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贵盈门-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橘红摇摇头“刚才郡王妃睡着了,车夫赶车没有走稳,郡王妃突然惊醒吓了一跳,出了一身的汗。”

白芍皱起眉头“这么不小心。”陪着橘红煮好姜汤端上去。

琳怡喝着姜汤慢慢地思量。

自从开始做前世的梦,琳怡就在反复想那这个问题,现在她可以肯定的是,前世她并没有被烧死,而是被林家的下人救了出来。那刚才梦见的就是醒了之后的事,京城大乱,二王爷和皇后娘娘打着成国公叛乱的幌子改朝换代,如果这个梦完全是真的话……

“在想什么?”

头顶传来周十九的声音。

琳怡放下手里的姜汤抬起头来。

周十九正看着她笑。

琳怡起身去给周十九换衣服“也没什么,就是胡思乱想。”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白

周十九瞧向桌子上的姜汤,拉起琳怡的手,“天越来越冷了,以后出去要早些回来。”

琳怡说起在信亲王府的事,“本来也不会这样晚,下午去了趟信亲王府,眼见就是中秋节,宗室营的花灯准备好了,信亲王妃让我明日进宫将今年的新花灯给皇后娘娘看。”

“送花灯可是大事,有漂亮的要留在宫中,在中秋宫宴的时候摆出来,我听说每年为了进宫送花灯,女眷都争着要去,”周十九笑,“难得今年让你进宫。”

琳怡想到那些花灯就笑,“今年可没有人愿意去露面。”

周十九瞧着琳怡,“元元寻了个什么主意。”

琳怡将麦穗灯、花生灯的事说了,“这样的灯若是没有一套说辞谁愿意送,哪里还用我出什么主意,再说还有元祈媳妇在旁帮忙。”她和蒋氏一唱一和,很顺利就将事办成了,最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和蒋氏谋划,蒋氏就知道顺着她的意思……

说完家里的事,琳怡问起周十九,“皇上有没有恢复郡王爷参领之职?”

周十九摇头,“还没有。”

按理说进京交了事,就和周十九无关了,皇上没有给周十九复职,是不是心中还有怀疑,这一关没有那么容易就过去。

周十九松下头上的玉冠和琳怡坐在炕上说话,刚才见到琳怡的时候,琳怡不知道在想什么,目光迷茫中透着些紧张。

琳怡小口小口喝着姜汤。

周十九道:“说说你刚才在胡乱想什么?”

总不能说梦见了皇后娘娘和二王爷谋反篡位,琳怡涩涩地道:“从信亲王府回来的路上做了个梦,不是什么好的,想起来还骇人。”

周十九听到这里,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功夫,橘红带着小丫鬟跟进来,手里多拿了几盏灯放在桌上。几个小丫鬟退下去,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又拿了灯。

不一会儿功夫桌子上已经摆满了没有点着的灯。

直到周十九点头,橘红才带着人退了下去。

望着桌子上的灯,琳怡觉得奇怪。“郡王爷这是要做什么?”大约将主屋所有的灯都搜罗过来了。

周十九笑着看琳怡,“元元要不要点灯?”

小时候喜欢玩火,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好在屋子里点这么多灯。

周十九目光闪烁,一双眼睛如同窗外的月亮般皎然,“元元来试试我的法子。”

周十九从腰上解下赤金蛟纹镶红珊瑚、绿松石坠琥珀珠的火镰放在琳怡手里,“会不会打火镰?”

男人腰间挂着的火镰,平日里和荷包、香包没什么两样。就像装饰,琳怡还从来没见周十九用过,琳怡也觉得好奇,比头面还漂亮的火镰到底好不好用。

周十九笑着还上琳怡的腰,看着琳怡纤细秀气的手指捏着火石用火镰,清脆的敲击声响起眼前的灯亮起来。

一簇小小的火苗,似在两个人清澈的眼睛里燃起一样。

“每点一盏灯,心里也会觉得亮一些。”心底那些阴影如同黑暗一样。会一点点地被光亮吞没。

琳怡认真地点眼前的灯,一盏一盏的灯陆续亮起来。

几十盏灯将屋子照的十分明亮。

自己亲手带来的光亮,将心里的害怕驱赶的干干净净。

周十九将琳怡抱在怀里。“还怕不怕?”

琳怡摇头,嘴边也露出笑意,“不怕。”几十盏灯在她眼前,再胆小的人也会放下心来。

两个人就这样抱着,好久周十九才弯下腰将琳怡抱起来去了内室。

“灯怎么办?”琳怡低声问。

周十九望着脸颊红红的琳怡,“橘红会进来收拾。”

不知道要让人怎么想,两个大人在屋子里玩起火来。

还好橘红是身边的丫鬟,从来不会多问。

躺在床上,琳怡自然而然就被周十九抱在了怀里,鼻端是熟悉的香气。和清浅的呼吸声,很快琳怡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睡的十分香甜。

第二天早晨起来,周十九还没有去衙门。

天津的案子还没查完,也没有复护军参领之职,这样一来周十九暂时就成了闲人。不用上朝也不用去衙门。

两个人又睡了一会儿才起身。

梳洗完之后,两个人一起吃了些粥,一会儿功夫宫人送来进宫的牌子。

周十九也正好要出门,琳怡先帮周十九换好袍子,“有件事忘了问郡王爷。”

周十九微笑着听。

琳怡仰头道:“郡王爷去年秋狩的时候打了多少猎物?”

