知道可有其他的办法?”
    “越王殿下,这个世间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若是陛下在此,必定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李靖想也不想就说道。
    “李靖,若是陛下有任何闪失,就是诛杀你九族恐怕都不行,你可要想清楚了。”崔仁师双目圆睁,死死的望着李靖。
    “我李靖全家数十口性命就摆在这里,陛下要是想来拿,那就尽管来拿就是了。”李靖冷笑道:“只是这要是下命令的话,也不是你崔大人说的算吧!”
    “嘿嘿,但愿大将军这句话能说服陛下。”崔仁师冷笑道。其实莫说是他,就是房玄龄等人也是面有忧色,这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决定,分明是在卢照辞没有允许的情况,居然将一国之君当做诱饵,而且这个诱饵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旦时候卢照辞追究起来,这种罪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起来的。尽管大将军李靖深得卢照辞的信任,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做了那就是犯了君王的忌讳,尤其是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把卢照辞的性命放在心上。
    “哼,老夫相信陛下也会这么做的。”李靖毫不示弱的朝崔仁师望了一眼,目光锐利,那李靖在沙场上征战多年,眼神之中饱含着杀气,又岂是崔仁师可以与之相比拟的,刚刚碰见李靖的眼神,崔仁师就迫不及待的转过眼神去,生怕被李靖的眼神所吓。那李靖身后的程咬金等人也的都纷纷发出一阵冷笑。
    “太子殿下,既然大将军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下命令吧!”卢昌青对身边的卢承祖说道:“相信有大将军在,陛下一定会平安归来的,哎!一国之君,却是亲临险境,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皇帝的。”
    众人闻言一愣,十分惊讶的望着卢昌青,脸上的神情极为复杂。这句话可不是任何人都能说的,就算这个卢昌青乃是天子之父也是一样,皇帝就是皇帝,其他的都是臣子。卢昌青说出这番话来,已经不是一个臣子可以说的了。可是卢昌青却好像没有任何反应一样,只是望着卢承祖,众人心中一松,看来,刚次啊那句话不过是父亲对自己儿子的责怪而已。这个时候,众人也是懒得计较的。
    “崔卿以为如何?”哪里知道卢承祖并没有回答卢昌青的话,而是转首望着崔仁师,岑文本等人见状顿时大哗,那一边的卢昌青脸上现出一丝恼怒之色来,冷冷的哼了一句。
    “大将军乃是军中之首,既然他能保证陛下的安全,又能击退颉利,那自然是好的,太子殿下为国之储君,乃是日后的天子,天子不在的时候,可以代替天子宣布出征的诏书,殿下可以拜大将军为帅,凉王为副帅,统领大军出征突厥。”崔仁师面色一正,拱手大声说道。看着他的神情,好似严肃无比,只是双目之间一丝得意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好,既然如此,孤明日就拜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