“不算生擒放走的母兽幼兽,有十几头袍鹿,十几头黄羊,每年只圈十余围,去年没能遇到虎豹。”

“那兔子和山鸡呢?”

周十九眼睛里也带着笑容,“那是不计数的,只有文臣和没有打到大物的,才会将这些算进去,免得丢了脸面。要是算在其中,骑射好的每天能打到上百只。”

周元景报的数目都是打的小物,怪不得周元祈说,皇上根本就不是赞许周元景。

周元景想要高官厚禄,却从来不在这上面动脑筋,只想着不劳而获。皇上问周元景和周十九是不是一个武功师傅教的,意思是两个人相差太远。

送走了周十九,琳怡回到房里,才要穿礼服,巩妈妈走到跟前低声道:“宗室营那边听到消息,说大老爷闹着要和离呢,连大太太的娘家都惊动了,老夫人那边也才知道。”

闹和离是周元景两口子打架生出的气话,还是长辈已经参与其中,毕竟若是真的究起来,甄氏重利盘剥的事要影响到周元景的仕途,更别提有意污她名声的事了。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解围

巩妈妈道:“听说是要动真格的,大老爷还让大太太将嫁妆单子拿出来盘点,大太太不肯依,大老爷就说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否则大太太犯的错足以让他写休书的了。”

不写休书,退一步和离,不像是一时的气话,而是经过周密思量的。也就是说至少周元景是认真的。

现在就看周老夫人那边怎么想,甄氏是生了儿子的,就这样和离了,全哥怎么办?接下来就看看周老夫人要弄什么玄虚。

琳怡穿戴好礼服,让白芍扶着上了马车。

马车到宫外停好,琳怡上前教了宫牌,又说明送花灯的事,片刻功夫就有宫人来取花灯,随着琳怡一起去了景仁宫。

皇后娘娘穿着粉色牡丹花挑金线褙子,镂金饰宝的领约,头上戴着金盏花,乌黑的长发里插了根玉兰花簪子,长眉入鬓,目光流转间端庄中透着威仪,如同擦亮的璎珞,发出淡淡的光彩来。

琳怡上前行了礼。

皇后娘娘笑着让琳怡起身,“我瞧瞧今年都准备了什么样式的花灯。”

琳怡垂头恭谨地道:“与往年的不大一样,也不知娘娘喜不喜欢。”

皇后娘娘笑道:“若是有漂亮的就选做宫宴用,这些年的花灯都差不多,到了中秋节倒选不出更别致的。”每年赏灯的节气多,宫灯做的又要漂亮又要新鲜实在不容易,琳怡就想起惠妃娘娘站在大宫灯里调琴的事来。

惠妃娘娘为了讨皇上欢心能想这种法子,皇后娘娘却要自持仪态,只能期望皇上能顾念少年夫妻的情分。

琳怡正想着,宫人已将花灯拿上来。

看到花生、麦穗、桃子、苹果形状的花灯,皇后娘娘笑着站起身走过去瞧,“怎么会想出做这样的灯。”

琳怡道:“就是大家闲聊起来,正好是秋收的季节,就不如拿些粮食、瓜果做样子。也是从前没有过的,虽然不好看,不过大家都盼着每年都能有好收成……”说着微顿,“就是我们这些新妇做着玩的。还有金盏花的走马灯,两边坠的是各色宝石和琉璃,点起来温和十分漂亮,嫦娥和玉兔的都有。”

那些精巧的宫灯看起来漂亮,宫里却不缺这些华贵的,倒是那些朴质的花生、麦穗越看越觉得不一样。

皇后娘娘选了花生、麦穗、桃子、苹果形状的花灯,“留下这些吧。宫里的玉兔灯各式各样的,倒是不缺。”

选完花灯,皇后娘娘问起琳怡种草药的事,“如何想起来要种草药?”

琳怡就将家中下人买卖草药的事说了,“我就想起来培植草药,比农物收益好,有些草药相辅相生种起来既省事又好伺候。”

皇后娘娘笑着道:“我倒是听姻语秋说了忍冬的好处,也准备在景仁宫外也种上忍冬。”说着又仔细打量着琳怡,“大家都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我听说有不少命妇在外面开花粉、香露铺子。你倒是喜欢那些味道刺鼻的草药。”

琳怡提起帕子就笑,“妾身就是对药理也是不精的,不过学了皮毛。就是看脉也只是略探病因,并不能开方子,姻先生说我学的都是旁门左道,多亏是女子嫁了人,否则真的悬壶济世,恐是有行骗之嫌。”

屋子里气氛融洽,皇后娘娘拿起茶来喝一口,“若说你半点不会。却看得出本宫的病症。”

琳怡微微抬头,有些话似是想说又不敢说。

皇后娘娘笑容温和,“但说无妨。”

琳怡这才躬身道:“娘娘得的是肝气郁结之症,肝主藏血,多年血脉不畅不能疏泄加上寒气侵体,才有胸胁胀痛。舌象薄白,手脚冰冷,不眠多梦神情倦怠之症,病因好断,调养却不易,要看皇后娘娘想不想治好身上的病,若是用药断断续续,心灰意懒就算治起来也是无用,就像忍冬花虽然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多,生命力极强,却终究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只有肥沃深厚土壤最佳,才能每年春夏两次发梢。忍冬可以生长不良,也可以生长茂盛,都是活着的忍冬却极不相同,”说到这里,琳怡仿佛鼓足了勇气,“等到明年景仁宫忍冬繁盛,娘娘的病必然也会痊愈。”

康郡王妃是将她比作忍冬,是在十分聪明地告诉她,能治好她身上的病和医者固然有关系,还要看她能不能放开郁结的心。皇后娘娘想的有些出神。

“妾身第一次得见皇后娘娘,和在皇后娘娘千秋宴时见到娘娘已经不一样了,娘娘气色好多了,妾身才觉得也许这次皇后娘娘的病能治好,”不管周琅嬛说了什么,都是和皇后娘娘的病有关,她只要顺着皇后娘娘的意思,将实话说出来,既能帮皇后娘娘一把,也能澄清自己,“妾身不会别的,在观色上倒还和姻先生学了些。”

皇后娘娘看着琳怡,半晌才道:“康郡王妃会的不少,我听说献郡王那里存的医书也被你借走了。”

琳怡听得这话掩嘴笑,“不怕娘娘笑话,妾身只是胡乱看胡乱学,闲来无事誊些药方,做做药膳,细想起来有些对不住献郡王爷的藏书。”

皇后娘娘听了琳怡的话,眉眼中透着几分深沉,却并没有怒气,好半天才道:“听说姻老太爷身子不适?”

琳怡颌首,“只怕是不能回乡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皇后娘娘露出些不忍的表情。

琳怡坐了一会儿依照皇后娘娘的意思躬身告退,皇后娘娘赏了两匹蜀锦给琳怡。

琳怡随着宫人出了景仁宫的大殿,顿时觉得一阵轻松。

在景仁宫里虽然面对的是皇后娘娘,身边却不知有多少只眼睛盯着,她刚才说的话会一字不差地传去慈宁宫和养心殿。

……

养心殿里,皇帝正靠在炕上看奏折,很快景仁宫里的宫人来报信,内侍忙将她领进了内殿。

宫人将皇后娘娘和康郡王妃说的话学了一遍。

听到康郡王妃陈氏说的忍冬花,皇帝的视线离开了奏折。陈氏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劝说皇后,胆子不小,“皇后娘娘怎么说?”

那宫人忙道:“皇后娘娘只是问了姻老太爷的病情,康郡王妃说姻老太爷恐是不能回乡了,之后皇后娘娘赏了康郡王妃两匹蜀锦。”

就这样,没有提起政事,只是妇人之间的闲聊,说的最多的仍旧是皇后的病和简单的医理。从宫外传进来的消息也是一样,康郡王妃忙于看医书,管理中馈,没有向外打听什么政事。

在慈宁宫听到齐二奶奶说,康郡王妃陈氏说过,治好皇后的病正是好时机。而今看这句话,康郡王妃陈氏所谓的时机,是皇后愿意放下心结来医病,而不是帮助皇后在宫内宫外扩张权柄。

皇帝想着放下手里的奏折,旁边的内侍忙上前服侍皇帝穿靴,皇帝站起身吩咐内侍,“去景仁宫。”

内侍传话出去,服侍皇帝上了御辇。

到了景仁宫,皇后娘娘迎了出来。

帝后携手进了内殿,景仁宫的宫人立即忙着摆各种果盘,奉上热腾腾的茶水。

皇帝靠在迎枕上,微蹙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皇后娘娘只是坐在一旁相陪。

好半天皇帝才抬起头,眼前的皇后比起少年时多了沉稳,虽然不见苍老,鬓间却仿佛有风霜般的颜色,皇帝的眼睛微垂,“最近宫中有不少传言,皇后却从未在朕面前提起过。”

皇后娘娘微微一笑,“就算臣妾不说,皇上早晚也会知晓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

皇后深居景仁宫是因有心结,他又何尝不是,皇后母家到底有没有弄权,他比谁都清楚,真正想要握住大权的人是他,皇后的母家不过是在背后支持他,当年的事,让他重选一次,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过错,没有那次惨痛的教训他也不会韬光养晦,之后顺利亲政。

“皇上一直念念不忘当年福建水师的事,否则就不会再在福建兴水师,这些年是臣妾辜负了皇上的苦心,”皇后抬起头来看皇帝,“皇上,臣妾没想过要搬去坤宁宫,更没想过过继皇子在膝下,中宫无子不一定是坏事,这样一来皇上就可以没有顾及地选储君,再说臣妾是大周朝的皇后,皇上的哪位皇子不是臣妾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